第327章 應命(下)

領去前去秘文閣殿外的內侍,年紀不大,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生的很伶俐,一副乖巧的模樣,不過還沒有品級,並不是官。

小內侍笑着領路,趙遠經在這裡就是等皇帝召見,自然就立刻跟上。

秘文閣的官員外調,都會受到皇帝召見,這已經形成慣例了,皇帝的書房,距離着秘文閣並不遠,只是五分鐘,就到了。

到了前面,趙遠經在外殿候着,內侍再進去稟告。

王弘毅這時,書房中點着安神香,煙霧嫋嫋,正在閱讀摺子一、這裡雖有十幾個人伺候着,卻非常清靜,廊下人影幢幢,卻相互不交一語。

這摺子說的就是建立太醫院,王弘毅對醫學管理相當重視,因此內閣議的制度很嚴密。

醫官實行八年了,學徒無吏員身份、散醫、成醫、上醫,品級和吏同等,這條件很是吸引了人,培養了大批醫士,現在全國全軍有一萬醫師。

按新制,學徒無吏員身份,散醫這稱呼不好聽,被內閣修改成草藥醫生(民間水平,地位等同於司吏,成醫被修改成醫士,而上醫被稱爲醫師,再上面就是必須經過朝廷冊封的醫官了。

地球上明清實際上就有培養醫生的學院,按制由光祿寺提供廚役及膳食,人員的選拔及培養,均極其嚴格,醫術分十三科。

這個世界也有着鬆散的機構,因此實際上一步到位,培養醫生和建立醫院,並不算超前,現在關鍵是品級。

縣中設醫祝科,內閣定位是從九品,王弘毅想了想,改成正九品。

郡級依制醫祝司,就變成了正七品,那省級醫祝院就是正五品,中央的太醫院,依制再到正四品,太醫園設醫正一人,正四品,院半二人,下面各官許之。

王弘毅想了想,就此批了,批完後,一絲青紅之氣一閃,卻沒有多少波動,見內侍垂手,問着:“來了?”

“是,官家,在外候着。”

“傳。”王弘毅簡單的說着,繼續閱讀下一份。

“諾!”這內侍應着出去,見了人,說着“皇上讓趙大人進去,請吧。”

書房戒備森嚴,一排侍衛筆挺站着,雖經常到這裡來,趙遠經依舊恭身而進,兩眼也不敢隨意看着,到了門口,又停了停,隨着裡面傳來一聲:“進來

趙遠經整了整衣冠,進了書房,進來後,趙遠經沒敢多看,只看到書案後坐着一人,就直接跪伏在地上行着大禮:“臣趙遠經,拜見皇上。”

“起來吧!”王弘毅吁了一口氣,說着:“朕批完這個摺子和你說話。”

趙遠經應了一聲:“是!”

起身垂手站着,偷眼看看皇帝,只見王弘毅眉宇少皺,思量着什麼,片刻說着:“旬狗這人,你可聽說過?”

趙遠經一怔,不想皇帝還問着自己,尋思片刻,小心翼翼的說着:“有些印象,下面報上來,這人上任知府三年,疏俊運河,賑濟災民,治田三千頃。”

“恩,很得當地民心啊,當地人要爲他造個旬公生祠,你看怎麼樣?”王弘毅目光幽幽,問着。

“生祠一事事關體制,這是皇上的恩典,臣不敢妄言。”趙遠經說着。

“恩,朕記得他還和當年魏越有關,不想有才學,本來建立生祠俯順民意,朕也不會不許,不過才治了三年,根基薄了點,有旨再任三年,看怎麼樣。”王弘毅想到這裡,已經定了,坐下就在奏摺用硃筆批示這段話。

寫完,合住了,才問着:“你要下去了,聽說是新社縣?”

趙遠經這時說到自己,不合適站着,忙伏身跪下,說:“是,吏部公文是新社縣。”

這段時日,王弘毅其實也很忙碌,天下雖基本平定,還不到鬆一口氣時,建立完整的制度、鬼神祭祀、幽州和草原,都讓他費了一番心思。

這時看着趙遠經,只見這人一根青色本命氣挺立,正是有卿相之格,又見得紅色氣運飽滿紮實,知道這人根基穩固。

秘文閣和演武堂是王弘毅一手創辦起來,文官武將都是未來棟樑,王弘毅其實都是很關注。

秘文閣內每當有人外任時,王弘毅都會將其叫過來勉勵一番,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到了期滿時,基本也就鍛煉出來了。

看着跪在下面的人,王弘毅緩緩說:“平身說話吧!這幾日你要離開金陵……,離別之時,朕還要叮囑幾句。”

頓了一頓,說着:“縣令是百里侯,關係數萬百姓,不可大意了。”

“謝皇上。”趙遠經謝恩,站起來,垂着手,聽着這話,他歷事已經不少,深得人情世故,說:“皇上,臣已經找了吏部閱了有關資料,過會去縣裡,就能派上用場。”

“新社縣不算差,五十里都是桑田,只是路不好,爛掉了,臣去縣裡,第一個就是修路,修起了養蠶出絲就可以運出去,這就是大把的銀子,填補修路的錢綽綽有餘。”

“其次就是縣裡縣學荒蕪,這是以前亂世的弊端,臣去後總要想辦法弄出銀子修學宮,臣到地方上,不敢多作事,不敢大興土木,只要把這二件事辦成,臣算是給自己和兒孫積陰德了。”

實際上,趙遠經在秘文閣一年半,已經摸清了王弘毅脾氣,知道皇帝喜歡實幹,又喜歡量力而行,不動聲色就改變大局,不喜歡喧譁大興土木,因此這樣說。

王弘毅聽着這話,覺得真是實在,半點虛飾也沒有,品味咀嚼下,就說着:“你在這裡算是歷練出來了,這二件事真是切實,你能想着造福造實惠,朕很欣賞。”

王弘毅是皇帝,不能隨意誇獎,說到這裡就收了尾,說:“在一縣謀一縣,在一郡,謀一郡一朕期待以後。”

“聽聞你已娶妻,可有子嗣?”王弘毅又隨口問着。

趙遠經說着:“皇上,臣已有一子。”

“可會識字了?”

“還不曾教其識字。”

“看來年紀尚幼,這次外調可會帶着他同往?”

趙遠經早知道皇上平易,這樣的問答,還是讓他有些心下不安,不知道皇帝的心思,但既然皇上問了,他就得回答:“回皇上的話,臣的妻兒都願同往,至於識字,臣公務之餘,想自己先授。”

王弘毅點點頭,笑說:“孩子尚幼,的確需有父在旁教導更能成才,這方面你做的可比朕好多了。”

趙遠經一聽這話,頓時冷汗滲出,忙起身跪倒在地,說:“臣萬萬不敢與皇上相提並論!”

“你這是做什麼?”王弘毅一怔:“只是隨意閒聊,朕只是有所感慨。”

王弘毅朕雖有着幾個皇子公主,一直以來都是在外征戰,戰事結束他們有着師傅教導,所以有些感慨。

Wωω ⊕TTKдN ⊕C O

但君臣之間,比喻天地,還是使臣子震懼,這時王弘毅口氣和神色,讓趙遠經心情放鬆了些,說着:“皇上英明神武,皇子必能受皇上英武。”

“很好……”王弘毅點點頭,就要讓他退下,這時卻聽到御書房的外面,傳來內侍稟報聲。

“啓稟管家,錦衣直指御史陳河年陳大人求見!”

陳河年來了,王弘毅吩咐:“讓他進來。”

不一會隨着一陣腳步聲,有人外面走進來,在地上跪倒行禮:“臣陳河年,拜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

“免禮,平身吧。”王弘毅說着,這時趙遠經起身向着陳河年見了禮,論官職,趙遠經比陳河年品級低了不少。

陳河年也拱手還了禮,面向上面坐着的皇帝。

“可有什麼事情?”王弘毅問着。

陳河年沉吟了一下,因事情雖大,卻不是秘密,直接回了:“皇上,臣剛剛接到草原急報,說是兩軍相爭,已經出了結果,巴魯大敗,被打的只剩下萬餘人,巴魯在幷州邊緣處,向朝廷派人請降,希望得到朝廷的庇佑…,“”

說到這裡時,趙遠經叩拜:“皇上,臣明日赴任,還請皇上允臣,下去準備。”

原本在秘文閣,聽聽無妨,這時卻不能聽了。

王弘毅看他一眼,知道說的已經和趙遠經說了,趙遠經是不想在這裡聽到軍情,對這個態度還是滿意的,也就允了:“退下吧!”

趙遠經快步退了出去,加快步伐出了書房。

御書房內,王弘毅聽着陳河年帶來的消息,卻是大喜。

草原在中原大統一時,王弘毅就已經不懼,百年內怕是成不得氣候了。

可兩世爭鬥,王弘毅不會放任。

現在巴魯和大汗爭奪也就罷了,既率萬人投降朝廷,這就完全不一樣了,正切合了王弘毅的戰略。

王弘毅站起身,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只是一思考,就有了決斷:“巴魯派人送信,向朝廷企求庇護,朕自然也不能坐視不理…”

“傳朕旨意,幷州立刻接受投降,命編制草原八旗,巴魯部爲第一旗正黑旗。”

現在八旗制,是正黑旗、正白旗、正紅旗、正青旗,又有着鑲黑、鑲白、鑲紅、鑲青四旗,合稱八旗。

陳河年一聽,頓時明白這就是昔日山間八旗制,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話說王弘毅最得意的對外政策,就是建立八旗。

地球上滿清以八旗來征服華夏,但是如果反過來建立,更是國之大政。

這些八旗都向自己族人開刀,日後分成八個旗區,這就是滿清對付蒙古的支持分化治理,使蒙古減丁減帳,幾乎整個民族消亡!

既有着聖旨下,陳河年就應了,王弘毅在書房內再踱步,又連連下了幾道旨意。

“傳朕旨意,令樊流海帶兵三萬去接應巴魯。

“令吳興宗整頓軍隊,隨時聽從調令。”

“令盧高率兵三萬,隨時進攻幽州。”

“水師即刻沿途而上,由水路進攻幽州,與盧高策應。”

一時間下了四道旨意,頓時,整個大成動了起來,紫氣瀰漫着,氣運海波動起來。()

第189章 雪景(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81章 大變(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71章 喜事(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33章 就義(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5章 易命(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30章 再得(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35章 轟動(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300章 動作(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7章 鞭打(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32章 破局(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63章 洗城(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51章 仙方(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3章 山民(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69章 隕落(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11章 練兵(上)第89章 落定(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8章 大怒(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78章 就仕(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61章 巨石(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34章 機會(上)第59章 引戮(下)第80章 茶思(下)第54章 大喪(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136章 出兵(下)第69章 隕落(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42章 迎娶(下)第36章 移縣(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14章 狐疑(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35章 機會(下)
第189章 雪景(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81章 大變(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71章 喜事(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33章 就義(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5章 易命(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30章 再得(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35章 轟動(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300章 動作(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7章 鞭打(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32章 破局(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63章 洗城(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51章 仙方(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3章 山民(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69章 隕落(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11章 練兵(上)第89章 落定(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8章 大怒(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78章 就仕(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61章 巨石(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34章 機會(上)第59章 引戮(下)第80章 茶思(下)第54章 大喪(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136章 出兵(下)第69章 隕落(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42章 迎娶(下)第36章 移縣(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14章 狐疑(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35章 機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