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各方反應

瑞雪初霽,牆角的寒梅迎風怒放,隱有暗香浮動。

衛王府雕樑畫棟的正堂內燃着地龍,屋角的青銅獸爐內有嫋嫋檀香飄散,溫暖宜人。

李泰在自己的書房對王珪道,“老師,關於明天朝政舉薦出使突厥的人選,本王該如何行事?”

“殿下,出使突厥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何必參與其中呢?”

王珪微微一笑說道,“突厥頡利豈是那麼容易滿足的人?他既然搶掠了宿州的百姓,就已經做好了跟大唐漫天要價的準備。”

“這個時候不管是誰出使突厥,和談都不會太過順利,最終結果就是大唐要付出沉重的錢財才能贖回宿州百姓。”

“如今大唐百姓的生活不富裕,國庫還不充裕,在這個時期用大量的錢財去贖回宿州百姓是朝廷不得已的措施。”

“百姓們不會對朝廷的舉動有所不滿,但是和談就要出錢,而且出的錢還不少。你想百姓們會對這樣的結果滿意嗎?”

“到時候不管和談的這個人代表朝廷,還是代表皇上,百姓都會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到他的身上。如此得不償失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所以,我們作壁上觀,看看他們會怎麼做吧。”

王珪說的他們自然是指李承乾和李恪,而李泰在聽完王珪的話後,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順水推舟將漢王或者太子的人推上這個位置呢?”說到這裡李泰不再言語,但王珪知道他的目的。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王珪沒有直面回答李泰這個問題,而是突出了《論語季氏將伐顓臾》的句子。

李泰不明白自己的老師爲什麼問《論語》中的典故,但王珪既然提問於他,他沉思了片刻還是作出了回答,“典守者不得辭其責。”

王珪聽到李泰的回答,滿意的點點頭道,“殿下明白就好,和談之人既然會受到百姓的指責和唾罵,舉薦者又怎麼能夠倖免呢?”

王珪也如同李泰一般話說到這裡便戛然而止,他知道李泰會明白他的意思。

李世民回到兩儀殿,便怒不可遏道,“他們欺朕不知道他們的心思嗎?都爲自己着想,什麼時候爲大唐着想過啊,爲大唐的百姓想過啊。”

“皇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這麼不高興。”長孫皇后讓李世民坐在塌上,勸解的問道。

對長孫皇后,這個和自己從小就青梅竹馬,同生死,共患難的妻子,李世民絲毫沒有隱瞞的將太極殿跟羣臣商量雲州戰事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她。

長孫皇后聽完李世民的話,淺淺一笑,“皇上是在生我哥哥的氣吧?”

然後,她見李世民不予回答,就知道李世民默認了自己的猜測,“哥哥這樣做確實是不對,難怪皇上會生氣。可是,皇上也不能生封德彝,房玄齡等人的氣啊。”

“你倒是學會給他們說情開脫罪名了。”李世民淡淡地說道。

“臣妾倒不是給他們說情開脫,是事實就是說自己的想法而已。關於跟突厥和談一事,臣妾想封德彝和房玄齡等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只是哥哥自己提出來的建議。”

“所以,皇上當時突然決定要跟突厥和談,問他們誰是和談的人選,他們心裡沒有思量過這件事情,肯定一時難以回答上來。”長孫無垢緩緩道。

“噢!”

李世民沒有想到長孫皇后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心裡不覺舒服了很多。然後,他在細細的品味長孫皇后話中的意思,倒是覺得他自己還真點錯怪了衆人。

如果,當時他們爲了應付自己而說出還沒有深思熟慮的人選,那纔是真正的不爲大唐着想,不爲百姓着想啊。

李世民想到這裡,臉上的表情緩和了很多,語氣也舒緩了很多。

不得不說長孫無垢的確是李世民的賢內助,幾句話就讓李世民心情大好,當然,這裡面同樣提現了長孫無垢超凡的政治嗅覺與政治才能。

翌日早朝,李恪來到不早不晚,他本來是不想來的,不願趟這趟渾水,該安排的事情他都已經安排好了,來不來都一樣。

但皇帝下了旨意,李恪不得不來,當他到太極殿的時候,羣臣已經按部就班的等待着朝見李世民。

李恪跟封德彝、房玄齡、李靖等人行過禮,又跟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打招呼的時候,李承乾平淡得有點讓他不適應。同時,他感覺到今天會有什麼事情可能要發生在自己的頭上。

“皇上早朝。”李順的聲音還是那麼細長,李恪已經習慣了他在早朝的時候吶喊。跟着羣臣進了太極殿,站定之後,就見李世民在千牛衛的護衛下來到了兩儀殿,走上了玉階,坐到了龍椅上。

李恪跟着衆人給李世民跪拜高呼萬歲,等到李世民說平身時,他跟羣臣們一齊起身。

“宿州城破,雲州又遭到突厥的侵襲,朕想這件事情大家不陌生吧?”

李世民的聲音在太極殿裡顯得異常宏大,“兵部對代州都督張公謹的罪名擬定的如何了?”

“啓稟皇上,雲州戰報對於百姓的死亡人數,搶劫的錢財和戰爭傷亡說的不甚清楚。所以,要定張公謹的罪,還需要多些時日,等這些數字統計完成,纔能有所定論。”兵部尚書杜如晦出班說道。

“此事要儘快處理,不能耽擱,務必要給兩州百姓一個交代。”李世民沉聲說道,只要他決定了一件事情,就不會拖拖拉拉下去。

“臣領旨。”杜如晦躬身退了回去。

“突厥掠劫了宿州數萬百姓,朕欲興兵討伐,怎奈張公謹擅自出兵,使他中了突厥的誘敵之計,致使雲州城破。如今,北伐突厥已經不切實際,最重要的是解決兩州百姓的生機問題和解救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

“昨日,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向朕提議跟突厥和談,以錢財贖回宿州百姓,朕決定採納他的意見。常言道,救人如救火,既然要跟突厥和談,我們就趁早去。所以,今天大家就舉薦一下,看誰適合出使突厥。”

0134 廷杖0216 三月桃花560 太子漢王聯手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53 朝會風雲(上)303 決賽624 太子的拉攏0149 以萬物爲芻狗310 運動會開幕644 元家358 蘇烈領兵585 漢王遇刺282 外戚420 席君買500 兵臨城下292 計劃394 出謀劃策370 決戰(二)551 背後之人350 鋒芒332 漢王大婚243 各方反應424 世子秦懷玉376 兵不厭詐287 足球644 元家621 落霞寺赴宴632 議事0138 棉衣0087 神仙居540 羣情激奮365 初戰告捷556 太子魏王之爭471 美人詩0149 以萬物爲芻狗312 楚王在行動584 王玄策531 弱秦之計0169 五糧液515 迎親605 貞觀十五年0118 其樂融融604 西域事了640 據理力爭363 大戰404 見好就收464 君臣反對606 抗旱0201 陽春三月410 花燈253 長安商會0005 中央官制0012 長孫無垢360 大軍壓境572 堆雪人0084 拜師529 三武滅佛614 苦盡甘來0205 烤魚537 太子黑化457 危機308 各自謀劃0025 暴揍長孫無忌0085 突厥入侵571 初雪267 長孫衝低頭0028 千古一帝577 牛李黨爭0165 瘟疫385 回京(二)326 脫險0138 棉衣0015 宋體字0116 府兵制492 騎兵的優勢595 利益之爭507 暗棋266 河間郡王0060 大唐第一才子557 宣紙376 兵不厭詐435 修行宮357 軍議622 桃花朵朵開375 頡利求和379 大獲全勝641 儒法並用0109 組建班底310 運動會開幕637 君子六藝0213 十八學士0055 策封羣臣588 漢王遇刺(四)0216 三月桃花0215 千牛衛0047 李恪又被揍543 太子的危機483 李世民的懷疑0192 蜂窩煤405 診治秦瓊
0134 廷杖0216 三月桃花560 太子漢王聯手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53 朝會風雲(上)303 決賽624 太子的拉攏0149 以萬物爲芻狗310 運動會開幕644 元家358 蘇烈領兵585 漢王遇刺282 外戚420 席君買500 兵臨城下292 計劃394 出謀劃策370 決戰(二)551 背後之人350 鋒芒332 漢王大婚243 各方反應424 世子秦懷玉376 兵不厭詐287 足球644 元家621 落霞寺赴宴632 議事0138 棉衣0087 神仙居540 羣情激奮365 初戰告捷556 太子魏王之爭471 美人詩0149 以萬物爲芻狗312 楚王在行動584 王玄策531 弱秦之計0169 五糧液515 迎親605 貞觀十五年0118 其樂融融604 西域事了640 據理力爭363 大戰404 見好就收464 君臣反對606 抗旱0201 陽春三月410 花燈253 長安商會0005 中央官制0012 長孫無垢360 大軍壓境572 堆雪人0084 拜師529 三武滅佛614 苦盡甘來0205 烤魚537 太子黑化457 危機308 各自謀劃0025 暴揍長孫無忌0085 突厥入侵571 初雪267 長孫衝低頭0028 千古一帝577 牛李黨爭0165 瘟疫385 回京(二)326 脫險0138 棉衣0015 宋體字0116 府兵制492 騎兵的優勢595 利益之爭507 暗棋266 河間郡王0060 大唐第一才子557 宣紙376 兵不厭詐435 修行宮357 軍議622 桃花朵朵開375 頡利求和379 大獲全勝641 儒法並用0109 組建班底310 運動會開幕637 君子六藝0213 十八學士0055 策封羣臣588 漢王遇刺(四)0216 三月桃花0215 千牛衛0047 李恪又被揍543 太子的危機483 李世民的懷疑0192 蜂窩煤405 診治秦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