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診治秦瓊

褚亮道:“司空大人高瞻遠矚,昔日一語成讖,漢王終成氣候。”

“哼!”

長孫無忌輕哼了一聲,拍着椅把道:“氣候?既無時勢,他一介孺子更非英雄,他能算什麼氣候,左右不過是仗着年少,叫他鑽了空子罷了。”

褚亮聞言,知道長孫無忌必還有下文,於是問道:“不知司空大人傳下官來此,有何吩咐?”

長孫無忌道:“李恪雖非英雄輩,但他一向善於鑽營取巧,若是長久下去,終究是個麻煩,你我同舟共濟,可有對付李恪的良策?”

褚亮投身長孫無忌,他褚家的榮華富貴便盡數繫於長孫無忌之身了,自然盡心盡力,接着二人便開始了密謀。

……

孫思邈救治了杜如晦,李恪自然會信守承諾,遞給了他一張前世的藥方。

“蜀椒五分,石脂七分,方風、細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陳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可治風。”

馬車之上,孫思邈看着李恪親手交到他手中的藥方,反覆地看了幾遍,臉上的笑意越發的重了。

孫思邈一生立志修書,爲後世彙編一部藥籍大典,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這個上面。

孫思邈看到一個好的方子,便彷彿一個孩童看到了一個精美的玩偶,對於孫思邈而言,沒有什麼比一個好的藥方更能叫他欣喜萬分的了。

“蜀椒入藥,以石脂中和,此方實在妙哉,老道活了近九十載,還是第一次見到已蜀椒入藥的!”這個方子孫思邈越看越是喜歡,不禁撫掌笑道。

李恪看着孫思邈的模樣,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這方子孫思邈自然從未見過,這道方子起自先秦,乃神醫扁鵲所創,而待扁鵲死後,這道方子也隨着扁鵲一同長埋地下,還是在千餘年之後纔在成都被出土發掘。

李恪對醫理之道的興致不大,所以他能夠記得的也很是有限,也就只有這一個方子了,否則他還能幫上更多的忙。

李恪道:“可惜本王所看之書對扁鵲神醫的記載實在太過簡略,否則興許還能多爲後世留下些好方子。”

孫思邈道:“這些方子豈是易得的,有此一道老道便足矣。杜相的性命三五年內已經保住,待今日幫完殿下最後一個忙後,老道便要請辭回山了,回去之後自當好生鑽研此方。”

李恪聞言,忙道:“真人何必急着離開,長安城中醫館甚多,傷患也甚多,真人慾試方,這天下還有比長安城更好的去處嗎?真人何不在長安城試了方子再行離去?”

李恪的話,倒是叫孫思邈有些意動,孫思邈若想試這新得的方子,自然要尋來身患痛風的病人,而終南山中人跡罕至,想要尋人試方豈是易事。

孫思邈想着李恪的話,着實有些道理,於是道:“殿下所言極是,如此老道便再多叨擾幾日。”

李恪見孫思邈應下了自己的話,笑道:“真人願多留幾日,是本王之幸,何來的叨擾一說。”

李恪此次專程請孫思邈來京,除了救杜如晦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爲秦叔寶診病。

秦叔寶的病是由外傷而引起的內疾,比起杜如晦的還要更爲複雜,孫思邈願意多留幾日對李恪來說自然是好事。

李恪心中正在盤算着此事,李恪的馬車也已經到了秦叔寶的胡國公府。

長安城權貴人家無數,華宅美屋也隨處可見,胡國公府在其中算不得華美,但對旁人而言卻極是好認,因爲胡國公府門外立着的十二杆大戟實在是太過顯眼了。

大唐以武立國,長安城勳貴無數,身懷功勳的武臣更是無數,但敢在勳門前立戟十二的卻只有秦叔寶的胡國公府。

這是李世民給予秦叔寶的殊榮,長安上下只此一家。

李恪帶着孫思邈來府上爲秦叔寶診病,楚王府的護衛早就來府上知會過了,胡國公府的大門早已洞開,秦叔寶也早在正廳等候。

“秦叔寶參見殿下,見過孫真人。”李恪同孫思邈一入內,秦叔寶便上前拱手拜道。

李恪扶起請秦叔寶道:“大將軍快快起身,本王與孫真人此來便是爲大將軍診病而來。”

秦叔寶道:“末將身子抱恙,叫殿下掛懷了。”

李恪道:“大將軍的病乃是爲我大唐而來,本王身爲皇子自當上心,大將軍還是快讓孫真人診治吧。”

秦叔寶聞言,對孫思邈道:“有勞真人了。”

孫思邈久居深山,甚少與人交道,性子一向淡泊慣了,秦叔寶說話,孫思邈也知道淡淡道:“大將軍客氣,大將軍且先伸出手來,老道且先爲大將軍診脈。”

秦叔寶聞言,坐了下來,擼起袍袖,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孫思邈也在秦叔寶身旁坐下,伸手搭在了秦叔寶的手腕之上。

“大將軍的底子當真是了得,竟如是鐵鑄的一般。大將軍的這身內外傷若是換在旁人身上,早不知死了幾遍,可大將軍竟能撐到現在。”孫思邈把了秦叔寶的脈,嘖嘖嘆道。

秦叔寶少年從軍,歷經兩百餘陣,一身的傷病多達十數處,甚至有些當初就險些要了他的命。這也就是秦叔寶身強體壯,異於常人,這身傷若是旁人捱了,恐怕早就丟掉了性命。

秦叔寶問道:“不知秦某可還有救?”

孫思邈凝眉想了想,過了片刻對秦叔寶道:“大將軍的傷由外而內,波及五臟六腑,大將軍要想要恢復如初自不可能,不過若是保住性命,多活些年歲,倒是不難。”

秦叔寶聽着孫思邈的話,臉上閃過一絲失落。

作爲將軍,尤其是秦叔寶這樣曾經威震天下的將軍,若是不能再徵沙場,與死了何異?與其這樣,還不如叫他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尚不失爲將者的尊嚴與榮耀。

秦叔寶抱着一絲希望問道:“若是秦某調理得當,將來可還有重回沙場的可能?”

孫思邈斷然地搖了搖頭道:“大將軍內腑已傷,若是調理得當保命不難,但若是用力過度,恐怕傷勢更重,會斷送了性命,大將軍此後自行練武倒是不拘,但還是少與人動手爲好。”

313 比賽繼續0144 世家429 貞觀七年0138 棉衣591 兵圍長孫府294 事成0174 情竇初開352 排兵佈陣468 漢王納妾0050 封德彝448 刀兵再起0077 王珪0113 二子擇師550 呼之欲出333 漢王大婚(二)317 天字第一號365 初戰告捷347 借題發揮346 大都督315 隱太子餘黨387 京中局勢509 計成585 漢王遇刺501 高昌亡231 頡利可汗610 軍民一家319 追蹤383 班師回朝(二)0042 李孝恭306 運動會335 洞房花燭夜436 晉陽公主238 李靖出馬236 後知後覺640 據理力爭411 偶遇331 元宵303 決賽299 足球比賽281 黨爭0086 東西二市461 曉之以利0102 宗正寺0048 後續影響407 晉陽公主630 孔穎達的埋怨220 王珪謀劃484 李恪的謀劃0003 韜光養晦342 殺雞儆猴478 投其所好604 西域事了515 迎親285 平安無事0214 蘇定方0165 瘟疫561 分頭行動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15 隱太子餘黨420 席君買344 算計583 龜茲國王550 呼之欲出312 楚王在行動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379 大獲全勝0184 衛王府謀劃573 國子監祭酒619 殺鬼見血(二)0009 宜秋宮501 高昌亡616 魏徵病重279 爭論542 李泰的表演0170 上元節360 大軍壓境580 陷入重圍377 傳國玉璽450 因爲你無恥521 鵝毛筆477 塵埃落定0003 韜光養晦221 香水0141 入宮576 李世民的無奈283 李淵暴怒455 文成公主226 甘油0100 大都督525 吐蕃賊心不死230 突厥異動0200 驪山別院227 果酒268 叔侄503 暴行0087 神仙居620 油鍋洗手250 初露鋒芒0038 玉如意257 剿?撫?
313 比賽繼續0144 世家429 貞觀七年0138 棉衣591 兵圍長孫府294 事成0174 情竇初開352 排兵佈陣468 漢王納妾0050 封德彝448 刀兵再起0077 王珪0113 二子擇師550 呼之欲出333 漢王大婚(二)317 天字第一號365 初戰告捷347 借題發揮346 大都督315 隱太子餘黨387 京中局勢509 計成585 漢王遇刺501 高昌亡231 頡利可汗610 軍民一家319 追蹤383 班師回朝(二)0042 李孝恭306 運動會335 洞房花燭夜436 晉陽公主238 李靖出馬236 後知後覺640 據理力爭411 偶遇331 元宵303 決賽299 足球比賽281 黨爭0086 東西二市461 曉之以利0102 宗正寺0048 後續影響407 晉陽公主630 孔穎達的埋怨220 王珪謀劃484 李恪的謀劃0003 韜光養晦342 殺雞儆猴478 投其所好604 西域事了515 迎親285 平安無事0214 蘇定方0165 瘟疫561 分頭行動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15 隱太子餘黨420 席君買344 算計583 龜茲國王550 呼之欲出312 楚王在行動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379 大獲全勝0184 衛王府謀劃573 國子監祭酒619 殺鬼見血(二)0009 宜秋宮501 高昌亡616 魏徵病重279 爭論542 李泰的表演0170 上元節360 大軍壓境580 陷入重圍377 傳國玉璽450 因爲你無恥521 鵝毛筆477 塵埃落定0003 韜光養晦221 香水0141 入宮576 李世民的無奈283 李淵暴怒455 文成公主226 甘油0100 大都督525 吐蕃賊心不死230 突厥異動0200 驪山別院227 果酒268 叔侄503 暴行0087 神仙居620 油鍋洗手250 初露鋒芒0038 玉如意257 剿?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