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

打撈屍體,清點繳獲,統計戰功,審訊俘虜,問清楚來龍去脈的情況。

炎州三寶府離京師太遠了,朱翊鈞交代過俞大猷等人,敗仗馬上急報,勝仗就不着急,把戰果統計清楚,戰況瞭解完整,再急報不遲。

於是耽誤十三天,捷報才從滿剌加城出發,經龍口城再至崑崙島,在那裡停了一夜再北上直至香江島。

捷報不是密報,被有司抄錄成兩份,一份轉到香江島至大沽直達快船上,一路揚帆北上。另一份送廣州,再北上湖廣河南,走傳統六百里加急,直送到京師。

朱翊鈞接到大沽轉送過來的捷報,正好是五月初五下午。

看完後,朱翊鈞馬上把胡宗憲、張居正、趙貞吉和譚綸四位資政請來。

等四人到了後,朱翊鈞把捷報遞給四人。

四人看完後,並不是很激動,但還是異口同聲地祝賀了一下朱翊鈞。

這些年大明打了太多勝仗,都贏麻了。

再說了,只不過在天南之地,大敗西夷船隊,才五十多艘船,水陸人手萬餘人,跟剛剛打完的蒙古右翼之戰相比,差得有些遠,四人並不放在心上。

“捷報裡還附有一份果阿夷情通報,尤其是這個叫何塞.阿方索的,交代的最有條理,也最清晰。

他說果阿是葡萄牙印度總督區的首府,也是葡萄牙人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據點。東非、阿拉伯、波斯以及印度的商貿都是圍繞它轉,也是通往南海和我大明的重要中轉站。”

朱翊鈞繼續介紹道:“戰死的葡萄牙印度總督卡爾德隆,把果阿所有的葡萄牙船隻都帶出來,現在果阿的葡萄牙人連出海打魚都很困難。”

胡宗憲忍不住說道:“西夷酋首卡爾德隆,傾巢出動,孤注一擲。他們孤懸本土萬里,還如此輕敵冒進,實在是不應該。”

“梅林先生,要知道葡萄牙人從本土出發,西非東非,也就是我們定下的坤洲東西,他們是打遍無敵手。

而後到了阿拉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食天方,他們打敗了奧斯曼與威尼斯的聯軍。再一路東進,打開了印度這個廣袤的大市場,然後又壟斷了香料島的香料,以及與我大明的貿易。

意得志滿,不可一世,以爲天下英雄唯兩牙而已。”

趙貞吉捋着鬍鬚說道:“葡萄牙和西班牙,名字一聽就是一對親兄弟!”

張居正說道:“皇上,現在葡萄牙艦隊在滿剌加全軍覆滅,會不會影響西夷與我大明的貿易?”

現在西夷每年採購大明的絲綢、茶葉等貨品,貢獻不菲的關稅。張居正盯着這一塊,不敢有絲毫大意。

關稅要是少掉一大塊,國庫就會出現一個大窟窿。

朱翊鈞擺了擺手:“不必在意。西夷人重利輕義。這麼跟張師傅說,西夷人只要這次沒打死他,他又活過來了,只要價格合適,他還跟我們做生意。

再說了,西夷人又不止葡萄牙人一家。葡萄牙人以前壟斷了東方航線,尼德蘭、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只能撿點他們的殘羹剩湯。

現在葡萄牙人被我們狠揍了一頓,暫時一蹶不振,其它西夷人連同阿拉伯人都會趁機填補葡萄牙人留下的空白。張師傅不用擔心我們今年的對西夷外貿和關稅。

不過,我們也做些戰略調整。祁言,拿南海和天竺圖來。”

胡宗憲四人對視一眼,皇上又要看圖說話了。

祁言和小黃門拉來一扇屏風,上面掛着的輿圖畫着震洲南部、坤洲東部,以及東海、南海、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

“歐洲人還把震洲叫做亞細亞,亞洲,把坤洲叫做非洲。不過再過二三十年,相信他們會改口。

天竺以南,坤洲東部到炎州之間的這片海洋,三寶太監叫它西洋,七下西洋,去的就是它。

不過我們現在知道了,兌洲,也就是他們自稱的歐羅巴與新大陸,我們所說的艮、巽洲之間,還有一片大洋,那纔是真正的大西洋。

天竺以南的大洋,古希臘人叫它厄立特里亞海,也就是紅色的海。西夷地理學家把它標註爲東方的印度洋。

但是對於我大明來說,這片大洋在南邊,嗯,朕就叫大南洋,好不好聽,都這麼叫了。”

朱翊鈞先扯了幾句閒話,“現在果阿只剩下不到一千士兵,保護着港口、城堡和五六千百姓。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他走到輿圖上,指着上面繼續說道,祁言等幾位內侍在不停地記錄着。

“南海水師右營以萬州、順化和崑崙島爲港口,警戒兩廣、海南、安南、占城、真臘、暹羅、浡泥海面。

中營進駐呂宋、蘇祿和炎東島,接過朱雀水師的防務,一邊繼續清剿這裡海盜,一邊迎戰西班牙船隊。

左營一部留守滿剌加和龍口港,戒備滿剌加海峽,支援張元勳的炎南島經略。另一部與朱雀水師直奔果阿。”

張居正皺着眉頭問道:“皇上,難道要遠征天竺,將其納爲王土嗎?”

朱翊鈞搖了搖頭:“不,是趁機去摘葡萄牙人的果實,打開天竺國門,搶佔那裡的市場。”

“打開天竺國門?皇上,我們意欲何圖?”

“自由貿易!”

自由貿易?

四人面面相覷。

難道不是把天竺納入王土,把天竺百姓變成大明子民嗎?

朱翊鈞看出他們的心思,開口解釋道:“不,朕不需要天竺人爲子民,也不想納它爲王土。朕只需要一個原料產地,以及一個貨品傾銷地。”

什麼意思?

朱翊鈞解釋道:“天竺有上好的鐵礦,大馬士革鋼刀用的就是烏茲鐵礦石,經秘法打造。還有豐富的煤以及其它礦產。

它也有棉花,品質比松江棉花還要好。我們可以把鐵礦石、煤、棉花運回大明,鍛造成鐵器,紡成棉紗,織成棉布,再運回天竺去賣給他們。”

張居正忍不住問道:“皇上,爲何不在天竺設鋼鐵廠和棉紗織布廠?這樣更方便。”

“張師傅,鋼鐵和棉布是強國富民的利器,設在天竺,就能幫天竺強國富民。留在大明,就能幫大明強國富民。

你希望它們在哪裡?”

張居正不加思索地答道:“皇上,臣當然希望留在大明。”

“好!”朱翊鈞欣然說道:“大明商人在天竺收三船棉花,運到松江紡紗織布,再印染,織成一船棉布。運回天竺,一船棉布可以換回三十船棉花,十倍的暴利。

如此暴利的產業,朕爲何不留在大明,而放在天竺?”

而且這麼暴利的產業,會瘋狂地刺激資本家們去不斷地提高科學技術,改進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獲取更多的利潤。

胡宗憲四位資政都瞪圓了眼睛,不敢相信。

這麼賺錢?

太暴利了吧。

嘿,就是這麼暴利!

歷史上十八、十九世紀,英國佬就是這麼做的,它從美國南部和印度把棉花運回本土,再用蒸汽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淨棉機、梳棉機、漂自機、整染機,一整套的紡織機械進行工業大生產。

織好的棉布又好又便宜,直接把印度土織布打的破產。

尤其是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南部成了北部的原料基地,印度的原料對英國更加重要,便成爲女王皇冠上的明珠。

英國佬隔得那麼遠,都能把來料加工玩得這麼溜,玩成了世界第一強國,富足遺蔭到二十一世紀。

我大明隔得這麼近,爲什麼不能玩?

朕還能把它玩得更好!

不過朕不需要天竺變成平天冠上的旒珠子,只需要默默無聞地爲大明國強民富做貢獻就好了。

“朕爲什麼要把天竺納爲疆土,把天竺變爲大明子民?

成爲大明子民,朕要爲他們衣食住行操心,爲他們的安全擔心。朕沒有那麼多心給他們。只好讓他們繼續在各邦土王下過日子。

大明在印度東西兩側佔據重要的港口,援爲租借地,最好是入海河口的離島。我們跟天竺各邦土王,各地的商人做生意。

賤買貴賣,互通有無.”

朱翊鈞看了看四人,繼續說道:“諸卿,有得必有失。暴利也就意味着盤剝,我大明需要大量的財富,國強民富,就必須有其它國家的百姓做貢獻。

爲了大明的國強民富,只好苦一苦天竺的百姓,但他們會擺脫愚昧和落後,沐浴在人類文明的光芒中。”

胡宗憲四人聽完後,心裡直打鼓。

皇上,你越是這麼說,我們越替天竺的百姓擔心啊。

可是轉念一想,天竺百姓的死活管我們屁事?

大明的事我們還沒管好,大明之外的事關我們什麼事?

譚綸問道:“皇上,我軍朱雀水師和南海水師左營遠征果阿,葡萄牙人怎麼辦?”

“如果他們心服口服,那我們可以繼續和平共處,一起做生意。只是誰能賺得更多,就各憑本事。

如果他們還不服氣,儘管來試試。爲了維護自由貿易,爲了給天竺、大食和坤洲百姓帶去文明的光,我大明不惜跟他們血戰到底!”

皇上,你這麼一說,我們心裡不由地涌起一種自豪感,覺得葡萄牙人簡直就是萬惡不赦。看樣子太常寺正卿蔡茂春真是得了你的真傳啊,這些話真是聽起來即振奮又熟悉。

朱翊鈞繼續剛纔的話題:“少府監和內閣鴻臚寺修改通商條例,海外商人先停至龍口港,然後部分船隻可以北上至香江、泉州、上海等通商口岸。

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只能到龍口港爲止。

此外,所有北上入我大明境的外國人士,不管是西夷人、坤洲人、大食波斯還是天竺人,必須在龍口港外賓坦(廖內島)島上,至少隔離十五天。

經過防疫局檢查後方可入關。

從海外回國的明人,也遵此例,在另外一島設立隔離區。”

據說梅毒是歐洲佬在大航海時代傳遍全世界。

也有研究表明,說霍亂是恆河這個養蠱器養出的大殺器,後來跟着英國佬的足跡傳遍亞非拉。

十五天隔離,能隔阻部分猛烈的傳染病,就已經足夠了。

大航海時代,大明要走出去,也會有許多人走進來,不可能把大明搞得跟玻璃牆一樣的溫室。

張居正問道:“皇上,通商港轉到龍口,那滿剌加怎麼辦?”

“滿剌加城作爲軍港,周圍的土地非常肥沃,可作爲移民。”

“那裡的土著呢?”

“信婆羅門教的送回去天竺,信伊思嵐的送回大食。五年送不完就十年,十年送不完就五十年。

朕這個人最仁善,也最樂於助人爲樂。送他們迴歸故里,想必他們會感激朕的。”

現在正是弱肉強食的時代,誰強大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的。

等到核善時代到來,幾大強國互相用槍口頂住對方腦門,大家就變得文明起來,很多事真就沒法做了。

四位資政卻在心裡暗歎。

好傢伙,三寶府以及炎州四島,不是信婆羅門教就是信伊思嵐,兩者佔了百分之七八十,全被送回“故里”,他們真的會感謝你八輩祖宗。

但他們轉念一想,送到後面,土著人爲了不被送回故里,肯定會說,我也能學說漢語,我也能都四書五經,我也能愛大明。

朱翊鈞開始佈置工作:“戎政府馬上擬定新的作戰計劃。海軍要走出南大門,向大南洋進發,必須有新的宏偉計劃

內閣儘快修改通商條例,完善炎州地方官制,把大明的南大門好好管起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跟着海軍的腳步,向全世界展開自由貿易!”

“遵旨!”

等到四位資政離開後,祁言說道:“皇上,錦衣衛都指揮使宋公亮求見。”

“快請進來。”

宋公亮進來後行完禮就急匆匆地稟告道:“皇上,據悉一羣被貶斥的官吏在通州驛站想鬧事。”

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924章 大局已定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28章 一封信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48章 會飛的船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6章 嚴閣老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7章 嚴家父子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795章 鋼鐵長龍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20章 高拱是晉黨?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
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924章 大局已定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28章 一封信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48章 會飛的船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6章 嚴閣老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7章 嚴家父子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795章 鋼鐵長龍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20章 高拱是晉黨?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