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舉師(上)

紅澤鎮城民,在士兵的驅使下,逐漸習慣用長矛,將蟻附攀城的敵軍頂刺下去。

就算如此,由於骨幹的損失,危機不斷蔓延。

轟的一聲,又一個石塊崩碎炸開,將數個守城的人打的血肉模糊,幾乎同時,雲梯上的敵兵已經有數處,爬到了城牆上。

“殺!”杜冉瞪着一片暗紅的視野,鼓起餘氣,率着親兵親自撲上去。

兩隊人狠狠衝撞在一起,頓時掀起血花,在這種拼殺的關頭,刺斬劈戳無所不用其極,就算身有盔甲,還是不時被刀刺掛着,飛濺出鮮血。

杜冉素有勇力,就算在這時,還是銳不可擋,所到之處,刀光一片,頓時掃倒一片,最後一將一個敵兵,狠狠踢飛出城,慘叫着摔做肉餅。

就在這時,敵軍再度潮水一樣的退了下去。

杜冉眼前的壓力一空,杜冉大口大口喘息,懷顧四周,只見自己這一都一千五百人,已經損失了一半,原本的親兵營,上百人現在只剩寥寥三十,個個傷痕累累強自支撐。

濃煙滾滾,殺聲漸停,只見橫錯交抵的敵屍在腳下堆成個小坡,流動的血彙集成了溪流,向遠處蔓延。

紅澤鎮不好過,魏存東更不好過,已經有一萬五千人陣亡在城下了,雖然大部分是驅趕的廂兵。

不過,現在誰都騎虎難下。

突然前面一分,一隊穿着皮甲的士兵,他們還算完整,擁戴着一人。

卻是杜恭真,他臉色肅穆,巡查着四周,看見了侄子滿身是血,喘息着,支着刀稍加休息,周圍全是屍體。

就問着:“情況怎麼樣?”

杜冉張了嗓子,卻烏咽難成聲,這時,有人遞了水囊,喝了幾大口,才緩過氣來:“叔父,不要緊,還能撐下去,不過人不多了。”

一千五百人,現在只有五六百人還在城牆上,個個疲倦着躺在牆面上,連大帥來都無法使他們動彈。

杜恭真掃看着,什麼都沒有說,不得不去正視之前謀主朱信提出的問題。

就在這時,陣前一人策馬前來,舉旗招搖,顯是信使。

杜恭真沉着臉,讓人用吊籃把這人吊了上來,片刻後,一封信就到了手上。

“送來這等東西,來人將信使拖下去,梟首示衆!”看完書信,杜恭真心中怒火,燃燒得比上一次更加旺盛:“魏老賊,便是此城化爲烏有,也休想我拱手送與你手中!”

惡狠狠撕碎手中書信,耳邊傳來信使漸遠的呼喊聲。

“主公,這次魏存東不惜代價攻打紅澤城,只怕再守十天,就要守不住了。到時,再無翻身可能。主公,在此時,你必須要做一個抉擇,方能自救。”趕過來的朱信,在杜恭真回到大廳時,又一次勸言。

“你要讓我投降魏賊?”杜恭真眯起眼眸,面帶殺氣的問着。

這時,外面一片片黑色的烏雲遮滿了天空,陰霾密佈,片刻後,雨點匯成一片,劈啪的打了下來。

這時,已經是四月了。

這時,天上一個閃電,旋即大廳裡不復晦暗,緊接着便是炸雷聲,朱信在雷雨聲中語調顯得從容:“大帥,我跟你二十年,到這時,實是有話要說。”

杜恭真心中大怒,氣得手腳冰涼,心裡頓起了殺機,反而定住了心,一笑說着:“朱先生你算無遺策,總要教於我,說吧!”

朱信看了杜恭真一眼,頓時從神色上,意識到自己處在很大危險中,他是極聰明的人,知道這時不可退讓,幾乎連想也不想,說着:“臣遵命!”

拱手施禮,說着:“成都三郡,是沃野數百里,就算如此,魏存東調五萬兵,已經傾了全力。”

“圍攻半月,折損一萬餘,可以說,廂兵已經全部完了,就算是正兵也損失不少,這等損失,就算是魏存東數十年的威信,要壓下也不可能了。”

“現在紅澤鎮已經被包圍,雖然圍三闕一,似乎可以出去,實際上依城守還可,一旦出城,我等還有四五千殘兵,只怕一日都支持不了,毫無退路可言……”

“大帥,就算守城,我們四千,還能支持多少時間?魏存東損失如此巨大,一旦破城,大帥你能降不?其家能免不?”

“就算是我等,又能免禍不?臣可以斷言——魏存東一旦破城,必縱兵屠城,以激士氣,以安撫將士,我等無一能活!”

這裡屠城,並不是全部屠殺的意思,是指縱兵大掠,當然燒殺也有,百姓要死上無數,但是大戶更是無一而存。

朱信的話,描繪出這可怕的畫卷,杜恭真心底冒出一股不可抵禦的寒意,仔細思量,朱信的話,都是自己日日思慮的問題。

杜恭真心知朱信說的句句是實情,殺朱信“以警軍心”的念頭淡了下去,但他福威自用已經成了習慣,要使他投降,這是千難萬難,思量半晌,咳嗽一聲,陰沉問着:“朱信,那你說怎麼辦?”

朱信苦笑一下,說着:“此時只怕只有三條路由您來選擇了,第一條就是出降魏存東,將紅澤鎮拱手相讓,但是剛纔說了,這條路,很難保住性命,只怕事後還是要被殺,並且連子孫也不可保。”

說到子孫時,杜恭真眉宇連連跳了跳。

和魏存東作對十數年,他深知朱信的話,有着六七成可能,特別是在這個情況下,他咬着牙問着:“第二呢?”

“第二,就是還是剛纔的話,現在魏存東圍三闕一,雖然是虛放生路,但是大帥如果率領親騎,帶着諸公子突圍,也有幾分可逃亡,但是這樣一來,就是徹底放棄基業,再無翻身之日,若能逃過成都軍追殺,可在蜀地外隱姓埋名……”

見杜恭真皺了下眉,朱信繼續說着:“……第二條路不行,便只有第三條路了,與文陽郡的王弘毅聯手,邀請着王弘毅出兵。”

“現在靠近着王弘毅的六子縣和長壽縣中,六子縣已經失陷,長壽縣雖然沒有失陷,但是卻沒有任何意義,王弘毅若率二萬人,這長壽縣又能抵抗幾日?說不定還不戰而降,這是已經註定失去的,不必可惜。”

“大帥親筆信一封,邀請王弘毅入得郡中,這長壽縣和六子縣,就作爲報酬,給了王弘毅,到時候,王弘毅二萬兵兵逼而來,魏存東又豈敢全力攻城,這就形成三家平衡。”

“到時候,或戰或和,就算降一方,也有着資本,於名於實,對您皆最有益。”朱信最後誠懇說着。

杜恭真聞言,陷入沉默中,良久,方開口說着:“你說的有理,持我親筆信,派人與王弘毅聯繫吧。”

三日後,文陽府書房王弘毅接到了信使帶的親筆信,只是看了看,就交給了張攸之和虞良博。

兩人都看了書信,放下書信,虞良博就說着:“主公,此是天賜良機,可以一戰了。”

聲音不高,說得斬釘截鐵,兩人都是心中一凜。

“戰是可戰了,長壽縣一信就可奪下,但六子縣已經被魏存東截下,六子縣有兵三千,我們有二個問題。”張攸之雙眉鎖在一起,凝神想着:“首先,就是知道我們出兵後,魏存東必令六子縣拼死抵抗,以攔截去路,又必會全力攻城。我們能不能在紅澤城被攻破前攻下六子縣?”

“六子縣被攻破,如果我們打的辛苦,那我們銳氣就失,就不能以精壯破疲憊,到時候就陷入苦戰了。”

王弘毅聽了,一笑,心潮翻滾。

二郡的淡青氣,本來達到了五分之四就到頂了,這時,淡青色氣運在翻滾,在頂上一波波着運轉,這是發展的預兆。

王弘毅度步而行,前世幾十年恩怨和風雨一下子涌上心頭。

前世記得李承業出兵時,和杜恭真很是打了一仗,勝了,而魏存東那時垂老,臥牀不起,眼睜睜看着幾個兒子爭位。

打勝了杜恭真,進逼成都,魏存東無力再戰,結果輕鬆掃過,據說結果是杜恭真被殺,魏存東在成都破後才活了二年。

這奠定了蜀王的基礎,以後二年,西益和龍劍都一一降伏。

現在自己舉二郡兵出征,若是能一舉破了魏存東,就能凌駕前世李承業之上,因爲這是堂堂正正舉兵決戰獲勝。

以後趁此,必可橫掃蜀中,(XXXX)並且騰出時間來爭取發展,以挽回氣數。

終於要走到事實上的蜀王地位了,王弘毅只覺得心裡都在沸騰,滿腔又是悲涼,又是歡喜,只是怔着不出聲。

片刻後,王弘毅終於說着:“打破六子縣的事,本鎮自有主張,必可一日破城,不會折損士氣,更不會疲憊將士,到時,魏存東連攻半月,全軍疲憊,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我出精兵二萬,以精銳休整之師,必可一舉破魏,成功之機,就於今日。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傳我命令,立刻舉兵!”

“是!”在場的二人,頓時應着。

這時,風雨劈啪打下,二人傳令出門,見此情況,都披了油衣,急步消失在雨幕之中。!~!

第296章 東郡(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73章 豐收(上)第80章 茶思(下)第54章 大喪(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1章 嗣子(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140章 碰撞(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172章 首戰(上)第60章 出山(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32章 破局(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20章 婚事(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44章 來由(下)第44章 來由(下)第267章 法會(六)第44章 來由(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26章 突破(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39章 觀禮(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79章 改變(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09章 挽回(上)第21章 入門(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80章 茶思(下)第73章 豐收(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7章 鞭打(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155章 大戰(八)
第296章 東郡(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73章 豐收(上)第80章 茶思(下)第54章 大喪(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1章 嗣子(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140章 碰撞(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172章 首戰(上)第60章 出山(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32章 破局(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20章 婚事(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44章 來由(下)第44章 來由(下)第267章 法會(六)第44章 來由(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26章 突破(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39章 觀禮(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79章 改變(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09章 挽回(上)第21章 入門(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80章 茶思(下)第73章 豐收(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7章 鞭打(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155章 大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