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戰(七)

樹叢和矮坡後,只見隱不可見的煙道。

地上鋪的全部是毯子,因爲是決戰了,軍營中也不吝嗇,直接將所有毯子全部鋪在地上,讓士兵休息。

四壁是臨時砍的樹幹和泥土糊成的擋風牆。

特製的煙道中,幾個爐子燒着,用的是石炭,幾乎沒啥煙霧。

大部分士兵都包着衣服或者毯子綣身鼾聲作響,有少數人或立或坐着。

樊流海巡查着,有些放了些心,經過七日急行軍,損失了些人,但是大部分都年輕體壯,一時間還撐的住。

至於戰後,只要勝利了,哪怕再有些發病或者什麼,都可以忽視了。

樊流海轉頭說着:“令後勤營,將所有好東西都拿出來,不要省了。”

這種奇襲,沒有多少餘地,沒有節省的必要。

“諾!”就有人搬出個小罐,用刀撬開封口,裡面是各種各樣濃縮過的濃湯、肉汁,肉條。

忘記說一聲了,把食品裝入陶器,放入蒸鍋加熱用蠟封口,這樣就變成行軍罐頭。當然實際上古代早有,《齊民要術》就有這樣的記載:“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

這道理相同,只是看誰有這個心思大規模推廣而已,古代可所謂有寶玉而不識。

真理三定律,第一點是推廣,第三點也是推廣。

還有就是用糧食,用水煮的爛了,用巨石猛壓,變成了一塊塊磚一樣的東西,這叫壓縮乾糧。

有這二個簡單方法,導致蜀軍後勤加強了五倍有餘,原本糧道問題,現在基本上完全解決了。

有關方面統計過,一車壓縮乾糧和罐頭,可充當五車糧草。

這時,只見有人將煮水行軍壺拿開,通了通石碳,將硬邦邦,和磚一樣的糧塊,用刀猛斬,才斬成幾塊,投進去,再把一個罐頭裡的東西倒了下去,幾分鐘後,水煮着,混合着米和肉,還有菜的雜燴湯就出現了。

樊流海第一個盛了一碗雜燴湯,喝了一口,心中滿是快意:“一碗就足夠將士一頓了,夠厚夠油,味道也不錯。”

行軍罐頭裡最喜用肥油加在裡面,能極大加強着士兵的體質。

樊流海作爲統帥,他已經很滿意了,他是深刻理解這意味着什麼,後勤充足輕便,訓練得當,有攻城武器,現在唯一就是先機了。

只要能打下荊州,主公的王業就立了根基,至於犧牲些士兵,這是必然的事。

在蜀國公的管轄下,基本沒有虧員吃空的弊情,也沒有苛減軍士用度,待遇供給充裕,最重要的是,撫卹和餉錢都不打折扣,這已經值得士兵用生命換取了。

就在這時,遠處一陣動靜,一個軍官匆忙上來,拿出一張文書,樊流海看了,不由面色一變,令着:“喚醒所有將士,一刻時間內人人都要喝完二碗雜燴粥,半個時辰內整軍備戰!”

“諾”軍營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軍營片刻就復活了,士兵匆忙着喝着雜燴粥,檢查着武器。

半個時辰後,城外二里處,數千蜀軍伏着,默然遙遙望着上庸城,等待着信號。

這距離是經過反覆實驗,雖然有着城牆,夜中二里外,就很難查覺,但是二里才一千米,一個衝鋒,幾分鐘就能衝到。

只見黑黝黝巨獸一樣的城樓上,不時有着燈火,這是巡兵,一切都非常正常。

樊流海伏着等待着,額上滿是汗,雖說奪取上庸,是主公早就有的計劃,一年前就不斷陸續派人潛伏,等待這時內應,但是成不成,還看氣運。

就在這時,突然之間,城門口猛的一震,片刻後,剎那燃起火炎,一條帶着火焰的濃煙直竄上去。

雖隔了二里,卻也能清楚看見!

“奮策營,上!”樊流海不假思考着,立刻令。

頓時,一支一百人的隊伍,直撲了上去,這是保持着城門的戰果,幾乎同時,一人挑起一把火折,迅速摔在一個凹處,用油澆淋的材堆上。

火焰同樣迅速騰空而起,預備着的士兵,趕過去將火把湊到上面,一點燃,就立刻按照原本計劃,撲了上去。

“殺,現在看我們了,不死就生,有進無退!”樊流海怒吼着,在命令中,早已經準備的鐵流,猛的衝向了城門,

奮策營營正是張泰,一千米衝到城門時,發覺城門正在激鬥,只是幾分鐘時間,內應上百人就只剩了三十餘人。

當下喊着:“殺,殺上去。”

這時,內應高承正在拼命拼殺着,他本是武者出身,又弄到一套盔甲,右手揮刀,拼命在人海中掙扎着。

上庸軍的反應比想象的還快,剛纔一波箭雨,咻咻聲響,就倒了十幾個內應。

在敵軍城中搞內應,危險比想象的強多了,身處城門口的他們,只知道門才一開,才一點火,就遇到了猛烈的反擊,先是城上如雨的矢雨,又是迅速撲下的敵兵。

充當內應不是好差事,很快就讓大多數人嚐到後悔的滋味——在死亡中後悔,如果不是奮策營來的快,再多五分鐘,這羣人就會淹沒在四面八方合圍上的敵軍中。

隨着遠處一聲吶喊,眼前洶涌的人海,終於一鬆,高承無意識的直劈了數刀,才呼哧有聲的停了下來。

他已經脫力,並且身上已經多處創口,若不是盔甲,早死了,就算這樣,血水也不斷流了出來。

“乾的好,繼續殺,大軍入城了,你們就完成了!”營正張泰看了一眼,喊着。

“諾!”高承本能的嘶啞說着,想裂開嘴笑笑,這時卻是一聲刀風,他本能的隨聲自然的而上,“當”的一聲格住,刀鋒交錯,頓時迸發火花。

下一刻,高承身體前俯,長刀斜砍而出,霎間連續砍翻,雖然身形立即一翻,但是背部已是一痛。

“殺!”又一支士兵揮着長刀,吶喊着從高承身邊掠過,越過成堆的屍體,向裡面衝殺而去。

高承這時,終於撐不住,膝一軟,半跪在地上,只見潮水一樣蜀兵,從城門涌了進去,敵軍沸騰起來,紛紛慌亂後轉。

一面旗幟出現在近處,這展風獵獵的旗幟,由數百親兵護衛,緩慢而堅定的向這個方向推進,更多的,是不斷涌入的蜀兵。

“晤,看來,是內應倖存的人!”樊流海站在城門口,看見了十幾個傷痕累累的人,卻扎着紅巾,這是暗號。

這時,已經有七個衛進入了城中,大勢已定,雖然上庸的兵力還多一些,但是夜中受襲,想組織起來就不可能的事。

樊流海相信自己的衛將和士兵,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獲得勝利。

這時,纔有餘暇看着這十幾個狼狽不堪的內應。

在漆黑的夜色下,火炬不斷蔓延着整個城市,印出無數錯落撕殺的人影,高承掙扎着上前磕頭:“小人是內應的火長,現在我們營就只剩這十幾個了。”

樊流海先沒有理會,眺目遠望,只見火光中,刀甲明熾寒光凜冽,最前列陣中,已經爆發出暴雨一般的戰鬥,剎那激撞起無數血色的浪花。

但是對於整編制的攻擊,上庸軍的抵抗是沒有任何意義,看了片刻,纔回頭過來:“晤,我知道了,你們有功,現在有三個選擇。”

“第一,賞軍職,你賞官隊正,入後勤營,其它人賞官火長。”

“第二,賞官職,你賞官從九品巡檢,其它人賞官縣吏。”

“第三,賞錢田,你賞錢百兩,田五十畝,其它人賞錢二十兩,田二十畝,如何?”

高承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應着:“小人願爲從九品巡檢。”

自己身爲武者,只適宜單打獨鬥,從軍並不是好想法。

樊流海微微一怔,卻也不以爲意,這時後面十幾人,紛紛出語,有人願意當火長,有人願意當縣吏,有人願意受田受錢。

樊流海一揮手:“既是如此,那就下去吧,自然有人記下。”

這時,遠處突然爆發出震天轟鳴的歡呼聲,立刻吸引着樊流海的注意。

這時如果從高空上看,只見蜂擁的蜀軍,按照幾支鐵流,不斷貫穿着上庸城,所到之處,一大片血肉橫飛。

在一處,上庸軍在一人號召下,和滾水一樣沸騰起來,一些原本崩散的上庸軍,不斷被吸取,但是轉眼之間,就碰撞上了一支蜀軍。

夜中對戰,根本不可能有着有效的指揮,火把中,兩軍怒吼着,相互廝殺着,但是很快,匆忙組織起來的上庸中,被分解開來,波浪一樣傳播着混亂。

只是十分鐘,就有人驚恐的喊着:“將軍死了,將軍死了!”

頓時,各種各樣哀號聲音迅速擴散傳遍了全軍,上庸軍中,沒有什麼人能斥罵和阻止士氣的崩潰,再被一衝,終於,上庸軍崩潰了。

軍隊一旦崩潰,就再無回天之力,雖然上庸城中,有着不少小股堅持作戰,但是無論怎麼樣強黃,都是強弩之末迴光返照。

大多數人已經沒有繼續作戰的意志,不少人紛紛投降。

聽到這個報告,樊流海才真正心理一塊大石落地,噓了口氣,令着:“各衛分區清理管制,在天亮前清理完畢。”

又令:“寫好上報主公的文書,在天亮後總結髮出。”

“諾!”回答的是一片充滿精神的聲音。

第274章 晉見(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73章 豐收(下)第50章 造鼎(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18章 大怒(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257章 月思(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287章 決意(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73章 豐收(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3章 山民(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55章 請旨(上)第32章 破局(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60章 出山(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88章 登基第34章 破陣(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51章 仙方(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92章 產子(二)第90章 賞賜(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57章 來使(上)第17章 藉口(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69章 國運(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20章 婚事(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77章 衝鋒(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98章 信使(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45章 決意(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230章 海關(下)序章第129章 赤蛟(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79章 改變(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80章 茶思(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8章 見親(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158章 出使(下)
第274章 晉見(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73章 豐收(下)第50章 造鼎(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18章 大怒(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257章 月思(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287章 決意(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73章 豐收(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3章 山民(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55章 請旨(上)第32章 破局(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60章 出山(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88章 登基第34章 破陣(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51章 仙方(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92章 產子(二)第90章 賞賜(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57章 來使(上)第17章 藉口(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69章 國運(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20章 婚事(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77章 衝鋒(上)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98章 信使(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45章 決意(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230章 海關(下)序章第129章 赤蛟(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79章 改變(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80章 茶思(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8章 見親(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158章 出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