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李恪發飆

李二陛下雙眼冒火,恨不得手提三尺青鋒,一個箭步跳下御座,將李恪這廝摁在地上剁剁剁剁剁,剁成個十塊八塊,方消心頭之恨!

眼見李世民就待發作,魏徵站了出來。

老魏微微躬身,聲音洪亮:“老臣,有異議!”

老夫戰鬥一生,豈能讓一個小輩站在自己身前?必須要站出來,帝王之怒便讓自己替他抵擋,好保住這棵幼小的樹苗,將這股戰鬥精神延續下去……

李績猶豫了一下,瞅了瞅房玄齡,見其低眉垂目,想到自己的武將身份,便也隨着魏徵站出來,說道:“臣,有異議。”

接着,程咬金也出班,奏道:“臣,亦有異議!”

再下來,尉遲敬德、侯君集、李大亮、馬周……

這些人其實都是反對李世民這個政策的,但是在李世民強力推行之下,也都有點默認的意思。不過由於李恪的“亂入”,突然讓形勢有了轉變,這些人亦不再沉默。

眼看着羣情洶洶,李世民差點氣炸了肺,狠狠的瞪着李恪!

他不怪這些大臣,因爲他自己也明白,這些人是不同意自己這個懷柔的政策的,只不是是攝於自己的威勢,一時妥協而已。

都是這個逆子!

若不是他,怎會讓形勢發生轉折?

若是懷柔政策不能施行,那麼自己以往所說的什麼“如今周邊民族都已經臣服,就是說從懷柔遠人的方面看,我又超越古人了”之類的,就全都是屁話!

既然都已臣服,爲何還要防範?

所以,李世民是寧可這些胡部在自己死後造反,也要守得自己活着的時候的太平!

他死了再反,那是他兒子的事情,誰也不能賴到他的頭上!

況且,他的兒子敢把錯誤推到他的腦袋上?

所以,哪怕懷柔,哪怕“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兇虜,其衆益多,非中國之利也”,他也不在乎!

可以說,李世民現在一句鑽進了“千古聖名”的牛角尖兒,出不來了……

由此可見,李二陛下對於李恪壞了自己的大事,又是何等的憤怒!

運了運氣,李二陛下將胸口的暴躁殺意壓制住,不理那些反對的大臣,目光森冷的盯着李恪,一字一句問道:“願聞其詳!”

衆臣悚然動容!

皇帝怎會對一個臣子用這種客氣的語氣說話?除非是劉備對諸葛亮說的……

李恪是諸葛亮麼?

顯然不是,他是李世民的兒子。

就算他是,李二陛下也不是軟弱無能、心無定計的劉備!

所以,李世民這個語氣,只能說明心內已經怒極,但是礙於國發律例,不能因爲質疑自己的決定便擅自處置大臣,那是昏君纔會乾的事兒……

但是,你必須得給李世民一個足夠的理由!

說得有道理,那麼這筆賬以後再算;說的沒道理,現在就要你好看!反正早晚都得跟你算賬……

衆臣不由得都爲李恪捏了一把汗,當然,也不缺如同李承乾、李泰、長孫無忌這般幸災樂禍的……

李恪嚥了咽口水,被自己老子憤怒的目光嚇得心驚膽跳,李恪知道這次玩笑開大了,把自己的皇帝老子得罪了,自己還有奪嫡的希望嗎?

回頭又一想,不得皇帝喜愛,沒有奪嫡的希望,李承乾和李泰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威脅,便不對針對自己,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看他們鬥個你死我活,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至於皇帝對自己的態度,完全可以以後再慢慢扭轉,李恪不相信憑自己重生者的身份還討不到皇帝的歡心。

想明白這一切,李恪便不再畏手畏腳,不再害怕御座之上李世民那噬人的目光,一攏袍袖,指着褚遂良道:“國之奸佞也!”

褚遂良一臉懵逼……

李恪站在殿中,給李二陛下試了禮,然後一臉憤然的指着褚遂良,義正辭嚴開噴!

“自古以來,無論漢之匈奴還是今之突厥,皆是人面獸心、形若禽獸之輩!他們不跟你講什麼孔子曰孟子云,不跟你講什麼仁義道德禮義廉恥,他們崇尚的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他們會在暴雪到來的時候,讓老弱婦孺站在最外圍替青壯者遮風擋雪,只爲了部族的繁衍,不至於在暴雪過後,被別的部落殺死孩子、淫|辱女人、搶走牛羊!你去跟這麼一幫子崇拜野狼的蠻夷講什麼‘教以禮法,選其酋首,遣居宿衛,畏威懷德’,某隻想問一句,褚侍書,你是傻子麼?”

褚遂良沒房俊罵得臉紅如血!

馬周微微皺眉,他雖然暗中支持李恪,也贊同魏徵和房玄齡的觀點,認爲不應將突厥殘部遷入內地,尤其是京畿左近,但是李恪這麼責罵褚遂良,有些過分了。

劉淚更是恨不得撲上去咬李恪兩口,此子實在狂妄!

殿內不少文臣,都對李恪的行徑不以爲然,咱們是君子啊,深受聖人教誨,自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怎麼能跟蠻夷一般見識呢?蠻夷既然歸附,那自應當擇首善之地而處之,讓那些蠻夷見識我們儒家子弟的風采,教以禮法,感化其心,否則,我們與那蠻夷何異?

然而幾乎與文臣截然相反的是,殿內武將基本都對李恪的這番話不停點首贊同。

爲何會出現這般差異呢?

武將們這些年東征西討,與漠北蠻夷大大小小打了無數架,死了多少手足袍澤?他們能夠更清楚的意識到那些蠻夷的理念與中原截然不同。在蠻夷眼裡,所有的行爲都可以有一個解釋——生存!

只要能生存下去,那麼你的行爲就是理所應當的,就不會有人去指責!

而只因文臣大多隻是處理內政,握筆桿子、動嘴皮子,那些從奏疏、文牒上看來的塞外部族如何如何殘暴、如何如何反覆無常,終是如蒙紗幔隔了一層,覺得距離自己很是遙遠,沒有切身之害,反應便平淡了一些。

便如同現在,劉淚覺得李恪實在是囂張,就是你是皇子,也不能指責褚遂良這樣的高官,口口聲聲將蠻夷部落說得這般兇殘不堪,難道想永開邊釁,這仗就一直打下去?

450 因爲你無恥407 晉陽公主0209 馬蹄鐵0108 生意紅火385 回京(二)360 大軍壓境298 拔河比賽0159 安置賑民0022 《詠鵝》405 診治秦瓊0036 改良技術0218 大唐軍神537 太子黑化0037 獻禮0025 暴揍長孫無忌228 高陽公主368 兩軍對壘412 落雕弓227 果酒0209 馬蹄鐵566 武媚孃的心思0135 高士廉591 兵圍長孫府484 李恪的謀劃346 大都督435 修行宮334 漢王大婚(三)0129 以德報怨476 針鋒相對0021 釣魚238 李靖出馬0065 狄知遜425 薛仁貴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95 利益之爭0186 春耕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468 漢王納妾559 掙扎的太子0101 長幼有序342 殺雞儆猴627 賓主盡歡309 準備242 被迫和談0088 再臨天香樓0076 褚遂良314 決賽開始0062 將近酒271 韓王580 陷入重圍0018 李恪要捱揍0046 一氣長孫無忌279 爭論0138 棉衣590 幕後黑手0192 蜂窩煤378 楊政道264 借題發揮330 除夕宴458 分封612 古人迷信519 噩夢559 掙扎的太子350 鋒芒345 議事557 宣紙320 來去如風397 杜如晦病重0178 少女心思321 入宮359 對話軍神0138 棉衣425 薛仁貴0193 驚現馬周0006 奇人馬周506 結仇243 各方反應347 借題發揮278 彈劾400 藥王0186 春耕0120 後續影響350 鋒芒462 門下省0106 逍遙居557 宣紙261 豆腐腦567 武媚孃的幸福222 豬肉338 幷州大都督315 隱太子餘黨550 呼之欲出561 分頭行動455 文成公主0018 李恪要捱揍0016 東宮家宴0193 驚現馬周0189 春景291 體育司440 早朝
450 因爲你無恥407 晉陽公主0209 馬蹄鐵0108 生意紅火385 回京(二)360 大軍壓境298 拔河比賽0159 安置賑民0022 《詠鵝》405 診治秦瓊0036 改良技術0218 大唐軍神537 太子黑化0037 獻禮0025 暴揍長孫無忌228 高陽公主368 兩軍對壘412 落雕弓227 果酒0209 馬蹄鐵566 武媚孃的心思0135 高士廉591 兵圍長孫府484 李恪的謀劃346 大都督435 修行宮334 漢王大婚(三)0129 以德報怨476 針鋒相對0021 釣魚238 李靖出馬0065 狄知遜425 薛仁貴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95 利益之爭0186 春耕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468 漢王納妾559 掙扎的太子0101 長幼有序342 殺雞儆猴627 賓主盡歡309 準備242 被迫和談0088 再臨天香樓0076 褚遂良314 決賽開始0062 將近酒271 韓王580 陷入重圍0018 李恪要捱揍0046 一氣長孫無忌279 爭論0138 棉衣590 幕後黑手0192 蜂窩煤378 楊政道264 借題發揮330 除夕宴458 分封612 古人迷信519 噩夢559 掙扎的太子350 鋒芒345 議事557 宣紙320 來去如風397 杜如晦病重0178 少女心思321 入宮359 對話軍神0138 棉衣425 薛仁貴0193 驚現馬周0006 奇人馬周506 結仇243 各方反應347 借題發揮278 彈劾400 藥王0186 春耕0120 後續影響350 鋒芒462 門下省0106 逍遙居557 宣紙261 豆腐腦567 武媚孃的幸福222 豬肉338 幷州大都督315 隱太子餘黨550 呼之欲出561 分頭行動455 文成公主0018 李恪要捱揍0016 東宮家宴0193 驚現馬周0189 春景291 體育司440 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