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〇章 信念

“人,人類,人類文明,迄今爲止所經歷的一切,即是客觀規律的具現,

有包含着其中每一個體的抉擇。

“說到這裡,我大概也能明白,儘管人口來源只佔百分之十左右,您,爲什麼會選擇列強文。與其文化,作爲蓋亞淨土的文化背景。”

教授的話,略微出乎方然的意料,他微微向老人點一點頭,揮手告別。

原因,其實無須多言,與基於客觀現實的歷史資料不一樣,這些純屬個人的念頭,並不存在於蓋亞淨土的公衆平臺上。

不過在若干年前,與蓋亞淨土的相關人士座談時,他的確談過這方面的考慮,也和與會者達成共識,那場面,至今歷歷在目,尤其給自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只因這一幕在舊時代絕不可能出現。

難以想象,一羣舊時代的專家、學者,會如此迅速、徹底的擺脫舊時代之糟粕的影響,

而認可自己身爲阿達民做出的判斷。

爲什麼選擇列強文,語言,乃至文字,本身只是一種載體,在不考慮效率的前提下,正如自己所言,選擇什麼其實都可以。

但是在斟酌考量時,依附在列強文體系之上的文化,卻一度令他着迷。

人類,自矇昧時代發展至今,走過了十分漫長的路,其中,從最古老的文明算起,歷史卻只有短短的五六千年。

在人類發展的極早期,文明,並非遍地開花,而極大受限於地理環境,歸結起來,一共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天竺與列強這四大古文明,其發展程度、區域面積、人口與歷史成就,相對而言最爲卓著。

至於其他區域,是否也有同時代的文明,

概率上當然有,卻幾乎沒有任何記載與遺蹟佐證,無據可考。

從四大古文明,到舊時代末期的遍佈蓋亞,人類文明,顯然走出了一段燦爛輝煌的歷史。

然而,這燦爛的歷史,每一頁卻都由血與火著就。

當人類利用火、工具,取得了對抗其他物種、乃至於大自然的階段性勝利,就不可避免的因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等原因,持續不斷的彼此殺戮。

在這一過程中,因生產力之低下,早期戰爭的破壞性相當有限,

人類文明,而得以綿延至今。

組成羣體、社會、文明的人,壽命有限,卻逐漸發展出語言、文字、記錄等手段,將文明的火種一代代延續下去。

組成“人類文明”這一總體概念的個體,無數族羣,無不竭力想要爭得未來,殘酷的現實,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不,應該說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沒能堅持到舊時代的落幕,與新時代曙光的降臨。

在這其中,人類最早發源的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倫與古天竺,

全都在一次次戰火紛飛之中,灰飛煙滅。

其文明發源地,甚至被荼毒過不止一次,侵略者滅絕原住民,若干代後,又以原住民的身份被新的侵略者滅絕,如此反覆,到舊時代末期,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早已不復是當年的那一羣體,一切文化成果也散失無蹤。

但在這其中,唯有古列強,是令人訝異的唯一例外。

環視蓋亞表面,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之長卷,誕生過多少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轉瞬間,卻因內外交困而轟然崩塌。

這一點,但凡文明皆無從倖免,其他三大古文明皆毀於這跌宕起伏之中,唯有古列強所在的西大陸,綿延數千年來,始終存有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文化,並以此爲建構,始終維持主線明晰的文明。

維持數千年,不論風雲如何變幻,帝國興衰,戰火綿延,一個文明卻能堅持至今,直到舊時代末年仍位居強國之列,

對照人力歷史上無數轉瞬即逝的文明,這,是一個極其罕有的個例。

文明綿延不絕,對今天的蓋亞淨土而言,是寶貴的人文藝術遺產,採用列強文,便可以一併將其繼承過來,這是很實用主義的做法。

但與此同時,身爲阿達民,方然也的確十分好奇,古列強究竟是怎樣做到了這一切。

地理因素,在生產力弱小的古代,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研究機構的白大褂們也提出這一論斷,指出西大陸文明所在之地,具有較爲優越的地理屏障,但,這並無法解釋古列強爲何能在中大陸游牧民族的多次南下之後,仍保有完整的文明形態。

縱觀古代的蓋亞文明態勢,位於尤洛浦的古羅馬,一樣具有“不必兩面受敵”的地緣優勢,其國力極盛時,也曾有世界第一的寶座,前後綿延上千年之久,

最終,卻敗亡於奧斯曼帝國之手,分崩離析,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那之後,原址誕生的一干國家、乃至文明,不出所料的與三大古文明結局相仿,文化斷裂,文明斷層,

除佔據同一片土地,多少借用文字符號外,委實繼承寥寥。

然而西大陸列強卻不一樣,甚至於,直到舊時代末年,失控之人工智能肆虐的西大陸,也仍然有如丁仲義這樣的意志堅定者,

在“天夢”地下城,進行着一場似乎毫無希望的戰鬥。

類似情形,縱覽舊時代末期的幾十年歷史,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現象。

“……

諸位,當時‘天夢’地下城的態勢,危在旦夕;

面對無窮無盡的‘蚩尤’之機器大軍,上至管理員,下至普通倖存者,都很清楚自己最終難免遭遇失敗,難免會迎來‘死亡’這一必然的結局。

然而就算是這樣,丁仲義,和地下城的絕大多數民衆,直到‘紅軍’攻入地下城、消滅‘蚩尤軍’的全部作戰單位之前,都一刻未曾停止抵抗,他們在管理員的率領下,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手段,與潮水般涌來的機器大軍,殊死奮戰。

絕不向命運低頭,戰鬥到最後一息,恕我直言,在整個西方世界的歷史中,

都是極其罕見的一幕。……(臨時佔位,很快恢復)

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章 列車第五十章 條件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九十章 對策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四二六章 人文
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章 列車第五十章 條件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九十章 對策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四二六章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