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6 褚遂良

登善,是褚遂良的字,褚遂良河南禹州人。

褚遂良他出身於名門望族。父親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選入文學館,充當國事顧問,爲著名的十八學士之一。

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

褚遂良還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期,追隨西秦霸王薛舉,擔任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得到唐太宗重用,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累遷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

褚遂良主張維護禮法,確定嫡庶;皇子年幼,應留京教育,不可外任都督刺史,以免擾繁民力等。還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勳等定策,勸太宗立晉王爲太子,以免爭位之亂。太宗欲徵遼東,遂良竭力勸阻。十八年,任黃門侍郎,參綜朝政。二十二年,任中書令。太宗病危,將太子託付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由遂良起草遺詔。

褚遂良和長孫無忌關係極好,前期他倆是李承乾的支持者,後期是李治最大的支持者,她們也是李恪奪嫡之路上最大的障礙。

“老夫發現自己猜不透我們這位漢中郡王?”長孫無忌一臉憂愁道。

“輔機你是不是想多了,我看漢中郡王就是一位很簡單的人,出生高貴,年少聰穎,才華橫溢,醉心詩詞,不喜約束,嚮往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僅有少年郎該有的急躁跳脫,也有年少成名之後的沾沾自喜,輕狂傲慢,…”褚遂良道。

“哎,這漢中郡王有時看似魯莽,實則又十分機敏,我甚至覺得這漢中郡王比監獄裡的的魏玄成和王叔玠更難對付,所以所我看不透他,我甚至擔心他有可能是承乾爭奪太子之位的最大對手!”長孫無忌眉頭緊鎖道。

長孫無忌口中的魏玄成和王叔玠便是隱太子李建成心腹魏徵和王珪。

魏徵曾爲太子李建成太子洗馬,王珪曾爲太子中允,二人同爲李建成的左膀右臂,叫天策府上下爲之頭疼,若非王珪武德七年受楊文幹兵變之事禍及,流放巂州,導致魏徵一人孤掌難鳴,玄武門之事能否功成還是兩說。故而長孫無忌將李恪比作魏徵、王珪,已經算是極爲重視了。

褚遂良不解地道:“長孫兄你是不是多慮了,我觀漢中郡王生性灑脫,無心權勢,並無野心,性情也算敦儒,只要你不招惹他,他也完全不會針對你?”

長孫無忌看着褚遂良,臉上露出一絲憂色,嘆道:“我與那李恪雖然交往不多,但我卻總覺得他並不像表面上想象的那般簡單。”

褚遂良聽得長孫無忌這麼說,輕聲笑道:“左右不過一個十一二歲的半大孩子,縱然再有心機,恐怕也不至如此程度吧。”

長孫無忌卻搖了搖頭道:“這可未必。”

褚遂良問道:“長孫大人的意思是?”

長孫無忌回道:“登善豈不聞王莽之術?”

周公畏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

聽到王莽二字,褚遂良倒吸了一口冷氣,褚遂良無論如何都無法將方纔殿中那個機敏活潑、風度翩翩的少年與王莽這樣的奸佞之徒聯繫在一起。

褚遂良道:“以漢中郡王現在的年紀,長孫大人的擔憂是不是太重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至少我敢肯定李恪並不像表面上表現的那麼單純!”長孫無忌語氣肯定道。

“爲什麼?”褚遂良好奇道。

“因爲我與漢中郡王交過幾次手,但每次都是我吃虧,他卻毫髮無損!不是老夫自誇,這世上能讓老夫吃虧的人並不多,但偏偏老夫在李恪這個半大孩子身上接二連三的吃癟,就衝這一點就說明那李恪不簡單!”長孫無忌頗爲惱怒道。

“呵呵…”褚遂良突然想起長孫無忌被揍的場景,不由得微笑道:“長孫大人你是當局者迷!”

“什麼當局者迷?”長孫無忌疑惑道。

“怎麼說?“長孫無忌好奇道。

“呵呵…你是沒有抓住漢中郡王直來直玩、衝動易怒、無所畏懼的性格,只要你的動作語言對他懷有敵意,他就能在任何場合當場動手,他根本不會考慮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他與我們之前的對手都不一樣,你用之前對付那些敵人的手段去對方他,你當然要吃虧了!長孫兄如果你和別人比計謀,我相信這天底下沒有幾人是你的對手,可是你遇到漢中郡王這種不計後果,橫衝直撞的二愣子你反而束手無策了!”褚遂良微笑道。

長孫無忌沉思了半晌,才悠悠道:“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所以說長孫兄是你想太多,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褚遂良寬慰道。

“希望如此吧!”長孫無忌雖然嘴上這麼說,可心裡總有一種別樣的感覺,總隱隱約約覺得李恪是他的大敵一般。

褚遂良見長孫無忌的眉頭依然緊鎖,便安慰道:“如果長孫大人仍有顧慮,可以找機會敲打一二,但手段一定要隱蔽,最好不要像今天這樣,實話實說,長孫大人,你是大皇子的親舅舅,妹妹又是當今皇后,你就有外戚這麼一個敏感身份,儲君之爭不宜干預過深,免得引來當今聖上的猜忌,以免失了聖心,你今天就已經引起陛下的不滿了!”

“當真?”長孫無忌大驚道。

“確實如此,當你爲難漢中郡王的時候,我發現殿下的臉色明顯露出不悅的深情,雖然只有那麼一瞬間,但還是被我捕捉到了!”

“長孫大人你雖然深得陛下的信任,但漢中郡王畢竟是陛下的親生兒子,而且漢中郡王才華橫溢,詩字雙絕,深得殿下的喜愛,大人你處處針對漢中郡王,殿下自然不高興,畢竟陛下並不是聖人,也有喜怒哀樂,誰也不會喜歡一個處處針對自己愛子的人!”褚遂良好心提醒道。

聽褚遂良這樣說,長孫無忌也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的種種行爲頗爲不妥。

250 初露鋒芒391 揚眉吐氣0169 五糧液347 借題發揮0063 羣毆事件342 殺雞儆猴0104 年號貞觀0216 三月桃花0158 賑災249 突厥王帳322 出宮636 算學的重要性287 足球589 漢王遇刺(五)0179 五姓七望641 儒法並用575 儒法之爭388 慶功宴401 出山394 出謀劃策471 美人詩449 歐陽詢232 突利二汗315 隱太子餘黨502 縱兵劫掠507 暗棋332 漢王大婚387 京中局勢242 被迫和談457 危機319 追蹤338 幷州大都督467 武順娘589 漢王遇刺(五)0050 封德彝0214 蘇定方0072 諫臣魏徵313 比賽繼續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468 漢王納妾0003 韜光養晦434 重耳故事296 準備0127 斷句485 心態失衡597 褚遂良上門(二)444 講故事361 兵分三路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48 收服諸將475 白熱化0028 千古一帝0149 以萬物爲芻狗0121 漢王練兵385 回京(二)0136 大雪紛飛323 暴躁的太子0112 秋意415 未雨綢繆245 出使突厥600 爭論0031 黑衣衛0169 五糧液0192 蜂窩煤282 外戚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506 結仇597 褚遂良上門(二)262 路遇惡奴0105 鬥志昂揚0120 後續影響0009 宜秋宮614 苦盡甘來0013 被李淵暴揍542 國之儲君0112 秋意606 抗旱0089 滿江紅0041 太極宮252 嶺南馮家282 外戚0216 三月桃花348 收服諸將260 回驪山518 趣話0034 《俠客行》0004 李世民531 弱秦之計0196 面君410 花燈612 古人迷信0120 後續影響0138 棉衣258 選將358 蘇烈領兵271 韓王226 甘油354 雲州城下0161 城南杜家0003 韜光養晦
250 初露鋒芒391 揚眉吐氣0169 五糧液347 借題發揮0063 羣毆事件342 殺雞儆猴0104 年號貞觀0216 三月桃花0158 賑災249 突厥王帳322 出宮636 算學的重要性287 足球589 漢王遇刺(五)0179 五姓七望641 儒法並用575 儒法之爭388 慶功宴401 出山394 出謀劃策471 美人詩449 歐陽詢232 突利二汗315 隱太子餘黨502 縱兵劫掠507 暗棋332 漢王大婚387 京中局勢242 被迫和談457 危機319 追蹤338 幷州大都督467 武順娘589 漢王遇刺(五)0050 封德彝0214 蘇定方0072 諫臣魏徵313 比賽繼續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468 漢王納妾0003 韜光養晦434 重耳故事296 準備0127 斷句485 心態失衡597 褚遂良上門(二)444 講故事361 兵分三路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48 收服諸將475 白熱化0028 千古一帝0149 以萬物爲芻狗0121 漢王練兵385 回京(二)0136 大雪紛飛323 暴躁的太子0112 秋意415 未雨綢繆245 出使突厥600 爭論0031 黑衣衛0169 五糧液0192 蜂窩煤282 外戚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506 結仇597 褚遂良上門(二)262 路遇惡奴0105 鬥志昂揚0120 後續影響0009 宜秋宮614 苦盡甘來0013 被李淵暴揍542 國之儲君0112 秋意606 抗旱0089 滿江紅0041 太極宮252 嶺南馮家282 外戚0216 三月桃花348 收服諸將260 回驪山518 趣話0034 《俠客行》0004 李世民531 弱秦之計0196 面君410 花燈612 古人迷信0120 後續影響0138 棉衣258 選將358 蘇烈領兵271 韓王226 甘油354 雲州城下0161 城南杜家0003 韜光養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