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消息(上)

垂正十六年,十月十日。

此時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這幾天又恰恰都是晴天,只見整片天空蔚藍一片,只有幾朵白雲在浮動着,微微細風拂過,也帶着爽朗,讓人忍不住就會心生暢快之感。

襄陽城,天剛剛放亮,街道上閃亮一片,街旁的樹木枝葉上,灑落着昨夜的露水,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極爲的晶瑩耀眼。

新宮的宮門這時已經大開了,整個王宮都被佈置得煥然一新,身着着鮮明甲冑的宮廷護衛軍分立於宮門兩旁,手持着長矛,一個個身材挺拔、身高相似,極其的整齊!

這座王宮的規模,已非是之前節度使規格。

雖然實際上,還比不上成都的蜀王宮,蜀王宮是歷代蜀王經營,自然豪華宏偉,而這王宮,是以着舊日府邸擴建而成,顯得稍小一些,不過,山不在高,有仙者靈,水不在深,有龍者靈。

此時凝看上去,只見這內宮中,已經凝聚出洪流一樣的赤氣,在宮殿上運轉着。

蜀王宮專門用來進行朝會的大殿內,也是點起了薰香,裡面有着陣陣人聲傳出來。

別的可以不修,登基稱王以及召開朝會的大殿,不能馬虎,單看這座大殿的大小,已經有了一絲皇宮朝殿的感覺。

整座大殿的規格尺寸,比照着真正的皇宮規格來,只不過在一些裝飾佈置上稍微的有所避諱一些。

讓人不至於一眼看過去,就會覺得這裡是皇宮,可即便如此,依舊能讓人一進來,就心生敬畏之感。

大殿的地面閃亮,是因爲大殿的地面俱是以着一種塗金之磚鋪地而成,九根幾人合抱着都會略顯困難的雕花石柱,分列於大殿的各個角落,這座大殿的最上面臺階上,一張巨大的座位,就顯眼的擺放在這裡,座椅上包裹着紅色絲綢,與金色搭配起來,極爲的肅穆威嚴!

這張王座所在的大殿最上位置,高度足足高出大殿十二階,兩旁擺放着的飾物瓶器,也都是精品,整個地方一看過去,就會讓人覺得璀璨,不敢去直視。

此刻,這王座上,空無一人,這大殿中,卻已經是聚集了不少人,少說也有着七八十人,他們都小聲的說着話。

襄陽城中,王弘毅帳下所有的文臣武將,在這一天,都聞風動起來,這也包括那些級別最低的刀筆小吏和低等將校。

因爲這些時日,先是王位大典的籌備,後是內宮的即將到來,誰都不想在這時候,給上司不好的印象。

能來到這大殿之中,都是些品級不低的官員,看着他們穿着官服,分文武站立,儼然是一個小朝廷。

細樂聲起,六十四個樂師各按方位,以黃鐘大呂十二呂樂律爲主,以蕭笙琴和聲,編鐘銅磬相伴,樂聲中,羣臣按照禮儀,跪着高呼:“王上千歲,千歲,千千歲!”

喊着,一齊叩下頭去。

這就是登基的排練,已經練習了幾次了。

一切排列完畢,稍加休息。

站在文官行列最前面,是兩個看起來很是熟悉的人,兩人身上的氣質,說話言行,都給人一種默契。

一個一身六品官官服,實際上官品不高,不過卻排在最前,儒雅的臉上,卻透着一絲殺伐之氣,舉手投足間,也帶着凜冽感覺。

這正是張攸之!

站在張攸之前面的一人,也是六品官,長身玉立,氣質如玉,眼眸如星,帶着溫潤之感,臉上也總是帶着微笑,此人正是虞良博!

這兩人身後是許多熟悉的面孔,有一些甚至是從秘文閣出來的官員,對這兩人自是尊重。

武將班列中,最前方的是幾個老將,他們身後站着一人,與前面的幾位都有不同,就是從年齡上來看也是有些鶴立雞羣的味道。

這是一個青年,身上穿着是正四品的武將服,幾乎是第一,使老將都不由神色複雜。

站在大殿中的官員,卻無一人對他站在這裡表示出異議,他就是在這次水戰中,立了大功的新任水軍大都督呂肅海!

此刻王弘毅還沒有到來,整大殿中,自然是嘈雜聲有之。

一些文臣武將都聚在一起,小聲談論着。

“虞大人,聽聞你近日身體欠佳,可曾痊癒否?”

文臣班列中最前面的兩人,此刻站在一起,都是一臉淡然,只不過相比下,虞良博的臉色要略顯蒼白一些。

張攸之小聲向虞良博詢問着,兩人在共事最多,算的上是交情不錯了。

“已是差不多痊癒了,只是身體還略微有些虛弱……大概還需調養一段時日吧。”虞良博笑着回答:“張大人,你前些時日忙着戰事,這幾日剛剛歇息下來,怕是頭疼,不再犯了吧?”

“已是不再犯了,主公請來的醫官,着實的了得,只是幾味藥下去就好了八成。”說起此事,張攸之到現在還是有些唏噓。“這都要託主公的大福,纔能有此效果,而且也不是大毛病,倒是虞大人,忙過這幾日,定要好好調養一番纔是。”

“登基之事,的確是忙的人仰馬翻,今日後,怕是能平靜一段時日了。”虞良博笑着點頭應和。

王弘毅稱王后,政體會發生巨大改變。

首先就是六司提拔成六部,每部都變成了正三品,秘文閣晉升到正五品。

李剛擔任吏部尚書、王彥擔任戶部尚書,虞昭擔任禮部尚書,胡策擔任刑部尚書,李顯擔任工部尚書,丁虎臣擔任兵部尚書,都是正三品。

政制和兵制也有了餘地,上升到正三品,甚至以後隨着時間發展,二品一品都可以授於了。

這無疑是喜事。

當然,這次六部隨着內宮一起到達襄陽,原本由秘文閣一手操之的局面會大幅度改變,各部正式履行自己責任,不過這也是正常。

這時,襄陽城外大道上,一隊幾千人的隊伍,正在行進中。

這支軍隊,有着旗車,這旗車的旗杆有碗粗,柱立在車上,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又有着八面旗在前,三百人按刀在前,後又跟着上百侍衛,緊緊簇擁着鳳車,後面是一連串小馬車,都是門口密封,紗窗垂帷。

隊伍行的速度不算快,當然在照顧着某些人,不敢急行軍。

再後面,又有着各馬車,這些馬車就開着,有時甚至看見官衣的官人,顯是隨行的一些官員。

這三千人軍隊的最前面,是一個四十左右親將,從他時不時的掃過左右,觀察着的目光裡,可以看的出,此人很警惕小心。

“張將軍!”

“何事?”

見有侍衛從後面上前,這個將軍略微放緩了馬速,低聲問着。

“將軍,是老夫人差人過來詢問,說是還有幾時才能抵達襄陽城?”侍衛同樣小聲的問着這個問題。

張將軍沉吟片刻,說:“請代臣回稟老夫人,就說最多半個時辰,必會抵達。”

“是,將軍。”侍衛隨後掉轉馬頭,向着後面行去。

“老夫人,已得到張將軍的回答,說是半個時辰之內,隊伍必會抵達襄陽城。”回話自是不可能由侍衛去做,侍衛將話轉達給了一個內侍,這個內侍親自騎馬來到一輛馬車旁,小心翼翼的說着。

“那就好……”馬車裡,一位老婦人的聲音,在輕嘆着。

坐在其中的正是王弘毅的母親王氏。

這隻隊伍護送的,正是內宮的一衆人,話說,古代跋涉非常困難,一不小心就會使人生病,特別是對小孩子不利。

這次由成都到襄陽,就因此而進度緩慢,不過只要兩個世子沒有出問題就是大善。

有多久沒見過兒子了?

這一次,終是能見到了,這樣就好,搬到哪裡都好。

在老夫人這輛馬車的後面,是一輛寬敞的馬車,裡面坐着除了一個侍女,就是閉目養神,並且摟着愛子的宋心悠了。

小傢伙鬧了一場,宋心悠此時又有些睏倦,自是沒有去理會前面發生的事。

下一輛,是緊隨其後的趙婉,也摟着愛子,在馬車內同樣通過內侍,打聽到了隊伍的進程。

知道馬上就要見到夫君,這心中歡喜,當然,知道自己的兒子不必跋涉,也鬆了一口氣了。

素兒所乘馬車,卻是一面寧靜。

這支隊伍浩浩蕩蕩的走着,因離襄陽城已極近了,早有人去稟報。

襄陽城王宮,大殿中。

“蜀國公到!”一聲在大殿門口那裡響起,大殿中的衆人,立刻停止了交頭接耳,連忙各自按位置站好。

身着冕服的王弘毅,在內侍的簇擁下,緩緩從殿外走了進來,一步步的上了臺階,在最上面的王座上,王弘毅坐了下去。

“參見國公……”與此同時,下方文武大臣,幾乎同時匍匐在地,伏在地上,口中呼喊着。

“諸卿不必多禮了,請起吧!”王弘毅擡起一隻手,說着。

“謝國公!”衆人起身,各按位置站好。

“諸位可有什麼事要奏?”看着下面參加朝會的衆人,王弘毅開口問着。

大臣中,立刻有人出來,回稟事情“報!老夫人所在隊伍,已至城外十里!”就在這時,這大殿外,突然跑進一人,伏在地上,回稟着。

響亮的聲音,讓王弘毅的眉頭一皺,又舒展開了。

母親和妻子,此刻到了麼?

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78章 就仕(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20章 婚事(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320章 趨勢(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80章 茶思(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309章 挽回(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8章 見親(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59章 引戮(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6章 突破(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307章 夜襲(一)第115章 緘默(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77章 衝鋒(上)第92章 產子(一)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7章 藉口(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
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78章 就仕(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20章 婚事(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320章 趨勢(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80章 茶思(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309章 挽回(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299章 旨意(上)第8章 見親(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59章 引戮(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334章 隕落(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6章 突破(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307章 夜襲(一)第115章 緘默(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77章 衝鋒(上)第92章 產子(一)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7章 藉口(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