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分封

李恪擡頭看着李世民,笑着回道:“回父皇的話,兒臣與太子哥哥許久未見,方纔正商議着待朝會散後往東市尋個酒肆小酌上兩杯,以敘手足情誼。”

在朝臣面前,李世民自也是望着諸位皇子兄弟和睦,李恪的話正中了他的心窩,叫李世民聽着很是舒坦。

李世民笑着回道:“你和太子手足情深,想着小酌敘舊自無不可,不過此事你們大可朝後在議,朝堂之上議論此事成何體統?”

李世民的話聽着雖是在訓斥李恪,但衆人聽在耳中,卻也能聽出李世民對李恪的寵愛。

李恪應道:“父皇說的是,兒臣受教了。”

李恪之言剛落,李世民便又接着道:“今日你既在朝,朕也正有一事與你想幹,要於朝中商議,你便也一同聽着吧。”

李世民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諫言分封,同意的有之,反對的亦有之。

於是兩撥人引經據典吵得不亦樂乎,直看得李世民一個頭兩個大。

李世民大怒的制止了下面的爭吵,頓了頓,接着道:“漢王李恪,朕欲效先朝舊例,賜封你就藩幷州,永鎮邊疆,你可願否?”

李世民有意命李恪就藩邊疆之事並非絕密,或者說,李世民自己本就有意借李恪就藩之事試探羣臣的態度,以便日後諸子分封。

不過此事雖然多有朝中重臣已然知曉,但在此時,在朝堂之上提了出來,還是叫滿朝譁然。

就藩不同於之官,自晉亡始,天下便已少聞藩王之說,大唐立國之初,亦循前例,未設藩王,縱有皇子外放,也只是任職都督抑或是刺史之職,數年一調,故而此番李世民突然提及李恪封藩之事,難免叫羣臣訝異。

但是很顯然,今日李恪封藩之事是李世民早與諸位宰相商議之後所言,並無與滿朝文武商議的意思。

李恪擡頭看了看,並未發現魏徵這頭倔驢的蹤影,也算是明白看此事的經由。

滿朝文武中,反對分藩之事最激的莫過於魏徵和李百藥兩人,而政事堂議事,非宰輔重臣不得入內,李百藥官拜禮部侍郎,雖是六部要員,卻不在宰輔之列,自然入不得政事堂,而魏徵爲侍中,倒是可入政事堂議事,可眼下他不在京中,又怎地說話。

魏徵不在長安,有左相之稱的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又多不便開口,再加上司空長孫無忌又爲此事推波助瀾,此事在政事堂中自然就成了。

此事幹系重大,李恪若是應下,便意味着李恪便將南下,就藩幷州,至此世鎮邊疆。這與李恪之官幷州大都督不同,之官幷州大都督或有返京的一日,但出京就藩,便輕易不得離開封地,更別說回來長安了。

一時間,整個大殿中的人都看向了殿中的李恪,等待着李恪的回話,尤其是李恪身旁站着的李承乾和李泰更是如此。

李恪如果同意就番,同爲皇子的李泰還會遠嗎?

李淵和李恪是李承乾儲位的最大威脅,他自然是盼着李恪應下此事,外鎮幷州,而李恪一旦同意,李泰也不得不同意,那李泰李恪二人與儲君之位便算是徹底無緣了,李承乾的心腹大患自也就不復存在。

對於此事,其實李恪心裡也早有準備,李恪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猶豫,便對李世民回道:“承蒙父皇信重,命兒臣外鎮幷州,兒臣自當領命。”

李恪之言方落,整個大殿中頓時頓時一陣靜謐,落針可聞,甚至安靜地有些可怕,一時間衆臣臉呼吸都不自覺地屏住了。

李世民有意使李恪外鎮幷州,李恪竟是毫不猶豫地應了下來,這意味着什麼?是李恪就此甘願退出儲位之爭了嗎?抑或是李恪根本就沒有動過爭儲的心思,只是想着老老實實地做他的賢王?

似乎就在李恪應了外鎮之事的一瞬間,整個大唐便風雲突變了,三國鼎立變成了楚漢之爭,剩下的自然就是魏王李泰還有太子李承乾了。

就在李恪應下的聲音傳到李承乾耳中的時候,李承乾的臉上也露出了幾乎抑制不住的笑意。

李恪退出儲位之爭,這也就意味着他的儲君之位又穩固了幾分,李承乾焉能不喜。

“如此甚好,那待年後,恪兒便可就藩幷州,此時便算是定下了。”李世民點了點頭,對朝中衆臣道。

在這個時候,滿朝文武已再無一人敢出來反對此事,畢竟這個時候誰若是敢處理反對此事,便是同李世民作對,同李承乾作對,同長孫家作對,此行與自尋死路又有何異?

如此一來,李恪外鎮揚州,就此退出儲位之爭一事似乎已經板上釘釘了。

……

大朝散後,朝中的衆臣也都各懷心思,顯然是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太過詭異,衆臣們還未回過味來,一邊在出宮的宮道上走着,一邊低頭思索着方纔大殿上發生地事情,還宛在夢中。

李恪剛出了兩儀殿,正沿着殿下的玉階往下走着,一個老者卻迎面出現在了李恪的眼前。

“老臣溫彥博拜見殿下。”御史大夫溫彥博走到了李恪的身前,拱手拜道。

李恪見得溫彥博當面,臉上擡手虛扶起溫彥博,對溫彥博道:“溫大夫快快起身,溫大夫在此出現,莫非是專程等候本王而來?”

溫彥博回道:“老臣正是在此專等殿下。”

李恪不解地問道:“不知溫大夫在此等候本王所爲何事?”

溫彥博道:“老臣在此是專爲提醒殿下,殿下如今雖應下外鎮揚州之事,但朝堂之下人心叵測,近來朝中有多事,殿下尚需千萬仔細啊,莫再吃了虧。”

李恪於溫彥博有恩,溫彥博乃赤誠君子,一直對此事銘記於心,把李恪視作自家子侄來照拂,此番朝中局勢大變,溫彥博也是擔心李恪安危,這才專程留步於此,提醒李恪。

李恪問道:“溫大夫所言可以進來朝野中關於本王和太子間的傳聞?”

溫彥博點了點頭回道:“殿下與太子手足和睦,自是好事,只是凡事大多非是捏造,唯空穴方可來風,有些話老臣爲人臣子,不便多言,殿下明白便是。”

644 元家465 塵埃落定232 突利二汗0201 陽春三月468 漢王納妾586 漢王遇刺(二)508 挑撥369 決戰241 放手一搏0007 一羣小蘿莉0166 春節0172 孔明燈0047 李恪又被揍0086 東西二市0157 楚王籌劃448 刀兵再起0176 賜婚382 班師回朝0093 齊聚政事堂364 契苾何力0083 第一奸臣307 陰謀378 楊政道562 孫神醫開講啦632 議事0074 簡在帝心0003 韜光養晦597 褚遂良上門(二)0145 聚寶盆0033 練劍0058 攜美遊街487 高昌王303 決賽0090 闖大禍了377 傳國玉璽239 針鋒相對302 賽後影響(三)0097 早朝585 漢王遇刺230 突厥異動601 幹仗457 危機617 上朝501 高昌亡0112 秋意0070 房謀杜斷480 太子墜馬0170 上元節226 甘油0178 少女心思330 除夕宴0102 宗正寺0081 岑文本433 灞橋折柳489 河東薛氏246 李恪的憂慮573 國子監祭酒322 出宮569 士族壟斷教育501 高昌亡628 科舉制0110 求賢若渴544 造反團伙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55 羣魔亂舞0172 孔明燈0157 楚王籌劃0050 封德彝0006 奇人馬周326 脫險222 豬肉309 準備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574 孔穎達616 魏徵病重0046 一氣長孫無忌399 勸諫416 禍兮福所倚614 苦盡甘來282 外戚495 薛仁貴立功225 肥皂0164 驪山0055 策封羣臣0213 十八學士314 決賽開始0120 後續影響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645 憤然離席0111 文臣武將261 豆腐腦405 診治秦瓊637 君子六藝528 和親陷阱0149 以萬物爲芻狗467 武順娘354 雲州城下0175 有女名婉371 決戰(三)605 貞觀十五年
644 元家465 塵埃落定232 突利二汗0201 陽春三月468 漢王納妾586 漢王遇刺(二)508 挑撥369 決戰241 放手一搏0007 一羣小蘿莉0166 春節0172 孔明燈0047 李恪又被揍0086 東西二市0157 楚王籌劃448 刀兵再起0176 賜婚382 班師回朝0093 齊聚政事堂364 契苾何力0083 第一奸臣307 陰謀378 楊政道562 孫神醫開講啦632 議事0074 簡在帝心0003 韜光養晦597 褚遂良上門(二)0145 聚寶盆0033 練劍0058 攜美遊街487 高昌王303 決賽0090 闖大禍了377 傳國玉璽239 針鋒相對302 賽後影響(三)0097 早朝585 漢王遇刺230 突厥異動601 幹仗457 危機617 上朝501 高昌亡0112 秋意0070 房謀杜斷480 太子墜馬0170 上元節226 甘油0178 少女心思330 除夕宴0102 宗正寺0081 岑文本433 灞橋折柳489 河東薛氏246 李恪的憂慮573 國子監祭酒322 出宮569 士族壟斷教育501 高昌亡628 科舉制0110 求賢若渴544 造反團伙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55 羣魔亂舞0172 孔明燈0157 楚王籌劃0050 封德彝0006 奇人馬周326 脫險222 豬肉309 準備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574 孔穎達616 魏徵病重0046 一氣長孫無忌399 勸諫416 禍兮福所倚614 苦盡甘來282 外戚495 薛仁貴立功225 肥皂0164 驪山0055 策封羣臣0213 十八學士314 決賽開始0120 後續影響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645 憤然離席0111 文臣武將261 豆腐腦405 診治秦瓊637 君子六藝528 和親陷阱0149 以萬物爲芻狗467 武順娘354 雲州城下0175 有女名婉371 決戰(三)605 貞觀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