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幷州大都督

貞觀二年二月八日,李恪安排好京城的所以事情便直奔幷州太原而去。

李恪制定的行軍計劃是過蒲州、晉州、潞州再到幷州。李恪一行人在經過這幾個州的時候都沒有做太多的停留,終於在離開長安的第五天出現在了幷州太原府的城外。

幷州刺史上官儀似乎算準了李恪的行程,早已率領幷州府上下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的地方等候他,上官儀的幷州刺史是李恪爲他爭取的。

李恪大老遠的就看見上官儀等人已然在離太原府城門十里之地等待自己,他不顧後面的大隊,獨自催馬上前。

“遊韶,本王讓你久等了啊,害的你率領太原府諸公跑這麼遠來迎接本王。”李恪說完跳下了馬背。

“殿下說的哪裡的話,這不是微臣的意思,是太原府諸公的意思。”上官儀笑道,然後拱手對後面的人一一說道。

李恪聽完上官儀的話就見他身邊一幫人上前給李恪施禮,他們當中有太原府官吏,有幷州大都督府的將領。上官儀說的一點都沒錯,出城遠迎確實是太原府諸人的主意。

李世民派自己的兒子坐鎮幷州,別人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他們作爲關隴世家的子弟常年待在太原府心裡可一點都不含糊。

如果只是簡單親王鎮藩幷州,至於用五千多的騎兵做護衛嗎?鎮藩的又不是漢王李恪一人,怎麼沒見其他的皇子有這樣的待遇?所以,他們很清楚李世民讓自己的兒子,宗室中最爲勇武有謀的跟自己性格最像的兒子漢王來幷州絕對是有目的的。

所以,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經過多次的商討訂下了這個特殊的歡迎儀式,目的就是看看李恪的反應,還有一點就是給李恪一個好影像,自然也有想籠絡李恪的意思。

衆人見到李恪,不約而同的上前給他施禮,首先是太原府的父母官,像刺史以外的刺史府別駕、長史和司馬等人。然後是幷州大都督府的將領,像大都督府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錄事和各曹的功曹等人。

因爲,相迎的人太多,李恪也沒有一一記住衆人的名字,只是有兩個人他聽對方介紹完之後記憶很深刻。他們分別是大都督府長史郭孝恪,幷州刺史府別駕李言。

李恪在太原府衆人的擁簇下來到了大都督府,在路上他就在頭腦裡搜索了一下郭孝恪和李言兩個人的資料。

郭孝恪,唐初將領,許州陽翟人。隋末,率鄉曲數百人歸附李密。後李密落敗,李績令孝恪入唐,封陽翟郡公,拜宋州刺史。

通過這些資料李恪分析出郭孝恪和李績的關係不一般,兩個人都降唐之前就是上下級關係。難怪李績做幷州都督時郭孝恪是都督府長史。只是因爲自己的原因,李績被調到了朔方任行軍道總管,而幷州都督也因爲自己的身份被提升爲幷州大都督,相應的郭孝恪的官職也有所提升。

另一個人就是別駕李言,他可是李唐宗室的人,按理說是李恪的堂兄。

高祖李淵有三個兄弟,分別是大哥樑王李澄、二哥蜀王李湛、三哥漢王李洪,李淵在兄弟四人當中排行第四。然而,現在高祖李淵的三個哥哥早已去世,王位是李淵當皇帝之後才追封的。

他們當中漢王李洪英年早逝,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所以,只有樑王李澄和蜀王李湛有後,但也是人丁單薄,不像李淵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樑王李澄育有兩女一子,兩女出嫁早逝,他的兒子李建芳在三十歲的時候也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一個兒子那就是李言。所以,李言是樑王李澄嫡孫。

到他的時候樑王的爵位已經傳了一代,所以他只能繼承了樑國公的爵位,而千牛衛的李仙重就是李言的長子。

至於蜀王李湛只有一個兒子,雖然現在還健在,但也是人丁不旺只有一個兒子。所以,李言雖然官職不大,但在李唐宗室中也有一定的分量。並且,作爲關隴士族中的新士族,李言在關隴集團中也有一席之地。

李恪在來到大都督府的路上已經將兩個人的資料分析了一遍,確定了他們現在在立儲一事上的立場之後心裡有了計較。

進了大都督府,來到都督府客廳,李恪這纔對李言恭謹的施禮道,“李恪見過兄長,剛纔在城外時間有些倉促沒有來得及跟兄長見禮還望兄長恕罪。”

“殿下——微臣不敢當,不敢當啊!”李言雖然是李恪的堂兄,但也不敢在衆人面前受李恪的大禮,急忙推辭不已。

“兄長就叫本王恪兒吧,不用稱呼本王爲殿下。”李恪握着李言的手說道。

“殿下,老臣不敢——那老臣就卻之不恭了,”李言說到這裡臉微微一抽,“殿下如果有時間可以到爲兄府上一敘,有些事情我們可以慢慢聊也不遲。”李言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李恪只能勉強答應,順便邀請他到自己府上表示對他的誠意。

“多謝兄長的邀請,恪必定帶妻子登門拜訪兄長和嫂嫂。”李恪微笑道,然後在李言的刻意推讓下他才坐在了客廳的主位。

“本王何德何能能讓諸位出城迎接,諸位對本王如此厚愛本王真是受之有愧啊。”李恪感慨的說道,“本王初來乍到,對於幷州軍務不甚熟悉,還請諸位能夠多多幫襯,本王就先在這裡謝過大家了。”

“殿下,不敢當啊,能夠協助殿下乃是我等的職責,我等豈能承受殿下之謝意。”郭孝恪作爲大都督府長史第一個站起來說道。

李恪在郭孝恪的話中聽出了另外一種意思,那就是在軍務上我們協助你是我們自己的職責,職責之外的事情你不該管我們,我們也不會幫助你。所以,郭孝恪說完之後李恪只是微微一笑不再搭話。

上官儀自然也聽出了郭孝恪話中的含義,他看了李恪一眼,然後對李恪說道,“殿下一路勞累要不還是先到廂房休息片刻吧,等到晚上之時我等再爲殿下接風洗塵。”

641 儒法並用0091 攤上事了234 突厥犯闕568 《三字經》0057 醉臥美人膝640 據理力爭612 古人迷信0173 燈火闌珊0078 袁天罡391 揚眉吐氣331 元宵0213 十八學士0200 驪山別院627 賓主盡歡241 放手一搏274 定計0155 羣魔亂舞395 天可汗548 報復(二)0168 玉液瓊漿0032 十二時辰0021 釣魚0194 暗棋429 貞觀七年0237 噩耗455 文成公主517 婚宴484 李恪的謀劃0114 得償所願436 晉陽公主0093 齊聚政事堂483 李世民的懷疑611 裝神弄鬼0184 衛王府謀劃0121 漢王練兵349 掌控都督府0170 上元節0015 宋體字300 賽後影響0104 年號貞觀0158 賑災331 元宵225 肥皂535 迷局(三)635 數學463 計成0101 長幼有序573 國子監祭酒0050 封德彝484 李恪的謀劃262 路遇惡奴278 彈劾0150 立威0043 怒髮衝冠0042 李孝恭388 慶功宴488 急躁的高昌王308 各自謀劃0082 上官儀618 殺鬼見血0141 入宮242 被迫和談461 曉之以利341 漢王立威0194 暗棋297 演練賽0168 玉液瓊漿542 李泰的表演423 席君買(四)223 殺豬菜596 褚遂良上門301 賽後影響(二)478 投其所好491 薛仁貴獻計301 賽後影響(二)338 幷州大都督625 太子的拉攏(二)264 借題發揮629 主考官0140 羽絨服583 龜茲國王0185 楚王府謀劃390 慶功宴(三)317 天字第一號259 塵埃落定433 灞橋折柳433 灞橋折柳358 蘇烈領兵394 出謀劃策444 講故事263 何爲律法0172 孔明燈0184 衛王府謀劃558 近親不能結婚0160 殺雞儆猴0100 大都督396 勸告0103 漢王府457 危機0148 天地不仁
641 儒法並用0091 攤上事了234 突厥犯闕568 《三字經》0057 醉臥美人膝640 據理力爭612 古人迷信0173 燈火闌珊0078 袁天罡391 揚眉吐氣331 元宵0213 十八學士0200 驪山別院627 賓主盡歡241 放手一搏274 定計0155 羣魔亂舞395 天可汗548 報復(二)0168 玉液瓊漿0032 十二時辰0021 釣魚0194 暗棋429 貞觀七年0237 噩耗455 文成公主517 婚宴484 李恪的謀劃0114 得償所願436 晉陽公主0093 齊聚政事堂483 李世民的懷疑611 裝神弄鬼0184 衛王府謀劃0121 漢王練兵349 掌控都督府0170 上元節0015 宋體字300 賽後影響0104 年號貞觀0158 賑災331 元宵225 肥皂535 迷局(三)635 數學463 計成0101 長幼有序573 國子監祭酒0050 封德彝484 李恪的謀劃262 路遇惡奴278 彈劾0150 立威0043 怒髮衝冠0042 李孝恭388 慶功宴488 急躁的高昌王308 各自謀劃0082 上官儀618 殺鬼見血0141 入宮242 被迫和談461 曉之以利341 漢王立威0194 暗棋297 演練賽0168 玉液瓊漿542 李泰的表演423 席君買(四)223 殺豬菜596 褚遂良上門301 賽後影響(二)478 投其所好491 薛仁貴獻計301 賽後影響(二)338 幷州大都督625 太子的拉攏(二)264 借題發揮629 主考官0140 羽絨服583 龜茲國王0185 楚王府謀劃390 慶功宴(三)317 天字第一號259 塵埃落定433 灞橋折柳433 灞橋折柳358 蘇烈領兵394 出謀劃策444 講故事263 何爲律法0172 孔明燈0184 衛王府謀劃558 近親不能結婚0160 殺雞儆猴0100 大都督396 勸告0103 漢王府457 危機0148 天地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