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

高啓愚將申時行的擔憂,告訴了皇帝陛下,對於這個龐然大物,大明上下內外,都表現出了嚴重的不適,大明沒有針對這方面的經驗。

朱翊鈞翻找出了幾本奏疏,遞給了高啓愚說道:“之前彈劾王謙搞校規校訓的幾個御史,抵達松江府後,都對王謙的政令表達了深刻的贊同,甚至認爲王謙做的根本不夠。”

“應該定期把所有的學子,都送到水師去仔細訓練一番,甚至這幾個御史,都認爲應該用忠誠去對抗這種物化的侵蝕。”

“這有些太極端了。”

王謙對松江大學堂、松江三級學堂進行校規校訓,對所有物料進行統一採買,防止竟奢攀比之風吹進校園,朱翊鈞起初也覺得王謙做的有點過分,看到小黃門打扮後,立刻認同。

這幾個御史,反對王謙對學子的規訓,也反對張居正的恩情敘事,但到了松江府後,御史們表現出了極度的恐懼,甚至認爲,朝廷應該警惕這種侵蝕,立刻從極端保守派向極端激進派轉變了,甚至要用恩情敘事對抗物化對人心、倫理道德、公序良俗的侵蝕。

申時行、高啓愚的警惕,御史的反應,都是嚴重不適的具體體現。

大明沒有應對的經驗,商品經濟蛻變帶來的秩序變化,讓大明上到朝廷,下到萬民,無所適從。

金錢在商品經濟蛻變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幾近於無所不能的能力,只要擁有金銀、黃金寶鈔等貨幣,就可以買到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如果買不到,那就是錢不夠。

金錢這種魔力的作用下,讓人們對萬事萬物都開始標價,至此,對一切進行物化、商品化、貨幣化開始了,甚至連品德都可以明碼標價,這讓人們無法接受,進而驚呼其爲惡魔。

大明是一個先天財稅體制都不完善的國朝,甚至到今天,連田賦都折騰不太明白,這種體制,註定和這種變化天然牴觸。

高啓愚看完了這幾篇奏疏,心情不是很好,這些奏疏都證明了,申時行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深切的看到了可能的危機。

“不必過分擔憂,眼下仍然沒有逃脫田土兼併的範疇,朕不會允許這個龐然大物浮出水面。”朱翊鈞笑着說道,並且給了高啓愚一份讓他安心的承諾。

“陛下聖明。”高啓愚鬆了口氣,他講這些,就是希望引起陛下的警惕,一旦需要的時候,陛下要犧牲自己的名聲,對這個龐然大物重拳出擊。

高啓愚更加慶幸,他怕身居九重的陛下不懂這其中的厲害,但陛下連掀桌子的準備都做好了,顯然是知道其中厲害,並且高度警惕。

大明當下的壟斷資本經濟體,仍然在萌芽的狀態。

即便是完成了市場集中、生產集中、資本集中的壟斷資本,仍然在大明可理解範圍,因爲壟斷資本,尚處於資本的初級階段。

自由競爭、競爭異化導致的價格戰、利潤向成本逼近、微薄利潤、高昂成本雙重擠壓、中小工坊主破產、市場完成集中、市場與渠道被少數人控制、兼併與收購發生、少數資本勝出、生產開始集中、兼併導致資本高度集中。

最終形成市場渠道集中、生產集中、資本集中壟斷資本。

田土高度集中,和壟斷資本形成的過程,展現出了高度的相似性。

壟斷資本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因爲這個龐然大物,仍然畏懼朝廷或者統治階級的絞殺,以及新技術進步帶來的市場變化。

申時行總結了四條特性是對的。

壟斷資本這個龐然大物爲了自己活下去,會竭盡所能的阻止新技術投入市場,或者此項新技術必須對我有利,或者重金收購技術,對技術封存,或者乾脆用自己的規模、成本優勢和輿論優勢,對新技術展開圍獵。

爲了活下去,這個龐然大物,會無限制的擴大自己,對所有新出現的工坊進行兼併,不斷的擴大生產規模,直到生產出現過剩。

無論是收購技術,還是收購工坊,都需要海量的金錢的支持。

這個時候,壟斷資本就會和錢莊、金錢持有者,互相矛盾且互利互惠,在長期的博弈中,金融和壟斷會產生合流,互相交叉控制,形成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是資本的中極形態。

到了這一步,金融資本已經不再畏懼新的技術對市場的干擾了,因爲無論多麼新的技術,只要想要達到一定規模,都需要金錢的助力,作爲金融資本,他們對新技術不再畏懼,更多的是進行金融投入,同化新技術成爲自己的一部分。

但金融資本依舊畏懼來自權力的絞殺。

金融資本更進一步,是和權力互相矛盾且互利互惠,在長期博弈中,完成壟斷、金融、權力的合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蛻變爲官僚寡頭資本。

我即是權力,權力即是我,自此,就不必畏懼來自權力的絞殺了。

官僚寡頭資本,是資本的高級形態,但仍然不是資本的最終形態。

完全控制所有人命運的‘終產者’,是人們幻想的資本最高形態。

(大概脈絡示意圖)

當下,大明松江府仍然處於中小工坊還沒有破產的邊緣,即便是申時行這樣的人中龍鳳,他能看到的也就是壟斷資本的身影,這不是申時行才能不行,是他真的沒見過這些東西。

朱翊鈞是親眼見過,所以他對這些事兒,心裡有數。

“或明立章法以束其行,或另闢商途以分其勢,更須廣佈耳目,深植爪牙於諸省商埠。你說的這些,都很好,少宗伯你這幾個辦法,都很好,此事也不急,慢慢籌謀就是。”朱翊鈞給了高啓愚一個任務,這事兒,一點點的做。

維持中小經濟體的活躍,有利於市場的高效運轉。

看不見的大手固然厲害,可大明看得見的大手——大明軍,是物理層面的厲害。

一般而言,只有到了官僚寡頭資本的情況下,皇權纔會被威脅。

但朱翊鈞這個人,就是殺性重,就是貪婪,就是喜歡銀子,就是料敵從寬,出現了壟斷資本,朱翊鈞一定會出手,皇恩碎地拳,一拳打碎它,強行勒令其拆分,不允許他們形成事實壟斷。

因爲一旦形成了事實壟斷,他們就會開始索求政治權力,開始對皇權蹬鼻子上臉,朱翊鈞怎麼可能忍受有人對自己蹬鼻子上臉,這等同於他這二十年勤政、二十年習武、二十年尚節儉的苦,全都白吃了。

而且一旦形成了事實性的壟斷,工坊的匠人,就沒法活的像個人了,連活成牛馬都很難,畢竟牛馬病了,主人還要找獸醫看病,牛馬得自己去惠民藥局。

事實壟斷的危害,就是生產關係開歷史倒車,從自由僱傭關係,向強人身依附關係的倒退,人會變的比牛馬還不如,命如草芥。

這和道德也沒有什麼關係,也非危言聳聽,朱翊鈞爲自己皇恩碎地拳找理由,大明鄉賢縉紳和佃戶之間的關係,就是鐵證中的鐵證。

高度封閉和低效流通的小農經濟下,鄉賢縉紳完全對田土壟斷後,他們是如何對待佃戶?讓人給狗披麻戴孝,讓人給狗哭墳,讓人給狗守孝。

這大抵就是權力高度集中、郡縣帝制的侷限性了,朱翊鈞這個皇帝不喜歡壟斷資本,就不允許這個龐然大物出現。

朱翊鈞和高啓愚深入溝通了丁亥學制的問題,眼下丁亥學制的推行,主要還集中在了師範學堂籌建,要想實現三級學堂,就需要重金投入師範學堂,培養教師。

按照高啓愚制定的丁亥學制,大明要在所有的縣城,都建立一座師範學堂,每一個師範學堂每年可以培養五百名教師,可是,大明每一個府營造一個師範學堂,已經超出了當下大明財政可承受的範圍。

這種結果,就導致:大明完全無法在鄉、鎮、村一級建立足夠的蒙學堂。

朱翊鈞略微有些頭疼的揉了揉額頭,搖頭說道:“錢的問題,朕再想想辦法,再想想,學堂營造不能停,學堂的膏火銀補助不能停,對大學堂的無息借款不能停。”

高啓愚的意思是,減少學堂營造數量、減少對學子的膏火銀補貼,減少對大學堂的無息貸款,來增加師範學堂的數量,培養更多的師範生。

這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辦法,無論減少哪一個,都是給知識增加門檻,讓更多的百姓無法入門的門檻。

就這個無息貸款,一旦減額,立刻馬上就有明明有足夠才智,卻上不起大學堂的學子,被篩選掉。

“臣有罪。”高啓愚面色憂慮的說道:“臣在制定丁亥學制的時候,有些太想當然了,知道教育很貴,但臣沒想到會這麼貴。”

高啓愚當然知道貴,但貴到這個地步,實在是超出了高啓愚的預料。

去年一年大明對教育的總投入正式超過了對戎事的投入,教育經費爲1577萬銀,而大明整體軍費,包括陛下給京營、水師的額外恩賞,爲1432萬銀。

這筆投入實在是太龐大了,朝中已經開始對丁亥學制,出現了反對的意見。

大明本身是有教育體系的,私塾和家學堂,哪怕是萬曆維新對各方面人才需求在極度增加,但丁亥學制的投入實在是太龐大,而丁亥學制的產出要二三十年後,才勉強稱得上是到收穫時間。

有人說,高啓愚是拿朝廷的銀子,砸自己的名聲,過於昂貴是現實,這種指責十分的誅心,但高啓愚無法反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超長期、大規模的投入,連高啓愚本人,都對丁亥學制有了一定的懷疑。

這條路真的對嗎?走在迷霧中的行人,面對看不到任何前路的岔路口,總是會有些迷茫和自我懷疑。

哪怕高啓愚這種經歷過屍山血海考驗的人,也會問自己,這不是他不夠堅定,是過於沉重的代價,讓他對未知有些畏懼。

恐懼源於未知。

朱翊鈞不同,他的眼前沒有迷霧,他的目光洞穿了六百年的時間長河,他知道這麼做一定是對的,他對前路從沒有迷茫,他知道重金投入的回報是什麼,遠超投入的超大規模收益,利於整個大明。

“朕來想辦法,少宗伯不必過分的焦慮。”朱翊鈞仔細思索了下,忽然想到了申時行口中的龐然大物。

即便是壟斷資本已經形成,在朱翊鈞眼裡,怎麼看,都像是長得非常肥美,待宰殺的豬,窮瘋了,一定會將屠刀揮落。他意識到,在封建帝制下,超大規模的壟斷資本,確實難以形成,盯着這頭豬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皇帝餓,官選官、勢要豪右就不餓了嗎?

況且大多數情況下,肉食者們總是,不餓也吃。

餓了才進食,那是動物,大明肉食者們,從來不覺得自己吃得多。

“陛下,如果不削減膏火銀、無息銀、營造之費,每多建一所學堂,就多一份支出,需要的銀子,實在是太多了。”高啓愚面色十分爲難的說道:“陛下,這不是一時急缺,是一直缺,越營造越缺,丁亥學制越推行越缺。”

朱翊鈞搖頭說道:“可是減了這些,公學堂和私塾,還有什麼區別呢?不都是老爺家的孩子們,才能讀書識字?咱大明百姓也是人,當然朕明白你的想法,朕再緩思一下,先把眼前的難關過了再說。”

高啓愚是擔心日後銀子缺口隨着丁亥學制的規模,越滾越大,削減這些,的確有陛下說的這些弊病,但日後稅賦提高後,進行找補,從蒙學堂,到中學堂,額外增補。

“臣告退。”高啓愚再俯首,離開了通和宮御書房。

他面聖四件事,會試、孫克弘、壟斷資本、丁亥學制,陛下對前三件事做出了具體的決策,對最後一件事,還處於猶豫的階段。

本來按着高啓愚的規劃,海外開拓的獲利,能填平教育這個窟窿,但現在看,他太低估教育的昂貴。

按照眼下投入,大明所有增長稅收,都抹不平丁亥學制造成的窟窿,甚至這個窟窿會越來越大。

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御史們口中那個沽名釣譽的佞臣。

高啓愚的建議是對的,是基於大明財稅收入的現狀去考慮,他不是忘記了萬民的佞臣,是當下大明微薄的生產力,無法支持這一皇圖霸業的推行。

朱翊鈞在深思熟慮之後,最終確定了削減,而且是高啓愚建議的削減程度,減少一半,朝廷需要將丁亥學制的規模鋪開,讓規模更大,提供足夠的人才,供給大明使用。

“人力終有窮,萬事不由己,枉費執着。”朱翊鈞在硃批之後,將硃筆放下,將奏疏遞給了馮保,讓他下章內閣禮部辦事。

其實內閣大臣、文華殿大臣、禮部部議,早就確定了削減的共識,只不過沒人敢跟陛下提。

陛下的內帑從來都不是無窮無盡的,丁亥學制當下十八所大學堂、一百七十六座師範學堂,其中過半在建,這等規模,這已經是陛下傾盡所有的結果了。

沒人敢提,但現實困境擺在這裡。

“天地不平心不甘,區區八十一難而已。”朱翊鈞振奮了精神。

他當然知道會遭到困難和阻力,他當然知道這條路從不平坦,有勇氣走下去才最重要,任何政策,都會在實踐中不斷的修正,從來沒有長生不老,也從來沒有萬世不移。

朱翊鈞振奮了精神,批閱了所有的奏疏,他拿起來邸報,這是之前《論文明》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論文明,解釋的是大明爲何是天朝上國的問題,而這次論文明討論的是鐵。

除了討論了冶鐵技術、鋼鐵質量之外,還着重討論了鋼鐵產量。

大明當下鐵料,算是民坊鐵科、官廠冶煉,每年產量爲六億斤(30萬噸),而大明鋼產量較低,只有不足兩千萬斤,這主要是因爲大明對鋼的定義比較嚴格,斷口、硬度、柔韌度等方面都合格,纔算是鋼,而不是鐵。

鋼主要是火炮、火銃、甲冑、長短兵等軍事用途,所以纔會有嚴格的界定。

如果按照泰西舶來鐵渾甲,也就是板甲那種鋼爲標準,大明鋼鐵產量能翻六倍還不止。

而泰西當下鋼鐵產量又有多少呢?整個泰西加起來,還不如大明的零頭多。

事實上,西班牙已經是大明觀察到當下泰西最強橫的國家了,號稱日不落帝國,但是它鋼鐵,就是把殖民地加起來,只有區區2000萬斤。

這還是黎牙實竭盡全力爲費利佩殿下美化的結果,大明是用西班牙可統計的鋼鐵產量,乘以五,簡單粗暴的估算西班牙整體產量,這個2000萬斤嚴重失真。

鋼鐵就是生產力,鋼筋鐵骨就是國家底氣。

鋼鐵數量不足,就是生產力不足,耕地、生活做飯、武器軍備都需要鋼鐵,大明百姓每個人能分到4斤到5斤鐵使用,而泰西每個人分不到2斤。

而主編論文明的這個翰林學士,從靠近格物院人士瞭解到,西山煤鋼聯營官廠,發明了一種燃鋼法,取代了過去的炒鋼法,可以大幅提高粗鋼的產量,極大的縮減了高規格鋼鐵的工藝流程。

大量的粗鋼胚,爲大明機械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個燃鋼法,就是明年和驅蚊香競爭崇古進步獎的技術嗎?”朱翊鈞翻看着論文明的雜報,好奇的詢問馮保。

馮保趕忙說道:“臣去問過工部,工部說,這事兒八字才一撇,等穩定下來,再奏聞聖上。”

所有呈送御覽的奏疏,馮保都讓司禮監詢問過各衙門的進展,以方便陛下隨時瞭解具體情況,做出決策。

“明天叫上曾同亨和辛自修,一起到西山煤局看看。”朱翊鈞知道格物院博士和西山煤局合作,在想方設法的提高粗鋼產量,但項目進展還沒有進入驗收階段,不太好獻祥瑞。

曾同亨氏工部尚書,辛自修是工部堂上官,辛自修總領官廠諸事,他之前是保定巡撫,在林輔成去保定的時候,辛自修利用這位天使,解決了保定很多的問題。

“這…臣遵旨。”馮保低聲說道:“大臣們透露信息給翰林學士,是堵他們的嘴,但顯然還有問題沒能徹底解決,陛下去看,恐怕會帶去些壓力。”

馮保不認爲現在是陛下去視察的時機,等到工部、西山煤局覺得穩了,自然會獻祥瑞。

“閒來無事,去官廠看看,問燃鋼法,捎帶的事兒。”朱翊鈞去官廠,也不只是燃鋼法一件事,更多的是去看看,大明身股制改制,給官廠帶來的變化。

“陛下聖明。”馮保不再勸阻,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哪兒去哪兒!

次日清晨,皇帝廷議之後,叫上了曾同亨、辛自修、申時行,一同前往了西山煤局。

朱翊鈞在西山煤局停留了足足兩個時辰,連中午飯都是在西山煤局吃的,瞭解了西山煤局改制後的種種變化,詢問了開工銀髮放情況,接見了十數位官廠的大工匠、匠人、學徒,瞭解了官廠的待遇,孩子上學情況等等。

在王崇古病逝後,大明皇帝跑到官廠的次數明顯增多。

在第二個時辰,朱翊鈞聽取了駐廠博士、大工匠們對大明炒鋼法改良辦法,對大明匠人積極參與生產工具改良、生產技藝提高高度表揚,肯定了博士、匠人們精益求精的精神。

燃鋼法,其實已經事實上通過了格物院院長朱載堉以及諸多博士的共同驗收,官廠建了四個試驗用的爐子來驗證所有猜想,之所以沒有獻祥瑞,是在進行實踐生產,確保此法有效,防止出現欺君大罪。

燃鋼法從炒鋼法而來,炒鋼法是鐵水從鍊鐵爐中流入潮泥灰鋪好的方塘,匠人站在塘沿上用柳木或者鐵棍,像炒菜一樣不停地翻炒鐵水,使鐵料中的雜質和碳含量進一步降低。

而燃鋼法則是基於這一原理,使用鼓風機,將空氣吹入爐包之內,炭和氧反應,進一步提高爐包溫度後,放出接近於鋼的熟鐵,進一步加工,變成大明需要的各種鋼材。

朱翊鈞親眼見證了一次燃鋼法,在除去爐渣之後,鐵水呈現出一種亮紅色,在鼓風機開始鼓風的時候,鐵水的亮紅色向着白色轉化,鐵水還飄起了一層褐色煙霧,這一變化,就是鐵水溫度在進一步升高。

西山煤局大工匠魏友山,帶着遺憾對着陛下說道:“陛下,本來大工匠們的想法是直接在高爐內煉成熟鐵或者鋼,直接產出粗鋼胚,但是大工匠和駐廠博士們失敗了。”

燃鋼法是工匠們的妥協產物,工匠們原來是想一步到位的,但現實告訴他們,做不到。

“爲何失敗了呢?”朱翊鈞詢問究竟。

“爐溫不夠,可能要再提高許多才能成功。”魏友山思索了下,把未確定的原因告知了陛下。

工匠們也是猜測,駐廠博士和大工匠幾乎每爐必在,觀察鐵水的顏色,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提升鐵水的溫度了,像這種亮白色,只能在前包進行。

要是能生產工業純氧,匠人們的目標就實現了,朱翊鈞倒是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不是匠人們不努力,是匠人們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吹空氣和吹氧,燃燒效果完全不同。

“明年,兩份崇古進步獎。”朱翊鈞確定了這東西對大明的意義,完全值得一份崇古進步獎,作爲大明科技進步的傑出成就,標榜史冊,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會青史流芳。

“謝陛下隆恩。”

西山煤局總辦王紀帶着官廠所有人謝恩。

魏友山不是燃鋼法的發明人,這次燃鋼法沒有具體發明人,是整個官廠大工匠、駐廠博士、匠人們沒日沒夜鑽研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份榮耀屬於全體官廠人。

身股制對技術改良的促進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根據申時行的觀察,其實完全不必做到身股制這個地步,之前的匠人們,對官廠的待遇已經非常滿足了。

朱翊鈞離開官廠之前,在官廠門前立着的水火神雕像下,站了很久,王崇古爲了自己的身後名拼了老命,在臨終前,王崇古把全部身家投入了大明開海之中,用每年分紅爲獎金,額外獎賞進步獎匠人。

王謙沒有繼承任何的家產,當然他本身比王崇古更有錢,他持有的綏遠馳道票證,可是十分少量的珍貴資產,只有綏遠馳道朝廷因爲窮,發行過馳道票證。

大明皇帝站在春風裡,在心裡和已故的王崇古,說了好久的話,才乘坐大駕玉輅離開了官廠。

燃鋼法的出現,一定會讓大明鋼的產量暴增,這種暴增,支持大明皇帝開疆拓土的野心。

開海海貿、殖民地種植園經濟,反哺大明,保證了萬曆維新各項政令穩定有序的推行。

“先生也太嚴厲了,這連申時行、王希元都在先生稽查名冊上?”朱翊鈞看着張居正清查名冊,就覺得頭疼。

徐成楚連申時行和王希元都查了個底朝天,這次對內清黨,可謂是人人過關。

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
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