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

黎牙實跟大明皇帝講泰西的殖民經驗,那真的是聲嘶力竭,真的希望大明能聽進去,但大明有自己的傲慢,認爲自己不會掉到那個坑裡。

但事實就是,大明也掉進了那個坑裡,得虧是力壯,還能站起來,繼續向前。

不要太顧慮被殖民者的感受,因爲大明人不瞭解夷人,而且也瞭解不了。

大明人根本沒有辦法和被殖民者感同身受,尤其是在趕走了胡虜,在廢墟中再造中華的大明人,是極爲驕傲的,憐憫和仁德,只會造成不該有的困擾。

殖民地最大的特點,就是他不聽話,你就揍他一頓就好了,只要他不想死,他自然會想通,被殖民者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樣,很擅長和自己和解,因爲不擅長的都死了。

整個呂宋都是如此,活下來的人,只留下瞭如何苟延殘喘的經驗。

西班牙飄過大西洋、飄過太平洋,在呂宋建立了菲律賓殖民總督府,在殖民的路上,走了這麼久,總是有些寶貴經驗。

有些經驗,大明還能從漫長的歷史和橫向視野吸收經驗,但有些東西,當下世界,根本沒有答案。

王國光和張學顏要解決的錢荒問題,就沒有人能解決過。

王國光面色凝重的說道:“陛下,錢荒的本質是:大明旺盛的生產力和白銀、赤銅數量不足之間的矛盾,無論多少銀子填進去,都是無法滿足大明這個饕餮的胃口。”

“即便是現在大明已經是個貔貅,只進不出,但錢法再過些年,也無法繼續支撐大明走下去了。”

饕餮是胃口大,貔貅是隻進不出,大明利用利得稅,嚴格控制銀幣和銅錢的流出,但依舊錢荒。

銀子流入越多工商業越發達,銀子的缺口就越大,銀子越多就越少的詭異現象,促使大明不得不尋找自己的道路——鈔法。

泰西經濟規模總量並不是很大,這是人口決定的,對於泰西而言,一年六百萬兩白銀的海外收入,就已經能夠盤活整個泰西,甚至物價飛漲,需要大明這個泄洪區。

但對大明而言,一年一千萬銀的海外流入,也是無濟於事。

大明實在是太大了,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勞動力過於富足,所需要的白銀和貨物,都太多太多了。

“所以就講一個黃金的神話?”朱翊鈞仍然非常堅定的搖頭說道:“朕不會欺騙大明百姓的,朕做不到,一進格物院,臥石上有一段話,是朕給格物院的寄語,行之者一,信實而已。”

王國光繼續說道:“陛下,這不是騙,或者說,我們可以說是信用,紙鈔是信用貨幣。”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是竊是借!改個定義,改變不了本質,還是騙,還是偷。”朱翊鈞思索了片刻說道:“明年起要收儲黃金,要每年公示內帑和國帑的黃金儲備量,並且,由內閣審計黃金收支。”

“人家商鞅變法,還徙木立信,既然要講黃金故事,就把它講好,講真實,糊弄百姓時間久了,自己就信了。”

朱翊鈞給出了十分明確的指令,收蓄黃金,當然可以,大明順差還在擴大,再繼續擴大,不出幾年,還是不收黃金,泰西就沒有足夠的貴金屬,支付貨物的貨款了;

講黃金故事發鈔,也沒有問題,大明朝廷沒有信譽,但大明皇帝有信譽,朱翊鈞可以爲朝廷背書。

但這個故事必須得講好,讓大明百姓真切的知道,皇帝手裡到底有多少黃金。

黃金儲備的公佈就是信用貨幣的一切基石,黃金無法直接兌現白銀,但黃金可以換白銀來兌現寶鈔,黃金就是寶鈔的最大信心,這就是戶部的思路。

實際上還是銀銅雙本位,黃金是一種衡量標準。

大明沒辦法講白銀故事,因爲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沒有那麼多的白銀,有一點都會花出去營造官廠、馳道、種植園等等。

但黃金不流通,也流通不起來,太過於貴重了。

張學顏面色憂慮的說道:“陛下啊,泰西這些年白銀在流失,黃金價格在上升;大明的白銀在流入,黃金價格在下降;有些泰西商人,就打起了這個主意,在大明把白銀換成黃金,在泰西把黃金換成白銀,來回倒騰賺錢。”

“直接倒騰貨幣,而不是貨物,看起來賺的更多。”

“也就是現在大明貨物利潤還十分豐厚,泰西商人沒有必要這麼換着牟利,過幾年大明貨物出海量增加,貨物利潤降低,一定會有泰西商人這麼做了。”

張學顏腳踏實地,發寶鈔,那不知道猴年馬月的事兒了,指不定他死了,大明仍然不用發行寶鈔。

萬曆十五年的政策收蓄黃金,其實就是趁着財政情況良好,藉着陛下的東風,恢復一下朝廷的信譽,這是收蓄黃金的主要目的,發寶鈔有點遠。

而萬曆十五年起收蓄黃金,主要目的還有一個是,防止被泰西商賈套利。

“陛下,這是沒有貨物,只有貨幣的空轉,不利於大明生產。”王國光作爲財相要解釋清楚其中的危害。

“朕聽明白了,二位愛卿的意思是,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他在十分認真的理解兩位司徒的話,思來想去,他就得到了這個答案。

王國光和張學顏對視了一眼,立刻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陛下的理解總是有點奇怪,但卻非常的合理。

戶部主要防範的是,費利佩二世突然想明白了,用大量黃金到大明換成白銀,倒騰到泰西去換成白銀,就這麼空轉賺錢,影響到大明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

這會導致外需的降低,對於以外貿爲主的工坊,那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外需的供應量全部轉到內部供應,也會出問題,主要是造成通縮。

外供轉內供,會造成工坊惡性競爭、利潤下降、手工業作坊的勞動報酬下降、內需不足、工坊關門、失業造成更大的需求降低,錢荒和通縮的惡性循環,真的很難走出去。

大明和泰西的黃金白銀流動,這是一個看起來十分複雜,說起來也十分複雜,十分難以理解的現象,最對應的現實例子,就是大明腹地的稻桑兼併,和現在呂宋總督府要推行的稻煙兼併。

大明的縉紳們在收割窮民苦力,呂宋總督府要收割夷人的地主,而泰西的商賈可能會收割到大明身上。

而皇帝陛下將其簡單理解爲了:偷朕的錢!

就像是李開芳的那個條件概率的公式,很難理解,但陛下將他用到稽稅上,大家立刻就明白了!

這的確可能給泰西商人留下空子,讓他們利用黃金和白銀的利差,偷皇帝陛下的錢。

大明最大的黃金持有者和白銀持有者就是陛下,那些白銀投資了出去,只是換了種形式,陪在陛下身邊,如果這種空轉出現,那些資產一定會貶值,是的的確確在偷陛下的錢。

而大明的官員任由這種現象出現,那就是無能。

“陛下,年後朝中預計會有人,說元輔吹求過急,重典治吏。”王國光略帶些擔憂的說道:“他們鼓譟這個風力輿論,並不是請求陛下收回成命。”

張居正治吏的手段非常狠辣,考成法一再高壓,還繼續施壓,提出了尸位素餐的官員,四個典型的特徵,肚裡沒貨,怕被識破;裝模作樣,得過且過;滿腔壞水,等你犯錯;絕對忠誠,深刻體會;

針對這四個典型的特徵,張居正進行了吏治政令的整治。

政策制定之後,那真的是哀嚎一片,而大明皇帝本人也覺得有點急切,給官僚們求情了,但最後還是被張居正說服了,政策順利通過了廷議。

“不是爲了讓朕收回成命?他們上奏做什麼?”朱翊鈞手指在桌上敲動了下說道:“哦,朕明白了,他們掀起這個風力輿論,就是爲了讓官僚們形成共識,朕的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數的官僚們的想法。”

“是要用事緩則圓、相忍爲國,來對付元輔的政令嗎?很有意思。”

朱翊鈞立刻明白了這些人的打算,批評吹求過急、重典治吏,掀起‘事緩則圓、相忍爲國’的風力輿論,然後用事緩則圓去對付政令。

事緩則圓,不是說要明火執仗的反對張居正,而是號喪,通過號喪塑造自己非常的悲慘,把自己坐在受害者的地位上,不明確反對政令,但也不堅決執行,主打一個拖,拖着拖着把朝廷的銳氣給拖沒了。

像台州知府李弘道那樣,敢明火執仗的反抗政令的必然是少數。

而事緩則圓,則是多數,這也是臣權和君權博弈中,除了倍之之外,最爲有效的辦法。

大明官僚們不敢倍之,因爲倍之已經被陛下定性爲了謀逆,但凡倍之,對政令進行加倍執行,那皇帝真的會殺全家,陛下四大案兇名在外,殺人從不手軟。

事緩則圓,就是把所有人的銳氣,全都磨沒了,拖上幾年,上上下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都會有些改變,到那個時候,事情辦成辦不成,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辦成了,則是聖上有德;辦不成,就是天意難違。

無形的大手和人性的惡劣,把事情搞的一團糟,那時候,皇帝陛下沒有罪過,臣子也沒有罪過,都是老天爺的錯,無形的大手有錯,人性本惡有錯。

具體到政令上,比如浙江還田。

如果申時行不肯執行,他也可以事緩則圓,對於申時行而言,辦成了,功在畫策的閣老身上,得罪浙江勢要豪右,得罪浙江南衙出身的士子和官員;辦不成,那輸的是大明百姓,輸的是陛下和現在的首輔張居正。而不是他申時行本人。

還田本就困難重重,阻力極大,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這就是天意難違、這就是無形的大手。

申時行只需要守住松江府這個大本營,松江府開海,是他主要職責,浙江的問題是上一任巡撫吳善言留下的政治包袱,朝廷、皇帝都沒有辦法怪罪他申時行出工不出力。

申時行只要拖,拖到侯於趙新官上任,把還田的爛攤子扔給侯於趙頭疼就好。

侯於趙不可能完成還田,他新官上任,需要下面所有官員對他認可,申時行這個天上人,皇帝的師兄都辦的磕磕絆絆,更別說侯於趙了。

這麼拖下去,朝廷會重新審視還田的難度,最後事情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這就是事緩則圓,拖下去,提議主張的人放棄了,反對的人也沒有了力氣繼續反對,大家糊弄糊弄,上一份奏疏給陛下,說一聲難得糊塗,這事兒,也就這樣過去了。

千百年,這就是官僚們除倍之外,最有效的鬥爭手段。

“先生打算準備怎麼做呢?”朱翊鈞有些好奇,張居正會怎麼處置這個問題。

王國光低聲說道:“元輔打算下重手,士貴己貴,士賤己賤,罪隱不發,罪昭必懲。”

這十六個意思是,士人的尊貴,是因爲自己尊重自己而尊貴,而士人的卑賤,都是自我輕賤自己而卑賤;自我輕賤那就不是士人了,罪惡隱匿不發的時候,也不好針對,但罪惡已經昭彰,那就必須要下死手懲戒了。

“朕之前廷議的時候,希望不要給官僚們那麼多的壓力,給先生治吏造成了困擾,朕會下章內閣,讓先生放開手腳。”朱翊鈞明白爲何是王國光說這件事了。

陛下對給壓力這件事不是特別贊同,所以張居正不方便,而王崇古沒動機,如果萬士和在朝,萬士和早就跑來居中斡旋了。

沈鯉不是不好用,他只是業務還不熟練,那萬士和剛做大宗伯的時候,還整天挨皇帝一個小孩的罵。

朱翊鈞再次強調:“既然通過了廷議,就說明達成了普遍的一致,朕不會輕易推翻廷議決策,在這件事的態度上,朕的意思很明確,支持先生治吏。”

“陛下聖明。”王國光鬆了口氣,陛下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裡,表現出了極強的政治天賦,這是一件幸運的事兒,官僚們糊弄不了皇帝,官僚還沒撅屁股呢,陛下就知道沒什麼好屁。

“臣等告退。”王國光和張學顏俯首告退。

“今天中午去先生家裡蹭飯。”朱翊鈞打算和張居正親自聊聊,省的張居正因爲擔心皇帝的不滿,下不了手。

朱翊鈞的車駕浩浩蕩蕩,百姓一看車駕停下了全楚會館門前,就知道活躍的陛下又到先生家蹭飯來了,這是皇恩浩蕩。

大明皇帝進了文昌閣,看着略顯凌亂的書房,只想到了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居正也有自己想蓋的五間大瓦房,他對萬曆維新的期待值,其實並不高,在考成法、清丈還田、一條鞭法開始推行之後,張居正就把自己五間大瓦房給蓋好了。

讓大明再次偉大,那是陛下要建的高樓大廈。

張居正完全可以做裝糊塗的師爺,糊弄過去,但從凌亂的書房,各種各樣的公文去看,他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

朱翊鈞坐在軟篾藤搖椅上,解釋了自己的來意,張居正也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原來是廣靈縣清汰之事,讓先生動了繼續施壓的心思。”朱翊鈞這才知道,是周良寅清汰成功,讓張居正看到了大明的吏治,並不是那麼鮮花錦簇。

張居正嘆了口氣說道:“廣靈縣的事兒,真的是恥辱。”

萬曆十三年年末,戶部審計廣靈縣的賬目,發現了問題,稅負對不上,少交了一部分的稅。

戶部收支的時候沒有發現,布政司沒發現、宣府沒發現,甚至連廣靈縣知縣都沒發現,直到戶部審計才發現了問題。

這一層層追責下去,才知道哪裡出現了問題,田賦是收齊了,但沒到縣衙的庫房裡,被人給貪墨了。

清汰之前,廣靈縣,戶房有戶房司吏十二名,坐班的只有四名,而這四名裡面,有三名是晉黨的裙帶,只有一個是真幹活的,名字叫陸安平。

陸安平是按着萬曆九年完成清丈後的田冊收稅,每到夏秋兩稅收繳的時候,他都帶着衙役出城收稅。

他把稅收到手裡之後,發現了廣靈縣知縣手裡的田冊,好像是舊冊,陸安平自己做主,就把清丈多出來的稅,扣在了自己的手裡。

廣靈知縣就這麼收了三年的舊稅,這縣衙、府衙、布政司、戶部也這麼收了三年。

等到清汰的大刀砍下的時候,廣靈知縣被罷免,不坐班的、坐班不幹活的三個司吏,全都被一體罷免,而‘貪墨鉅萬’的陸安平,卻平安落地,因爲他已經和大部分的里正、糧長們來往已久。

扣在自己手裡的稅賦,陸安平也沒自己全拿,而是分了下去,收稅的衙役、配合的里正、糧長都拿了大半去,落在陸安平自己兜裡的銀子,三年一共就二十兩銀子不到。

陸安平這麼‘返點’,是爲了能讓稅以一種較爲平和的方式收上來,弄得武裝抗稅,打打殺殺的多不好看。

陸安平真的要帶着衙役去收稅,真的催逼過急,有可能會被打死。

“真的是個草臺班子啊。”朱翊鈞聽完了廣靈縣的事情,感慨萬千,世界的確有些潦草,即便是稅賦這麼嚴謹的事兒,居然給陸安平搞了三年才發現。

張居正嘆了口氣說道:“其實戶部是因爲商稅多了,對農稅不是那麼在意了,戶部全以爲是廣靈縣沒收到手裡,就當是欠稅,等欠的多了再追欠;”

“山西布政司在太原,而廣靈縣在雁門關外,夏秋兩稅直接起運入京,不過山西布政司的手,自然不多過問;府衙則是糊弄了事,看廣靈知縣報的沒問題,就直接上繳了。”

“廣靈縣知縣,他稀裡糊塗的做了三年知縣,連自己該收多少稅都不清楚。”

大明的基本政治架構是條條塊塊,廣靈縣報上去沒問題,宣府根本沒有審查,直接上交了。

但的確是草臺班子,因爲不僅僅是廣靈縣一地,張居正簡單的看了戶部審計欠稅賬目,發現至少有二三十個縣,都是這麼幹。

“那陸安平呢,還繼續做他的戶房司吏?”朱翊鈞有些好奇這個能幹的書吏,居然躲過了清汰的大刀。

張居正笑着說道:“現在陸安平是主簿了,至於稅賦,還讓他留存兩成,向下分配。”

“留存兩成?”朱翊鈞坐直了身子。

張居正解釋道:“就是維持地方穩定,這官字兩張口啊,陸安平、收稅的衙役、糧長、里正,在朝廷看來是吏,對於百姓而言,就是官,不把官餵飽,他們是不會盡心做事的。”

“也省的他們巧立名目,鑽空子發財,激化官民矛盾了。”

“兩成田賦不算多,可這人心啊,貪心不足蛇吞象,就怕兩成也喂不飽,繼續朘剝了。”朱翊鈞有些擔心的說道。

兩成的田賦,真的不算多了,如果用兩成田賦換酷吏衙蠧不繼續催科逼稅,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真的不算虧。

大明現在稅賦主要構成是官廠營收上交、煤鐵煙專營利潤上交、鈔關抽分和關稅,這些統稱爲商稅,萬曆十四年的商稅,已經高達1890萬銀,佔大明財政收入的54%,而農稅的比例,正在累年下降。

這裡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菸草專營,本來戶部預計只有二十萬銀,但最後上交的利潤超過了三十萬銀,毛呢官廠第一年還在賠錢,第二年才收支平衡,第三年上交的利潤才兩萬銀不到。

不出十年,菸草專營的收入,真的可以填平軍費支出。

也就是朝廷現在有錢了,不在乎這點,否則陸安平這返點的稅,還是要催逼追欠的。

“陛下,山外兩府,大同府和宣府,民風是有點剽悍的,陸安平剛開始做也是鋌而走險,要不然下鄉收稅的衙役,怕是也好過不了,弄出民亂來,廣靈縣上上下下全都得出事。”張居正對這個倒不是特別擔心。

要是能,陸安平早就自己揣腰包裡,還能‘返點’?都是民風剽悍給逼的,這也是一種官民博弈後形成的共識,只不過在稅法中以留存的方式,合法化了。

大明每個縣有每個縣的情況,發展情況不同,稅法執行的也不同,大明不是每個縣衙,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政令也要因地制宜,考慮地區發展差異。

朱翊鈞晃着搖椅,笑着說道:“那倒也是。”

“先生啊,馬上就要萬曆十五年了。”朱翊鈞看着窗外,略顯有些失神的說道。

萬曆十五年,大明徹底走向衰亡的關鍵節點,張居正的所有新政,在這一年被徹底廢除,大明向着深淵滑落,再也無法阻擋。

“臣愚鈍。”張居正有點不是很理解的說道:“前日又下了一場大雪,這場大雪,把整個淮河以北,全都覆蓋了,明年不會有蝗災旱災,臣覺得明年,仍然是欣欣向榮的一年。”

張居正看不到任何值得擔心的地方。

朝鮮戰場,戚繼光掌握着牢牢地主動權,摁着倭寇給京營銳卒刷經驗;李成樑沒有擁兵自重,遼東開拓了近五十萬畝田;綏遠部分沙地都恢復了生態,不再飛沙走石;

羊毛產量再次升高,臥馬崗修路也在籌備,關西七衛在有條不紊的恢復;

雲南正在準備修條路到老撾,精絕鹽,可是水肥重要的添加物;大明在海上的開拓,依舊如火如荼,甚至總督府的制度也在完善之中。

張居正認爲,萬曆十五年,依舊會是快速發展的一年。

“沒什麼,就是感慨下時間如同白駒過隙,一眨眼,朕登大寶之位,已經十五年了,回頭看這十五年,朕問心無愧。”朱翊鈞打了個懶腰,依舊愣愣的看着窗外發呆。

“陛下聖明。”張居正再俯首,他稍微看了會兒,發現陛下真的就只是發呆,便坐下,繼續處理手中的公文。

朱翊鈞的確在發呆,他在看王夭灼帶着朱常治、朱軒姝在朴樹下堆雪人,朱常治戴着狗皮帽子,臉凍得通紅,堆着堆着,也不知道誰先起的頭,就打起了雪仗。

王夭灼訓斥的聲音響起時,朱翊鈞露出了一個笑容。

從全楚會館出來,大明皇帝再次開始上磨,前往了北大營慰問軍兵,前線犧牲的軍兵家眷,朱翊鈞登門拜訪,詢問家眷們生活的難處;從軍營離開後,朱翊鈞去了十王城,見到了遷入京師的藩王。

日暮時分,他又在皇家理工學院,接見了祭酒、學正。

回到通和宮,朱翊鈞也沒歇着,把潞王朱翊鏐叫來,狠狠的罵了一頓,潞王府的萬國美人,鬧出了點幺蛾子,今年送到潞王府的一個波斯美人被凍死了,不是朱翊鏐玩死的,他還沒那麼的暴虐,是萬國美人宮鬥,斷了這美人的煤。

朱翊鈞訓斥,主要是擔心朱翊鏐有什麼危險。

“陛下,戚帥軍報。”馮保將一封塘報放在了桌上。

羽柴秀吉帶着三萬人從忠州撤退到了釜山,而且墩臺遠侯探聞,羽柴秀吉八成要轉進本土。

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
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