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 宣紙

大雨如注,整座漢王府盡皆籠罩在雨幕之中,屋脊樹梢的塵埃被洗刷一空,紅牆黛瓦、綠樹紅花,妖嬈之中有透着一股清新氣息。

雨水順着房檐如注一般滴落在廊前,濃郁的水汽從敞開着的窗子瀰漫而入,將這座位於漢王府一角的書房浸潤得涼爽宜人。

書房內的佈置簡潔清爽,一水兒的金絲楠木傢俱,厚重古樸卻又透着低調的奢華,沒有琳琅滿目的裝飾擺設,僅止在大殿一角放置着一盞青銅香爐,輕煙嫋嫋,淡淡的檀香味氤氳在每一處空間,聞之令人心曠神怡。

略顯空曠的書房正中擺放着一張雕漆的案几,案几上鋪着昂貴的宣紙,一人提着毛筆在宣紙上寫些什麼,此人正是李恪。

“元寶,再給我拿點宣紙過來,本王練書法沒紙…”李恪道。

“王爺,府上的宣紙所剩無幾,要不,今天就先到這裡吧?”楊元寶道。

“這才月中,怎麼會沒紙了呢?”李恪問道。

“王爺,就你這用紙的速度,能支撐到現在已經不錯了…”楊元寶道。

李恪聞言也是一陣頭疼,這個時期紙張屬於奢侈品,特別是紙中的精品宣紙更是有市無價。

宣紙的製作渠道全由朝廷掌控,而且宣紙的製作成本極爲昂貴,所以朝廷對於宣紙的使用都有定製,每個月按量發放,這個月用完了,就只能等下一個了。

即便李恪身爲親王,分到的宣紙也是有限的,李恪又是愛好書法之人,宣紙的消耗量極大,每每到了月中就沒了。

對此,李恪深惡痛絕,幾次下定決心想到廉價紙製造出來,可都放棄了。

爲什麼放棄?因爲李恪不敢啊!

紙張書籍就是大唐士族掌握話語權的根基,如果李恪把廉價紙製造出來,那就等於挖了天下士族的根基,那他們還不得跑來跟李恪拼命呀!

在當今的大唐,連李世民對於士族都等禮讓三分,更何況他李恪。

這時楊寶山走了進來,“王爺,於家送來請柬,三日後,是於家家主的誕辰,希望王爺過府一聚…”

李恪看有沒有,一臉厭惡道:“給本王退了,以後那什麼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家的請柬都給本王推了…”

“都推了,不好吧!那可是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楊寶山嚥了咽口水道。

“有什麼不好的,現在不再是西魏、北周、隋朝時期,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但這羣傢伙還自視甚高,看不起自己的位置…

這樣下去,遲早要倒黴的,和他們扯上關係也必定遭殃,以後,凡事他們的請柬都推了!”李恪擲地有聲道。

“偌!”

當年北周皇帝宇文泰效仿鮮卑的八部制度,立八柱國。

除宇文泰自己曾由西魏文帝任命爲柱國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爲西魏軍隊的實際統帥外,又任命西魏宗室廣陵王元欣爲柱國大將軍…

但僅掛虛名,並無實權,另任命趙貴、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六人爲柱國大將軍,實際統率六軍。

每個柱國大將軍下有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二十四開府;

二十四府開府將軍包括淮安王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泰侄兒)、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楊堅之父)、豆盧寧、賀蘭祥(宇文泰外甥)、王雄、鄖國公韋孝寬、宿國公辛威、東平郡公樑椿、褒中郡公韓果、長廣郡公劉亮(侯莫陳亮)、雁門郡公田弘、樂川郡公赫連達、永城郡公常善、樂陵郡公怡峰、長樂郡公若干惠、河北郡公王德、懷寧郡公蔡佑。

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

一個儀同領兵約千人,一個開府領兵兩千,一個大將軍領兵四千,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兵八千,六柱國合計有兵四萬八千人左右。

這支軍隊,就是歷史上“府兵”之雛形……

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掌控了北周朝廷全部軍隊,權勢赫赫,相互之間同氣連枝互爲進退,構成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關隴集團”。幾乎北周和隋朝的所有實力派皆出自這個集團之內。

然而最後卻是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之子楊堅當上了北周丞相,並最終逼迫北周靜帝禪位,篡位登基,開創大隋盛世!

關隴集團內部對此極其不滿,尉遲迥甚至率部反抗,卻被楊堅擊敗,從此不得不認同楊堅登基之事實。

然而他們的黴運尚未完結。他們全力支持的太子楊勇卻在與楊廣爭鬥中徹底失敗……

可是這幫利益至上的貴族們怎能甘心如此?

他們搞風搞雨,終於使得輝煌一時的大隋王朝二世而亡!

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前被楊堅趁勢而起建立了大隋,現在又被李淵攫取了勝利果實建立大唐……

他們還是不甘心!

於是,他們又暗中支持秦王李世民與江南士族、山東門閥支持的太子李建成爭皇位,這一次他們贏了。

可令整個關隴集團都始料未及的是,這個李世民登基稱帝沒幾年,調轉槍頭就要收拾全天下的世家門閥……

楊堅雄才大略,但是對於權謀之術卻並不擅長,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威望和才華來治國。

李世民卻是精擅權謀詭變,同時亦不缺英明果斷,關隴集團也曾想故伎重施支持魏王李泰來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可惜李二陛下看得透徹,直接就斷了關隴集團的念想,將太子之外的所有王子都趕出京師,玩了一個“封建天下”!

爲何魏王李泰是最後一個趕赴封地的王子?真是李世民擔心關隴集團的這些老傢伙會暗中支持唆使魏王李泰割地稱王分裂天下!

熟讀唐朝歷史的李恪又怎會不知,以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爲首的關隴集團不堪寂寞要出來搞風搞雨,這正好戳中了李世民的痛處,李世民豈能讓她們好過。

知道這些傢伙要倒黴,李恪跑還來不及,又豈會貼上去自找麻煩。

578 龜茲364 契苾何力613 盡得關中民心0120 後續影響325 遇刺541 撥亂反正0196 面君0059 舊時玩伴478 投其所好243 各方反應359 對話軍神500 兵臨城下0076 褚遂良342 殺雞儆猴343 各方角逐0211 陌刀404 見好就收0167 獻禮370 決戰(二)466 武則天0046 一氣長孫無忌591 兵圍長孫府0120 後續影響0049 各有算計0095 儲君之位416 禍兮福所倚231 頡利可汗489 河東薛氏359 對話軍神0214 蘇定方378 楊政道0087 神仙居0102 宗正寺346 大都督606 抗旱275 夕陽斜照580 陷入重圍434 重耳故事0054 新皇登基0080 戲耍二道士388 慶功宴441 議事351 刀兵再起0043 怒髮衝冠0153 朝會風雲(上)542 李泰的表演546 聯合0019 被李世民暴揍0040 機智如妖310 運動會開幕0207 百姓苦0188 微服私訪477 塵埃落定0158 賑災0035 傢俱411 偶遇413 勝出639 平衡之道0110 求賢若渴0035 傢俱0118 其樂融融403 妙手回春516 太原王氏357 軍議0138 棉衣0008 跳繩238 李靖出馬362 定計370 決戰(二)440 早朝0029 安內必先攘外543 太子的危機368 兩軍對壘606 抗旱0162 紛紛入轂0209 馬蹄鐵0217 桃之夭夭365 初戰告捷328 古人好馬253 長安商會417 狩獵383 班師回朝(二)401 出山556 太子魏王之爭0119 太子黨0124 炒茶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91 攤上事了351 刀兵再起591 兵圍長孫府0203 入夢0179 五姓七望274 定計546 聯合0048 後續影響0016 東宮家宴0181 科舉0042 李孝恭0122 軍歌嘹亮0001 帝都長安
578 龜茲364 契苾何力613 盡得關中民心0120 後續影響325 遇刺541 撥亂反正0196 面君0059 舊時玩伴478 投其所好243 各方反應359 對話軍神500 兵臨城下0076 褚遂良342 殺雞儆猴343 各方角逐0211 陌刀404 見好就收0167 獻禮370 決戰(二)466 武則天0046 一氣長孫無忌591 兵圍長孫府0120 後續影響0049 各有算計0095 儲君之位416 禍兮福所倚231 頡利可汗489 河東薛氏359 對話軍神0214 蘇定方378 楊政道0087 神仙居0102 宗正寺346 大都督606 抗旱275 夕陽斜照580 陷入重圍434 重耳故事0054 新皇登基0080 戲耍二道士388 慶功宴441 議事351 刀兵再起0043 怒髮衝冠0153 朝會風雲(上)542 李泰的表演546 聯合0019 被李世民暴揍0040 機智如妖310 運動會開幕0207 百姓苦0188 微服私訪477 塵埃落定0158 賑災0035 傢俱411 偶遇413 勝出639 平衡之道0110 求賢若渴0035 傢俱0118 其樂融融403 妙手回春516 太原王氏357 軍議0138 棉衣0008 跳繩238 李靖出馬362 定計370 決戰(二)440 早朝0029 安內必先攘外543 太子的危機368 兩軍對壘606 抗旱0162 紛紛入轂0209 馬蹄鐵0217 桃之夭夭365 初戰告捷328 古人好馬253 長安商會417 狩獵383 班師回朝(二)401 出山556 太子魏王之爭0119 太子黨0124 炒茶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91 攤上事了351 刀兵再起591 兵圍長孫府0203 入夢0179 五姓七望274 定計546 聯合0048 後續影響0016 東宮家宴0181 科舉0042 李孝恭0122 軍歌嘹亮0001 帝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