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長安(上)

“轟轟轟”

喊殺連天,城內城外,濃煙滾滾。

常伯遠還是一個大將,這時身披慣用重甲,腰間配着長劍,幾十個親兵緊緊伴在他身側,遠看着監督戰陣。

只見潼關城牆傷痕累累,一時還沒有破開。

常伯遠面色凝重,心中卻舒了一口氣,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突然之間,“轟”一聲,城南突然之間起了騷動。

“怎麼回事”常伯遠立刻大驚,問着。

“大帥,不好了,都指揮使袁俞叛亂,舉兵開城了。”

這時,大成軍敲響了戰鼓,一下接一下,直敲進常伯遠心裡,常伯遠眼見着大成軍旌旗似海,一層又一層的軍隊殺入,不由吐出一口血,喝着:“袁俞,你這叛賊,我死必化厲鬼,索汝之魂”

“殺”這時,城內激烈的戰鬥,不斷響起了慘叫聲。

這時,逼前去的大成軍,和崩亂的秦軍,隔着十幾步的相互對射和殺戮着,投矛和箭矢交錯,不停在人羣中濺起血花,收割着生命。

“第六都呢”

“正在填補右翼空缺”

“第九都呢”

“正在破入,和敵陣糾纏”

數萬人在城中鋪展開來,交錯在一起,相互搏殺着,但這畢竟是最後的抵抗,漸漸的,殺聲微弱了。

再過一些時間,大股軍隊整齊踏步聲不斷而來,一個聲音響起:“奉大將軍令,全城戒嚴,通令勿聚衆,勿反抗,勿搶劫,違之格殺勿論

這時,張允信騎在馬上,全副甲胃,身後大軍個個身披紙甲,頭戴鐵盔,整齊而行。

張允信非常滿意,八年前,王弘毅上位時,他還擔心幼主不能治事,但現在,卻已統一了大半天下。

而且打破了潼關,長安就不可守之,秦川和涼州必落到大成朝的手中,那樣的話,整個天下就除了幽州了。

轉眼之間,王圖霸業就已成功,想到這裡,張允信不由仰天大笑。

當年跟隨王弘毅的舊將,看起來並不顯眼,但實際上個個位高權重,日後也不缺封伯封侯之賞。

這時兵器丟了一地,自有着大軍去打掃戰場。

鎧甲刀劍戰馬旗幟等等各色戰利品,堆滿了一大片土地,讓清點數目的營官笑得合不攏嘴。

街頭巷尾的屍體,也被人拖走,一同處理。

“將軍,張大將軍請您過去。”局勢穩定下來後,在這次戰役中立着功勞袁俞,負責陪同着官員,校對着被俘的有品級官員。

“袁俞,你這狗賊,老夫是瞎了眼了。”見着袁俞過來,一個老人掙扎着,他有着五品官衣,這時狼狽不堪,卻怒吼着:“你這個亂臣賊子,不得好死啊”

張允信坐在馬上,直接從懷中掏出一紙,看着,問:“這人是誰”

“是觀察使吳賢”袁俞恭謹的說着,袁俞的表現,多少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面對着這些昔日同僚,袁俞顯得十分平靜。

“幾位大人可是說錯了,袁某是有着忠心,可這忠心,卻不是給那個心胸狹窄之人。昔日,我家主公已降,可郭文通卻忌憚着我家主公,暗地裡以毒酒殺之若非袁某恰好救下了小公子,只怕主公早已是斷了香火”將這段往事平靜的道出,袁俞只是冷笑着。

這不但是說明心意,對以後也有大把好處,畢竟背主之人,新朝也有些嫌疑,但現在這一說,就光明正大了。

聽到這番話的被俘官員都是訝然。

他們誰都不知這裡面還有着這些事情,真如袁俞所說,那他便不是貪慕富貴貪生怕死之徒了,反倒是替自己舊主保住了血脈且又報了仇。

只是,大王真會做出這事情麼

下意識,這些人回想了一下往日所見所聞,不得不說,這可能性很大。

歸降了秦王的諸侯,除不得人心又無能,凡是有着些善名和才能,活到現在少之又少,這樣看來,這其中必是有着蹊蹺了。

不過,也有不信,或是信了又不在乎,畢竟各爲其主,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不可接受着。

這些人甚至也沒存着活着出去的念頭,對着袁俞破口大罵:“你少放屁說的天花亂墜,還不是貪戀着榮華富貴還不是貪生怕死”

這些話,袁俞和張允信都無動於衷,張允信甚至吩咐着:“弄個營帳,好生伺候着,別太委屈了,這些人都是皇上要見得”

才說着,就聽着這老人繼續喊着:“你這個狗賊,降了成國的狗皇帝”

狗皇帝這三個字才一出,本來不動聲色的張允信大怒,鐵青着臉,一揮手立刻厲聲說着:“殺了”

這時,一隊大成軍,如狼似虎擡起了火銃,甚至沒有辨別對象,只聽“啪啪啪啪”而響,血霧亂濺,這老人和周圍幾個俘虜,都打跌出去,身上猛的出現幾個血肉模糊的大洞,有的當場死了,有的一時沒有死,淒厲喊叫着,在地上來回翻滾。

袁俞見了,頓時滲出冷汗來。

這過程中難免有昔日同僚對自己沒有好語氣,所說的話裡,往往帶着嘲諷的意味,但這很正常,大家都理解,可是你敢罵皇帝,這實在太腦殘了吧

果然,殺了還不泄恨,張允信咬着牙吩咐:“查,查出這人的全家,一起殺了,你們是秦王的忠臣,那我就成全你”

怒吼着,一揮手,自然就有人記錄和傳令。

袁俞冷汗直冒,不敢支聲,這裡也沒有人敢求情,這可是大逆的問題。

過了片刻,張允信才平靜下來,繼續對這些關押着的秦地官員的俘虜,辨認着身份。

雖來這裡時日不長,在秦地有着些年頭了,七品以上官員,袁俞都是有些眼熟,當下一一辨了出來。

直到事情基本辦妥了,纔在幾名心腹親兵的簇擁下,回到安排給他的營地帳篷內。

城中的勢力,已重新整頓過了,因着立了功的原因,並沒有和秦官那樣被拘押起來,他此時亦是被人監視着,卻自在多了。

“不知道會怎麼樣處置我,你們幾個要是還跟着我,說不定要隨我一同卸甲歸田。”袁俞對着帳篷內的幾個親兵認真說着:“你們都是有志向有才能,要是留在我身邊,怕是耽誤了你們的前程”

這幾個親兵立刻跪下了:“將軍,我們的命都是您給的,請您勿要再說這話了”

“大人,您在哪裡,小的跟在哪裡”

幾個人,有的請求,有的自責,讓袁俞嘆了口氣:“既你們心意已決,就留下吧。”

大營三十里處,皇帝大帳

到了現在位份,王弘毅雖說親征,卻實際上遠離第一線戰場,這時,正在帳內說話。

張攸之三十一歲,穿着三品官服,白淨面孔上蓄着八字髭鬚,給他增加了一分威嚴,不過如果不穿官袍,誰能想到他是大成朝的宰相之一

二十三歲遇到明主,幾年時間就連晉數品,成爲了大學士,內閣宰相之一,這人身際遇實在難得。

“聽聞你讀書不倦,而且還寫了林園志記”王弘毅隨口說着:“真是難得,你平時主持政事,吏政、民政,軍事,政事繁冗之間,還能讀書寫文,真是難得。”

“皇上,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以此才能涵養根性,臣才學根基淺薄,如果不再用些工夫,豈不是辜負皇上恩典”

“再說,讀書我不以爲苦,反以爲樂,臣覺得這叫儘性,而不是勉力臣不覺得苦。”張攸之說着。

聽了這話,王弘毅嘆着:“你有這份心,實在難得,算是得了讀書人種子了。”

還待仔細評講,就聽帳外有人求見:“報,潼關有急報”

“看來又有捷報了”王弘毅微笑着嘆息一聲,展開捧讀,卻是一份奏摺,說的就是已經破了潼關的事。

張攸之見皇上只是沉吟,欲問時又不知可不可問,也是默然。

王弘毅許久才說着:“潼關破了,真是容易,長安看來也指日可待。”

說着把奏摺稿子遞給張攸之,張攸之接過來看了看,笑着:“這是喜事,皇上怎麼不顯開顏”

王弘毅拿起桌上摺扇,把玩了下,眸子幽黑:“朕在想這氣數之事,運去如山崩啊,秦王好大基業,轉眼之間就崩了。

不過轉眼之間,王弘毅就從沉思裡清醒,批寫着:“甚善,着有司清點功績,將士用命,朕何吝賞賜”

批完之後,王弘毅順着自己思路說:“潼關破了,不知漢中這路大軍怎麼樣,令張允信五萬軍當先鋒,一路直逼長安。”

“再傳令下去,把潼關破的消息迅速傳出,必可使秦川郡縣紛紛降之,這也可以加快漢中這路的會和。”

張攸之忙躬身稱是,不覺已到了黃昏,有侍衛進來點燈,十八盞明黃宮燈照亮了整個中軍大帳。

張攸之領旨後,見王弘毅若有所思,就問:“皇上,還有旨意嗎”

王弘毅一怔,說着:“朕沒有別的旨意,只是有些尋思出神,卿不必理會,卿你就此領旨出行吧”

“是,皇上。”張攸之知道這位皇帝現在越來越深沉幹練,難測高深,故不敢多問,退了下去。。歡迎您來qidian。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2章 能吏(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58章 引戮(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99章 懸首(下)第8章 見親(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144章 宴(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233章 誅滅(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90章 賞賜(下)第57章 來使(上)第77章 衝鋒(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6章 封賞(上)第76章 急返(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1章 練兵(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233章 誅滅(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98章 舉師(上)第47章 吐血(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7章 鞭打(上)第318章 惡報(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26章 歸順(下)第38章 叮囑(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36章 移縣(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93章 產子(四)第58章 引戮(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90章 賞賜(下)第4章 出擊(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18章 大怒(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90章 賞賜(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40章 夜襲(下)
第12章 能吏(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58章 引戮(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99章 懸首(下)第8章 見親(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144章 宴(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233章 誅滅(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90章 賞賜(下)第57章 來使(上)第77章 衝鋒(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6章 封賞(上)第76章 急返(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1章 練兵(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233章 誅滅(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98章 舉師(上)第47章 吐血(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7章 鞭打(上)第318章 惡報(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26章 歸順(下)第38章 叮囑(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36章 移縣(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93章 產子(四)第58章 引戮(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90章 賞賜(下)第4章 出擊(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18章 大怒(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90章 賞賜(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40章 夜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