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貴賤(上)

“……吏部總計,所有郡縣命官都已安排……此事體大,特此上奏。”王弘毅心中突覺一陣得意,所有命官都到位,標誌着朝廷控制的一步走完。

想了想,揮硃筆批着:“朕知道了,你們辦事勤之,朕甚喜悅,欽此!”

放下筆才說着:“起來吧!”

“謝皇上!”劉譽謝恩,起身在王嚴毅的面前垂手站立着。

王弘毅看了一會,說着:“劉卿,你上的摺子,朕看了。”

王弘毅看了看手裡的摺子:“宇寫的不錯,很有精神,辦的雖是瑣碎,還算有理有據……”

頓了一頓,王弘毅說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部上了一個條稱,說各地祭祀混亂,有着不少是非法淫祀,有的還殺人血祭。”

“禮典關係國本,不可大意,故咒禁司受命巡查天下,清點祭祀,只是缺少一個明官,因此你就去辦這事。”

劉譽聞到任命,微微一怔,此事非是小,事,皇上能將這事交給他去辦,分明是對他的信任和看重!

“臣自當全力辦妥差事,不辜負皇上的信任!”劉譽伏在地上說着。

“朕給你旨意,大小也是欽差,給你銅虎兵符,不要辜負朕的期待。”王弘毅淡淡的說着,這銅虎兵符,可調一個衛以下的兵力,是關鍵時用着。

直到劉譽出去,王弘毅吁了一口氣,這件事算是吩咐下去,只是想要看到結果,怕是要等些時日了。

清點天下各郡縣的神號,絕不是小事。

清點過後,邪神和僞神都給予罷免,正神自然歸位。要做完這些怕是沒二三年時間,是不可能完成。

負責這件事的人,既要有信任,又必須不能有重要的職司,否則二三年時間忙碌着這事,太過誤事。

劉譽這人正合適,而且把這事辦下去,王弘毅也不吝提拔,到時自然有正五品位份。

劉譽在明調度,素兒在暗調查,這件事交代了下去,王弘毅算是完成一項工作。

看了幾道摺子,王弘毅再次開口:“將十三司的王從門傳喚到這裡來。”

“微臣領旨。”殿內侍立着的一個九品內侍忙站出來應着,雖有官職,但明確規定,內侍不許干政,違者立殺無赦。

見這內侍出去,王弘毅擱下手中摺子,表情看不出喜怒,眸子幽幽。

十三司總衙門,就在皇城內,不是太遠,不過所處僻靜,是皇城裡的總衙門,門前修的大氣,有着持刀番子在門前守衛。

第一道門開始,時不時的會有着崗哨來回走動,也是戒備森嚴。

皇城也不是誰想進都能進來,因此這裡算是非常安全。

一個內侍過來時,在門前守衛着的番子有眼尖的立刻看見了。

“不知這位公公有何事情?”有個番子,見得這個穿着九品官衣,上前行個禮,問着。

內侍說着:“灑家是奉了皇上口喻,請王大人進宮一趟。”

原來是找王大人,門外番子不敢怠慢,一面請了這位太監歇息一會,一面飛快向裡面稟報去了。

“總司大人!“

王從門此時正在裡面看着案卷,忽聽外面有人聲傳來,不禁一怔,擡起頭來問着:“外面何人?”

“回大人的話,外面傳報進來,說皇上派了一個公公來找大人進宮,現在人就在外門迎着!”

王從門的話音剛落,就有人在門外稟報的說着。

“皇上讓我入宮?”王從門聞聽此言,臉色一變,一時間連手上的案卷落了下去,心下一沉,預感到了什麼。

不過此時不是呆想時,忙整了下衣冠從裡面走出來。

“人在外門?可有怠慢?”這話是問的前來傳消息的番子。

“大人,卑職哪敢怠慢宮裡的人。”番子忙回的說着。

以前,王從門還真是不把一個小小內侍放在眼裡,要知道皇上英明,對內侍和女官干政深惡痛絕,絕對不會被內侍宮人拿捏。

王從門自己又是有着實權的天子近臣,不可能被內侍鉗制。

但眼下不同,自出圍困洛陽而十三司無能之後,他就一直有些提心吊膽,雖皇上一直沒有發落他,他知道這件事不會就這樣結束。

罷了,躲的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而且作爲臣子,他又能躲到哪裡去?

這樣想着,王從門調整了下表情,對番子說:“還不帶冇路?”

其實在這熟悉的衙門,哪需別人帶冇路,這不過是給自己一個臺階,爲小小內侍就亂了方寸,傳出去實是不好聽。

番子不敢多言,忙到前面引路。

到外門時,這內侍已有些不耐煩出來張望,一眼看到王從門,立刻說:“王大人,你可是出來了,快隨灑家走吧!”

出了衙門,王從門塞了張銀票過去,內侍收了,不過他是一個內侍,又能知道什麼,不過是隱諱的作出一種顏色,表示出門前皇上心情並不太好。

王從門的心猛地一緊,這樣消息對他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皇上要見他,他又總不能不去,因此一路上他的臉都是微微繃着,整個人都陷入到患得患失中了。

這個公公雖有所察覺,不過皇帝每一日召見的臣子不知道有多少,有得了賞,自然也有受了罰,與內侍卻是沒有半分關係,因此並不理會,只是帶冇路,並且和王從門說話,引着幾句。

十三司漸漸職份漸高,變成了三品,差一步就可入內格,不是自己內侍能得罪。

二人行的很快,片刻來到了內宮門前,都出示了腰牌,進入其中。

有着心事,此時雖有着一些風景,王從門連眼角餘光都不放到景物上,只是悶身走着路,心裡很是不安。

“到了。”響起聲音,王從門擡起頭來。

眼前出現了一殿,殿門前有着大內侍衛,在距離幾步遠站着,持刀而立。

“王大人且在這裡候着,待我進去稟報皇上。”內侍例行公事交代,就上了臺階。

王從門來過許多次,自知道這裡的規矩,此時來此不知有什麼結果等着自己,王從門垂手站着,看上去很平靜,內心裡早就起了波瀾。

正自胡思亂想着,內侍的聲音再次響起:“王大人,皇上宣你覲見。”

王從門在內侍的帶領下,很快就來到了皇上所在偏殿。

偏殿內,有着幾個宮人侍立一旁,皇帝正在翻看着手裡的摺子,目光低垂,王從門一進來,不敢向上多看,直接行着跪拜禮:“臣王從門拜見皇上。”

跪倒後,好一會,皇帝都不曾開口讓他起身,王從門也不敢自己起來,只得跪伏在那裡,心下忐忑,冷汗就直透了上來。

又過了一會,聽到皇帝淡淡開口:“王卿平身吧。”

“謝皇上。”王從門謝恩,站了起來。

“王卿在朕身邊有些年了吧?”御案後面皇帝緩緩開口。

王從門冷汗繼續滲着:“有七八年了,全賴皇上昔日栽培,纔有着臣之今日,臣一切銘記在心。”

“卿的忠心,朕也知道……”皇帝看着面前的人,淡淡的說着:“家裡情況如何?”

王從門說着:“回皇上的話,雙親尚在,賤內更給臣生育了一對兒女。”

“不錯,三代同堂,現在天下太平,你離家許久,也要回鄉祭祖盡孝了。”皇帝目光鎖住他,緩緩說着:“你素有功績,你的家鄉是東邑縣翼水鄉,朕就封你翼水子,田三千畝,蔭百戶,儀同正四品,有兵二火,你就回鄉祭祖盡孝,祭完了朕有恩旨。”

說着,一個內侍,就將聖旨捧了出來。

王從門臉色慘淡,此時再明白不過了,知道這是皇上懲罰自己上次失職,不過這時不能有半點遲疑,當下叩拜下去:“臣領旨謝恩,謝萬歲!”

就一應,雲氣就發生了變化,原本純青色的氣運,露出了原來金色的本命氣,以及現在淡青色的氣運。

就算是現在,也有些勉強,不過他的確有功勞,就這樣了。

見這人領了旨出去,十三司現在是正三品的衙門,管轄萬人,位高權重,連內閣宰相都避讓三分,現在瞬間之間,大權就被刻奪,王弘毅突然之間心中涌出一份喜悅。

想當年,自己面對一個六品的武將,都差點身死,爲了一個實際上是正五品的帥位就苦心周旋,對一個七品的李家都如踏薄冰,而現在面對三品大員,都生殺予奪,恩賜剝奪一念之間,這君臣二字真真的不可思議,這種滋味無所替代!

王弘毅沉吟片刻,取出一張責意,看了看,只見這聖旨色澤金黃,隱含着絲絲金黃之氣,筆跡上又有着紫氣,卻正是任命十三司“錦衣直指御史”的職位,這交給了千戶陳河年。

這是正三品的職司,王弘仔細想了,半晌才上了玉璽。

玉璽一蓋,立時生效,令:“傳旨十三司,並且報內閣和吏部存檔。”

見着內侍步退出殿去,王弘毅吁了一口氣,站起身來,見天色漸漸黯淡,說着:“天色暗了,去內閣看看,還有人辦公,就早些回去,不能太操勞了一一到宮去和太后和皇后說,朕今天有事,就不過去了。”

說着,內侍過來給王弘毅加了衣,護着王弘毅直向一處宮室而去。

第21章 入門(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44章 來由(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144章 宴(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97章 合圍(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99章 懸首(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99章 懸首(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47章 吐血(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55章 請旨(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57章 來使(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6章 封賞(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47章 吐血(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94章 瑞雪(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32章 破局(下)第47章 吐血(下)第33章 就義(下)第82章 憤憂(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140章 碰撞(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73章 絕境(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06章 繼位(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76章 急返(上)第189章 雪景(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79章 改變(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02章 入衙(上)
第21章 入門(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44章 來由(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144章 宴(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97章 合圍(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99章 懸首(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99章 懸首(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47章 吐血(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55章 請旨(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57章 來使(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6章 封賞(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47章 吐血(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94章 瑞雪(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32章 破局(下)第47章 吐血(下)第33章 就義(下)第82章 憤憂(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140章 碰撞(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73章 絕境(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06章 繼位(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76章 急返(上)第189章 雪景(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79章 改變(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02章 入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