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古人迷信

李世民聞言立馬便想到秦末大名鼎鼎陳勝吳廣起義,用的“魚腹藏書,篝火狐鳴!”

陳勝吳廣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意圖是製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讓戍卒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

陳勝、吳廣在密謀起義之時曾找人算卦,後來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書和狐鳴兩出騙局。

這種爲推翻一個政權而造輿論的騙術,在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關頭屢見不鮮。

當廣大羣衆畏天命的意識很濃厚的時候,舉事者想要“威衆”,以種種騙術把自己表現成受命於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見效的手法。

然而,陳勝、吳廣自己並不迷信天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纔是他們的真實思想。

這些唐朝的百姓之所以如此迷信,歸根結底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科學技術不能得到發展,很多事情不能科學解釋。

就比如這次關中大旱,百姓無法春耕,就會顆粒無收,黎民百姓渴望降雨,則寄希望於龍王爺,由於遇到種種不可預知的困難,在人力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則寄望於神靈,是還未擁有科學技術來改造世界的古人普遍的心理特徵。

迷信某種程度上給了處在水深火熱境地的百姓心靈上的慰藉,是亂世浮生中的一劑良藥,儘管可能夾雜着種種副作用,但畢竟也有醫痛的作用。這便是迷信對於百姓的意義所在。

古代百姓之所以如此迷信,他們的統治階級也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因爲封建統治者會利用迷信對他的百姓加強精神控制。

皇帝自稱天子,上天之子,代天巡狩人間,給皇權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神秘感又增加了其權威性,使其統治更加的牢固。

“陛下,這些迷信遺毒甚大,必須將其禁絕。”房玄齡也是驚出一身冷汗,沒有想到。平常很常見的小小的迷信竟然隱藏着如此大的危害。

李世民重重的點了點頭,但是威脅大唐統治的必定要立即剷除,餘光掃過一旁的龍王泥塑,李世民心中大怒,眼前的求雨何嘗不是迷信呢!

李世民一把抓過李君羨佩戴的長刀,一刀閃過,泥塑的龍頭,轟然落地。

李恪驚訝的長大了嘴巴,亂套了,小說演義中,可是魏徵斬涇河龍王,李世民保人,現在竟然變成了李世民斬龍王。

……

在任何時候,官府的力量纔是最強大的,強大的官僚機構運轉起來,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爆發出極其的力量。

李世民一紙令下,一車車鐵料像是不要錢似,拉入長安城,整個關中地區所有的鐵匠全部都被徵用,普通的鐵匠分配到最簡單的任務只需要鑄造打井工具的延長棒,技藝高超的工匠分到了鑄造壓井和下井管。

而最重要的下井提土工具則分給了漢王府,因爲將作監發現漢王府的打井提土工具竟然異常的堅硬和鋒利。

將作監也曾想過自己製作提土工具,可是實驗發現,將作監出品的提土工具一旦在井下遇到石塊就會受損,嚴重的甚至當場直接報廢。

李世民大手一揮,直接將提土工具直接打包給漢王府,讓想圖謀漢王府鍊鐵秘方的長孫無忌,頓時無計可施。

坦白說,相對於李世民給出的價格,漢王府每造出一把都只是保本而已,因爲漢王府採用的是李恪提供的後世配方,所練出來的的已經接近鋼了,工藝多了好幾道,成本暴增。

哪怕如此,李恪並沒有任何異議,反而下令漢王府放棄了所有的業務,馬力全開去造提土工具。

在無限材料的供應下,漢王府爆發出超乎尋常的製造力,憑藉各種先進的工具,一村之力,生產出來的提土工具完全跟得上將作監集中大半的鐵匠的生產速度,有時候甚至是綽綽有餘。

伴隨着第一批打井工具的打造完成,尉遲恭的左武衛最先接受到賑災的命令,開赴旱災最嚴重的涇河兩岸。

“朝廷派遣官兵抗旱救災來了!”

萬年縣的百姓振臂歡呼。這場旱災之中,就數萬年縣的百姓受災最爲嚴重,地裡的種子種下去,根本沒有出,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灌溉開來,種子還有發芽的可能。

“嘿!”

四個士兵用力抓住把手,用力的往下壓!大量的泥土被提了上來,

每一次泥土被提出來,都會讓周圍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的百姓轟然的叫好。

在他們看來,這口井並不是單純的井,而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在一片期盼中,四個士兵也是熱血沸騰,手中得了的力氣不由得加大了幾分。

很快,一口井都被打好了。

左武衛的士兵迅速收起打井工具,開赴另一個打井地點,他們只負責打井,而洗井順便澆地的工作則交給了這片田地的主人。

“出水了!”

就在四個士兵走後不久,井口邊一陣陣歡呼響徹原野。

不遠處李恪和尉遲恭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樣的歡呼聲他們已經聽了很多,但是總是百聽不厭。

李恪這一次前來,主要目的是給左武衛押送一批打井工具來。

“漢王殿下,說起來你可能不信,老夫征戰沙場這麼多年,今天是老夫領兵這麼多年最榮耀的一天…”尉遲恭滿臉自豪的說道。

尉遲恭領兵打仗都是殺敵無數,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有一天能夠領兵賑災救人。

“官兵的職責是保家衛國,抗旱救災又何嘗不是一種保家衛國。”李恪感嘆的說道。

“漢王所言極是,老夫也是這樣想的!”尉遲恭朗聲大笑,顯然心情高興至極。

“王爺聽聞這次動用官兵抗災便是你的主意?”尉遲恭問道。

“正是本王的主意,大將軍不會埋怨本王吧!“李恪微笑道。

“怎麼可能?能幫到關中百姓老夫求之不得,又怎會埋怨,你沒看見老夫滿臉笑容嗎?”尉遲恭笑道。

很快臨近中午,伙頭兵早已準備好了伙食,左武衛的官兵分批吃飯。

262 路遇惡奴272 李唐皇室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95 利益之爭0086 東西二市0170 上元節297 演練賽574 孔穎達433 灞橋折柳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543 太子的危機271 韓王0073 初唐四名相288 比賽0155 羣魔亂舞364 契苾何力0082 上官儀398 房謀杜斷572 堆雪人582 龜茲國形勢0136 大雪紛飛0013 被李淵暴揍343 各方角逐0004 李世民512 逆反心理0038 玉如意429 貞觀七年405 診治秦瓊0007 一羣小蘿莉325 遇刺464 君臣反對426 梟雄老矣0015 宋體字0022 《詠鵝》576 李世民的無奈0119 太子黨419 狩獵(三)478 投其所好0210 大功告成0189 春景279 爭論0018 李恪要捱揍319 追蹤355 會師0080 戲耍二道士0123 軍神李靖0113 二子擇師0127 斷句327 天子怒568 《三字經》530 祿東贊0084 拜師613 盡得關中民心417 狩獵420 席君買0094 消於無形313 比賽繼續412 落雕弓0002 決定奪嫡342 殺雞儆猴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71 長孫無忌受辱461 曉之以利521 鵝毛筆457 危機0146 雪災550 呼之欲出401 出山0187 曲轅犁387 京中局勢639 平衡之道417 狩獵618 殺鬼見血292 計劃602 儒墨之爭0053 登基大典393 英雄遲暮560 太子漢王聯手480 太子墜馬316 精彩絕倫274 定計538 撲朔迷離0143 震驚的李世民335 洞房花燭夜248 謀定而後動0202 放風箏353 調兵遣將278 彈劾0072 諫臣魏徵488 急躁的高昌王622 桃花朵朵開638 儒學0193 驚現馬周401 出山0029 安內必先攘外275 夕陽斜照535 迷局(三)0214 蘇定方0099 漢王371 決戰(三)
262 路遇惡奴272 李唐皇室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95 利益之爭0086 東西二市0170 上元節297 演練賽574 孔穎達433 灞橋折柳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543 太子的危機271 韓王0073 初唐四名相288 比賽0155 羣魔亂舞364 契苾何力0082 上官儀398 房謀杜斷572 堆雪人582 龜茲國形勢0136 大雪紛飛0013 被李淵暴揍343 各方角逐0004 李世民512 逆反心理0038 玉如意429 貞觀七年405 診治秦瓊0007 一羣小蘿莉325 遇刺464 君臣反對426 梟雄老矣0015 宋體字0022 《詠鵝》576 李世民的無奈0119 太子黨419 狩獵(三)478 投其所好0210 大功告成0189 春景279 爭論0018 李恪要捱揍319 追蹤355 會師0080 戲耍二道士0123 軍神李靖0113 二子擇師0127 斷句327 天子怒568 《三字經》530 祿東贊0084 拜師613 盡得關中民心417 狩獵420 席君買0094 消於無形313 比賽繼續412 落雕弓0002 決定奪嫡342 殺雞儆猴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71 長孫無忌受辱461 曉之以利521 鵝毛筆457 危機0146 雪災550 呼之欲出401 出山0187 曲轅犁387 京中局勢639 平衡之道417 狩獵618 殺鬼見血292 計劃602 儒墨之爭0053 登基大典393 英雄遲暮560 太子漢王聯手480 太子墜馬316 精彩絕倫274 定計538 撲朔迷離0143 震驚的李世民335 洞房花燭夜248 謀定而後動0202 放風箏353 調兵遣將278 彈劾0072 諫臣魏徵488 急躁的高昌王622 桃花朵朵開638 儒學0193 驚現馬周401 出山0029 安內必先攘外275 夕陽斜照535 迷局(三)0214 蘇定方0099 漢王371 決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