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

大明皇帝比朱翊鏐好說話,大多數時候的確如此,但一旦有人突破了底線,朱翊鈞就會比潞王還要不守規矩,這一點,一次次的政治鬥爭已經證明。

皇帝不講規矩的時候,對於百官,就是天塌了。

朱翊鈞盤點了整個案件的過程,發現了一個南衙官員的特點,就是他們特別喜歡找個替罪羔羊,用海瑞的話說,這都是老手段。

試圖用一個、兩個替罪羔羊,承擔起所有的罪名,給所有人一個交代,從本該一死了之的菜農,到生藥鋪的單文,再到戴鳳翔,全都是替罪羔羊。

皇帝不是這麼較真兒的話,或者比較軟弱的話,這件事就止於菜農,或者止於單文了,一如當初的王景龍,一如當初的高拱,萬曆元年正月的刺殺案中,王景龍和高拱都是替罪羔羊。

大明皇帝要公審舒化、戴鳳翔以及一起集資的七個官員,除此之外,還有前徐州知府陳吾尹,以及公然兜售買賣礦產,以權謀私、兜售附籍、爲難軍戶的七個反賊。

公審,朱翊鈞也幹了,這樣一來,也沒有人能再挑剔潞王了。

“臣徐邦瑞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魏國公徐邦瑞到了南湖別苑覲見,頗爲恭順。

“愛卿免禮,坐下說話。”朱翊鈞笑了笑說道,他對大明武勳並沒有過多的要求,只要不搗亂就好,這次徐邦瑞就做到了不搗亂,在大明水師從松江府至南衙,接管防務的時候,徐邦瑞就沒有任何的不滿,拱手相讓。

“南衙的賤儒指望着愛卿能夠不讓大明水師接管,但愛卿倒是爽利,沒有任何的猶豫,朕甚是欣慰。”朱翊鈞直接開口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素來如此,有話直說,猜來猜去的還容易猜錯。

徐邦瑞俯首說道:“陛下盛讚,臣受之有愧,實乃仰祖宗之德,臣有家訓,國公府與國同休,國在,國公府纔在,臣前些日子研讀矛盾說、公私論,看到了元輔說:管子曰:以家爲家,以鄉爲鄉,以國爲國,以天下爲天下,恍然大悟,茅塞頓開,對家訓理解更深一層。”

“有國纔有家。”

《管子》是雜家,其著作思想有儒、黃老、法家,也有兵家、縱橫家、農學家等等。

和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完全不同,按照儒家的說法一切都要先修身,而按照管子的說法,那就是國和家密不可分,並不是需要明確切割的概念,是一個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管子這話,其實就是一種質問,你不以家爲家,以國爲國,認別人的家爲家,認別人的國爲國,你怎麼修身?修出來的都是錯的。

“愛卿還看矛盾說和公私論嗎?”朱翊鈞笑容更加燦爛的問道。

“臣這也是閒來無事,和專門治學的書生不同,就是感興趣纔看一看,感悟不深。”徐邦瑞趕忙解釋,他沒有研究的非常透徹,就是簡單的看了幾十遍而已,作爲國公,把握政治風向,就是他的職責。

至於政治鬥爭?英國公張輔已經用自己的例子證明了,武勳是鬥不過這些讀書人,文官就是專門幹這個的。

只要不謀反,再大的風也吹不到他們國公府家裡。

“很好。”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敲動了下,纔開口說道:“愛卿,朕有件事要交給你辦,大功坊外搭了個大刑堂,就在愛卿家門口,愛卿是知道的,這是要公審,不知道愛卿要不要主持這個主審?沒什麼需要做的,坐在那兒就行。”

“臣遵旨。”徐邦瑞也沒有猶豫,立刻就接旨了,也沒有什麼不情願,他早就做出了選擇,不是這次接管防務,而是在更早之前,還是宋儀望在南衙做巡撫的時候,徐邦瑞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宋儀望在南衙推行清丈法,那時候南衙勢要豪右百般不願,徐邦瑞作爲魏國公,帶頭讓宋儀望領着人清丈了自家田畝,而且這些年,他在偷偷摸摸的執行還田的政令,將田畝交給衙門,換取船引。

船引是個好東西啊,就是不自己下洋販賣,光是賣船引,一張船引一年都得一萬兩銀子了,可比在土裡刨食兒要強得多。

徐家一門兩公爵,北衙定國公、南衙魏國公,能在洪武、建文、永樂年間的劇烈動盪之中,仍然存續,家訓肯定是有點東西的。

田畝換船引,也算是審時度勢,還能趁着開海的東風,大賺特賺。

皇帝讓他主持公審,又不是讓他研判法律條文,就是以南衙最大勢要豪右的身份,做出表態,支持皇帝的決策。

“臣就是有些擔心,王次輔會不會以爲臣越俎代庖,手伸的太長了些,若是這心裡擰了疙瘩,恐怕略顯不妥。”徐邦瑞說出了自己的擔心,王崇古會不會覺得本該屬於自己的位置,被魏國公給佔了去?

這要是擰出疙瘩,甚至是結了仇,就得皇帝出面調停了。

“那倒不會,王次輔釣魚去了。”朱翊鈞說起這個就是一臉的難繃,南巡說好的休假,結果其他人都在休假,就他皇帝忙的腳打後腦勺,看完奏疏還要接見朝臣,還要辦案。

“啊,釣魚?”徐邦瑞只知道張居正和戚繼光釣魚了,王崇古也釣魚去了?

釣的真的是魚嗎?恐怕是人。

元輔、大將軍、次輔,這多好的目標,一旦將他們做掉,大明皇帝立刻丟了左膀右臂,一如當初世宗皇帝沒了張璁。

朱翊鈞搖頭說道:“他們一條魚沒釣上來,不是沒魚,那邊魚很多,大抵是平日裡不釣魚,所以不會吧。”

不是一語雙關,是真的沒釣到一條魚,王崇古都急眼了,要抽水!

南衙這魚不識趣,不會自己主動蹦到魚護裡,駱思恭買了很多魚扔進了龍潭裡,但三位大老爺,愣是一條沒釣到。

獅子山是個古戰場,朱元璋建閱江樓是因爲獅子山好觀察敵情,而戚繼光選擇獅子山釣魚,也是因爲這裡好觀察敵情,大明京營已經從浦口渡江,就駐紮在

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
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