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議事

房玄齡心下一沉,與魏徵對視一眼,再看看面無表情的李績,終於輕嘆一聲,再不發言。

房玄齡第一次有了辭官回家,頤養天倫的念想。

現在四海昇平,羣蠻鎮服,即便高昌之類偶有崢嶸,亦不過跳樑小醜矣,不足爲患。

按說,這本是一個心有萬民的官員最好的年代,有寬鬆的外部環境,可以去大展手腳,將萬里江山經營的繁花錦繡,讓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有所衣、有所食、有所養,開創一個亙古未有之堂皇盛世!

然而,房玄齡發現,李世民的心態變了……

正如同魏徵在那道《不克終十漸疏》中所說,再不是即位之初那個勵精圖治、以仁義治天下的有道明君了。雖然遠未至“昏庸”的程度,但一意孤行、好大喜功,卻令房玄齡很是心冷。

現如今,他發現自己的理念同李二陛下再難保持一致……

見到羣臣緘默,李二陛下隱隱傲然,挺腰危坐,氣度儼然,鷹隼一般銳利的目光掃視這廷上諸臣,一字字說道:“衆愛卿,以爲然否?”

正說到此處,李二陛下突然眼角一縮……

李恪自從覺得沉浮下來,不理會朝上的是是非非,就這麼聽着又着實無聊,一陣睏意襲來,便打起瞌睡。

因是跪坐於茵褥之上,對於旁人這是久經訓練的禮儀,渾不當事,但是對於李恪,卻是極爲難受的一件事。坐了沒一會兒,便感到雙腿漸漸血脈不通,小腿肚子都隱隱發脹。

沒辦法,只得上身微微前傾,以減輕對雙腿的壓力。

再加上困得不行,上身就不知不覺探出身邊用以遮掩的廷柱,打着瞌睡,腦袋便一點一點的,像是在表達自己的贊同……

李績正老神在在閉目養神,像是這種廷議,沒有他參加不行,資格夠老啊,可是他來了也等同於沒來,由於他是瓦崗仙降不得李世民信任,所以他的處事風格從來都是明哲保身,從不發表意見,你們怎麼說,我就怎麼做,誰也不得罪。

比親近,比得過長孫無忌、房玄齡嗎?

比骨頭硬,比得過魏徵?

比才幹,比得過馬周褚遂良?

既然咱誰都比不過,那還去起什麼哄、現什麼眼?

老老實實的混資歷,再過幾年將這個世襲罔替的爵位傳給兒孫,自己兩腿一蹬,就算了事……

突然感到身上遺憾,李績猛一擡頭,便見到李世民目光向他這邊掃視過來,然後就猛然頓在自己身上。

李世民嚇了一跳,您看我幹嘛?我什麼也沒說啊,打醬油好多年了,您不知道哇?

然後,他發現李世民陛下不是看自己,順着李二陛下的目光,李績稍稍回頭,臉上的肌肉就是一抽。

李恪真是膽大包天,這麼重要的場合,他居然在廷議之時睡着了!

李績無語的伸出手,在李恪的大腿上掐了一把。

你說你睡就睡吧,可偏偏還被李世民給抓住了,等着哭死吧。

李恪昨晚睡得晚,現在是真困了,對於這種話題的廷議,他既不能發言,實在是提不起一點精神。

這有什麼好爭的?

褚遂良滿嘴的仁義道德,簡直具有玩笑性質,會不由自主的讓人聯想到宋襄公,再來一次類似於“犯闕”的事件,就足以使得這種懷柔政策的破產。

聽得讓人想睡覺……

耳邊嗡嗡嗡的議論紛紛,猶如催眠曲,於是,他就真的打起瞌睡。

倏地腿上一疼,房俊一個激靈清醒過來,身前的唐儉正對他擠眉弄眼,便心知不妙,微微轉頭,果然見到李世民正虎視眈眈的盯着自己,一臉鐵青!

李恪嚇得心跳都漏了一拍,這咋就睡着了呢?

完蛋……

心裡一慌,李恪就想着補救,正好李二陛下這句“可有異議”聲猶在耳、猶有餘音,下意識的便脫口而出道:“有!”

隨即,就想一個耳光自己把自己打死算球……

人家問“可有異議”,那幾乎等同於肯定句,即便是要回答,那也得順着家人的語氣說“沒有”,你說“有”,這不是唱反調兒麼?

李恪腸子都要悔青了……

他的這聲“有”,聲音洪亮,中氣十足,頗有一種慷慨激烈、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在擴音條件非常好的太極殿裡悠悠迴盪,震懾心神、滌盪乾坤……

諾大的太極殿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恪這位皇子身上,見到李恪如此意志堅定、一往無前的硬頂自己的父王,各種心思卻是五味雜陳。

李承乾李泰歡喜得都快瘋了,老三這是要作死麼?誰看不出來陛下的心思?就連魏徵那老貨都默然不語,你還要跳出來?哈哈,等着父王的怒火吧!

房玄齡看着李恪滿臉欣賞,如此頂撞陛下,必然招致陛下不可遏止的怒火,結局殊爲難料;欣慰則是滿朝文武裝聾作啞、萬馬齊喑之時,漢王能堅守自己的見解,不畏皇權;慚愧與自己一向自詡公正克明,卻連一個孩子都不如……

至於魏徵,則是一臉讚歎,不愧是自己暗中支持的王爺,果然與衆不同,彷彿在臨死之前終於尋到一個根骨奇佳、天賦異稟的奇才,將他的傳承延續下去,勇於對抗無上的皇權,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當然,其實最能體會李恪心情的,還得是李績。

李績就坐在李恪身前,一回頭就見到這位王爺臉上的茫然、後悔、害怕等等情緒,就知道他大抵是根本沒有弄清楚情況,就順嘴胡說,結果惹了大禍……

至於李世民,那表情就好像便秘了一個月,頓在馬桶上使勁兒拉啊拉,臉憋得通紅,卻還是拉不出來,堵的心肝脾胃肺管子都疼!

有人盡敢觸摸朕的虎鬚,而且這個人還是朕的兒子。

李二陛下雙眼冒火,恨不得手提三尺青鋒,一個箭步跳下御座,將李恪這廝摁在地上剁剁剁剁剁,剁成個十塊八塊,方消心頭之恨!!

608 井水澆灌0004 李世民343 各方角逐420 席君買0164 驪山370 決戰(二)229 母子情深0057 醉臥美人膝359 對話軍神493 薛仁貴初戰551 背後之人336 洞房花燭夜(二)417 狩獵250 初露鋒芒640 據理力爭262 路遇惡奴456 西征高昌342 殺雞儆猴0169 五糧液253 長安商會242 被迫和談357 軍議0213 十八學士314 決賽開始561 分頭行動371 決戰(三)617 上朝362 定計296 準備311 比賽開始644 元家643 赴宴270 密談0052 謀定而後動298 拔河比賽393 英雄遲暮384 回京542 李泰的表演372 決戰(四)452 爭執377 傳國玉璽561 分頭行動536 太子心灰意冷623 以不變應萬變635 數學0008 跳繩442 李恪發飆432 梟雄亡(二)586 漢王遇刺(二)321 入宮256 羅藝反唐462 門下省0115 各方反應0192 蜂窩煤0174 情竇初開448 刀兵再起0079 神人0042 李孝恭384 回京0104 年號貞觀565 李世民的苦惱638 儒學541 撥亂反正527 二虎相爭0217 桃之夭夭382 班師回朝0218 大唐軍神548 報復(二)557 宣紙0181 科舉0109 組建班底390 慶功宴(三)230 突厥異動410 花燈403 妙手回春345 議事492 騎兵的優勢543 太子的危機529 三武滅佛0009 宜秋宮0141 入宮0056 醒掌天下權474 寸步不讓322 出宮390 慶功宴(三)234 突厥犯闕499 決策637 君子六藝616 魏徵病重0192 蜂窩煤433 灞橋折柳0119 太子黨635 數學521 鵝毛筆283 李淵暴怒474 寸步不讓341 漢王立威520 三國志0194 暗棋508 挑撥
608 井水澆灌0004 李世民343 各方角逐420 席君買0164 驪山370 決戰(二)229 母子情深0057 醉臥美人膝359 對話軍神493 薛仁貴初戰551 背後之人336 洞房花燭夜(二)417 狩獵250 初露鋒芒640 據理力爭262 路遇惡奴456 西征高昌342 殺雞儆猴0169 五糧液253 長安商會242 被迫和談357 軍議0213 十八學士314 決賽開始561 分頭行動371 決戰(三)617 上朝362 定計296 準備311 比賽開始644 元家643 赴宴270 密談0052 謀定而後動298 拔河比賽393 英雄遲暮384 回京542 李泰的表演372 決戰(四)452 爭執377 傳國玉璽561 分頭行動536 太子心灰意冷623 以不變應萬變635 數學0008 跳繩442 李恪發飆432 梟雄亡(二)586 漢王遇刺(二)321 入宮256 羅藝反唐462 門下省0115 各方反應0192 蜂窩煤0174 情竇初開448 刀兵再起0079 神人0042 李孝恭384 回京0104 年號貞觀565 李世民的苦惱638 儒學541 撥亂反正527 二虎相爭0217 桃之夭夭382 班師回朝0218 大唐軍神548 報復(二)557 宣紙0181 科舉0109 組建班底390 慶功宴(三)230 突厥異動410 花燈403 妙手回春345 議事492 騎兵的優勢543 太子的危機529 三武滅佛0009 宜秋宮0141 入宮0056 醒掌天下權474 寸步不讓322 出宮390 慶功宴(三)234 突厥犯闕499 決策637 君子六藝616 魏徵病重0192 蜂窩煤433 灞橋折柳0119 太子黨635 數學521 鵝毛筆283 李淵暴怒474 寸步不讓341 漢王立威520 三國志0194 暗棋508 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