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

三月十日一大早,長安城的百姓們就蜂擁去了大理寺。這可是公開的三司會審啊,更別說當事人還都是赫赫有名之人。如今在長安城裡,幾乎無人不知張煥的名頭。而他要狀告的崔伯顏,更是赫赫有名的清河崔氏族長。再加上皇上也會親臨現場,一時之間大理寺外面人山人海,幾乎連立足之地都沒了。

此時在城南崔氏大宅裡,崔伯顏臉色蒼白,躺在榻上有氣無力的嘆息。幾個崔氏子弟戰戰兢兢圍在旁邊,大氣都不敢出。

“老祖宗,太子殿下來信。”

崔伯顏一跟頭坐起來:“快給老夫看看。”

“張煥小兒,欺人太甚!我崔氏與你勢不兩立!”信還沒看完,崔伯顏就暴喝一聲,緊接着猛烈的咳嗽起來。旁邊一個少年趕緊遞上帕子,崔伯顏擦擦嘴角竟然有一絲殷紅。

崔伯顏這幾日心中萬分悔恨,沒想到自己一念之差,竟然使得最疼愛的孫子崔玉命喪黃泉。這還不算,崔康緊接着又被押入天牢,多方託關係都不得見面。而那張煥膽大包天,竟然指示下人狀告自己!相比起來,崔翰崔林兄弟功名作廢,倒是微不足道了。

世家門閥最重面子,如今被張煥告上大理寺,即使無罪釋放,這一張老臉也丟盡了。因此得知此事後,崔伯顏就趕緊去求了李承乾,希望他阻止張煥。

李承乾當時不假思索就答應了,誰知道西內苑賜宴時親自去勸張煥,張煥竟然不予理會。無奈之下,李承乾只好在信中將事情告訴崔伯顏,同時再三道歉,言明自己一定會出死力維護崔伯顏的名譽。

這時一個子弟大着膽子道:“老祖宗,如何是好?”

崔伯顏有氣無力道:“還能怎麼辦?這次人家在借題發揮,難道真要大理寺的人來請去公堂不成?備車吧。”

下人不敢怠慢,趕緊去準備馬車。

崔伯顏準備動身的時候,張煥也剛剛在小癡陪同下出了家門。

今日一早小癡就前來,要陪着他去大理寺。張煥心裡清楚,這應該是高陽擔心自己安全,才讓小癡前來保護自己。如今欠高陽的人情越來越多,着實讓張煥苦惱不已。

到了大理寺前門大街見人太多,張煥只好和小癡下了馬車。不料剛擠進人羣,就被人認出來了。

“詞宗師來了!”

“天地有正氣狀元公來了!”

“在哪裡?在哪裡?”

張煥頓時被團團圍住,只好微笑抱拳道:“承蒙諸位父老看重,張煥感激不盡。今日張煥來大理寺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因此還請大家稍微讓條路,讓在下進去可好?”

衆人見張煥態度親切毫無架子,也都紛紛笑着還禮,讓開了一條路來。

“讓下讓下!快閃開!”這時三輛豪華馬車直奔大門口而來,差點將幾人撞翻,頓時引起衆怒,被衆人攔了下來。

爲首車伕怒道:“你們做什麼?知道車上是誰嗎?”

“老子管你是誰!”

“是啊,狀元公諾大的名氣,態度都如此之好,你算老幾?”

“滾下來!”

這車伕見觸了衆怒,雖然滿臉不情願,也只得將馬車停到路邊,其他兩輛也只好跟着停下。這時爲首的馬車車簾一掀,兩個少年下來放好腳凳垂手站立,後面兩輛馬車上的幾個中年人趕緊過來,從車內扶出一個皓首老翁,正是崔伯顏。崔翰崔林兄弟則跟在最後,低着腦袋情緒十分低落。

崔伯顏高聲道:“老夫清河崔伯顏,今日來此是爲了洗刷冤屈,請衆位讓一下。”

下個馬車都要諸般做派,衆人早就不滿,又見他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更是紛紛出言譏諷。崔伯顏走到哪裡都是頤指氣使,已經成了習慣,此時被衆百姓譏諷,竟然愣在當場。還是身後幾個中年人反應過來,趕緊擠開人羣,扶着崔伯顏向裡走去。

張煥並不想此時和崔伯顏見面,因此自顧向大理寺裡面走去。

不料扶着崔伯顏的一個男子低聲說了幾句,崔伯顏忽然高聲道:“前面的可是名動京師的才子張叔珩?老夫有事和你說!”

張煥只好轉過身淡然道:“才子之譽不敢當!敢請崔老先生指教!”

圍觀衆人頓時來了興趣,還沒開始審案,崔氏族長就找上了狀元公,看來有好戲看了。

崔伯顏走到張煥身前,忽然拱手一禮。張煥趕緊側身讓開,示意不敢受他的禮。

崔伯顏眼中異色一閃道:“劣孫崔翰崔林,因小事冒犯了張公子,還請張公子寬宏大量不與他們一般見識!還不給張公子賠罪!”

崔伯顏話音剛落,崔翰崔林就走上前來,口稱恕罪對張煥躬身賠禮。崔伯顏此舉一來想探探張煥的態度,抱着一絲絲小事化了的希望;二來卻是向周圍人羣傳達一個‘張煥此人小題大做’的感覺。

張煥淡淡道:“不敢當二位公子的賠罪!張煥雖非高風亮節之人,不過也不是小肚雞腸之徒。豈會爲了些許小事爲難他人?在下不願多說孰對孰錯,稍後公堂之上自見分曉。”

崔伯顏見他態度強硬,眼中怒色一閃笑道:“張公子性格剛烈,固然令人佩服,然而別忘了剛極易折!崔康不明是非犯下過失,多虧張公子出面,向皇上稟明崔康的過失。雖然衝撞皇城有些不妥,不過公子舉報有功,想必因此皇上纔不怪罪吧。張公子此舉,爲後人舉報官員過失開了先河,真是居功至偉啊!”

崔伯顏話語中暗含威脅之意,而且隻字不提崔康科考舞弊之罪,僅僅說是過失,自然還想一心保住崔康。而讚揚張煥爲後人開先河,更是居心叵測!

張煥可是率衆衝擊皇城,纔得到李世民召見的。若是人人有了冤屈都去衝擊皇城,都說是跟張煥學習的,張煥有幾個腦袋承擔得起?

衝撞皇城可是大逆之罪,李世民卻並沒責罰張煥,反而是崔玉東施效顰被尉遲敬德斷然斬首。崔伯顏話中另一層意思,自然是指李世民處事不公了。

張煥哪會讓他稱心如意,微微一笑道:“崔老先生說剛極易折,請恕張煥不敢苟同!我張煥行的正走得端,縱然是粉身碎骨,也要尋求公正、弘揚正氣!”

“狀元公說的好!”

“不錯,狀元公豁出性命尋求公正,我等有目共睹!”

張煥笑着拱手道謝,接着道:“至於什麼居功至偉,更是萬萬不敢當的!此番我張煥衝擊皇城,雖然是爲了弘揚正氣,不過畢竟衝擊皇城乃是大罪。國法森嚴,豈可爲我張煥一人而網開一面?諸位父老,大家都做個證,皇上雖然不怪罪我,不過我張煥一定會自請處罰,以警示後人!”

張煥話音剛落,又贏得暴雷般的掌聲和叫好聲。崔伯顏又驚又怒,沒想到這張煥泥鰍一般滑,自己語言中暗暗下套,卻都被他連消帶打悄然化解,反而還讓周圍百姓更加擁護他。特別是最後這句自請處罰,更是令崔伯顏都暗中稱讚。繼而更是憤怒,若非這張煥,自家崔玉豈會落個身首異處!

不料張焰接着道:“除了我張煥之外,還有王玄策兄、洪韜兄、曹巖兄等數百跟在我身後之人,都準備向皇上上表自請處罰!不過此事乃是因我張煥而起,豈能讓這些學兄們也受處罰?因此上表自請處罰之時,我張煥會全力承擔責任!”

“狀元公講義氣,俺唐老三佩服你!”

“張公子義薄雲天,令人佩服啊。”

“在下當初也跟在張兄身後,豈能讓張兄一人自請處罰?到時候算我一個!”

“也算我一個!”

張煥此言一出,圍觀百姓又是讚歎叫好,而曾經一起請願的學子們則是紛紛出言支持。

張煥來了這一手,明着是自請處罰以警示後人,其實質卻是劍指跟隨崔玉前去的世家子弟!我張煥經過皇上諒解都自請處罰了,你們豈能倖免?如今崔玉已死,若是繼續追究,自然要追究其他的人了。

崔伯顏轉眼間也想明白了,心頭暗罵張煥狠毒,竟然準備斬盡殺絕。只是想要找替罪羊,還真是不容易。跟隨崔玉前去的崔氏子弟,除了崔翰崔林都拿不上臺面。張煥這小子爲人處事滴水不漏,恐怕崔翰崔林也凶多吉少!若是讓其他家族的子弟承擔責任,其他家族勢必會心生嫌隙!

崔伯顏無奈之下只好打掉牙往肚裡吞,高聲道:“諸位,張公子高風亮節,令人欽佩!崔玉枉讀聖賢書,竟然不知好歹做出大逆之事,老夫恨不能親手將他繩之於法!如今崔玉已死,老夫身爲崔氏族長,願意替他承擔罪過!同時老夫決定,崔玉大逆不道,老夫決定將他從宗族除名!”

崔伯顏此言一出,滿場就鬧騰起來。要知道此時的人死之後十分看重埋葬在祖墳,謂之落葉歸根,以便享受後世子孫祭祀。不少人客死異鄉之後,即使路途有千里之遙,其家人也要想方設法扶靈而歸。

而崔伯顏將崔玉從宗族除名,雖然可以將責任推卸到崔玉身上,不過從此以後,崔玉就永遠不能享受崔氏子孫的祭祀,可謂成了遊魂野鬼。崔伯顏此舉雖屬無奈,不能不說心硬如鐵了!

崔伯顏說完這番話,只覺得全身力氣都消失殆盡,身形搖搖欲墜。幸好崔翰崔林正在左右,趕緊伸手扶住。

崔伯顏一把推開二人,對張煥沉聲道:“我崔氏一門,永不忘記張公子今日的教誨!”說完不再理會張煥,帶着崔翰等人率先走進了大理寺。

張煥臉色淡然,既然和崔氏早已是不死不休,又何必裝什麼聖人以德報怨!你崔氏不仁,就休怪我張煥落井下石趕盡殺絕!

這時街道外面鑼鼓喧天,大隊車馬向這邊而來,爲首的執金吾將士已經開始靜街,原來正是李世民和衆大臣們到了。衆百姓都紛紛跪地迎駕,張煥和小癡也拜伏在地,恭迎李世民一行。

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
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