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

皇帝和元輔之間的一問一答,其實隱含着一個答案。

大明皇室,明明在鄭和七下西洋中賺的盆滿鉢滿,永樂二十二年,內帑有白銀一千二百萬兩,黃金七十二萬兩,可後來,卻沒有動力繼續在航海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除了因爲朝中臣工的阻撓之外,皇帝對這件事也不是很熱衷。

在海洋領域的擴張,註定了會發生權力的分散,因爲皇帝的皇權會受到挑戰。

皇帝、皇權具有天然的集中性,這種天然的集中性,導致皇權會通過制度性暴力,消滅一切可能威脅統治力量的生長空間。

張居正對政治的理解,完全基於千年以來的君君臣臣,所以他擔心高啓愚藉着使者的身份,聯合長崎總督府,在倭國稱王稱霸。

但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高啓愚放着大明明公不做,非要去倭國做五星天皇,朱翊鈞也無所謂,正如他說的那樣,重要的是白銀。

無論倭國誰在做主,大明對白銀的渴望,是不會改變的。

“這成何體統,萬萬不可。”張居正也是無奈,皇帝陛下對這種事,顯得有點格外的大度,不僅僅高啓愚這件事,還有六大總督府。

陛下對海外的總督府的重金投入,只期許收回成本,並且收穫巨大的利益,而不是要求這些地方,完全絕對的忠誠。

皇帝是真的把這些海外總督們,當做諸侯去看待。

“好了,既然已經把事情交給了他,就讓他在前面放心做事吧,朝廷並不完全瞭解倭國的情況,不必過分的干涉。”朱翊鈞想了想,停止了這件事的討論,多說無益,看高啓愚能談出什麼結果再說不遲。

“臣遵旨。”張居正無奈,俯首領命。

沈鯉出班俯首說道:“陛下,前些日子,北鎮撫司移交證物龜甲獸骨若干,臣等領禮部諸官鑽研,略有所得。”

“哦?”朱翊鈞頗爲感興趣的說道:“有何結果?”

“陛下,目前能夠確定,目前所獲的龜甲獸骨,全都是殷商時代占卜祭天所用,上面的字,也是殷商文字,大約是三千年前的龜甲獸骨。”沈鯉面色凝重的說道:“《尚書·多士》有云: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

“一般認爲,在殷商時,纔開始有冊有典,但漫長的歲月全都遺失了,很難找到,這些個祭祀用的龜甲獸骨發現,倒是彌補了一些空白。”

“從目前發現的這些來看,陛下,殷商祭祀的不是鬼神,而是先祖。”

沈鯉對這些龜甲獸骨上的刻痕,非常感興趣,就拿來鑽研了一番,結果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嚇一跳,殷商這個周之前的朝代,似乎和想的完全不同。

因爲儒家對殷商的批判,所以歷朝歷代,根本沒有一個用商來做國號。

因爲在傳統觀念裡,殷商用人牲祭祀鬼神,這種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行爲,多少和這片土地,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沈鯉發現,這些龜甲獸骨上刻畫的殷商,和儒家塑造的殷商,完全不同。

這些龜甲獸骨的發現,是因爲一次假藥案,解刳院採買了一批龍骨,準備驗證龍骨是否能夠入藥,結果買到了假藥。

龍骨這種藥由來已久,一般是各種大型動物的化石,而解刳院採買的這批,全都是龜甲獸骨,而非龍骨,解刳院將假藥交給了北鎮撫司稽查假藥案,北鎮撫司發現這批假藥上,刻着各種各樣的文字。

烏龜殼兒上刻着字!北鎮撫司的緹騎們不敢大意,立刻馬上奏聞了皇帝。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句話說的是大禹治水時,在洛河河畔,遇到了一隻神龜,神龜揹負洛書,獻給了大禹,這才治水成功,劃分天下爲九州。

所以,在大明,烏龜殼上刻着字,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兒,皇帝將所有的龜甲獸骨都移交給了禮部,讓禮部研究下究竟寫的是什麼,所以沈鯉纔在廷議上奏聞了此事的結果。

沈鯉面色凝重的說道:“臣在這些龜甲獸骨上發現,商代君王在世的時候,稱之爲王,死後,稱之爲帝,比如商紂王叫帝辛,他的父親叫帝乙,商紂王的爺爺叫文武帝。”

“而這些龜甲裡,祭祀的神裡面,最尊貴的一個人叫上甲,臣推測,應該是商朝的創建者成湯,他的祖先。”

成湯伐桀建立了商朝,而成湯有個祖宗叫做上甲。

上甲這個名字,現在看來比較普通,但其實翻譯一下,就是天尊。

甲是十天干裡的第一個字,十分的尊貴。

沈鯉發現,‘上’這個字,在龜甲獸骨中是一個非常非常尊貴的詞,幾乎等同於天。

龜甲獸骨祭祀的神,分爲了上神和下神,就是天神和地神,而祭祀最多的天神,無一例外,全都是商朝的老祖宗,比如這個上甲天尊。

這糾正了過去一個錯誤的認知,商朝事的鬼神,其實還是祖先崇拜,畢竟商代的上帝,是商朝老祖宗。

上和帝都非常容易辨認,上是兩橫;帝和小篆的帝、隸書的帝字幾乎一模一樣。

“陛下,臣以爲,商事鬼神之說,也是成立的,從這些龜甲獸骨文而言,商事鬼神也可以說:人君爲人間之主,死後飛昇成帝,而後把天神取而代之,事的是自己祖宗這個神。”沈鯉認真的想了想,折中了下。

總不能完全否認過去對殷商的認知,也不好否認這些三千年前的實物,折中一下,大家都能解釋得通。

的確事鬼神,事的是祖宗飛昇後成的神。

“原來如此。”朱翊鈞笑着問道:“那大宗伯還解讀到什麼有意思的事嗎?”

“陛下,臣發現,商代祭祀用的人牲,大多數都是羌人,獲羌、伐羌、用羌、以羌等等頻頻出現,彼時羌人就像是漢時匈奴一樣,算是生死仇敵。”沈鯉詳細解釋了下他的發現。

殷商祭祀的人牲,主要是戰俘,而且是四方諸侯每年都要進獻一定數量的羌人,甚至還充當了一定的貨幣職責,有些諸侯的附近沒有羌人,就要跟其他諸侯購買羌人,進獻給商王祭祀。

他還解讀了好多個字。

比如伐這個字,就是一根棍,插在地上,把人去掉腦袋掛在橫樑上,就是伐,龜甲獸骨上的伐字,和小篆的伐字,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比如牢,這個字出現的時間,比想象的要早得多,這個字在龜甲獸骨上,就是一頭牛被圈養在圈裡。

在殷商祭祀的時候,會把圈養的牲畜,拉出來祭祀,證明那個時候,祖先們,就已經開始定牧圈養,而不是完全的放養了。

沈鯉俯首說道:“臣以爲應該立刻派遣緹騎,前往產地將這些龜甲獸骨,挖掘出來,送入京師研判。”

“曰訓詁,研審文字,辨析毫芒;曰考證,循求典冊,窮極流別;曰讎校,蒐羅古籍,參差離合。三者皆漢儒治經之法,後世因之,以成其學。”

“就依愛卿所言,遣緹騎挖掘送回京師研判,那些個儒生,整天無所事事,搖脣鼓舌,也給他們找點活兒幹好了。”朱翊鈞認可了沈鯉的建議。

沈鯉的意思是,做學問就三點,訓詁:通過分析字形、音韻、字義,精確理解經典中的文字含義;考證:依據典籍記載,追溯源流,釐清學術脈絡;讎校:蒐集不同版本的古籍,比對異同,校訂文本訛誤;

強調實證和嚴謹,確保真實。

朱翊鈞對這些龜甲獸骨文非常感興趣,主要興趣點是給一些箇舊文人找點活兒幹,另一方面,這些龜殼上的刻痕,隱藏着中原文明的密碼。

有意思的是,目前沈鯉解讀的這些甲骨文上的刻痕,居然能跟司馬遷寫的《史記·殷本紀》大體對得上,紂王、紂王的爹,紂王他爺爺,紂王的祖宗商朝的開國君王成湯,成湯的祖宗上甲微,都可以一一對應。

司馬遷寫《史記》時,距離這個上甲微的年代,已經過去了近1600多年;在《史記》成書後一千六百多年,大明又找到了上甲微這個人存在的真實證據,這是貫穿了歷史長河的迴應。

“陛下,臣劾申時行以文亂法,以儒竊柄,請革罷官身,褫奪功名。”張居正見沈鯉說完了正事,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馮保俯首說道。

此言一出,文華殿內一片寂靜。

申時行是張居正的得意門生,履任松江府後,出過兩次差錯,被兩次官降三等,成爲了五品郎中,但這兩次,都不是申時行的錯,松江府的事兒,申時行做得很好。

申時行入閣,做首輔這件事,基本上已經成爲了一個普遍的共識,結果現在,內閣首輔,直接彈劾申時行以文亂法,以儒竊柄,內閣首輔對自家門人,如此嚴厲的指控,顯然申時行又犯了大錯。

朱翊鈞打開奏疏看了兩眼,裡面的內容,張居正找皇帝溝通過,皇帝明確表示不同意,但張居正依舊要走彈劾流程。

申時行的確是個五品官,戶部郎中,但他作爲地方要員,任免都需要走廷議、廷推的流程,不是張居正說要罷免,就可以罷免。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先生,朕覺得他那本奏疏,說的沒什麼問題,沒必要扣上如此大的罪名,也不至於就鬧到革罷官身,褫奪官身的地步。”

張居正再俯首說道:“申時行所言,動搖社稷之根本,臣請陛下察奸佞禍國之實,早正典刑,以安社稷。”

“好了,奏疏傳下去,讓廷臣們都評評理好了。”朱翊鈞看無法說服張居正,就把之前的一本奏疏拿了出來,傳閱了下去。

廷臣們挨個傳閱之後,才知道爲何張居正會如此大動干戈,自己發動對申時行的彈劾了。

申時行當真是膽大包天到了極點!

申時行這本奏疏,歸納起來就一句話,新政這麼搞下去,大明要亡,把大明要亡直接歸罪於萬曆新政,這日後春秋論斷,士大夫們少不了要叨咕幾句,明實亡於萬曆了。

而且,申時行,講的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詛咒老朱家的江山要亡,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佞臣了,以往遇到這種佞臣,夷三族過於暴力,誅九族就正正好。

文華殿裡非常安靜,大臣們都開始裝糊塗,沒人表態,這是皇帝和元輔之間的分歧,輕易參與進去,恐怕有飛來橫禍。

王崇古的樣子,看起來,都快睡着了,連一向愛湊熱鬧的禮部右侍郎李長春,都看出了氣氛非常凝重。

張居正站直了身子,端着手說道:“陛下對他太縱容了。”

朱翊鈞立刻說道:“先生要求的過分嚴苛了,他說的有道理,爲什麼不讓他說?先生,他要是胡說八道,朕讓南衙緹帥駱秉良抽他幾個耳光,他說的對,朕如果處罰他,豈不是等同於朕抽了自己幾個耳光?”

“先生說,你是不是這個理兒?”

“陛下…”張居正有些無奈,陛下在講歪理!

這話的大前提就不對,皇帝和臣子能放到一起相提並論嗎?

臣子說的對與錯,可以扯他兩巴掌,皇帝做的對與錯,沒人可以扯皇帝兩巴掌,妄議乘輿(皇帝)者絞,這就是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的基本框架。

但如果跳出這個框架來看,陛下這話說的又非常的樸實無華,很有道理。

申時行的奏疏裡,從商品經濟開始談起。

眼下的松江府,尤其是松江府的上海縣,因爲九省通衢之所在,已經完成了商品經濟的蛻變,商品經濟高度發達,把松江府打造成了一個比煙花世界更加絢爛的風月之地。

走進松江府的各種商行,裡面的陳列的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商品化後的世界裡,利潤擁有了極其驚人的力量,他推動着每一個人,走向了每一塊有利可圖的地方。

矛盾說告訴申時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高度商品化的經濟,給松江府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同時也製造了無數光怪陸離的現象,利潤的巨大力量,讓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爲商品,只要有利可圖。

人本身、人的血肉、性、知識、政治活動、權力、法律、道德等等,全都是商品經濟之下的商品之一。

對於大明而言,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申時行從兩個方面解釋了這一現象,第一個是松江府已經成爲了萬千娼妓雲集之地,這裡有萬國美人、有揚州瘦馬、大同婆姨、泰山姑子、西湖船孃,有畫舫、有書寓等等,吸引着四方達官貴人和富商前來。

申時行屢次禁止,而不能絕其糜爛之風。

除此之外,人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出售勞動力這件事,已經不是申時行第一次談及,而這一次,申時行沒有老調重彈,而是說起了松江府賣血爲生的窮民苦力。

大明解刳院研究出了血型和輸血,各地惠民藥局的醫倌爲了治病救人,會準備各種血型的血液,產婦大出血、外傷等等都會用到,但是很快,各個醫館也開始收買血液,而一些窮民苦力,衣食無依,只能賣血爲生。

這是申時行決不允許發生的事兒,哪怕是不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種孝經,因爲生活所迫,出賣身體一部分換取金錢的行爲,在申時行看來也是大逆不道的。

這毫無疑問是國朝的過錯,讓人賣掉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填飽肚子這件事,是朝廷失職。

除此之外,連道德也可以作爲貨物的一種,那個趙南星迴到了南衙後,大肆叫囂他被寧遠侯打過,走到哪裡都頗受追捧。

舊的秩序在崩塌,新的秩序在建立。

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讓現在的松江府出現了兩種規則並行,一個雙重結構的世界誕生了。

一種是大明朝廷的君臣官僚規則,一種是商品經濟下的規則。

商品經濟的規則,正在脫離朝廷的掌控,成爲邏輯上自洽、經濟上自足、負責各類具體事務的自組織門庭,相比較過去的宗族,這些工坊、商行、商幫、商盟,更加嚴密,且不依靠血脈擴大。

脫離掌控,自立門庭的商品經濟規則,表現的越來越強勁,甚至有取而代之,進一步坐大的可能。

如果大明整體從小農經濟蛻變到了商品經濟,這種自立門庭的商品經濟規則,就會把舊的秩序徹底代替。

大明朝廷,何去何從?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又該如何自處?如果爲了自己的權威,倒行逆施,打斷這種改變,會不會引來廣泛的反對?

申時行的奏疏,就說了這麼一件事:萬曆維新,從小農經濟完全蛻變到商品經濟的那一天,就是大明王朝實際滅亡的那一日了。

新興資產階級,現在廣泛支持開海,但同樣,他們會吹響大明帝國覆滅的號角聲。

五十年可能不太夠,但一百年,這股力量,就會足夠的強大。

(《維新鼎格銀濤蝕骨雙鑑疏》全文,手機端可查看。)

“朕倒是覺得申巡撫有點樂觀了,一百年能走到那一天,需要萬夫一力,齊心協力的去做,政策的風向沒有巨大的改變,纔有可能,歷史總是反反覆覆,申巡撫還是想的簡單了些。”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十分確切的說道。

怕什麼怕!他這個老朱家的皇帝都沒帶怕的,張居正反倒是怕了!

朱翊鈞非但不覺得可怕,反而覺得申時行有些過分擔心了,不必杞人憂天,大明很難看到那一天。

商品經濟之下,利潤的確可能代替皇權,但利潤完全代替皇權有點不可能。

商品經濟以利潤爲主導,利潤的權力,的確可以對皇權形成根本性的威脅,這也是尚未問世的第四卷的核心內容,封建帝制必然瓦解的宿命。

不是朱翊鈞不相信利潤的巨大力量,他實在是不相信大明能走到那一天,大明實在是太保守了。

每當有臣子表現出了自己反賊傾向的時候,皇帝總是提醒這名反賊,誰纔是天下第一號反賊!

“先生,你看這個均田,秦以軍功名田製得天下,後來田土兼併歸於世家;”

“隋唐以府兵制定鼎天下,至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敗壞廢除,天下田土歸於縉紳;”

“到了太祖高皇帝問鼎,田土歸軍屯衛所,今日天下,田土再歸鄉賢縉紳、勢要豪右之家。”

“天下困於兼併,萬曆維新浩浩蕩蕩,十六年至今,還田疏也就五個市舶司,浙江在實際推行。”

“這歷史似乎總是如此反反覆覆,朕覺得申巡撫有點太瞧得起朕了,有生之年,朕能把還田這事弄明白,能把丁亥學制、吏舉法推行下去,已經是祖宗保佑了。”

“他倒是想的挺美。”朱翊鈞語氣頗爲輕鬆。

申時行被萬曆新政轟轟烈烈的景象,給迷住了雙眼,過分樂觀了,大明全面實現商品經濟,反反覆覆的情況下,兩百年都不見得能走得完。

朱翊鈞繼續說道:“這肉食者的自我革新,是有侷限性的,一旦火燒眉毛的事情得到了解決,就會懈怠,肉食者鄙,這句話歷經千年而不衰,便是如此,先生以爲呢?”

朱翊鈞又補了一個暴擊,在他看來,萬曆維新仍然是肉食者自我革新,根本做不到改天換地。

“陛下聖明。”張居正俯首,收回了對申時行的彈劾。

陛下提出的這個問題,他不知道如何去回答。

說一定能實現,那是欺君罔上,陛下說還田、丁亥學制、吏舉法,這三間大瓦房是:大明萬民全都能吃飽飯;窮民苦力的孩子都有學上,不上學還要被官府抓;人才遴選機制非常完善,人才絕對不會被埋沒;馳道四通八達,人們出行成本極低,可以自由流動和遷徙;

這是大同世界,是和地平線一樣,永遠求而不得的理想國。

說一定實現不了,那萬曆維新,君臣上下的努力,又算什麼呢?

“陛下,臣倒是覺得,申時行這篇奏疏,是有些可取之處的,的確,看起來,整篇奏疏大逆不道。”沈鯉拿着奏疏,出班俯首說道:“可取之處就在這大逆不道之上。”

“申巡撫這奏疏意思其實很簡單。”

“小農經濟的時候,家小業小攤子小,朝廷尚且不能事無鉅細的去管理;商品經濟來了,家大業大攤子大,朝廷該如何自處?更加管不來了。”

“在這滾滾大勢面前,朝廷要研究明白,該如何更有效率的管理天下,此憂自解。”

沈鯉站了出來,打算試着做一下這個和事佬。

朱翊鈞一愣,有些好奇的問道:“大宗伯有何見解?”

沈鯉認真的思考了一番,才理清楚了自己的想法說道:“正如申巡撫在奏疏裡說的那樣,雙軌並行之世:廟堂繩墨與銅臭律令並馳,官府牒文共商賈契券齊飛;貨殖之道,已自成方圓。其理自洽若陰陽,其勢盤結如根蔓。”

“在臣看來,這是好事,商品貨殖之理,可以自理自洽,自我運行和管理,等同於把社稷,切割出了無數個塊塊。”

“這個咱大明熟啊,這不就是條條和塊塊的矛盾嗎?”

條條塊塊,是大明的基本政治生態。

一個衙門就是一塊,無數個衙門就是塊塊;相關衙門就是一條,刑部有京師刑部衙門、在河南有河南按察司、在知府有推官、在縣有戶房主管刑名;六部地方六房就是條條。

歷朝歷代的官場,總是繞不過條條塊塊之間的矛盾,大明對這個真的太熟悉了,經驗實在是太豐富了。

歷史中關於政治的教訓,其實是總結圍繞人性的博弈經驗。

“咦?”張居正一愣,看着沈鯉,往前湊了湊身子說道:“大宗伯詳細說說。”

www ¤t t k a n ¤¢ o 沈鯉仔細斟酌後才說道:“商賈之興,貨殖之盛,遂使社稷之治成,兩儀並立之勢。這是必然的,商品經濟之下,利潤具有極其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固然讓人忌憚,但善加引導,未必不能讓大明如虎添翼。”

“民以商幫爲盟,自爲治,百業皆興,各行各業的興盛,負責各類具體的事務,朝廷也要總覽剛要,不必事必躬親,什麼都要管,就是什麼都管不好,能管得好這些商幫,反而能提高效率。”

“家大業大,城裡人越多,就越不好管,順天府丞王希元忙到頭髮都白了。”

“萬曆維新之下,若官衙陷碎務,必滯效遲緩行;若脫冗繁,乃可四兩撥千斤,然簡政非怠政,仍須督責諸業,若舟行於滄海,既釋重負而揚帆,亦持羅經以定航。”

沈鯉覺得自己還是沒把話講明白講透徹,再俯首說道:“陛下,臣從申時行的奏疏裡,就看出了一點,這商品經濟絕不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

“這商品化的本質,就在於一個度字,絕不可以讓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爲商品,那必然導致天下危亡。”

“比如人本身,不是商品,把人當成商品是異化,就超過了那個度,就需要朝廷進行強而有力的干涉,去糾正,民爲邦本,本固邦寧。”

“大宗伯言之有理。”朱翊鈞反覆斟酌了一番,深以爲然。

申時行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任由商品經濟如此沒有任何管制的生長下去,松江府的米遲早和現在的倭國一個價!

松江府現在米價四文一斤,已經超過了當初浙江兵兇戰危的時候,不能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了。

“大宗伯當真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在下佩服佩服,這麼一看,的確也就是個條條塊塊的問題,不足爲慮。”張居正對沈鯉施禮,鄭重的說道:“謹受教。”

張居正和皇帝之間的分歧,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這次的彈劾,其實不是張居正對申時行這個人不滿意,而是張居正看到了利潤的可怕威能,萬民逐利爲先,道德徹底敗壞後,國將不國。

張居正要處置申時行,就是親自開倒車,準備親自對萬曆維新反攻倒算,他覺得到這裡就夠了,大明足夠強了。

但皇帝則認爲,完全沒必要怕,往前開就是了!他坐在車頭,先撞死的也是他、皇帝、皇權!全速前進。

шшш⊙ тт kǎn⊙ C○

這是路線分歧,是非常可怕的分歧,廷臣們一個個都不敢表態。

但沈鯉站了出來,他把這個矛盾轉化爲了大明朝廷最擅長的領域,條條塊塊的矛盾處理,這樣一來,就來到了大明官僚們最熟悉的領域。

狗鬥這種事,已經進行了數千年之久了。

“確實如此,以前是各個衙門口,切出塊塊來,現在是各種商行、商幫、商盟,切出塊塊來,反正地方一直是一塊一塊的,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

“若是商品經濟做成了,朝廷反而更好乾預地方了。”王崇古睡醒了一樣,對沈鯉的觀點,非常贊同。

一羣羊比一隻羊好放,因爲一隻羊沒有競爭。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1007章 大清官東躲西藏,徐癭瘤只走後門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1007章 大清官東躲西藏,徐癭瘤只走後門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