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好聖孫

第6章 好聖孫

中午,朱翊鈞跟嘉靖帝一起吃中飯。

飯後一起圍着仁壽宮轉了三圈,在殿裡練了一套五禽戲。

然後坐下來,打坐靜修兩刻鐘。

朱翊鈞起身,告別繼續打坐的嘉靖帝,去西苑南邊的校場,由宿衛武官教導射箭、騎馬,鍛鍊身體。

黃昏時分,回來再跟嘉靖帝吃晚飯,然後開始做修道晚課。

朱翊鈞的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宮外卻是暗潮洶涌。

裕王府書房裡。

裕王朱載坖,朱翊鈞的父親坐在上首,左右分坐着裕王府侍講高拱、陳以勤、殷士儋和張居正。

聽張居正講完朱翊鈞臨別時說的話,一把大鬍子的高拱第一個說道:“不行!胡宗憲浙江剿倭大捷,給嚴黨漲了氣勢,兇焰更灼,必須找人彈劾他!”

陳以勤持重,開口爭辯道:“倭患爲禍東南十幾年,胡汝貞殫精竭力,在浙江清剿了倭患,造福千萬百姓,功在社稷。彈劾他,說不過去!”

高拱瞪了一眼這位與自己意見經常不一的同僚,憤然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東南倭患,只是癬疥之疾,嚴黨纔是心腹大患。

只有除掉心腹大患,癬疥之疾手到擒來。逸甫爲何輕重不分?必須彈劾胡宗憲,要不然嘉賞詔書一下,更難制嚴黨了。”

殷士儋忍不住琢磨道:“世子這番話,有什麼用心嗎?”

高拱不耐煩地擺擺手:“八歲孩童,除了在皇上面前撒嬌之外,能有什麼心思?正甫過慮了。世子與裕王殿下父子同心,也知道嚴黨與裕王爲敵,知道些嚴黨的消息,自然會傳遞回來。”

朱載坖捋着鬍鬚,滿意地點點頭。

他對朱翊鈞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非常滿意。

以前父皇在自己和兄弟景王朱載圳之間猶豫,不知道立誰爲儲君。

雖然自己是長子,可自己和朱載圳都是庶子,父皇真要立老四,一道詔書立其母盧妃爲後,老四一躍成爲嫡子,名正言順地爲太子,自己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父皇遲疑了好幾年,幸得鈞兒死裡逃生,天降神蹟,被父皇喜愛,帶在身邊,然後逐漸態度明確。

去年正旦朝會上,父皇當着羣臣的面,指着鈞兒說好聖孫。

沒兩月,父皇下詔,老四去德安就藩,自己的儲君之位穩固。

陳以勤繼續反對高拱的意見:“好壞不分,這不是君子所爲!”

高拱大聲道:“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

看到兩人要吵起來,朱載坖連忙出來打圓場,“兩位先生不要爭吵,讓外人知道了笑話。”

把高、陳兩人按下後,朱載坖繼續和稀泥,“陳先生,不如讓高先生去試一試。幾份彈劾奏章,胡宗憲又不是沒吃過,傷不到他的。

正如高先生所言,打擊一下嚴黨兇焰,也是好的。高先生,點到爲止即可,不要再掀起大風波。去年稻改桑,我們差點被嚴世蕃拉着同歸於盡,不可取,不可取啊!”

高拱見朱載坖暗地裡是支持自己的,覺得佔了上風,也不爲甚,拱手道:“殿下,臣知道了。臣會就事論事,找到真憑實據,彈劾胡宗憲。這廝有過前科,屁股不可能幹淨!”

張居正默默地看着這一切,沒有出聲。

他去年年底才被恩師徐階推薦,進入裕王府擔任侍講。

資歷、裕王信任遠不如前面三位,所以他是千言萬語不如一默。

現在回過頭看,他發現世子在授課結束,要分手時突然告訴自己這件事,頗有深意。

他當了近一年的世子經義老師,對這位好聖孫的脾性摸到了一點點。

真的是皇上的好聖孫啊,心思一樣的深沉。

可是一個八歲的孩子,能有這麼深的心思嗎?

裕王不信,高拱不信,陳以勤、殷士儋不信,自己原本也不信,可現在半信半疑。

從裕王府出來,張居正想了想,轉道去到徐府,找自己的恩師徐階。

徐階,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內閣次輔,是張居正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的教習,得其悉心教誨。

徐階聽完張居正的轉述,以及疑惑。

“老師,學生認爲世子特意給我講述這件事,頗有深意。”

徐階點點頭,“能在皇上身邊久待,就是隻雀兒,也有三個心眼。世子此舉,應該有深意。”

“可是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世子到底什麼用意?”

徐階的左手輕輕地拍打着座椅的扶手,“宮裡的人都說,世子深得皇上真傳,說話行事,詭秘難測。

皇上要嚴閣老票擬,嘉賞胡宗憲,可是我在內閣,沒收到這個旨意。”

“會不會直接送到嚴府去了?”張居正問道。

徐階搖搖頭,“這是內閣票擬,批紅後要明發天下的,私送去嚴府,沒必要。”

師生兩人陷入了沉思。

突然,徐階一擡頭,眼睛閃着光,“我知道了。”

“老師,你知道什麼了?”

徐階一字一頓地答道:“世子是想告訴我們,皇上有了倒嚴之心。”

張居正一臉詫異,這兩者根本不挨着啊,老師,你是怎麼把它倆想到一塊去的?

徐階緩緩地說道:“我們要從根上想,從皇上的行事風格上想。他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錢,有了錢皇上纔好專心修道。

東南倭患,皇上其實並不重視。這次胡宗憲進京述職,得皇上召見,我還有點意外。現在想來,應該是皇上有了倒嚴之意,所以要安撫胡宗憲。”

張居正聽明白了些,但還是沒有悟透,靜靜地繼續聽老師的講解。

“嚴黨的根本在於把持了天下稅賦,一是兩淮,二是東南。所以他們能給皇上斂財,能在東南剿倭。

斂財和剿倭,也是嚴黨現在屹立不倒的根本。皇上有了倒嚴之心,但倭患還得繼續剿,所以親自召見,安撫胡宗憲。”

張居正徹底聽明白了,但是心裡又有了一個新的疑惑。

“老師,你說嚴黨依仗之處有兩點,一是斂財,二是剿倭。斂財還重於剿倭,老師說皇上有了倒嚴之心,把剿倭依然託付於胡宗憲,那斂財呢?”

“爲師也不甚清楚,靜觀其變吧,早晚這條大魚會露出水面的。”

張居正點點頭,繼續問道:“老師,那我們該怎麼辦?”

“世子這樣傳了話,有彈劾胡宗憲的意思在,那我們找幾個人,跟在高拱他們後面,彈劾就是。

既然皇上有了這樣的心思,再多的彈劾奏章,也奈何不了胡宗憲,我們就當去湊個熱鬧。”

張居正這才放下心來,鬆了一口氣,感嘆道:“老師,世子才八歲啊,八歲啊!”

徐階長嘆一口氣:“是啊,才八歲。皇上十五歲時,跟內閣前首輔楊公(楊廷和)鬥得有來有往,最後讓楊公黯然致仕。現在世子八歲就嶄露頭角。

這到底是大明的大幸呢,還是不幸呢?”

張居正也是心中茫然。

胡宗憲靜坐在驛館裡,就着燭光看書。

一位雜役輕手輕腳端上一杯熱茶,站在旁邊,靜立不動。

胡宗憲擡起頭,雙目看着他,透着威勢殺氣。

“胡部堂不要誤會,小的奉命傳句話。”

胡宗憲腦子一轉,輕聲道:“請說。”

“過兩天,朝堂有大風大雨,都是對着大人來的。送大人一句話,‘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說完,雜役拱拱手,轉身離開,留下一臉懵逼的胡宗憲。

什麼意思啊?

怎麼沒人給我講解一下啊!

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04章 居然是他!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953章 宴無好宴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28章 一封信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704章 居然是他!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947章 抵達南京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907章 就憑這個!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41章 北虜破邊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287.第287章 孤宣佈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2章 倒嚴第一刀
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04章 居然是他!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953章 宴無好宴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28章 一封信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704章 居然是他!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947章 抵達南京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907章 就憑這個!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41章 北虜破邊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287.第287章 孤宣佈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2章 倒嚴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