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羽翼漸豐(上)

三月,春天來了

一片遼闊田野,微風帶着泥土散發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新長出來的麥子吹得盪漾,整齊分成一小塊一小塊,農夫點點佈滿其中,勤懇的勞作着。

天空有着飛鳥歡快飛翔,遠處羣山圍繞,山脈青青的淡影,和鬱鬱蔥蔥的田野,顯的如此和諧。

二十騎馬蹄聲連成了一片,在道路上巡查着。

到了一處村子前,騎隊緩了下來,大家都在打量着建造着磚牆的一處村子。

“大人,爲何允許何隊正建此村,還集族而居呢?”薛遠上前低語的說着。

何五郎的五十兵,按制都會獲得土地,他又遷移到這裡,將族人集中建村,有二百戶,依此情況,未來又是一個土豪。

王守田微微一笑:“爲治之道有緩急,治亂民不可急,急之,則益亂;撫治民不可擾,擾之則不治。”

見薛遠迷惑,又說着:“人主之道,在於造器也!”

二十一世紀,普遍的看法是,治民治軍都要打散了重編,但是這是依靠着近代現代國家空前絕後的器來維持。

在古代根本不具備這個器,因此如果對付族親宗親這類意識,如果強行的話,就是橫暴無道,就是違背民情民心,就事實上做出了勞民刮民傷民的事,必會招致嚴重的後果,對此,王守田十分清楚。

人走得太急,就會跌倒;弦繃得太緊,就會斷裂。

爲了人主的利益,過於法令峻急,部下和百姓都會反抗,就像理線一樣,越理越亂,這是治國的深奧道理。

而前世的王守田,就不明此理,經過失敗。

這輩子,自然知道分寸,族親相聚,結村自保,在這個時代,本是常理,豈可鹵莽亂之而失人心?

何五郎要建何家村,由他去,只要自己不斷進步,終是能容納,能消化。

見薛遠還在沉思,王守田也不多說,只是指着一個個大水車說着:“看此情況,開墾的不錯啊!”

“大人,已經開墾出一萬畝,種上春麥,還有五千畝地,是稻種田,出產秧苗,早稻本月底播種,到四月插秧,因此在四月插秧前,總計四萬畝地都會開墾完畢。”

“四五月最忙,先是插秧,後是收割小麥,一切完畢,就是分田。”

“恩,辛苦了。”王守田說着,想了想,又說着:“稻田插秧,似乎可以拋秧,這樣節省許多民力。”

“……大人何出此言?”薛遠猛的擡起頭來,震驚的問着。

插秧是農村蒔秧的一種普遍方法,又叫插田,一般秧苗長到3~5寸長時即可移栽,即叫插秧。

第一天插秧,稱爲“開秧門”,主婦要備好飯菜酒肉,供家人和幫工者聚餐。插秧結束,稱“關秧門”,插秧結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請幫工者,稱“打散”。插秧種田時,一天三餐外,還要加兩次點心。

這過程非常辛苦,也耗費許多許多錢糧。

“……待稻長成秧苗,在長得不高的時候就把它拋在田裡,與插秧不同,它是直接用手拋在田裡,比插秧更省時,更輕快些。”

“……”薛遠盯着王守田,似乎看一個“何不食肉靡”的人,這插秧,可是自古以來流傳的農耕,主公竟然一言改之。

看他的眼神,王守田無奈一笑,別說這個時代了,就算在地球上90年代,還是插秧,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幫外婆插秧,對這辛苦是深爲了解。

到了二十多歲時,就全部改成拋秧,能大幅度地減輕勞動強度,這是肯定的,原本一畝,就需要3到5個人工,但是現在只要一人,對着水田拋秧,這是他親自經歷。

有着親身經歷,又根據着資料顯示,這不但降低勞動成本,省工,並且還省秧田,提高工效5~8倍,同時沒有緩苗期,可比手插秧田,每畝增產一些糧食。

不過,和何家村的性質一樣,這事益緩不益急,王守田微微一笑,說着:“此法不必推廣,一萬畝水田中,你弄出百畝,試下這拋秧,若是失敗,當然不提,若是成功,以後推廣就是了。”

前世王守田,就是步驟急了,結果弦繃得太緊,斷裂了,反而不見其益,只見其過,比如這拋秧,是親身經過,必是良法,但是若是強行推廣,民怨之,只怕立刻有傾覆之禍,到時候,就算日後證明是良法,也已經身死族滅,何益之?

就如隋煬帝開運河,徵高麗句,有益子孫千代,卻導致百萬瓦崗軍,天下崩裂,身死族滅!

王守田豈會如此不智?

果然,聽見王守田如此說,纔在一百畝中實驗,薛遠立刻恢復了原本恭謹眼神,說着:“主公睿智。”

一行人巡查完畢,策馬回城,到了城中中區,薛遠就在馬上抱拳行禮:“大人,下官告辭了。”

王守田微笑的點了點頭,轉馬向軍營而去。

鑑於縣城已經滿了千戶,又獲得了大帥批准,可建五營,因此,軍營立刻忙碌起來,老營又有活幹了,招募了五營新兵。

新兵來源有些複雜,有的是何家人,有的是縣裡青壯,有的是面向整個文陽鎮招募的人手,還有就是王守田的鄉人,更有些,是柴嘉不遠百里從家鄉帶來的鄉人。

現在這些人,組成五營,刻苦訓練着,當然,五營加上二營就是七營,超過了編制,但是新兵訓練完畢後,合格者只有十之六七,淘汰了不合格的,就是五營。

對這些新兵,第一個月,還是學習站隊列隊,並且不再都是槍陣營,更集中訓練着刀盾營和弓箭營,並且騎兵也終於編成一隊了。

在實踐中,王守田聽取了實際意見,補充了幾個條款,就是弓箭營由於只負責射擊,不面對面搏鬥,危險性遠沒有肉搏部隊高,爲了平衡,射殺三人只計一人之功。

其次,殺山賊和流賊,只計一半功。

再次,爲了鼓勵軍中刻苦訓練,每月考覈,選拔軍中十分之一武藝高強者,獲得精卒的待遇,但是下月考覈落後,立刻撤消,而殺人得精卒稱號者,永不撤消,火長可參與考覈,火長以上,不參與考覈。

此時,只見營中七百人,操練聲連綿,有着老兵示範,新兵訓練要順利多了,這就是從衆心理,王守田大是滿意。

隊伍中,柴嘉雖然身爲隊正,還是操練着,這時雖然是三月,氣溫很低,但是隻穿了單衣,揮汗如雨。

柴嘉新進,雖然由於見到大帥,提拔成隊正,大家也沒有什麼話可說,只是畢竟有些輕視,柴嘉也知道這個道理,爲了表示自己不是僥倖,他自動參與訓練,並且非常刻苦。

王守田也由他,等一次操練完畢,王守田就令親兵喚來柴嘉:“你且去擦汗換衣,我等會有話問你。”

“是,大人!”柴嘉應着,他匆忙去了營房,片刻後,就穿戴整齊,出來了。

“柴嘉,聽說你的哥哥柴茂森已來,不知他原本是作什麼?”

“主公,我哥哥原本就是嚴山縣的司吏,聽聞了我作了隊正,又知主公英明睿智,因此就帶着全家過來投奔主公。”柴嘉拱手說着:“我和我哥哥,都願意爲主公效力,望主公收留。”

王守田臉上露出喜色,說着:“柴嘉你是百人之才,你兄必也是大才也,我願立刻見之,還請你來引見。”

先不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大才,態度上的確很不錯。

“敢不從命?”柴嘉大喜,連忙說着。

出了軍營,軍營和普通民坊,有着隔離區,空空數百米,敢靠近者,立刻逮捕。

一段路後,就到了民坊區,纔到了一處,就見到柴嘉突然說着:“大人請看,這就是舍兄了。”

王守田看了上去,只見一家米店,一個男子正與店鋪的主人討價還價,這個男子三十左右,臉容清秀,有着一些長鬚,戴着方巾,穿着一身儒衫,看上去並不新,布料也不是很好,卻洗得十分乾淨。

這人要求店鋪主人再便宜點。

店鋪主人不肯:“唉,這位先生,鄙人這米已經很便宜了,我可是新開到這裡,所以才便宜些,本來就便宜了,不可以再讓。”

這人微笑的說着:“店家,文陽府,每石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你卻要賣每石米計銀一兩六錢,這就貴了一錢四分,怎可不降?”

店鋪一怔,遇到了熟悉市場的人了,無奈地搖了搖頭,說着:“文陽府是這個價,可是運來也需要船費啊,這樣吧,我最多隻降一錢,一兩五錢,再多不肯了。”

這人微笑的說着:“如此,多謝店家了。”

就從衣袋裡摸出銀錢來,這時,王守田心中一動,此人甚知民生啊,當下望了上去,卻見此人頂上微微白氣,本命之氣卻也只是白色,不由有些失望。

但是轉念一想,卻笑自己:“這世界上哪有這樣多先天命格貴比縣宰的?”

想着,就翻身下馬,上前。

這時,這人也看見了一隊親兵擁戴的人羣,又看見爲首一個年輕人,只見這年輕人一靠近,就拱手爲禮:“這位是柴先生吧?”

“不敢,大人莫非就是本縣王大人?”這人連忙回禮,說着。

“正是某,聞聽柴先生前來,我是不勝歡喜,此處人多,還請柴先生入內說話。”王守田笑的說着,指了指一家酒點:“正好是中午,還允我來作地主之宜。”

第113章 內應(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4章 狐疑(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159章 楚侯(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129章 赤蛟(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76章 急返(下)第17章 藉口(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34章 破陣(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30章 再得(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章 破寨(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44章 來由(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155章 大戰(五)第136章 出兵(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5章 易命(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14章 狐疑(上)第56章 疑心(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4章 出擊(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42章 迎娶(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252章 內亂(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97章 合圍(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78章 就仕(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4章 出擊(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68章 滅亡(上)第5章 易命(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7章 鞭打(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9章 破寨(上)第69章 隕落(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78章 就仕(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8章 對比(下)
第113章 內應(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4章 狐疑(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159章 楚侯(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129章 赤蛟(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76章 急返(下)第17章 藉口(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34章 破陣(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30章 再得(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章 破寨(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44章 來由(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155章 大戰(五)第136章 出兵(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5章 易命(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14章 狐疑(上)第56章 疑心(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4章 出擊(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42章 迎娶(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252章 內亂(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97章 合圍(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78章 就仕(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4章 出擊(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68章 滅亡(上)第5章 易命(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7章 鞭打(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9章 破寨(上)第69章 隕落(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78章 就仕(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8章 對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