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金陵(上)

十二月八日這一天,清晨。

天剛矇矇亮,王弘毅醒了過來,再想睡卻是有些睡不着了。

於是索性起來,洗漱後,推開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這一推開,眼睛頓時眯起來。

只見濃雲陰沉壓在天上,白鹽一樣雪落了下來,雪下得鋪天蓋地,門一開,一股寒風立刻裹着雪進門。

雖天還未亮,可雪照着亮,地上厚厚的一層,這是夜裡下雪了。

空氣中,陣陣小風吹過,刺骨的寒冷。

放眼看去,一片蒼茫,雪被風吹得旋舞着,王弘毅在門口站了一會,又轉身回去,令人將火盆再燒得旺些,又去備了早膳,他燃起燈,在燈下看着文件。

隨着窗戶紙漸漸發白,天色漸亮。

這時有熱騰騰的早膳送過來,都是王弘毅常吃的幾樣吃食,冒着熱氣,香氣撲鼻。

王弘毅正準備開始用膳時,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隨後一個侍衛從外面急匆匆進來,當即翻身跪倒,向上稟報:“王上,有前方急報。”

“呈送過來。”見有前方的急報送過來,這飯先不吃了,王弘毅忙站起身,這時,有人從那侍衛手裡,把急報接過來,遞送到他的手上。

王弘毅接過急報,打開這一看,頓時臉色一變,認真的看起來。

這封軍報,是從前方送過來的最新軍報,說的是遠長郡的事,說了周雲龍的事,王弘毅看了,心中大喜。

遠長郡一落,再配合幾處已經降的關卡和縣城,通向金陵的大門,就已經敞開了。

王弘毅飛快覽閱一遍後,沉吟了片刻。

“傳旨,讓張大人到內廳!”急報放下王弘毅吩咐的說着:“讓衆將在議事廳等候!”

“諾!”侍衛應諾了一聲,沒絲毫耽擱,立刻出去。

王弘毅又吩咐着上膳,狼吞虎嚥起來,這時取出一份奏章閱讀着,等閱讀完了,早點也用完了,就匆忙去了內廳。

才進去,張攸之已經在了,見了行禮。

王弘毅擺了擺手,說着:“坐,這時不必拘禮,看吧!”

外面風雪,裡面點了好幾個火盆,進來片刻,頓時覺得渾身暖烘烘,雪光映着玻璃,照得通明。

雖有些炭火氣,但畢竟溫暖,內侍將奏章給張攸之看了,張攸之接過,打開,仔細閱讀着。

王弘毅脫坐着,對張攸之說着:“這事你怎麼看?”

張攸之說着:“王上,這是大好事,遠長郡一降,我們在江那面就有着據點了,大軍可直撲金陵了,恭喜王上。”

說完,又輕咳一聲:“至於對這事的處置,羅年高能以一都之軍,奪下這城,雖有內應湊巧,但是也是一大功,臣覺得,有功之人,都讓記一功就是了。還有周雲龍,臣覺得,也可以安撫,還請王上聖裁。”

“那就這樣吧!”這些都是小事,王弘毅笑着說着:“遠長郡一降,各路大軍就要進逼金陵,孤要親自指揮。”

雪下得很大,靜得能聽到雪片落地的沙沙聲,張攸之聽了,神色凝重,向王弘毅說着:“王上,幾路大軍撲向金陵,戰事越發激烈,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時您是否……”

“無妨!”在此時,王弘毅微笑了一下。

“吳地內,除長江之險,遠長郡是一關,得了遠長郡,只有金陵城需費些力氣,別的沿路府縣,已有一些送了投誠信,戰事不會持續太久,張卿不必太過擔心孤,莫要忘記,孤是戰場廝殺過來的。”王弘毅說着。

話雖是如此,其實王弘毅坐鎮,是怕徒生變故。

吳地境內歸降楚軍的官員不少,可不肯歸降的也不在少數,一路衝殺過去,急行軍總會有些疲憊。

楚軍一路攻伐,吳軍肯定抵擋不住,但即便是直接打到金陵城下,這一路上,楚軍也要折損不少。

吳軍真是任人揉捏的軟泥,相信也不會有着這一片疆土,即便十分樂觀,戰場上的形式多變,不能大意。

王弘毅還記得,當日自己在水戰時,差點身死,旗艦保護戰何其狼狽,可還是反敗爲勝,不到最後關頭,實是不能掉以輕心。

見王弘毅如此堅持,張攸之也只好不再規勸,再說,這類滅國大事,王上親征能更增威望,而臣子獲得這榮耀就有些出格了。

當下應着:“是!”

頓了一頓,又說着:“臣在外面等候。”

看着張攸之出去,王弘毅卻沒有立刻趕赴議事廳。

此刻的王弘毅,臉上的喜悅表情已經漸漸的淡去,若有所思。

手中這情報,寫的很是詳細,楚軍幾股大軍,已撲向了金陵城,雖金陵是魏越根基所在,絕不會輕易被攻下,可局勢對己方極有利……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

事,就是人心所向!

王弘毅一直重視名聲,雖然他一直在想着:“人心勢利眼。”

並且是真正這樣認爲,話說民心似鐵,官法如爐,不怕你不服,單純的民心並無大用,就算人心沸騰,有着軍隊鎮壓,也未必能成事。

但是一旦有外力介入,就完全不一樣了,人心和力量結合,立刻就所向披靡。

王弘毅一直重視名聲,並且派人專門宣傳,素有仁厚之名,可聲名傳播的地方,多是蜀地和楚地,過了大江,王弘毅的影響力漸漸減弱。

除十幾個世家在吳地聯絡人脈,爲王弘毅和楚軍造勢,王弘毅並無太多影響在吳地,本來不會有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結果。

當然進攻吳地前,王弘毅就已做了安排,打下了吳地,對吳地進行安撫,可是這畢竟不是事實。

現在這次前方報回捷報,甚至還有着百姓殺官,開城門放楚軍入城的事,這同樣不甚多見。

由此可見,魏越在吳地有多不得人心。

這其中或有着世家在暗地裡推波助瀾,但歸根到底,卻還是魏越篡奪大位,逼殺皇帝,二百年的正統,實在非同小可,弒君弒帝,實在是人心背向。

上千年的君君臣臣,主主僕僕,先不管合理不合理,連百姓都紮在骨子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甚至能逆轉龍氣,扼殺氣運。

王弘毅想到這裡,忍不住搖搖頭,前世地球,說到穿越,還有不少人想着在古代鬧革命,分田地,打土豪,這實在可笑。

很久前,他還將魏越視爲除胡人外的第一對手,可自魏越急迫稱帝以來……

袁術四世三公,稱帝后迅速灰灰。

微微嘆了一口氣,王弘毅向外走去。

這一會時間,張攸之和衆將,陸續趕至了議事廳。

“楚王到——”隨外面一聲喊,王弘毅從外面走了進來。

廳內的衆人都連忙起身,拜倒在地:“見過王上!”

這郡並沒有別宮,這府還算宏偉,卻只是太守的規格,王弘毅在這裡,也沒有心思去擺什麼排場,戰事當前,自是一切從簡。

“衆卿家免禮,平身吧。”在上首位置坐下,王弘毅說着。

衆人起來,分文武,按品級,各自站好。

留在紀水郡的將領不多,只有幾個,都是負責保護王弘毅安全,而隨軍文官基本都在這裡。

王弘毅隨即將拿到手的捷報,讓侍衛拿下去,給這些官員一一傳看着。

最先拿到情報,自是張攸之。

張攸之雖已看過,但是還是略一閱,才傳過別人,先是給了文官,沒有片刻,文官都已經看過了這份情報了。

王弘毅笑的說着:“吾軍接二連三傳來捷報,想必圍困金陵很快能做到了。”

他沒有認爲能很快攻克下金陵,此地是幾朝古都,防禦力連襄陽都不能相比。

下面是武將,前方的捷報在諸將手中傳了一遍。

看完這份捷報後,衆人都顯得情緒很高昂,尤其是留守的武將,此刻看向王弘毅的目光之中,都有着一絲期盼。

這些人,在王弘帳下諸將中,都算是實力不錯,年紀輕輕,立的戰功不是很多,看完這份捷報後,對能在戰場上立功的同僚很是羨慕。

身在亂世,有哪個武將不想在疆場上搏一番前程?

又有哪個文臣不想青史留名?

現在不去拼搏,難道要待天下一統後,再去朝廷上熬資歷?

楚王不僅年輕,而且根基已穩,將來未必不能去爭一爭第一人的位置,現在不努力的掙些功勳,以後又來拿什麼換取公侯代傳?

“恭喜王上,金陵這樣已成了一座孤城,滅吳指日可待。”有一文臣說着。

雖吳地事實上很廣,但是金陵一下,實際上就滅亡了,這就是根基淺薄的下場。

“恩。”王弘毅聽了點點頭,又說着:“不過魏越也非是等閒,孤有些擔心,金陵城強攻下來,只怕城內城外,都會損失慘重。”

掃視了一眼衆人,王弘毅說着:“孤欲親自出徵,趕赴金陵,衆卿以爲如何?”

張攸之已經反對過,這時卻不說話。

一個文臣出來:“王上,此事不妥,王上千金之軀,怎能親去赴險?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還請王上三思。”

“請王上三思。”幾個文臣緊隨其後,勸的說着。

“諸卿家不必再勸,孤不是親上戰場,只是坐鎮指揮,免得誤了戰機。”王弘毅說着:“這滅國之戰,孤當仁不讓。”

聽了這話,衆文臣心中一凜,不敢再說了。

王弘毅含笑掃過衆人,以不可抗拒的聲音說着:“明日一早,大軍起拔,和衆軍彙集,趕向金陵!”

第98章 舉師(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11章 練兵(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309章 挽回(下)第2章 望氣(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2章 望氣(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6章 突破(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11章 思量(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31章 嗣子(下)第229章 內閣(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73章 豐收(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章 奪舍(上)第77章 衝鋒(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19章 通途(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99章 懸首(上)第93章 產子(三)第11章 練兵(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92章 產子(二)第95章 出兵(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294章 拔營(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211章 思量(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42章 迎娶(上)第2章 望氣(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33章 兩郡(上)
第98章 舉師(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11章 練兵(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309章 挽回(下)第2章 望氣(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2章 望氣(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6章 突破(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45章 決意(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11章 思量(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31章 嗣子(下)第229章 內閣(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73章 豐收(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章 奪舍(上)第77章 衝鋒(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119章 通途(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99章 懸首(上)第93章 產子(三)第11章 練兵(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92章 產子(二)第95章 出兵(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294章 拔營(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211章 思量(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89章 對應(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42章 迎娶(上)第2章 望氣(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33章 兩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