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

克終之難和長生野望,是一對伴生的雙生子。

克終之難,不僅僅是君王,還有臣工,王崇古的侄子王建,張居正的門下第一鷹犬王篆,凌雲翼本族的背刺,都是類似的克終之難。

張居正之所以要如此急切的把全楚會館交給申時行,甚至大動干戈的對張党進行清黨,也是基於這種擔憂,趁着現在還有精力,把這些事兒都辦了,而不是留給後來者申時行。

申時行他也辦不了。

大明在嘲笑費利佩老了,就開始胡作非爲的時候,這個劫難也會公平的落在大明的皇帝、大臣的身上,誰也躲不過,誰也逃不了。

人老了,體力下降精力不濟,下面的人就開始動各種各樣的小心思,如此彼此猜忌,螺旋上升之下,克終之難就成了個解不開的疙瘩。

道爺想用修仙這種超脫的力量,來震懾朝中大臣和野心之徒,很顯然,他失敗了,大多數人都不信道爺真的能成仙。

緹騎的動作真的很快,會試九天,緹騎就把前後問題調查的明明白白。

“現在的問題是,凌次輔慚愧致仕,舉薦了少宗伯你做次輔。”申時行眉頭緊蹙的說道。

緹騎的調查還沒有完全公開,目前還在緹騎衙門之內,陛下還沒有移交有司。

凌雲翼不得不致仕,他不致仕,陛下就沒辦法公開的處置此案,無論如何都要給凌雲翼這個面子,凌雲翼致仕,案情纔可以繼續推進,但他致仕,朝中本身穩定的格局就再次被打破。

張黨勢大,盤根錯節,羣臣結舌,大明監察、糾錯力量對張黨失效,如果凌雲翼這個殺星再一走,張居正刀刃向內,甚至都會被反噬,所以朝廷的局勢需要凌雲翼繼續在朝中。

這就又變成了一個取捨問題。

奸臣蟄伏數年的精心謀劃,真的不如蠢貨的靈機一動,看看這蠢貨靈機一動,把凌雲翼、張居正都架在了臺上動彈不得。

“我去做次輔?”高啓愚指了指自己,自己都樂了下,搖頭說道:“真要我登臺唱戲,那也是和你申時行唱對手戲。”

高啓愚可不覺得自己能和張居正唱這出對臺戲,張居正這一生的對手是高拱,是王崇古,是凌雲翼,高啓愚不覺得自己能起到制衡張黨的作用。

首先,高啓愚手裡就沒有三千客兵這種力量。

“所以,現在等陛下、先生、次輔商量個辦法出來再說。”申時行告知了高啓愚所有的內情。

高啓愚得虧找到了申時行,否則他找其他人打探,都不能告訴他真相,因爲陛下並沒有公開,這些消息,只有少數明公有資格知道。

申時行和高啓愚商量了片刻,他們也沒商量出個所以然來,都覺得最終結果,大概是捂蓋子,至少等張居正對內大規模清黨結束,陛下才會允許凌雲翼致仕,這萬曆二十年壬辰科舞弊案,才能繼續推進。

“有個商人到了京師,求告到了我這裡,我沒見他。”申時行和高啓愚聊完了科舉舞弊案後,才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孫克弘帶着兒子入京請罪來了。

王篆倒了,陛下沒有瓜蔓連坐的打算,十幾年,一年三萬銀不到的貪腐規模,還要瓜蔓連坐,朝廷沒那麼閒。

但皇帝沒有追究,不代表着松江遠洋商總孫克弘可以當事情沒有發生。

朝中飄下去一張紙屑,對孫克弘這樣的商賈而言,都是泰山壓頂。

孫克弘找到了全楚會館,才知道全楚會館換了人,這一看是老熟人申時行,立刻納了拜帖,但拜帖如同石沉大海,音信全無。

申時行有些無奈的說道:“我不方便見他,前些日子,才因爲全楚會館宴請之事,被陛下訓斥,我現在再見他,那纔是往炮口上撞,但我不見他,京師沒人見他,現在他便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趕巧了,申時行不方便,他在過年大肆宴請,被高啓愚敲了一悶棍,到現在都沒緩過神來。

孫克弘被普遍認爲是張黨走狗,因爲申時行在松江做巡撫,孫克弘和他申時行來往密切。

孫克弘這點兒事兒,真的不是大事,但凡是有個人能遞個話兒到通和宮,哪怕是在陛下面前提一嘴,陛下知道,這事兒也就過去了,但哪怕是財如孫家,依舊無法做到。

“你的意思是讓我幫忙遞個話?我不傳。”高啓愚當然聽明白了申時行請求,立刻說道:“唯利是圖之輩,我不想跟他們產生任何的瓜葛。”

“孫克弘身後還有個蘇鬆商幫,那我就更不會見了。”

高啓愚已經非常客氣了,作爲士大夫,他對這些商人,沒什麼好臉色看。

商人逐利,往往不擇手段,高啓愚可是非常瞭解小三角貿易,這種歧視,也不能怪高啓愚,這年頭士大夫們,普遍都這個態度。

尤其是對這些身後站着商幫的富商巨賈,高啓愚都是避如蛇蠍。

“反正有這麼個事兒,你見或者不見,都在你。”申時行搖頭說道:“形氣轉續,變化而嬗,松江府商賈正在變得完全不同,總歸有一天,少宗伯,要面對他們的,躲是躲不開的。”

申時行去了松江做巡撫,商賈正在在商品經濟的刺激下發生着令人驚恐的嬗變。

“哦?願聞其詳。”高啓愚面色凝重的詢問申時行這麼講的原因,形氣轉續,就是他們的外表和根本,正在發生劇烈轉變,劇烈到朝廷不得不面對的地步。

申時行想了想,纔將自己看到的內容娓娓道來。

“萬類霜天競自由,松江府完成了商品經濟的蛻變,有好有壞,它走在了大明最前面,就連商賈也是如此。”

“在最開始的時候,整個市場是處於自由競爭,這個時候,一切都欣欣向榮,商賈們握着銀子,甚至親自參與到工坊的生產之中。”

第一階段自由競爭,消費者可以買到各種物美價廉的成本,甚至感慨生活的美妙,工坊主們爲了市場,不得不出讓部分利潤給市場和工匠們,來維持市場的熱切需求,爭奪市場的份額。

這個階段,是最讓人心動的時刻,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都對這種競爭竭誠歡迎。

但自由競爭很快就會進入第二階段,無休止的價格戰,這種價格戰,讓商品的價格,被擠壓到了成本的邊緣,工坊們拼盡全力,都賺不到錢,反而賠錢,而對百姓而言,直觀的體驗,就是商品層出不窮,眼花繚亂,而且價格低廉。

這種無休止的價格戰,是市場徹底崩壞前的癲狂鬧劇,但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止這一切了。

“成本越來越高,因爲需要給工匠足夠的讓利,才能調動匠人的積極性,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匠人們往往枉顧生產條規,開始加大生產,而市場內價格在互相催逼,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薄。”

“少宗伯,你說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申時行抿了口茶問道。

高啓愚眉頭緊蹙的說道:“高昂成本和微薄利潤的夾擊下,再加上價格越來越低,市場刀刀見血,規模越大,抗擊風險的能力越高,中小工坊,會慢慢消失,因爲他們承擔不起這種風險。”

申時行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道:“沒錯,眼看着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我親眼見證過一次樓塌了。”

申時行說的就是棉紡生意,在大明開海初期,大量的棉紡工坊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從松江府上長了出來,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盎然,但僅僅過了十年後,棉布的價格開始持續走低,價格最低的時候,甚至低於了成本價格。

大量中小工坊在這種價格狂潮中,倒在了時代的洪流之中,規模最大、抗風險能力最強的工坊,笑到了最後。

朝廷希望的是,更高生產效率、更多生產技藝改良、更低成本才能獲得自由競爭的勝利;

但現實是,對下壓榨更加狠厲、誰更不把人當人看、價格更低、資本更加雄厚的一方獲得了自由競爭的最後勝利。

孫克弘就是勝利的那一個,他看起來贏了,但他不過是個倖存者罷了。

申時行看着高啓愚,嚴肅的說道:“商場上的兼併,比土地兼併更加酷烈,更加無情,如果不是突然來的環太商盟,讓這些中小工坊們喘了一口氣,有了一些希望,讓他們手裡的土地、工匠、工具更加值錢,他們的退場會更加慘淡。”

“環太商盟的成立,惠澤千萬家。”

環太商盟,不是一出爲了哄皇帝開心、滿足皇帝皇圖霸業的鬧劇,而是切實的得到了一個不太紮實的市場,對大明的影響十分深遠,甚至連高啓愚本人都沒意識到這種意義所在。

“我只不過是爲了做禮部尚書而已。”高啓愚思前想後,還是不肯居功,他的想法比較純粹,那就是進步。

高啓愚有些疑惑的問道:“環太商盟不建立,中小工坊要倒;建立了,他們還要退場,這環太商盟,不是白建了嗎?”

高啓愚在電光火石之間,非但沒有居功自傲,反而產生了濃烈的擔憂,他怕自己爲了進步,辦了壞事。

申時行搖頭說道:“因爲接下來的狂潮,這些小工坊主們,是無法抵擋的,因爲鐵馬來了,一臺昇平九號鐵馬,等於三百個織工日夜不息。”

“鐵馬是十分昂貴的,一馬力要二十銀,環太商盟帶來的商機,只是讓中小工坊在這場兼併狂潮中,能賣個好身價而已,他們已經沒有餘力,進行更大規模的投入了。”

“面對更加強橫的大工坊,商幫,他們只能選擇投降,現在投降,還能賣個好價錢,負隅抵抗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

更高生產效率,讓這些資本雄厚的工坊,更加容易勝出,因爲他們可以繼續投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價格,逼迫弱小者出局,將所有人擠出棉紡行當。

“這不就是田土兼併嗎?”高啓愚略微有些茫然,他甚至有些失態的撓了撓頭,在田土兼併上發生的事,似乎在棉紡行業,再次發生了一遍,雖然經歷更加複雜,而朝廷依舊是無能爲力。

“所以,大明正在形成的商幫,這些富商巨賈,正在逐漸取代鄉賢縉紳,甚至是勢要豪右都不能倖免,松江府棉紡業已經逐漸變成了壟斷,少宗伯總有一天,要跟他們打交道的,而不是現在這樣,避而遠之。”申時行講到這裡就停了。

第一階段自由競爭,第二階段無休無止價格戰,第三階段中小工坊在逐漸出局,一個依託於商幫的龐然大物已經成型。

而松江府正處於第四個階段,這個龐然大物,已經開始逐漸浮出水面,展現出自己對市場近乎於無所不能的可怕影響力。

高啓愚沒有在松江府做過巡撫,申時行講到這裡,就沒有再講,再往下講,高啓愚也不能感同身受。這個在殘忍價格戰中,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龐然大物,幾乎掌控了所有市場,幾乎所有棉市口,都被這個龐然大物掌控,這就是市場集中。

這個龐然大物,展現出了幾個特性:

一:它不被人的意志所左右,哪怕是孫克弘,也是這股意志的奴隸,而非主人,朝廷也有些投鼠忌器,消滅這個龐然大物,等同於消滅產業,等同於消滅匠人們的生計;

二:它不容挑釁,它不允許在這個市場內,有相同的生物存在,它會對任何出現的後來者、中小工坊,展現其殘忍,它不允許後來者出現,也不允許中小工坊生存下去;

三:它會無限制的擴張,兼併和吞噬中小工坊,無限制的擴大規模,把更多的人圈進爲它的奴隸,進而抵抗可能的危機——來自朝廷的絞殺;

四:它的根本是逐利的,當它佔領市場後,不會提供物美價廉的市場,而是對一切進行標價,具體表現爲:供應價格極高,但質量較差的商品。

申時行當初在松江府,也未能看到這個龐然大物的所有特性,他只看到了這四個特性,因爲當下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仍然處於水面之下。

資本雄厚的大工坊,仍然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依舊有大量的小工坊甚至是個體農戶的小作坊存在,甚至因爲環太商盟的建立,原本完成的市場集中,也在分散。

本來這個時候,這個龐然大物,就應該憑藉着壓倒性的規模和成本優勢,對這些中小工坊展開全方面的兼併,突然而然,環太商盟來了,讓這個龐然大物再次潛入了水下,等待時機。

只完成了市場集中,掌控了絕大多數棉紡口,還沒有完成生產集中(兼併)、資本集中(商幫)的龐然大物,還沒有展現出它的全貌。

可即便只看到了一點,但申時行對這個龐然大物,仍然十分忌憚。

申時行對這個龐然大物有一種既視感,他總覺得這個傢伙不是新東西,有一種讓人恍如隔世的熟悉感,申時行回京之後,就知道這種熟悉感不是假的,它早就出現過,而且更加龐大。

早在南北兩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那就是官營酒坊。

大明人都這樣,在迷茫的時候,總是希望從歷史中尋求答案,還真讓申時行給找到了。

宋朝的官營酒坊,影響極其深遠,任何人釀酒,都要通過官營的正店購買酒麴才能釀酒,而這些購買酒坊的小店鋪,就叫做腳店,腳店賣酒,但不賣炒菜,多數都是滷菜和冷餐,而正店提供熱菜,炒菜等。

《清明上河圖》就有正店和腳店之分。

宋朝官營酒業這個龐然大物,發展到最後,已經不受朝廷政令影響了,所有既得利益者竭盡所能的阻止制度發生任何的改變,而且兩宋朝廷,對這個龐然大物無能爲力。

因爲這個龐然大物,發展到最後,已經不是酒家那麼簡單,米糧的糧商、釀酒的正店腳店、賣酒的娼妓,圍繞着酒家經營的賭坊等等,牽一髮而動全身,最終這個龐然大物,隨着大宋的落幕、隨着神州陸沉,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而現在,隨着松江府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個龐然大物,再次慢慢浮出水面來。

不僅是棉紡、木材、桐油、造船、糧油等等,都在向着這個方向發展。

高啓愚回到了家裡,稍事休息後,從拜帖裡找到了孫克弘,請孫克弘會面,孫克弘本來打算在太白樓宴請,但高啓愚把孫克弘叫到了府上見面,而非太白樓。

“宴請自然不必,申侍郎介紹你來,其他人,我就不見了。”高啓愚在孫克弘見禮後,示意他坐下說話,高啓愚沒有太過於傲慢,而是和孫克弘聊了很多關於棉紡的事兒。

申時行這傢伙,除了性格柔仁之外,能力沒的說,讓申時行如此忌憚的事兒,高啓愚自然也要忌憚。

“王篆之事,是先生在清黨,和孫商總無關,商總不必過分擔憂,我明日去通和宮御書房面聖,也會提及此事。”高啓愚倒是給了一個明確的回覆。

孫克弘已然兩鬢斑白,嘆了口氣說道:“不瞞少宗伯,這趟入京,我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來,如果得不到庇護,松江遠洋商行,我可能真的控制不住了。”

“我這人素來心狠手辣,再加上聖上聖眷,這些商幫的豪客,不敢拿我怎樣,但一旦我失去了聖眷,恐怕出了京師,就是千刀萬剮的下場了。”

孫克弘這次是真的有點害怕了,皇帝一旦收回聖眷,他和他們家,就徹底完了,甚至都不需要陛下親自去動手,商幫這幫人,更加吃人不吐骨頭。

“陛下都沒奪你的九品商總官職,你不必自擾。”高啓愚笑着說道,同樣對申時行所言的龐然大物,有了一種新的感觸,這東西,確實得陛下鎮着。

當下大明天下,還真沒有能鎮得住這東西的衙司。

駐蹕松江府,勢在必行。

孫克弘走後,高啓愚去了通和宮面見皇帝,他等在西花廳,因爲陛下在見大明反腐司反腐御史徐成楚,陛下暴怒的聲音,從御書房傳到了西花廳,搞得高啓愚都嚇了一跳。

“133萬銀,他一個小小的彰德府的磁州知州,短短七年,貪了足足133萬!四個王篆了!”朱翊鈞站在御案前,走來走去,王篆十幾年撈了三十多萬兩銀子,這個磁縣知州陳禮珍七年就搞了133萬,足足兩個先帝皇陵還有的剩!

徐成楚低聲說道:“磁州有煤田,他收這些田主的銀子,才收了這麼多錢。”

貪腐來源非常簡單,煤,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裡,柴字當頭。

自從大明採礦技術不斷髮展,這各地都在挖煤,取代過去的柴,爲了柴百姓把整座山整座山砍的光禿禿,現在煤又耐燒,火又穩,價錢也不貴。

磁縣知州陳禮珍貪得銀子,全都來自於煤田,他不是受賄,是讓自己的弟弟去親自經營煤田。

這挖煤斷不了會出現一些事故,而陳禮珍都壓了下去,這短短七年,礦上死了千餘人,終於紙包不住火,被巡按御史發現。

可這陳禮珍是張黨門下,雖然不是嫡系,巡按御史不敢檢舉,就一直壓着,這次張居正大肆清黨,這巡按御史一看張居正連王篆都清算了,知道張居正來真的,就彈劾了陳禮珍。

“他還搞了個煤幫!他也配當朝廷命官?!”朱翊鈞看着手中的奏疏,氣不打一處來。

這133萬銀,除了煤田之外,最大的營收,就是城中煤幫了,這年頭城外山匪,城內惡霸,手上都帶着百姓的血。

作爲知州,陳禮珍就是磁州的父母官,青天大老爺,他親自扶持煤幫,搞得治下可謂是雞犬不寧。

“押送京師嚴加審訊,下章河南,嚴厲督查此案,其黨羽要一網打盡,還百姓一份安寧!”朱翊鈞下了嚴旨,這可是133萬銀,絕不是小數目。

徐成楚猶豫了下說道:“臣發現,河南彰德府,也不是很乾淨,這133萬銀,恐怕有平賬的嫌疑。”

作爲反腐經驗十分充分的老吏,就是有煤田、煤幫這些東西,一個知州,七年時間,頂了天也就是五十萬銀,這133萬銀的龐大數目,太像是在平賬了。

他辦的案子多了,就慢慢產生了感覺,一個知縣貪了多少,背了多少鍋,光看數目,他就能猜個七七八八了。

都是陳禮珍乾的,都是他的錯!他哪有那麼大的能耐,辦那麼多的事兒?

徐成楚跟着海瑞反腐已經反了好些年了,多大的官職就有多大的能量,都是陳禮珍做的,徐成楚覺得不可能。

顯然,一個知州這麼龐大的數目,八成是背了整個彰德府的鍋。

但是繼續追查,可能會追查到了張居正的身上,所以徐成楚要問問陛下的決策,是否繼續追查,還是不再擴大影響,到此爲止。

反貪不要反得天下皆敵,要持續性的反貪,反腐司的職責是,嚴厲遏制貪腐規模,保證吏治的高效運作。

貪墨橫行,行政效率爲零,但一點都不允許,很多事又辦不成。

“徐卿好生督辦此案,過了線,就一併辦了。”朱翊鈞當然聽得明白徐成楚爲何而來,劃了個線兒,過了線就一併查處,沒過線,就不必過分追究。

五萬銀,就是觸發反腐司反貪的線,再多那就得到反腐司喝杯茶了。

徐成楚告退後,高啓愚覲見了皇帝陛下。

朱翊鈞讓馮保把凌雲翼書帖之事,從頭到尾的講了一遍,雖然高啓愚已經從申時行處得知了部分的細節,但馮保講的內容更多。

包括凌府管家如何被收買,太倉淩氏如何刪了凌雲翼的族譜又回頭舔。

爲了一個進士,太倉淩氏花了足足七萬銀,而凌管家只拿了二百兩銀子,真正拿這筆錢的,還是凌雲翼的小兒子,這纔是這件事難辦的地方。

凌雲翼根本說不清,只能致仕歸隱。

凌雲翼的兒子把他父親一生的榮耀,用七萬銀賣了。

這讓高啓愚有些感慨,當年嚴嵩可稱無敵,但嚴世蕃索賄裕王府,把一切都毀了。

“這個案子壓一年,凌次輔明年致仕,次輔已經舉薦了你做次輔,你也做好準備。”朱翊鈞倒是沒有隱瞞凌雲翼舉薦之事,這次輔的位置,太多人盯着了。

“臣遵旨。”高啓愚倒是對這個次輔之位,沒什麼太大的感觸,他做到禮部尚書,已經非常知足了,但沒人會嫌自己官大就是了。

“陛下,孫克弘因爲王篆案入京來,都打探到了臣這裡,臣覺得有必要見一見,就問了問他的難處。”高啓愚奏聞了會試之事後,說了孫克弘入京之事。

“仔細說說。”朱翊鈞詢問,高啓愚不喜歡商賈,既然見了,那肯定有所圖謀。

高啓愚俯首說道:“觀其豪商富賈嬗變,始則百舸爭流,欣欣向榮;繼則競相傾軋,利薄如紙;終至衆者凋敝,巨擘獨攬。此等兼併之勢,酷烈尤甚田土。”

“此等龐然大物,手握市集命脈,操弄百工生計,其勢難遏,其欲難填,朝廷若不早圖,任其盤根錯節,恐其挾業自重,尾大不掉。”

“臣以爲亟需綢繆,或明立章法以束其行,或另闢商途以分其勢,更須廣佈耳目,深植爪牙於諸省商埠,斷不可使此等龐然之物,遊離於廟堂視野之外,任其野望滋長,終成心腹之患。”

高啓愚之所以願意見見孫克弘,其目的就是廣佈耳目,深植爪牙,不能任由這個東西,把大明商品經濟給毀了。

人不是這個東西的主人,而是奴隸,這纔是關鍵問題。

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
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