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

朱翊鈞的笑容很是陽光燦爛,廷議間隙的羣臣,都對皇帝的開心,有些不解,陛下到底在笑什麼?

譚綸是個有什麼就說什麼的豁達之人,他看張居正整理奏疏,便俯首問道:“陛下,在笑什麼?是笑賤儒們不弘不毅,寧願跪着,也不肯站着嗎?”

朱翊鈞搖頭說道:“那倒不是。”

“朕的寶岐司終於發揮了積極作用,朕不是在做無用功,執守堅定,事必期於有終爲毅,話雖然這麼說,但是這總是沒有任何迴應,就會變得迷茫,侯於趙在遼東墾荒,用到了寶岐司的《番薯說》,朕在笑這個。”

譚綸恍然大悟,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賤儒不值得關注,墾荒才需要關注。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和廷臣,先生在整理着奏疏,準備繼續廷議國朝大事,廷臣們在交頭接耳,小聲討論着國事,主要討論的便是快活碑林和跪禮。

比如萬士和就在跟馬自強討論關於禮法之中的跪禮,根據國朝實錄中的記載,當時天下尚循胡俗,跪拜爲禮,喝一個酒就得磕一個,從跪禮便說到了當時的殉葬之禮。

如果把胡俗胡禮看做是流毒的話,那麼高皇帝建立的這套法統中,就一直在拔除這種流毒。

洪武初年,除了跪禮甚囂塵上之外,還有就是民間殉葬極爲普遍,而高皇帝將殉葬拔升到了一個帝王禮,以此來禁絕民間殉葬,而高皇帝殉葬制度,也有其政治意義,防止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後宮干政行爲。

萬士和現在讀國史,以前對高皇帝一些不理解的地方,逐漸變得理解,度世勢,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去理解歷史事件,這本身就是賤儒做不到的事兒,他們只會以當下的價值觀去評斷。

高皇帝的後宮裡有不少武勳的女兒,再加上太子朱標離世,要繼任的建文君實在是壓不住那些武勳,殉葬就是爲了讓建文君坐穩皇位,爲了讓建文君朱允炆坐穩皇位,高皇帝甚至把滅了北元朝廷的藍玉都冤殺了。

在懿文太子朱標死後六年的時間裡,朱元璋殺了半個朝堂,但是建文君,還是沒能在這條完全鋪好的路上走下去。

而廢除殉葬這個制度,在萬士和看來,是憲宗皇帝給英宗皇帝臉上貼的金,給老爹強行挽尊了一下。

明英宗朱祁鎮他所有的黑料,幾乎都是由憲宗皇帝修國朝實錄時候,收集整理編修,叩門也好、給胡人彈胡琴、娶胡女爲妻,都是被實錄給實錘的事兒。

給胡人彈胡琴,大抵就像是,唐太宗俘虜了頡利可汗,讓頡利可汗在李淵面前跳舞一樣,是一種宣揚武威的方式。

朱翊鈞好奇的看着這一幕,他想到了一個電影,楚門的世界。

大明的皇帝其實就是活在楚門世界裡的楚門,有無數的人圍繞着皇帝身邊,精心編織出了一套又一套的謊言,進而構建出了堅不可摧的信息繭房,讓皇帝活在鮮花錦簇之中。

而張居正要破除這種信息繭房,培養皇帝,他的方法是:行之者一,信實而已。

任何不基於事實的討論,都應該視爲無事袖手談心性,都應該反對。

眼下的大明朝堂並不健康,一個喜歡言利聚斂不相信律法的刑部尚書,一個更擅長禮法和國史的吏部尚書,一個總是過於激進、諸事訴諸於暴力解決的兵部尚書,一個嫂溺須援手、事急從權宜的總憲,一個剛入朝向前大宗伯請教禮法的現任禮部尚書。

比較正常的是首輔張居正、大將軍戚繼光、俞大猷、大司徒王國光,其餘的其實都不算太正常。

可是這已經是張居正傾盡全力打造出的局面了,至少都能做事,這就足夠了。

“葛總憲,要辦雜報?”張居正整了好了奏疏,拿出了一本奏疏,頗爲驚訝的問道。

葛守禮點頭說道:“眼下有奸猾之輩託名山人,印刊書貼妖書,妖言惑衆,製造風力輿論,妄左右朝綱,而朝中多有阿附等情,妄行誣詆,陽爲論事,實陰以攻臣。”

“邪小人,已蒙聖斷處治,我等臣下不得置之不顧,書貼其所言,有朝廷政體所關,天下治亂所繫者,使忠邪混淆,是非倒植,卒致國是不定,政本動搖,非細故也。”

“故此辦雜報,正本清源。”

書貼妖書,是一種政鬥手段,山人,就是政治掮客,他們專門寫各種以假亂真的小作文,來製造風力輿論。

張居正和高拱關係極好,張居正在萬曆五年回鄉的時候,路過新鄭,還專門拜訪了一下,高拱無子,張居正見證之下,高拱過繼一子在膝下,高拱死後,張居正頂着萬曆皇帝對高拱的厭惡,給高拱請到了官葬。

但是在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後,託名高拱所著《病榻遺言》一卷出現在京師的大街小巷,在這一卷中,高拱對張居正進行了全方面的詆譭,而後風力輿論高漲,最終促成了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

這種手段屢試不爽,比如兩次妖書案中的《憂危竑議》和《續憂危竑議》,都是圍繞着國本之爭搞出的妖書書貼。

妖書,一種可沖垮明朝信譽的謠言。

“總不能朝廷捱罵不還嘴吧,這幫賤儒想說什麼說什麼,既然要吵架,要提供一個地方給他們吵架,我就尋思着辦一個雜報,任人投稿,不具名,有些事掰開了揉碎了討論,理越辯越明。”葛守禮開始陳述他辦雜報的理由。

輿論的高地,朝廷不去佔領,就會被他人佔領。

最近葛守禮異常的惱火,範應期、王家屏、王崇古也都非常的惱火,關於楊博的若干謠言在民間製造風力輿論,隨意編排,這個編排就包括了楊博在薊州擊退把都兒和打來孫,被渲染成爲了輸重賄禮送出境。

楊博在嘉靖年間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是唯一被皇帝宣見的朝臣,當時除了嚴嵩能偶爾見到世宗皇帝之外,也只有楊博了。

這些個妖書,影響不是很大,因爲所言太過於荒誕,但仍然讓葛守禮很惱火。

“已有了邸報,還要辦雜報,葛總憲,這是不是有些僭越了?”馬自強有些奇怪的問道,邸報還不足以溯本清源嗎?

葛守禮想了想說道:“邸報太過於嚴肅了,邸報是定性,是蓋棺定論。”

“有理。”馬自強點頭贊同了葛守禮的想法,邸報太過於嚴肅,而雜報,誰都能投稿,也不署名,大家便方便在上面吵架了。

雜報半月一刊,審覈也是由全晉會館來辦,這是全晉雜報,當然也可以辦全楚雜報、全浙雜報、復古雜報等等,大家都可以辦,到底誰有理,辯上一辯便是。

“還是不辦的好,三人成衆,衆口鑠金,日浸月潤,鑠金銷骨。”張居正還是不贊同辦雜報,有邸報就夠了,雜報遍地,反而混淆視聽。

“先生,朕以爲沒什麼不能辦的,先生教朕,說大禹治水,堵不如疏,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朱翊鈞覺得可以辦,至於理由則是張居正講的《召公諫厲王止謗》,這是左傳上的一個故事。

按照賤儒們的史觀,只有《春秋》有大倫,就連《左傳春秋》都沒有三綱五常的大倫,所以不讀也罷。

可是張居正講左傳,而且講的很細緻,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出自左傳。

說的是周厲王暴虐,國人多誹謗,周厲王說:國人不體諒君王的難處,設立了衛巫,專門抓誹謗議論君王的人,一時間國人便沒有一個人敢說話的,言路徹底閉塞斷絕,後來,召穆公就對周厲王說:治理風力輿論,國人之口,比治水還要難,一旦水壅塞潰壩而多傷人。

治水要因勢利導,治民也要讓民說話。

周厲王不聽勸諫,國人暴動,周厲王出逃鎬京,厲王奔彘就成了一個典故。

厲王奔彘,還真是張居正教給小皇帝的典故,現在小皇帝拿這話堵張居正,讓張居正答應葛守禮辦雜報。

“陛下容稟,臣並不擔心陛下的英名受損,臣只擔心這些讀書人,這辯經已經是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了。”張居正終於把自己的話表達清楚了。

他否定辦報,倒不是擔心小皇帝會被罵的口不擇言,而是擔心這幫讀書人被皇帝撤下最後一塊遮羞布去。

小皇帝的辯經能力,張居正是非常認可的,這回旋鏢打起來,連他這個首輔都接不住。

這雜報一旦開辦,被罵的指不定是誰呢。

張居正,已經用盡了全力,來保護天下朝士和士林了,很少人知道,他封印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怪物,這個怪物不可名狀。

“先生多慮了。”朱翊鈞笑着說道:“朕只是個孩子。”

張居正看向了次輔,又看向了萬士和,再看向了葛守禮,最後只能無奈說道:“臣,遵旨。”

沒有人直面過小皇帝的恐怖,承受這份大恐怖的只有張居正一人,所以廷臣也覺得,張居正誇大其詞,皇帝還只是個孩子而已。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直面恐怖的時候,不知道到底多麼恐怖。

廷議之後,王崇古離開了京師,向着永定毛呢官廠而去,在路上,王崇古再次看了一遍官廠志書,而後閉目養神了很久,思索着官廠的種種問題。

最近官廠死了三個人,熱死的。

王崇古每五天親自過來一趟,在他不在的時候,官廠熱死了三個人,主要是清洗羊毛的窮民苦力,清洗羊毛需要加熱,所以整個清洗工場裡溫度能達到六十多度,按照官廠的規定,每過一刻鐘就要出來休息一刻鐘再幹活。

可是羊毛的清洗是按斤算價,一斤給一分銀,一個苦力一天能撈十多斤,這就是一錢,幹一個月的時間,就是機器也要維護,所以上工都是上一天,歇一天,一個苦力一個月能得一兩銀子,一年就是十二兩左右。

爲了這一分銀,窮民苦力們是不肯休息的,即便是三伏天,熱死人的工場裡,依舊有人不遵循規定,不肯休息一刻鐘再幹活。

因爲高溫之下,十斤羊毛是一錢五分銀,多了五成是高溫補貼。

三個人在車間裡被熱死了,這件事發生在六月份最熱的時候。

這給王崇古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三個月來,他被言官彈劾聚斂、彈劾苛責小民,王崇古就是長了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楚,好在皇帝沒有怪罪,而是讓官廠拿出撫卹的政策來。

最後,這三個人的家眷每人獲賠了二十兩白銀,纔算是了結,工傷賠付,但是死了人還是要有人負責,官廠的總辦被下獄坐罪,而王崇古罰了三個月的俸祿,王崇古也是四處奔走,還專門跑到皇帝那兒求情,纔算是救出了總辦。

但凡是在工場裡做工都算是工傷,王崇古的官廠志法例篇,又多了一章,專門研究如何減少工傷。

按照官廠志書法例篇而言,生產活動超過了三十人的死亡會追責到王崇古這個督辦的頭上,10人到30人會追究到陳德柱這個總辦的身上,而3人到10人會追究到會辦身上,3人以下追究到代辦的頭上。

代辦就是工匠裡的大把頭,十人一隊算一個把頭。

“見過大司寇。”總辦陳德柱站在官廠牌樓下,看到王崇古的車駕停穩,哐當就跪下了。

他以爲下獄坐罪必死無疑,但王崇古百般搭救,陳德柱不僅出獄了,還繼續擔任總辦,陳德柱很是感恩王崇古。

王崇古擺了擺手說道:“我在不跪榜上填了名,日後你可不能再跪了,本來官廠多事,就是滿腦門的官司,你日後再跪,就把我跪到天牢裡去了。”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誠不欺我啊。”

“是。”陳德柱聽聞只好站起來,頗爲恭順的說道。

王崇古順着中軸闊路一邊走,一邊問道:“高溫補貼發下去了嗎?這個錢若是被問出來有人上下其手,我怕是要進快活碑林,被人世世代代嘲弄了。”

有些錢是可以拿的,比如羊毛堆積,找廠外苦力處置,這個賬不好對賬,包攬差事的大把頭,就會搞一些小動作,只要成本上,不超過自己處置的成本,王崇古一般都是聽之任之,但是有些錢是碰都不能碰的,比如這個高溫補貼,這可是用命換來的錢。

朝廷每月都會派緹騎風聞言事,這要是被問出來,王崇古、陳德柱,官廠內外都得刻在快活碑林之中。

快活碑林,就是爲了快活而吃拿卡要,貪墨鉅萬,最後在碑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和高度。

在羞辱人這方面,王崇古對皇帝的能力是非常認可的。

“這錢拿了,匠人們怕不是先敲我腦袋咧。”陳德柱滿臉堆笑的說道:“這有的錢拿了,匠人忍了,答應給的不給,一把子力氣的匠人,真的會殺人的,老實人發脾氣,最是可怕。”

“嗯,知道就好。”王崇古對陳德柱的話,非常認可,行之者一,信實而已。

王崇古對於信實的理解,和張居正又不太一樣,在他看來,信實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這一點和他一貫以來的信念是十分契合的。

朝廷答應給高溫補貼,不給了,卻還要歌頌困難,那匠人真的會發脾氣的,陳德柱的回答是自下而上的回答,而王崇古的要求是自上而下的。

不信守承諾,答應的條件不給,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麼來,但是這人心頭的火,累積起來,量變成爲質變,就是天傾地覆。

朝廷給了任務,我做好了,朝廷給恩賞;做不好,朝廷給威罰;朝廷承諾的兌現了,下面人就更加努力幹活,這不是天經地義之事?

道理往往如此,但現實不是如此。

就像是明明給邊軍吃飽了,邊軍就能守住關隘城池,給邊軍半餉,就能殺穿賊人,但往往答案是邊軍飢腸轆轆。

王崇古端着手問道:“我要的東西弄好了嗎?”

“弄好了。”陳德柱趕忙回答道:“已經用上了。”

“去看看。”王崇古徑直走向了洗羊毛的工場,這裡因爲需要加熱,所以夏天的時候,真的能熱死人。

九月其實已經進入了深秋,秋老虎已經只有最後一點力氣逞兇,但是這個羊毛工場裡,依舊是跟蒸籠沒什麼區別。

“39度,嗯,不錯不錯。”王崇古走進去就出了一身的汗,來到了溫度計前,讀出了溫度,39度的室溫,依舊很熱很熱,但也不是一個熱死人的溫度了。

工場裡風一陣又一陣,這是王崇古設計的羊毛清洗工場的空氣循環系統,這一套系統包括了水排、鼓風機和水簾牆。

水簾牆是特別燒製的磚瓦,抽出的井水灑在瓦牆之上,冷卻瓦牆的同時,一共七個水排組成的鼓風系統,水車帶動輪轂轉動,輪轂帶動風葉,將瓦牆上的水汽吹到整個工場之中。

這不是王崇古一個人的發明,是工場裡工匠們集思廣益的結果。

比如水簾牆是從養豬的豬舍那學來的,多一個水簾牆,溫度能低8到10度,比如這個水排和鼓風機則是從兵仗局那裡得來的,而水排和鼓風機的鼓動,則是利用了朱載堉發明的曲柄。

而這些讓工場裡的溫度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陳實功和李時珍兩位大醫官過來看過了,說那三人其實是被憋死的,不是被熱死的,就是水汽太重,通風太差導致,讓我們官廠一定留心。”陳德柱見王崇古對工場的新設備很是滿意,就又解釋了一句。

“這些工匠的親眷還有沒有來生事了?”王崇古走過了一個個的羊毛池,詢問着。

陳德柱十分肯定的說道:“聽說要孩子能到官廠學堂讀書,就不再生事了。”

官廠學堂,是王崇古仿照葛守禮全晉會館家學堂,搞出的學堂,就是教人讀書寫字算數,一共就讀六年,也就是啓蒙,之後就看家裡是否培養了,學成之後,可以繼續到官廠裡做學徒,也可以謀求考取功名。

學堂只對官廠內的匠人子弟招生,不需要太多的束脩,讀書的條件非常簡陋,連識字的書,也是一年一收回,收回來,給學弟學妹們使用。

官廠學堂也收女子,廠裡面的織工大部分都是女子,父母都在官廠做工,這孩子只能滿街亂跑。

王崇古原來只打算弄個地方,讓這些滿街亂跑的孩子有個安置的地方。

他的初心可以說非常功利,他就是想把這些匠人子弟的孩子都圈起來,別跑沒影了,父母去尋找,耽誤生產,耽誤生產,這不是耽誤賺錢嗎?

他的動機就是多賺錢。

結果,報名的太多了,王崇古只好把自己的人脈發動起來,找到了一批教習,這官廠學堂算是辦了起來,第一年交回來的書,讓王崇古感觸極深極深。

交回來的書,全都是完好無損,甚至可以稱之爲嶄新,不是工匠子弟們不好好讀書,相反,他們非常珍惜每一本書,每一本書都包着封皮,裡面沒有任何塗抹。

在萬曆四年這個年代,能讀書,最少也是個寒門,寒門也是有門第的,家裡連個門檻都沒有的工匠們,能讓孩子讀書,那是王崇古王大善人大發善心,所以,這工匠學堂裡,從父母到孩子,對書很上心,保護的很好。

王崇古走出了羊毛工場,又對陳德柱交待了一下這個要定期維護,再熱死人了,沒人能兜得住。

“大司寇,這是匠人的家眷們送來了禮物。”陳德柱拿來了一個單子,上面寫着一堆的東西,王崇古看完眉頭緊皺的說道:“都退回去,官廠本就是聚斂之地,若是我拿了,明天都得進天牢去。”

陳德柱一臉爲難的說道:“大司寇,還真的拿,匠人們最近詢問的事兒比較多,若是不拿,人心動盪。”

王崇古察覺到了陳德柱話裡有話,面色冷厲的說道:“有話就說,吞吞吐吐。”

“聽說官廠學堂給大司寇帶來了不少的麻煩?”陳德柱選擇了實話實說。

匠人們的消息雖然不算靈通,但是也聽說了朝中的事兒,熱死了三個人,王崇古就被攻訐,而這官廠學堂也是被攻訐最多的地方,匠人們不免有些擔心,這工匠學堂若是辦不下去了,孩子們去哪裡上學?

官廠學堂興教化,王崇古也要被罵?

是的,官廠帶有原罪,只要是官廠的一切,都應該被批判,況且這個學堂還收女學生,女學生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是大家閨秀才能有的待遇,等閒百姓人家的孩子,這女子哪個不是不多大就去田裡幫着撿麥穗,幫忙施肥種地?

言利已經很可恥了,可是你王崇古還要聚斂,那是陷主上於不義,陷天下於窮困。

這個邏輯思維這樣的:人君之失民心,常自聚斂始,蓋上好聚斂,則興利之臣必迎合上意,以刻剝民財。此人心所以怨畔,而天下困窮也。

所以王崇古是興利之臣,主上好聚斂,作爲臣子非但不責難陳善,面斥皇帝的過錯,反而助紂爲孽,王崇古早就已經變成了壞事做盡的奸臣了。

官廠學堂被廣泛反對,還是因爲王崇古奉命整飭天下六十四學院,導致的風力輿論的壓力。

這拿,就是苛責小民,是受賄,這不拿,官廠人心動盪,畏懼學堂被取締,人心惶惶;

這官廠、官廠學堂,辦就是聚斂興利;這官廠、官廠學堂不辦,就是違抗聖命。

做點事,就是這麼的難。

“唉,就拿一筐雞子吧。”王崇古拿了,拿了一筐雞蛋,他終於理解,爲何侯於趙在平虜堡到彰武墾田,明知道可能會被彈劾,還是拿了百姓的瓜果蔬菜。

人心齊,泰山移。

人心若是散了,那百事無成。

“朝裡的事兒,廠裡的匠人們就不必擔心了,風雨要淋也是淋到我身上,淋不到他們身上,安心做事就是,把賬本拿來,我看看。”王崇古讓陳德柱不用擔心朝中的風力輿論,官廠近萬餘人,官廠周圍以毛呢爲生的數萬人,都在他的肩膀上扛着,他不能倒下,更沒有退路。

王崇古盤完了賬目,九月精紡布六百匹,粗紡布一萬八千匹,計利99240兩白銀。

王崇古一個月就分成一萬兩的白銀,他拿着算盤,噼裡啪啦一頓算,如果這麼下去,官廠一年的利潤很快就要超過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再加上朝廷和三娘子商談了馬價銀,縮減掉的開支,正好用於京營的擴軍。

王崇古思前想後,從官廠支取了五千兩白銀,他讓四個人擡着銀子放進了車裡,向着京師而去。

他帶着白銀敲響了全楚會館的大門,他打算按照過往的路徑依賴,求告託庇到元輔這裡,請張居正幫忙。

自從張四維那個倒黴玩意兒被送到解刳院後,要瓜蔓王崇古的聲音,不絕於耳。

王崇古的壓力真的很大。

元輔,看在能賺錢的份上,救一救。

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