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望洛陽(上)

孟津港

此時凌晨,陽光漸漸推移,港內卻還是一片殺聲。

一個胡將正在咆哮:“殺,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半夜襲擊,立刻攻破此港,只是眼下這羣螻蟻還敢不降,這胡人殺性猛烈。

“殺!”上千胡人在砍殺着,一批批人不斷倒下,讓整個港口都陷入恐怖中,胡將騎在馬上,掃視周圍情況,很是滿意:“這些漢人,不要俘虜,一律殺死!還有,不要放火,誰放火者殺。”

這是由於孟津港離洛陽不遠,放火的話,必可被洛陽發覺異樣。

這將又隨即看向左右:“快回去稟告殿下,就說孟津港已經奪取,可以趕過來了,還有,把這裡渡船運回去。”

兩個港口的渡船,一次可載五千人,三萬騎兵,也不過六次罷了。

“萬歲!”胡人也有漢語萬歲的詞,一聲聲的高喊聲,充斥着興奮。

濟陽郡

自城破後,第三日城中局面穩定下來。

盧高還不能鬆懈下來,濟陽郡城雖被大成軍平定,但攻佔的府縣穩定表象下還是有着些隱患。

上午時,盧高接到了最新的情報。

“袞州平了啊!”盧高讀着這軍報,心裡有着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當年在幽州辛苦十幾年,才平了一半,現在這袞州半年都不到,就平了,又是三百萬人口大州。

……自己平了二郡,總算有些功績,想必有着賞賜,不過天心難測,也只罷了不多想了,凝神片刻,就起身。

爲安民心,在城破後,先是大軍維持着城中秩序,又給郡內的大戶發了請帖,邀請他們前來郡城參加宴會。

召開宴會的地點,就是隱隱帶着血腥氣息的郡守府。

一處院子門口有兩棵花樹,在這時節正開出滿樹的粉紅色花朵來,香氣淡雅,微風輕輕一吹,一股幽香迎面撲來。

盧高並沒有在意,院內低低的議論聲,縱是放低了聲音,依舊能聽出人數不少。

這時,有兩官員上前參禮。

盧高看了看,就是郡守金繼成,還有一個就有些陌生了,當下就笑着:“原來是金大人,你我軍政分治,不敢多禮。”

金繼成笑着:“下官不敢!大成朝律雖軍政分治,但還有上下官品之分,大帥是正三品大將,就算下官能保了原本官職,也只是五品,怎敢在您面前放肆呢?”

盧高面帶微笑,說話滿座春風:“今天鄉紳和讀書人集會,單論官位有什麼意思,還請少些禮節,多些和睦。”

金繼成性格深沉,聽了這話,心中暗贊,躬身說着:“是,下官領受了。”

說完,幾人一起進入,到宴會廳外,在門口,觀看着裡面的情形。

這一處大廳,少說能容納百人,而眼下有着三四十人,都坐在席位上,三三兩兩的低聲交談着。

他們衣着正式而莊重,看的出爲了這次宴會,他們都絲毫不敢大意,雖一羣人在說着話,神色間卻帶着不安。

看到這裡,盧高使個眼色,有人心領神會,提聲說着:“軍門到——”

本來還有着嗡嗡嗡之聲的大廳,頓時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大廳門口看去,在衆人注目下,盧高簇擁着走進大廳來,英姿逼人,後面就跟着金繼成。

“見過盧軍門!”衆人起身行禮,一同說着。

“諸位不必客氣,請入座吧!”盧高在早已備好的上首位置坐下,微笑說着,衆人心情忐忑的重新坐下來,氣氛一時有些壓抑。

“諸位,有些是城中,有些是遠道而來,不管怎麼樣,你們都來了!”盧高神情平淡,平靜的說着。

“我今日想說的,就是兩件事,第一就是剛纔接到軍報,皇上龍駕降臨陳留,陳留一夜未過,就開城迎駕,現在已經平定。”

這話一說,下面人人都起了一陣騷動,這就說明整個袞州平了。

別小看這點,要是袞州還有郡縣抵抗,許多人心理上就認爲袞州還沒有到最後,但是現在一旦平了,人心就找不到寄託的方面,只得承認現實,這對穩固統治,有着極大的威懾力。

盧高微笑的看着,目光掃過,下面衆人議論就漸漸平了,都看向了上面。

“第二件事呢,大成律法,文武分治,現在雖是軍管,但政事還是要知府來管,金大人在關鍵時棄暗投明,皇上必有考慮,現在金大人還要管着民政,把郡內打理清楚,恢復官府,這還要各位配合。”

聽到這裡,下面面面相覷,這時,一個老者出來,這人白鬚顫顫,聲音有點顫顫:“金大人治正有方,大家都是敬重,我雖老了,還願爲金大人恢復官府出力。”

有着開始,下面都紛紛響應。

金繼成先是凝神聽着,這時站起身,向盧高行禮,又向下面一禮,嚴肅說着:“天下動盪百年,今有皇上一掃葷腥之氣,現在平定袞州,使之恢復安定,這是莫大的恩典,我們不能糊塗,必把這裡治得井井有條,以報皇上大恩萬一!”

盧高露出一點喜色,說着:“金大人說的好,就是必須這樣,才能報得萬一。”

迅速平定郡治,也是一份不大不小功績。

陳留郡.郡守府.書房

“臣趙遠經拜見皇上!”趙遠經小心翼翼跨步而入,伏地叩拜,王弘毅見了,擡手示意趙遠經起身。

謝過恩典後,趙遠經站起,而見王弘毅坐在書案後,張攸之和虞良博都在,王弘毅就繼續說話。

“袞州平定,虞卿你不要回金陵了,直接去掉六部的官職,任這袞州省的布政使,這袞州是大省,政務、財賦、河事,戶事,田地,都是大事,都需要你一把抓,迅速把這個省治理下來,內閣和朝廷會統一派遣和調度官員來配合。”

說到這裡,王弘毅自嘲的一笑,說:“各省州擴張過快,一時間提不出合適的封疆大吏,這也是本朝的笑話了。”

張攸之在座上一躬身,說着:“皇上,就眼前還有些問題罷了,皇上英武,十五舉兵,二十稱王,連着以前,到現在也不過是八年,國家建制更是隻有三年,三年只在郡縣,不在省部,所以才事多任繁,皇上再等三年,就培養出來了,不會有眼前的困難。”

“那也是宏武四年的事了。”王弘毅聽了一笑:“現在就只能儘量調解,並且不得不破格提拔。”

說着,王弘毅就舉杯喝茶,趙遠經見了,連忙上前捧壺續水,這種場合沒有奴婢出現的餘地,只得讓趙遠經這個最小的官作這事了。

王弘毅見了微笑,喝了一口茶,對趙遠經說着:“就這樣吧,虞良博的旨意,和盧高的旨意,都寫給朕看——盧高暫任袞州都督。”

“是!”趙遠經起身,躬身答應,在案前就用筆寫着聖旨,趙遠經文筆老到,又熟悉這事,先是沉吟片刻,接下來就轉眼間一揮而成。

寫罷又呈王弘毅,這種詔書,就算一字之別,都可以弄出大事,王弘毅一點也不苟且,一字一句看了,又傳給張攸之看了,發覺沒有問題,才用了玉璽。

用完,就對着虞良博說着:“你就接了這旨,朕就不派欽差了,你明日就自去宣旨,也通知一下盧高。”

虞良博心中震動,不過自幼養氣,現在又身居重臣,這講究的就是大臣體度,臨事從容,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禮,才接了旨意。

“接了,就不必這樣隆重,起來吧,才六月天就這樣熱,再喝些冰水吧,你對局面有什麼看法?”

話說自虞昭當了宰相,虞良博又出了秘文閣,就不再多說這種大事,王弘毅知道,這就是避嫌了。

不過王弘毅心中有數,虞昭這宰相就是五年一任,到了宏武五年終就要封賞退休,以形成制度,這時不多說。

虞良博聽見皇帝問話,這纔想了想,說着:“臣以爲,目前看見,袞州已定,這就是大棋,現在一就是派使者到青州勸降,青州這時尚未有主,分崩離析,面對我大成之威,必可奉旨而降,大有可爲之。”

陳留被王弘毅的大軍所佔,只兩三日的光景,就安定下來。

鄭國公派到袞州的軍隊,或死或降,大體安康。

胡人被攔截在白馬港,現在有陸軍一萬出兵,又攜帶大量彈藥通過官度港而上,胡人再難有所作爲。

這樣的情況下,取得洛陽就是關鍵了。

“陛下,袞州平定,消息傳到洛陽,必可令上下驚惶,依臣之見,應趁勢一鼓作氣,向洛陽進軍,平之。”

王弘毅坐着,聽着這意見,沉吟不語。

基本上,自己是贊同繼續用兵,也有這想法。

再凝看着自己的鼎器,自陳留一下,袞州平定,只見隱隱一股蛟龍之氣,浮現在鼎中,涌入鼎中的氣運頓時又變大了一些。

只是就算這樣,黑紅色的衝擊還在繼續,隱隱受到某種壓制,這使王弘毅很是詫異。

王弘毅沉吟片刻,說着:“攻打洛陽是早就定下的大策,既衆卿並無反對,此事就這樣定了,大軍再修整三日,隨孤同去洛陽,收復大燕舊都!”

“皇上英明!”在場三人都是跪下,齊聲說着。

第194章 時壽(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38章 叮囑(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80章 茶思(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序章第176章 天譴(上)第25章 素兒(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33章 就義(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58章 引戮(上)第60章 出山(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12章 能吏(上)第96章 決意(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79章 改變(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10章 運數(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44章 宴(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9章 破寨(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20章 婚事(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76章 登基(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139章 選擇(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15章 計定(下)第14章 狐疑(下)第30章 再得(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98章 舉師(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
第194章 時壽(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38章 叮囑(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80章 茶思(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序章第176章 天譴(上)第25章 素兒(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33章 就義(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58章 引戮(上)第60章 出山(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12章 能吏(上)第96章 決意(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79章 改變(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10章 運數(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44章 宴(下)第257章 月思(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9章 破寨(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20章 婚事(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276章 登基(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139章 選擇(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15章 計定(下)第14章 狐疑(下)第30章 再得(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98章 舉師(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