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器量(上)

樊流海遠遠眺望。

入眼已看見禁軍大陣,只見前面一片紅色海洋,萬人各分都府整齊而來,軍陣嚴整,數萬人嚴整,就瀰漫着一股鋪天蓋地,威加四海的力量。

反身看向自己軍隊,雖然疲倦不堪,這時也是嚴整,婪流海心中暗歎,有時自己雖是主帥,可又爲其所懾。

有此強軍,自然所向無敵。

片刻後,王駕儀仗已來了。

雖軍中從簡,只聽鍾磐齊鳴,寶扇和華幢列陣前行,又有黃牌和跟隨,五百侍衛各持武器,只見一個臺車徐徐推進。

這臺車有着大旗,旗杆有巨碗粗,前有八馬拉着,後有刻悍力士推着,四周圍着欄杆,有四根盤着赤龍的柱子,上架着紅龍華蓋,四角站四個太監。

中間一人,穿着金平,披着赤龍袍,雙手扶膝正襟危坐,這正是王弘毅了。

一瞬間,所到之處的將士,都伏地,山呼海嘯呼喊:“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歲!萬歲!”

所到之處,將士和海波一樣不斷跪下,排山倒海的“萬歲”充滿天地,肉眼看不見的紫紅的氣運,幾乎凝聚成實質,這種威嚴,讓難得有機會見駕的吳興宗,這時不自覺身體顫抖起來。

王弘毅眼中,滿滿全是紅光紫氣,身心都陶醉在其中,鼎中的紫氣已經深紫,邊緣的氣運波動,翻卷火焰燃燒。

又遠遠看了看吳興宗,只見這人已經五體俯伏在御駕之下,心中涌現出喜悅。

說實際,吳興宗見駕,是吃了一驚,本命紫氣,身有龍虎,這已經算是天子預備役的最高層次只需一旦集衆,就可受天地人庇佑,上接紫薇帝星中受萬民供養,下得龍脈之力,歷史上有此相者無不是預備天子。

要是在以前,王弘毅也容不得,可是現在聽着十萬大軍呼喚“萬歲”,排山倒海威加四海,紫氣宛然天柱,光照穹廬,這大勢就養成了。

天子,就是得天下之命而一身,在“萬萬歲”的呼喊中王弘毅雖端坐不動,還是內心一陣陣激動,臉色變得潮紅。

自己是開國堊君主,此時大勢已成,就算有歷代太祖氣運如虹,在這個時代,也只得臥着伏着吳興宗又如何?

前世不記得這人後來作爲,就算日後是南朝天子,現在也只是手中一將,生殺予奪無不隨意,凜然不懼,只管放心任用。

突然之間,王弘毅想起了李承業。

要是他遇到王弘毅的時候,不是兵不滿千,地不滿縣的那時,而是現在這浹浹大局也許就是朝廷中一帥一相了吧?

所謂的器量,不是憑空產生,只是應時而器。

就在這時樊流海率羣將已經接駕,此人滿臉激動大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朗聲向王弘毅拜倒:“臣樊流海恭賀王上聖安,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士兵可以稱萬歲,官將此時都要官體,只稱千歲。

王弘毅打量着,這人穿着一副精甲,批着披風,恭謹禮敬,舉手投足,卻有一股威嚴氣度,讓人油然心折。

此人也成長了,微笑說着:“大將軍辛苦了,起來吧!”

樊流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恭身再拜。

王弘毅掃看四周,心中滿滿是自信,有此大軍,橫掃中原,北驅明人的日子,不遠了。

豫州

距離魏軍大營百里,一支騎兵正在緩慢的前行着。

這騎兵隊伍,有着五百人,驅趕着一大羣牛車馬車,車上裝的是魏軍的糧草擡重。

這支騎兵的前面,是幾個軍將,爲首的是一個穿着正五品官服的中年男子,此人身材高大魁梧,騎着一匹黑色駿馬,在隊伍前緩緩前行着。

這支隊伍是魏軍的後方補給,這中年男子是魏王帳下的押糧官許彥。

許文會氣度實際上也可稱寬宏,對官員還是有些恩義,但他最大的弱點,就是白手起身,以前是鹽盜。

地球上張士誠和朱元樟之爭,有許多關鍵點,其中一個就是張士誠出身太低微,是鹽販子出身。

而朱元樟出身雖低微,卻是正統的農戶。

最關鍵的是,張士誠白手起家自立爲王,一切都要自己打拼,氣運要一點點積蓄,特別是早早就自稱誠王,這王號不倫不類,又受到元朝重點打擊,以後雖醒悟而自稱吳王,卻來不及了。

而朱元樟藉着小明王的宋朝官制,步步紮實,緩稱王,終於勝出了。

許文會和王弘毅最大區別,就是許文會根基太淺,特別走出身,始終無法獲得官伸的認可,兩相相疑,其下雖有一些世家子弟,投誠過來的將領,對這些人,始終難以相互真正信任。

在押送糧草這等大事上,他斷不會任用自己不信,許彥是許文會的同族,在許氐一族裡,算是有此本事且爲人謹慎的人,許文會對他放心,這押送糧草插,向來是讓許彥去做的。

不過這支軍隊,現在的狀態並不算好。

征戰數月,魏軍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豫州有大片臨江,水師經常攻擊,四處起火,幾日前,就有押糧隊被人攔截,這一隊是臨時被派回去,倉促之間,斂取了糧草,又儘快的押送到前方,自是更加疲倦。

不過目前來說,運氣還算不錯,一路行來,都不曾遇到攔截,軍營還只有百里,再行上一段路,明天就能抵達目的地,這讓他們心中略鬆了口氣。

許彥騎在馬上,隨着馬匹的行進,身體微微搖晃着,一副疲憊的模樣。

雖營地一日可至,許彥的心情卻多少有些沉重。

豫州局面,井爲許氏一族成員,他是有些擔憂。

許文會作爲豫州之主,手下有七萬人調動,楚軍大將樊流海卻以三萬餘人,將魏軍拖得疲憊不堪。

許彥一想到此事,只能無奈嘆息。

豫州時日尚淺,終不能鐵桶一樣,依附於許氏的世家大戶,不過牆頭草,平日對着許文會俯首稱臣,一到了關鍵時刻,爲了家族利益,隨時可能棄舊迎新,不得不牽制了大量兵力。

現在王弘毅大軍前來,許文會不得不也親征而上。

許彥此刻帶着一絲苦笑,在回去籌備糧草時,就見識到了世家大戶官伸背後的動作,可又能如何?

豫州面臨着楚軍進攻,多處出現民變,許氏與豫州的世家再撕破面皮,只怕會立刻土崩瓦解。

唉,不過,這些都是大事,自己只盼着這次押運糧草能順利回去。

許彥騎在馬上,雙目眯起,望向了前方,又派出了一騎探馬,去前方探路。

謹慎如他,自不希望在這臨近目的地時,再出現什麼變故。

“大人,這裡離着大軍營地只有百里,巡邏士兵都是常見,豈有危險?真有人慾攔截糧車,之前已動手了,哪會等到現在?,有着師爺說着。

許彥其實是這樣想,只不過小心謹慎是他的天性。

“這次楚王親率大軍前來豫州,境內令人憂心,再出現幾次差錯,只怕對士氣會影響頗大,還是謹慎些。,許彥雙眼微微眯着,緩緩搖了搖頭,輕聲嘆的說着。

周圍聽到這話都沉默下來,誰都沒有說話,只是心下有些沉重。

正當許彥暗自感嘆時,前方一騎探馬飛奔而回,看神色,頗有些驚惶!

“莫非走出事了?,許彥第一念頭就是這個!

“報!前方發現騎兵,請大人早做準備,探馬剛剛說完這話,回來的方向,已是響起了轟隆隆之聲!

塵土飛揚!馬蹄聲雷霆一樣,滾滾而來!

一支騎兵,飛快的朝這面而來,頃刻間,已逼近了。

“不好!是敵襲,許彥看了下,規模不是很大,數百人,當下大喊:“大家莫要驚慌,準備迎敵,

到了這時,許彥恢復了鎮定,大聲說着。

很快,後面開始騷亂起來。

“大人之後面又出現一支騎兵,正在向我軍衝殺過來,

腹背受敵麼?

許彥一咬牙,狠聲喝着:“還怔着幹什麼?敵人也只有五六百左右,我軍能與之對抗,要是丟了糧草,回去焉有性命?還不隨我一同殺退敵人,保住糧草,

隨着他的一聲高喝,這支騎兵,還是攏集起來。

只是片刻,三下接觸,頓時相互砍堊殺了起來。

洶涌一樣的潮水,相互撞擊,只是一交戰,就明顯分出了強弱,長刀砍倒,轉眼之間,就破開一片,不斷有人倒下,不斷有人填上。

雖對這情況有些預感,但親自見到,許彥還是猛的一驚,只見不遠處,敵軍正在瘋狂砍堊殺着,穿刺破棄肌肉骨髏聲不絕於耳。

敵軍校尉各率一隊騎兵,輪番進擊,魏軍潰亂的局面愈發擴散開,不少騎兵已開始慌亂本能閃避逃散開來,衝亂了戰陣。

見此情況,敵軍更是順勢將撕開的缺口補上,只是片刻,押糧軍就已是潰不成軍。

“我軍雖練騎兵,到底成軍時日太短了。,許彥見這情況,只是苦笑,轉身就要帶隊逃離,就在這時,只聽噗的一聲,突然之間馬匹失蹄,一聲嘶叫,許彥從馬匹上滾了下去,跌在地上。

“一羣廢物,楚將見此,冷哼一聲:“令,降者不殺。,

這一聲號令,除戰死者,大部分人都伏地求降,成了俘虜。

這支楚軍也沒有遲疑,帶着這一批戰利品,快速撤離此地。()

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56章 疑心(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309章 挽回(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89章 落定(下)第99章 懸首(下)第36章 移縣(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60章 出山(上)第8章 見親(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109章 預備(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95章 出兵(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39章 觀禮(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39章 觀禮(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44章 來由(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34章 收賞(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3章 山民(下)第41章 終定(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50章 造鼎(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47章 吐血(上)第91章 神道(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6章 封賞(下)第98章 舉師(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47章 吐血(下)第54章 大喪(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51章 仙方(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97章 合圍(上)第34章 破陣(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3章 就義(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165章 送行(下)
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56章 疑心(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309章 挽回(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89章 落定(下)第99章 懸首(下)第36章 移縣(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60章 出山(上)第8章 見親(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109章 預備(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95章 出兵(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39章 觀禮(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39章 觀禮(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44章 來由(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34章 收賞(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3章 山民(下)第41章 終定(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50章 造鼎(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47章 吐血(上)第91章 神道(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6章 封賞(下)第98章 舉師(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47章 吐血(下)第54章 大喪(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51章 仙方(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97章 合圍(上)第34章 破陣(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3章 就義(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165章 送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