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幕後黑手

既然李恪已經明確表示只是走走過場,這些衙役自然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便向李恪稟告說沒有搜查到。

當然李君羨帶來的百騎卻例外,他們搜查得十分認真,畢竟李恪被刺殺,是他這位百騎長官的失職,他不僅要給李恪一個交代,更得給李世民一個交代。

不知是這刺客逃出了陰府,還是陰弘智把刺客藏得太好了,最終李君羨同樣一無所獲。

“陰大人,既然這刺客沒在貴府,那就說明他已經逃走了,追查刺客要緊,本王就不打擾了…”李恪微笑道。

“王爺請便!”陰弘智拱手道。

李恪是王爺,陰弘智只是臣,按照禮儀,李恪來他得降階迎接,李恪走他也得送出門口。

陰弘智恭恭敬敬的把李恪送到府門口,見李恪帶着衙役走遠,才一臉凝重的關閉府門,然後快步走向後院。

陰弘智來到後院一個隱蔽的房間,在一副山水畫的後面按下一個按鈕,一個書架慢慢移開,一個暗室浮現在眼前。

陰弘智沉聲道:“他們都走了,出來吧!”

話音剛落,一個彪形大漢便從暗室裡走了出來,此人正是刺殺李恪的刺客,他的另一層身份便是楚王李佑的客卿昝君謨。

昝君謨拱手道:“謝陰大人出手相助!”

“你膽子也太大了,竟敢當街刺殺當朝親王,你是活膩了嗎?”陰弘智沉吟一下,繼續道,“這是你自作主張,還是楚王的意思?”

昝君謨苦笑道:“這麼大的事,卑職敢自作主張嗎?”

“楚王糊塗啊!即便要刺殺漢王,也該好好謀劃一番,這樣貿然行動,既殺不了漢王,還很可能暴露自己,貽害無窮啊!”陰弘智苦惱道。

“我們也勸過楚王,但楚王執意要在下動手除掉漢王,並且還要求儘快除掉,在下才不得不這樣潦草出手…”昝君謨無奈道。

“楚王爲什麼要這麼迫切的除掉漢王?”陰弘智好奇道。

“還不是那本《三字經》給鬧的!”昝君謨苦笑道。

“《三字經》?漢王寫的那本《三字經》嗎?”陰弘智疑惑道。

“正是那本《三字經》…”昝君謨點頭道。

“這《三字經》怎麼惹到楚王了?”陰弘智納悶道。

“具體經過,在下不是很瞭解,不過聽樑猛彪說這跟世子有關係…”昝君謨道

“怎麼又和世子扯上關係了?”陰弘智更加疑惑道。

“好像是世子有一天在背誦《三字經》時,無意間提道,他們的夫子說漢王雖然年紀小,但憑這本《三字經》就足以被稱爲一代大儒,楚王聞言後立馬臉上大變,隨後便對卑職下達了刺殺漢王的命令!”昝君謨道。

陰弘智這下便全都瞭解了,楚王這完全是出於嫉妒,纔有了刺殺李恪的不智舉動。

他這個外甥他了解,本事不大,但嫉妒心極強。

他可以接受父皇對他的輕視,但他不能接受父皇對他的無視…

不管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還是漢王李恪都比他李佑要優秀,在這三位大神的襯托之人,他李佑就顯得特別的平庸,李世民對他自然就視若無睹,李佑雖然氣憤但也無可奈何。

這三人中,他不嫉妒李承乾和李泰,但卻無比仇視李恪,因爲李承乾和李泰畢竟是嫡子,受到李世民重視是理所當然的。

但他李恪憑什麼受到李世民的寵愛,他是庶出,本王也是庶出,同樣是庶出,他李恪爲什麼能享譽全唐,本王卻只能默默無聞…

他李恪越優秀,相比之下,他李佑就越顯得無能,所以他才仇視李恪,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因爲沒有了李恪,他李佑再也不會受到別人的冷嘲熱諷了。

陰弘智想通此事,只得無奈的越來越頭,他不是沒有勸過,但效果不大。

陰弘智也知道人一旦被嫉妒矇蔽雙眼,是很難聽得進去勸告的,所以他也只能聽之任之。

陰弘智無奈的看着昝君謨,“你必須立馬離開長安,去外地躲一躲,等風聲過了再回來。”

昝君謨思索片刻開口道:“既然漢王已經搜查過貴府,就說明貴府是安全的,不然卑職就在貴府躲一段時間?”

陰弘智臉上大變,斬釘截鐵道:“這絕對不行,雖然剛纔把漢王一行人打發走了,但最難過的還是陛下那一關,你不會天真的以爲躲過漢王的搜查就萬事大吉了吧!

這可是在天子腳下刺殺當場親王,陛下能這麼輕易讓此事就這樣過去?老夫告訴你這絕不可能,不查個水落石出,陛下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昝君謨聞言臉上鉅變,隨後知道同樣陰弘智的安排。

……

李恪和李君羨一行人一離開陰府,李君羨便開口道:“漢王殿下,接下來該怎麼辦?”

“很簡單,陪本王一起去搜查趙國公府!”李恪一臉狡黠道。

“什麼?趙國公府?”李君羨聞言臉上微變。

“怎麼,不可以嗎?”李恪反問道。

“漢王殿下,趙國公府可不比陰家,再說,我們無憑無據,憑什麼去搜查當朝宰相的家呀?”李君羨苦笑道。

“憑什麼?就憑本王與人爲善,只有他長孫無忌一個仇人,不是他長孫無忌派的人來刺殺本王,還能是誰?”李恪言辭鑿鑿道。

李君羨聽見李恪這胡攪蠻纏的話語,一陣頭疼…

尼瑪,你是當朝親王,是皇帝的兒子,你高貴,你了不起,你不怕長孫無忌,但我怕啊!

你們神仙打架,我這凡人卻要跟着遭殃,這特麼的叫什麼事呀!

李君羨看李恪這架勢,知道自己肯定勸不了,但那長孫無忌權傾朝野,又豈是好說話之輩,一個當場親王,一個當場宰相,二人這一碰撞,肯定又是一陣血雨腥風。

李君羨表示,寶寶膽子小,承擔不了這後果。

李君羨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大能耐,化解不了這場危機,只能把當前的情況告訴李世民,現在也只有李世民能按住李恪的胡作非爲。

李君羨落後李恪幾步,立馬拉過一名百騎在他耳邊嘀咕幾句,這名百騎聞言臉上微變,然後爭分奪秒的向皇宮方向跑去。

0043 怒髮衝冠0071 長孫無忌受辱599 西域捷報0193 驚現馬周445 密談496 搶功292 計劃250 初露鋒芒299 足球比賽434 重耳故事426 梟雄老矣0050 封德彝533 迷局535 迷局(三)341 漢王立威523 初唐四傑466 武則天484 李恪的謀劃0210 大功告成376 兵不厭詐0211 陌刀498 高昌易主0212 太子府決斷0088 再臨天香樓602 儒墨之爭0127 斷句483 李世民的懷疑627 賓主盡歡378 楊政道302 賽後影響(三)361 兵分三路491 薛仁貴獻計0015 宋體字530 祿東贊0207 百姓苦470 一妻二妾644 元家359 對話軍神0056 醒掌天下權319 追蹤0060 大唐第一才子0075 鋒芒畢露0128 標點符號342 殺雞儆猴0028 千古一帝0181 科舉0022 《詠鵝》0175 有女名婉386 彈劾479 王謝袁蕭0177 蘇府255 風聞奏事448 刀兵再起569 士族壟斷教育483 李世民的懷疑475 白熱化524 信鴿588 漢王遇刺(四)392 秦瓊病重259 塵埃落定555 觀音誕0002 決定奪嫡424 世子秦懷玉530 祿東贊0060 大唐第一才子474 寸步不讓415 未雨綢繆0153 朝會風雲(上)393 英雄遲暮575 儒法之爭272 李唐皇室258 選將335 洞房花燭夜0110 求賢若渴441 議事0214 蘇定方221 香水0042 李孝恭283 李淵暴怒606 抗旱625 太子的拉攏(二)633 漢王解惑371 決戰(三)0165 瘟疫0145 聚寶盆348 收服諸將394 出謀劃策0105 鬥志昂揚389 慶功宴(二)0013 被李淵暴揍0012 長孫無垢0070 房謀杜斷576 李世民的無奈0025 暴揍長孫無忌240 各抒己見309 準備584 王玄策0089 滿江紅522 三國的魅力0092 政事堂
0043 怒髮衝冠0071 長孫無忌受辱599 西域捷報0193 驚現馬周445 密談496 搶功292 計劃250 初露鋒芒299 足球比賽434 重耳故事426 梟雄老矣0050 封德彝533 迷局535 迷局(三)341 漢王立威523 初唐四傑466 武則天484 李恪的謀劃0210 大功告成376 兵不厭詐0211 陌刀498 高昌易主0212 太子府決斷0088 再臨天香樓602 儒墨之爭0127 斷句483 李世民的懷疑627 賓主盡歡378 楊政道302 賽後影響(三)361 兵分三路491 薛仁貴獻計0015 宋體字530 祿東贊0207 百姓苦470 一妻二妾644 元家359 對話軍神0056 醒掌天下權319 追蹤0060 大唐第一才子0075 鋒芒畢露0128 標點符號342 殺雞儆猴0028 千古一帝0181 科舉0022 《詠鵝》0175 有女名婉386 彈劾479 王謝袁蕭0177 蘇府255 風聞奏事448 刀兵再起569 士族壟斷教育483 李世民的懷疑475 白熱化524 信鴿588 漢王遇刺(四)392 秦瓊病重259 塵埃落定555 觀音誕0002 決定奪嫡424 世子秦懷玉530 祿東贊0060 大唐第一才子474 寸步不讓415 未雨綢繆0153 朝會風雲(上)393 英雄遲暮575 儒法之爭272 李唐皇室258 選將335 洞房花燭夜0110 求賢若渴441 議事0214 蘇定方221 香水0042 李孝恭283 李淵暴怒606 抗旱625 太子的拉攏(二)633 漢王解惑371 決戰(三)0165 瘟疫0145 聚寶盆348 收服諸將394 出謀劃策0105 鬥志昂揚389 慶功宴(二)0013 被李淵暴揍0012 長孫無垢0070 房謀杜斷576 李世民的無奈0025 暴揍長孫無忌240 各抒己見309 準備584 王玄策0089 滿江紅522 三國的魅力0092 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