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

李瑄看着一臉感慨的舒友良,心中又驚又喜。

當初皇上叫自己跟着舒友良來河南,還交代自己多聽多想,好好向舒友良學習。

自己當時還納悶。

一位老僕人,有什麼好學習的?

要學我也要向海青天學。

可是一天相處下來,李瑄驚奇地發現,舒爺還真是位寶藏老男孩!

看着市儈庸俗,其實豁達通透。人情世故、世間百態,他早就看得明明白白,還有自己的一套爲人處世原則。

時不時蹦出幾句發人深思的句子,就像此時,眼睛裡滿是睿智的光,活脫脫一位智者。

難怪他西夷小妾說他平凡的皮囊裡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李瑄還在感慨着,他眼裡的智者轉過頭,對鄰桌的山東客商說道。

“兄弟,你們山東也這般惡行遍地,爲何趁着大好機會,趕緊投書舉報,請海青天去你們那裡查一查,請魚鷹總督去你們殺一批?”

周圍的客商們紛紛出聲附和:“對啊。這是大好機會。”

“皇上把海青天和王部堂派下來查辦河南,你們可以請他們順帶着把你們山東也查一查。”

“沒錯,一頭豬是殺,一羣豬也是殺。”

山東客商呵呵大笑:“不用請海青天和王部堂來,我們山東早就自個把門庭清理乾淨了。”

衆人眼睛一亮,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裡傾斜,脖子伸得更長。

“兄弟,你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前兩年,山東鬧衙役與響馬山匪勾結,劫道商隊的事,你們知道嗎?”

“知道,鬧得沸沸揚揚。”

“因爲那件事,朝廷調陝甘總督長史梅大人(梅國楨)爲山東藩司,署理巡撫。

梅大人,這位曾經在九邊和東北提着刀砍過北虜的主,到了山東署理巡撫,咔咔,一口氣殺了上千人,流放了數千人。”

旁邊的客商們,有的倒吸一口涼氣,有的嘖嘖感嘆,露着興奮。

有一位學子好奇地問道:“梅大人不是改任烏斯藏宣政使,帶着兵去了雪域高原,宣慰吐蕃舊地去了嗎?”

“沒錯,梅大人是高升了,可是接任的劉大人,更狠。

那幫漏網之魚以爲可以逃出生天,可以喘口氣,沒想到接任的劉巡撫,直接搞什麼查歷史帳、還歷史債。先把全省官吏銓選暫停,各縣六房賬簿全部統一封存,延請了若干個審計組,專審四房卷宗。

戶房審賦稅度支、刑房審訴訟刑獄、禮房審縣考庠學、工房審營造水利.

發現一案就往上參一本,抓一批。

短短三個月,就參了二十六位知縣、十五位巡按、七位知府、四位參政.抓了四千一百多位胥吏衙役.

不僅如此,劉巡撫還主持了大明第一次公開招錄,面向全國,包括良民、退伍轉業官兵、學子以及此前的童生和秀才,招錄了兩千六百七十位見習官吏和警員,補任空缺。

宣佈一年實習期滿,轉爲公事員,入山東吏曹目錄,待遇與招錄官吏等同.”

李瑄、任博安和楊貴安等人都聽傻了。

以爲海青天和魚鷹總督夠兇猛的,還有一位更猛的。

這是誰家的部將?

大家看向“百事通”舒友良,李瑄輕聲問道:“舒爺,你知道這位劉巡撫嗎?”

“知道。”

舒爺厲害,果真什麼都知道。

“那舒爺知道這位劉巡撫是什麼路數嗎?”

“少府監楊金水有哼哈二將,你們知道嗎?”

李瑄、任博安等人搖頭,“舒爺,我只聽說前滬州知州、現太府寺正卿李三江李大人,是楊金水手下得力干將,還有一位就不知道了。”

“李太府有鷹犬之能,另一位卻有虎狼之才。”

“這話誰說的?”

“我家老爺。”

“舒爺,這位虎狼之才就是山東劉巡撫?”

“對。這位劉巡撫名劉禹浦,字湯臣,號飛山道士。祖籍淮西,高祖跟隨太祖皇帝平定天下,世襲指揮使僉事。

弘治年間,其曾祖移駐湖廣都司靖州衛,劉湯臣就出生在那裡。其外祖乃正德年間被逆藩朱宸濠所害的忠臣西溪公(宋以方)。

嘉靖年間,十六歲的劉巡撫入讀鄴侯書院,與潘天官是同窗。後其兄襲世職,嘉靖三十三年調往東南剿倭,後隸屬兵部右侍郎半洲公(張經)調遣。

嘉靖三十四年王江涇之役,其兄斬殺真倭首級七枚,積功指揮使,不久傷勢過重殞故。

劉巡撫當時剛考上秀才,正準備參加鄉試,接聞噩耗,毅然奔赴東南,繼承兄志,數年間積功爲遊擊。

潘天官入胡公幕僚,知劉巡撫大才,舉薦入幕。後楊公公奉詔督辦統籌處,胡公向他推薦了劉巡撫。

劉巡撫辦事雷厲風行、如狼似虎。因行事過於狠辣,故而爲人低調,素無張揚。

皇上要把灤州開闢爲大明工業基地,遍詢能臣幹吏,楊公公舉薦了劉巡撫。

世人皆說灤州有今日之興,是楊公公之能。他們卻不知道,楊公公在東南上海待到隆慶年間才被召回京師。

灤州有今日之興,全是劉巡撫之能!”

衆人聽得津津有味。

他們都知道灤州工業之盛,朝中大臣們無不爲之驚歎。有時候他們也在想,到底是誰把灤州一手打造成這樣。

朝野都說是少府監太監楊公公,他們也信。可是今日聽舒友良一說,猛然醒悟,是啊,楊公公隆慶年間纔回京師,把輸捐局升爲少府監。

那時候灤州已經成了氣候。

現在看來,那是大家在奉承楊金水,這位內廷二號人物,皇上跟前得寵的大太監。

真正的能人另有其人。

李瑄激動之餘,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在西苑陪着皇上讀書以及騎射鍛鍊身體時,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

只是皇上經常接見大臣,人數不少,官階有大有小,自己一時沒注意。

可是這樣的能臣爲什麼不被皇上重用?

李瑄遲疑地問道:“舒爺,劉巡撫是什麼時候接任山東巡撫的?”

“去年,梅大人接任烏斯藏宣政使,劉巡撫就從灤州知州接任山東巡撫。”

“去年,萬曆四年?”

“對。”

李瑄臉色微變,陰晴未定。

“怎麼了李大郎?”

“如此能臣,皇上爲何不重用呢?潘鳳梧、王子薦、李元江都奉詔進京入內閣,出任要職,偏偏劉巡撫還被外放?

想不明白,着實想不明白。”

舒友良看了他一眼,沒有出聲答話。

這有什麼想不明白的,還不是你那位外甥,又在玩平衡之術。

劉禹浦是有大才,可他跟潘應龍關係匪淺。

而今朝堂上,已經逐漸形成潘應龍和王一鶚雙虎相爭的局面。雖然大家都在猜測,潘應龍是內閣總理的接班人,王一鶚是總戎政使的接班人。

可是這種事誰說得定!

王一鶚也是文官出身,他難道不想成爲內閣總理,總領國政,繼續主持改革大業,推行萬曆新政,名留青史。

朝野上下,提起張居正,大家都是脫口而出,內閣總理張相。

提起譚綸,總要愣一下,有心的會想起,哦,是戎相。

可是戎相只管戎政,跟大家關係不大,權勢和影響力也不大。

這就是差別。

潘應龍和王一鶚都是大才,你說他們會退讓嗎?

你那位住在西苑的外甥,肯定會在他倆之間搞平衡。

劉禹浦能力越強,你外甥越不會輕易召他進京,那會打破平衡的。

舒友良腦子的念頭飛轉,但是沒法跟李瑄說,人家是皇上的親舅舅,血濃於水啊!

“或許是中樞沒有合適的位置。劉湯臣這等能臣,要是閒置,那就是太可惜了,於國於民,都是損失。所以還不如繼續在地方理政,造福百姓。”

李瑄連連點頭,贊同舒友良的這個說法。

大家繼續邊吃邊聊,飯飽酒足,準備離開時,有位夥計走過來,手裡拿着一摞交迭的報紙。

“諸位,剛送到的《皇明朝報》和《中國政報》,誰要來來一份?”

李瑄伸手道:“來份《皇明朝報》。”

任博安說道:“來份《中國政報》。”

夥計把報紙遞給給兩人,收了報錢,看到舒友良盯着他,眼睛轉來轉去,以爲他還沒決定好買哪份報紙,便問道。

“客官,你要來一份嗎?”

“有《風聞報》嗎?”

衆人齊刷刷地轉頭看向舒友良。

“看我幹什麼,我就不信,你們都沒看過。”

衆人哈哈一笑,都沒出聲。

夥計送上熱茶,大家在桌子上稍坐一會。

“啊,大消息!”李瑄拿着《皇明朝報》說道,“報紙上刊登,內閣吏部奉聖諭,明示天下,免去河南巡撫石星、河南布政使樑岑官職,任命李鶚爲河南布政使,署理河南巡撫。”

“李鶚?”

衆人對這個名字有些驚訝。

任博安說道:“王部堂的長史。”

大家想起來了,此前湖廣總督長史、雲貴總督長史,現在的吏部右侍郎,王一鶚的心腹干將。

舒友良嘆了一口氣:“石公終究吃了掛落。”

李瑄也感嘆道:“石公也算是一位能臣,怎麼就一時失察了呢?”

楊貴安在一旁說道:“剛纔聽山東客商說起山東情況,其實也差不多。

按理說,隔壁山東出了這麼大亂子,石公撫豫時就沒有警覺嗎?怎麼不叫人下去查一查嗎?”

其他人也覺得惋惜。

石星官風口碑都不錯,想不到這次被河南大案給連累了。

“時也命也!”

舒友良呵呵一笑,“什麼時也命也,我看啊,石公還是太拘於過去,放不開。

按照報紙上時興的說法,歷史包袱太重,還糾結於過於的經驗和思維,沒有打開格局,也沒有解放思想。

與他恰恰相反的就是山東巡撫劉禹浦,以及接任的李鄂。他們都能放下歷史包袱,解放思想,打開格局”

李瑄聽得目瞪口呆。

舒爺說的這話,簡直就是資政局開會發言。

任博安和楊貴安對視一眼。

舒爺說的那麼繞,其實很簡單,石星還沒有從過去儒家治國的思想裡完全擺脫出來,還被過去某些“潛規則”束縛着,放不開手腳。

劉禹浦和李鄂,還有潘應龍、王一鶚、李三江、徐渭等被重用的大臣們,卻很快從儒家治國的思想裡跳出來,完全擁抱皇上的新政思想,肆無忌憚地大展手腳。

現在大明頑固保守派基本上被清釐,朝堂上絕大多數都是擁護新政的新黨。

只是擁護新政的新黨也分兩種,一是雖然擁護改革,但是希望穩步進行的保守派;一是堅決擁護、完全贊同的激進派。

這也是石星與劉禹浦的差別。

當然了,保守派跟舊黨保守派同詞,他們更希望叫自己穩健派。

而激進一詞多少有點急於求成的貶義,激進派更願意叫自己奮進派。

衆人起身上樓,回房間拿上洗具和衣服,去澡堂子泡個澡。

走到二樓,聽到有嗚嗚的哭聲傳過來,楊貴安忍不住探頭往二樓走廊看了一眼,回過頭來說道:“剛纔那位棒槌公子在哭。”

“棒槌公子?”

“就是拿着兵部勘合想白吃白喝,被收拾一頓的那位。”

“哦。”

大家並不放在心上,繼續爬樓梯。

舒友良若有所思地往二樓看了一眼,身後的李瑄忍不住問道:“怎麼了舒爺?”

“這些迂腐冥頑的儒生士子,以後還有的他們哭。”舒友良感嘆道,“時代在變化,主角也在變化,你方唱罷我登場。

該退的都在慢慢的退出,把歷史戲臺讓給新的主角。”

衆人聽舒友良這麼一說,從棒槌公子想到數年間多次大案間灰飛煙滅的諸多世家名門,從石星想到徐階、高拱.

想起五月份這次大調整,許多新黨奮進派身居要職,相對應是新黨穩健派退下去不少。

舒友良幽幽地說道:“半年沒見,上月見到張相,發現他也老了,真的老了很多啊!”

一行人走到三樓走廊,視野猛然開闊。

只見西邊,殘陽終於搖搖欲墜地跌下地平線。

東邊,一輪凸月高掛夜空,清冷皓白,把整個天地間照得如白晝一般。

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23章 大敗倭寇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3章 朕的銀子!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59章 捅破天了!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287.第287章 孤宣佈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95章 敵在柳河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
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23章 大敗倭寇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3章 朕的銀子!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59章 捅破天了!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287.第287章 孤宣佈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95章 敵在柳河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