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韓王

首先,就是因爲長孫無忌自身的能力,長孫無忌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追隨李世民,也就是說李世民經歷的所有事情長孫無忌幾乎都有參與,不管李世民之前的在外征戰,還是後來的登基稱帝都有長孫無忌的身影,並且在李世民稱帝之後,長孫無忌也一直都在幫助李世民,李世民可以開創“貞觀之治”也離不開長孫無忌的幫助,長孫無忌對李世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當然,李世民如此寵信長孫無忌也不單單是因爲長孫無忌的能力,上文說到過長孫無忌很早就追隨李世民,並且長孫無忌的妹妹還嫁給李世民爲妻子,所以說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說李世民寵信長孫無忌是必然的事情,並且長孫無忌也一直都在真心真意的幫助李世民。

還有一點就是長孫無忌的身份,在隋末唐初的時候,關隴貴族的統治力也是非常高的,關隴貴族有許多的子弟都在朝堂之上身居高位,關隴貴族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甚至關隴貴族可以影響皇帝的決定,所以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關隴貴族,而長孫無忌當時又是關隴貴族的代表人物,所以李世民必須要寵信長孫無忌,只有這樣李世民才能利用關隴貴族來幫助自己穩固朝政,幫助自己坐穩皇位。

“王叔放心,侄兒再魯莽也明白長孫無忌勢力龐大,憑你我二人之力根本傷不了對方分毫,要是不止你我二人呢?”李恪微笑道。

“不止你我二人?那還有誰?”李孝恭問道。

“還有整個李唐皇室…”李恪語不驚人死不休。

“整個李唐皇室?”李孝恭先是一驚,稍後再一臉苦笑道:”恪兒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還發動整個李唐皇室,單單你那太子哥哥就不會同意,長孫無忌是他親舅舅,也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呵呵…不能全部,那就退而求其次,發動大部分宗室也行!”李恪不慌不忙道。

李孝恭見李恪一臉雲淡風輕,有些納悶的問道:“那你說說能動員那些宗室?”

“江夏王叔和平陽姑姑應該沒問題,侄兒與他們的孩兒交情甚好,他們應該會買侄兒這個面子,還有韓王叔…”

“等等,你和元嘉什麼時候有交情了,他憑什麼認爲他會幫你站臺?還有,元嘉爲人和善,你確定他會爲了你平白招惹是非?”

元嘉,就是韓王李元嘉,唐高祖李淵第十一子,母爲宇文昭儀,唐朝宗室大臣、畫家。

李元嘉的生母宇文昭儀,受唐高祖寵愛,高祖即位後,想立她爲皇后,宇文昭儀固辭不受。李元嘉因母親受寵愛,而特受高祖的寵愛,高祖繼位後生的兒子沒有比得上的。

元嘉少聰俊。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口誦經史,目數羣羊,兼成四十字詩,一時而就,足書五言一絕:六事齊舉。代號“神仙童子”。

貞觀九年,授右領軍大將軍,迎娶宰相房玄齡之女。十年,進封韓王,授滑州都督。修身潔己,內外如一。

李世民因其才華,便讓他在弘文館輔助魏王李泰主持編撰的《括地誌》。

此項編撰工程浩大,不僅僅是收集古本摘取記錄,更將全國劃分爲10道358州1551縣。按都督府區劃和州縣建置,博採經傳地誌,旁求故志舊聞,詳載各政區建置沿革及山川、物產、古蹟,風俗、人物、掌故等,乃是對於全國政區的一次改革。

《括地誌》是唐代中國的一部地理學專著,全書555卷,包括正文550卷、序略5卷。以州爲單位,分述各縣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

唐高宗時期,累轉澤州刺史。中宗即位,加授檢校太尉、定州刺史,轉絳州刺史。

李元嘉雖然才華橫溢、樂善好施,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膽小,垂拱四年,被誣參與越王李貞之亂,李元嘉得知此事,惶惶不可終日,沒過幾天就選擇了自殺。

“呵呵…韓王叔就是太和善了,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就有人不把堂堂親王放在眼裡,對其指名道姓,隨意辱罵…”

“汝說的這人是指老高家的四郎吧!”李孝恭一臉平靜道。

李孝恭口中的老高乃是申國公高士廉。

貞觀年間,申國公高士廉一脈備受榮寵,說是冠絕天下亦不爲過。

武德九年,李世民與隱太子李建成矛盾加劇,高士廉與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勸諫李世民,欲誅殺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後來,高士廉釋放在押囚犯,發給他們武器,並與他們趕到芳林門,配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被立爲太子後,任命高士廉爲太子右庶子。

當然,最令高士廉深受李二陛下信任器重的原因,還是因爲高士廉是長孫皇后與長孫無忌的舅舅!這位舅丈人在李二陛下登基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又分屬至親,自然極盡榮寵。

而高士廉又的確會會做人,平素極其低調,結交滿朝文武,從不得罪人。

高士廉有五子,分別是高履行、高至行、高純行、高真行、高審行。

長子高履行,娶唐太宗之女東陽公主,襲爵申國公,曾任戶部尚書,後被長孫無忌牽連,貶爲洪州都督,又改任永州刺史。

四子高真行,自幼厭文喜武,身手很是了得,作戰更是勇猛無鑄,被申國公稱爲‘吾家莽四郎’,甚得李世民喜愛。

李元嘉自詡文采風流,是皇族之中的名士,高真行則愛好武藝,行事魯莽直接,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便猶如八卦之中的陰陽魚一般,永遠不會融合交匯。

相互看不過眼在所難免。

況且李元嘉最是不擅長對付這等粗人,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任你滿腹才華舌綻蓮花,奈何對方根本不與你動嘴皮子,惱起來直接拳頭說話,所以二人相爭,往往都是李元嘉吃虧,久而久之,更助長了高真行的囂張氣焰,對李元嘉這個親王指名道姓,隨意呵斥,讓溫文爾雅韓王名譽掃地,淪爲皇室的笑柄。

517 婚宴0026 《春曉》560 太子漢王聯手369 決戰318 放長線,釣大魚543 太子的危機0181 科舉0135 高士廉234 突厥犯闕463 計成257 剿?撫?395 天可汗0088 再臨天香樓0120 後續影響336 洞房花燭夜(二)0137 火爐285 平安無事417 狩獵338 幷州大都督0057 醉臥美人膝470 一妻二妾319 追蹤234 突厥犯闕410 花燈0179 五姓七望431 梟雄亡221 香水481 蠢蠢欲動342 殺雞儆猴246 李恪的憂慮0172 孔明燈510 稱心0032 十二時辰0108 生意紅火543 太子的危機460 拜訪0210 大功告成306 運動會434 重耳故事607 挖井0156 楚王李佑0043 怒髮衝冠504 秦懷玉發飆476 針鋒相對0098 塵埃落定0005 中央官制498 高昌易主0106 逍遙居387 京中局勢509 計成0139 長樂公主0209 馬蹄鐵562 孫神醫開講啦583 龜茲國王0053 登基大典272 李唐皇室598 翻臉0095 儲君之位281 黨爭0186 春耕230 突厥異動334 漢王大婚(三)0005 中央官制497 侯君集的疑惑575 儒法之爭629 主考官459 蕭美娘364 契苾何力0198 精鹽559 掙扎的太子0105 鬥志昂揚392 秦瓊病重0018 李恪要捱揍628 科舉制516 太原王氏546 聯合519 噩夢371 決戰(三)0140 羽絨服383 班師回朝(二)396 勸告0219 裴行儉0110 求賢若渴0048 後續影響0083 第一奸臣0186 春耕643 赴宴337 洞房花燭夜(三)258 選將0209 馬蹄鐵258 選將640 據理力爭260 回驪山0205 烤魚604 西域事了602 儒墨之爭0032 十二時辰264 借題發揮0134 廷杖293 又見朝會
517 婚宴0026 《春曉》560 太子漢王聯手369 決戰318 放長線,釣大魚543 太子的危機0181 科舉0135 高士廉234 突厥犯闕463 計成257 剿?撫?395 天可汗0088 再臨天香樓0120 後續影響336 洞房花燭夜(二)0137 火爐285 平安無事417 狩獵338 幷州大都督0057 醉臥美人膝470 一妻二妾319 追蹤234 突厥犯闕410 花燈0179 五姓七望431 梟雄亡221 香水481 蠢蠢欲動342 殺雞儆猴246 李恪的憂慮0172 孔明燈510 稱心0032 十二時辰0108 生意紅火543 太子的危機460 拜訪0210 大功告成306 運動會434 重耳故事607 挖井0156 楚王李佑0043 怒髮衝冠504 秦懷玉發飆476 針鋒相對0098 塵埃落定0005 中央官制498 高昌易主0106 逍遙居387 京中局勢509 計成0139 長樂公主0209 馬蹄鐵562 孫神醫開講啦583 龜茲國王0053 登基大典272 李唐皇室598 翻臉0095 儲君之位281 黨爭0186 春耕230 突厥異動334 漢王大婚(三)0005 中央官制497 侯君集的疑惑575 儒法之爭629 主考官459 蕭美娘364 契苾何力0198 精鹽559 掙扎的太子0105 鬥志昂揚392 秦瓊病重0018 李恪要捱揍628 科舉制516 太原王氏546 聯合519 噩夢371 決戰(三)0140 羽絨服383 班師回朝(二)396 勸告0219 裴行儉0110 求賢若渴0048 後續影響0083 第一奸臣0186 春耕643 赴宴337 洞房花燭夜(三)258 選將0209 馬蹄鐵258 選將640 據理力爭260 回驪山0205 烤魚604 西域事了602 儒墨之爭0032 十二時辰264 借題發揮0134 廷杖293 又見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