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

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

省城江寧,張大安帶着人旁聽完關長生被打的重審之後,接受了城東區的報社採訪,說是採訪,其實就是在庭外做個簡單的提問,遠不如江口衛視的長槍短炮對着一通狂拍。

就是採訪的問答內容有點離譜,以至於江口衛視抹去了鏡頭畫面的原聲,只配上了文案。

“張總張總,您對本次案件的重審,不知道有什麼看法沒有?”

“看法那肯定是有的。關總是我在功能性飲料產品發展上的左膀右臂,也就是說他是我的人,那些不法分子打他罵他侮辱他,就是不給我面子。我從沙洲市帶着資金出來,盤活了城東區本該關門倒閉的爛攤子,主要原因就是關總這個人我很欣賞,有擔當。不給我面子不是不可以,但打罵一個有功之人,這就有點太過。我要是不追究到底,那以後外面的人會以爲城東區的投資環境跟公共廁所沒區別,到處爬滿了老鼠蟑螂還有蛆……”

“……”

不遠處劉遠山的“老闆”嘴角抽搐,他知道張大安肯定不會說好話,但講到這個份上,是不是有點兒髒?

當然他現在無所謂,馬上就要去勞動就業保障單位挑擔子,已經不需要繼續在城東區蹲守機會。

劉遠山這個去年三十歲的秘書,完成了兩人的改運,總算是又能繼續再出發。

後續也不會有鬥法,畢竟他已經去了勞動就業保障單位挑擔子,偶爾出手給城東區上上強度那還是輕輕鬆鬆的。

再加上提前跟張大安敲定了工程設備技能培訓的資格,在仙林大道的最東頭劃了一塊地出來,隔壁潤州的下轄縣級市也同步跟進,也搞了一塊地,這樣兩邊各有一套職業技能培訓點。

廣告雖然還沒有打,已經有揚泰市和崇州市的建築工程公司過來諮詢集體培訓的價格。

不過第一個訂單,還是城東區介紹的。

不算大,就是個“大學城”的後勤裝卸區,叉車的短期培訓。

五個人收了兩千五百塊錢。

但是意義重大,城東區的頭頭們都過來亮了個相,該拍照拍照,該題字題字,完事兒之後,才確定了“張安健康”的二期生產線啓動時間。

整體搬遷也不談了,反而是開始了春季招工和培訓計劃,在“張安健康”的大門口就能看到招工通告,不僅僅是江寧市的郊區,市區也有不少單位效益不好的工人過來看看怎麼個情況。

“張安食品”的一線工人基本工資高達一千八,這事兒並沒有完全傳播到江寧市,之所以說是並沒有完全,那是因爲在現實中傳播的消息,很多人覺得是扯淡,是謠言。

沒有親眼所見,大家都不信。

但還是有消息在傳播,則是因爲互聯網。

在“ZA”旗下的“安哥杯”聊天室、博客以及論壇,報名“狀元陪讀班”的學員家長們,有不少都會跟一些親朋好友提上那麼一嘴。

“流言”講究一個眼見爲實耳聽爲虛,但如果有熟悉的人確認這一點,哪怕是“網友”,也會加強可信度。

於是江寧市有些買了電腦青少年,行動力強的,會自己搭乘公交車去一趟城東區,確認了過後,直接讓待崗的老爹或者老媽,跟他一起坐“馬自達”去大一點廠看看。

玩遊戲的老哥在聊天室裡講話超好聽的……

所以在關長生被打這個案子重審之前,先早早過來讓老爹或者老媽應聘的,其實是打算參加“安哥杯”的半大孩子。

過去幾年的市場環境波動其實非常劇烈,經濟的確是高增長,但對城市普通家庭來說,或許四六九五年的時候,還能咬咬牙掏幾萬塊錢給孩子買電腦練習打字,可到了四六九六年,興許就突然單位噶了。

毫無徵兆地噶了,然後變成了合資廠或者私營廠,唯一不變,大概就是廠長經理還是同一個人。

而四六九八年的當下,說是風雲激盪也不爲過,畢竟算是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個月了。

張大安在庭外狂噴的時候,有不少“張安健康”新招的工人過來看熱鬧,當然也不乏犯罪嫌疑人的家屬。

判三年以下的還好,判三年以上的都在那裡嚎。

也有打算衝上來糾纏的,但是這一段江口衛視把畫面給掐了。

原因很簡單,張大安帶來了一百多個保安,衝上去就是打,一直打到大門口。

這動靜絕對不小,可城東區上上下下,半個屁沒放,算是正式亮了態度。

安撫工作跟張大安無關,那是城東區的事情。

這事兒傳到劉遠山耳朵裡的時候,已經是另外一個啃隔夜油條的後半夜。

劉遠山本以爲張正東是個呆逼,他現在知道錯了,大錯特錯,張正東那根本就是大善人啊。

他侄兒纔是頂尖的滿肚子壞水兒。

在什麼場合你就讓一百多個保安直接動手?

你瘋了吧?

張大安還真就是有備而來,城東區敢抓他,他就敢去看守所待半年。

讓他去局子裡交代事實,他也一定會說自己就是要打擊報復。

該判刑判刑,該坐牢坐牢,他張大安沒有異議的。

現在他沒被抓,也沒去錄口供,那就是沒事兒,那就是沒犯法,那就依然是良民。

誰說他不是,鐵證如山即可。

這裡面充斥着太多的聯動,時間線上跟“張安希望小學”的項目工程不斷超標是息息相關的。

省裡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就差三請四邀讓張大安這個優秀青年,加入同樣優秀的青年團體。

可惜,張大安不爲所動,只是在江寧市考察合適的工業用地。

前腳剛踏進同樣是郊區的城南區,城東區的電話就來了,還有一輛在仙林大道上狂奔疾馳的官車。

張總,缺地用,說一聲,城東區有的是辦法和手段,沒必要去城南區的。

張大安說是去科學院的園區看看,學習學習,這才讓城東區鬆了口氣;只是第二天張大安坐着新買的A6就去了依然是郊區的JB區。

城東區的人再次組團扛着火車就過了江寧長江大橋,然後拉着張大安就是“回家”。

什麼是家?

城東區,就是張總您最溫暖的家。

如此三番折騰,也算是鐵了心要讓張大安這個超級富豪留下來。

在彭城市的張正東,和在江寧市的張大安,這叔侄二人現在各自的掌握的資源,是起到互相加強作用的。

張大安在江寧市的投資不怕規模大,張正東在彭城市的教育定點幫扶工程不怕範圍廣,而其中起到潤滑劑和紐帶作用的單位,正是民政、教育還有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等相關部門。

同時在人員流動上,單個企業出現長距離調動千人規模,這在民營企業中,還是頭一遭。

這還不是組織“春運”期間的返鄉,而是涉及到了人才勞動技能培訓,是有重大意義的。

所有人都知道“招商引資”是香餑餑,實際上,跟“招商引資”同樣重要的,就是“招才納賢”,只不過因爲時代超高速發展的特殊性,導致“招商引資”的狗叫權更大,於是乎“招才納賢”在一定時期,幾乎可以等同於“當牛做馬”。

可最終還是會從“當牛做馬”,逐漸向真正的“招才納賢”轉型,只不過四六九八年畢業的大學生們,很難趕上人才計劃的紅利,基本上都是要十幾年之後,有了深厚資金池和配套設施的城市、地區,纔會紛紛出臺各自的人才落地計劃。

“張安教育”在江寧市城東區投資的勞動技能培訓,其中工程車輛培訓,是直接匹配土建類產業發展的風口紅利,別說城東區,其實江寧市的市裡也眼熱,只不過去年已經完成了各種程序,再爭搶,那就不合適了。

不過在資金支持、政策扶持上,江寧市還是非常歡迎“張安教育”建立一個總部,總部大樓可以放在市區。

市裡就釋放這麼一點兒苗頭,就讓城東區惶恐不安,所以行事相當敏感,唯恐張大安帶着資金去兄弟區縣建什麼廠,蓋什麼樓。

到張叔叔在彭城市豐邑縣對一羣老鄉放話,將會建一個“千人小學”的時候,張大安在實地看過了江寧跟潤州的交界處之後,在已經有了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的基礎上,問話城東區,他要搞一個“大規模園區”,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榮幸。

“……”

已經麻木了的劉遠山,最是清楚張正東張大安叔侄這對狗東西是多麼噁心,一個是直腸子,一個是花花腸子,只不過都是特別極端的那種。

之前劉遠山還沒有想到當下局面這種程度,可問題在於,騎虎難下的不止彭城市、豐邑縣,還有江寧市、城南區,就這麼多嗎?

不,沙洲市也在其中;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也在其中;勞動就業保障以及民政等等相關單位也在其中……

最直接噁心人一樣東西,那就是四六九八年一月份產的每一瓶“狀元·金榜”,以及去年十二月份產的“小狀元系列”橡皮糖的新包裝上,都會有一行小字:每銷售一份本產品,將會向“張安希望小學”捐款一分錢。

去你媽的。

光一包“小狀元QQ糖”,就能把“千人小學”的伙食費外加被服費給解決了。

就這麼牛逼。

至於“狀元·金榜”,喝,只管喝,這保健品風味的飲料喝得越多人聰不聰明不知道,反正挺善良。

什麼餐補車補都解決了。

這事兒在彭城能搞明白的人,一個都沒有,只有江寧市這裡總覽省內大局,能夠高屋建瓴、高瞻遠矚、高深莫測……

問題就在於,到了這一步,再想阻撓,頂個雞毛用啊。

文宣部早就滾滾向前,報道的正面形象,光文章就有三十多篇,數得着的省內大刊小報一個不落。

省內新聞專項報道從去年年末開始預熱,新年元旦開始深度報道,至張叔叔吃第二十八種獨家風味狗肉的時候,張叔叔英俊的外表,首次出現在頭版。

甚至江口衛視的新聞欄目還有個“人物專訪”活動,中年婦女其實都挺喜歡張叔叔那種看上去就很靠譜的硬朗正面形象。

而這個“人物專訪”,絕非什麼孤立的活動,側向描寫非常多,尤其是一些精神道德層面的報道,比如說他培養了一個兩屆高考狀元,也是頭一次曝露在大衆眼前。

爲了失去雙親的侄兒,單身到四十歲,更是讓不少心思敏感的“癡呆文婦”們心生憐愛,世間竟然有此等“奇男子”。

其實如果不瞭解真相,只看人物報道,張叔叔的履歷簡直乾淨到不能再幹淨。

當過兵,流過汗流過血;從部隊回來之後,十幾年如一日,一心撲在一所農村中學,無怨無悔,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自力更生,建校辦廠不給上級單位添麻煩;培養高考狀元,學校成績有目共睹;響應號召,促進民間辦學建校的正向引導……

單獨一條拿出來,太帥了。

組合起來,沒毛病。

可只有身在其中,並且知道全部事實的人,纔會清楚離譜到什麼程度。

只是現在問題嘛……

你有真相,你有良心嗎?

劉遠山算是徹底明白爲什麼懂得越多於是就懂得越少。

他懂個毛啊他懂。

他什麼都不懂! 事實上劉遠山也確實不懂,張大安可沒有說在關長生被打一案重審之後鬧一下就完事兒了。

他對張叔叔說過的,能文能武,長相十分英俊。

打人就是看看城東區的態度。

正經手段他多的是,黃定軍這個遠在嶺西省的小角色,即將要換個新舞臺之前,狠狠地報道了一下張大安的叔叔張正東。

張大安順手推波助瀾,張叔叔的老部隊,雖然還沒有開展什麼“向老兵張正東同志學習”的活動,可多少都宣傳了一下。

長臉的事情,肯定要讓年輕的士兵們一起高興高興。

張正東可沒有給部隊丟臉。

在爲人正派,經得起考驗這件事情上,張叔叔確實是經得起考驗,跟他侄兒完全經不起考驗,是截然不同的。

多方報道營造出“共襄盛舉”的情況時,有些事或者人,就不能再用原先的標準來衡量,哪怕是豬肉,注水了也會加份量,何況是人。

於是對於城東區老上級老同事的諮詢,去沙洲市實地考察過張大安產業的劉遠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當然也是他內心的實際評估。

“大規模地蓋園區,這個模式不是沒有先例,類似‘新加坡產業園’這種案例,也不是現在纔有的。我相信,將來也不會缺少。區裡擔心的是土地空置,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這種擔憂,放在那些沒有根基的資方身上,的確會有‘空手套白狼’的嫌疑。可是張安的產業分佈其實有跡可循的,首先教育產業上,除了旗下新東圩港中學這個招牌外,衍生出來的印刷業、出版業、傳媒業……都是產值相當客觀。”

“就以《狀元寶典》這種教輔材料爲例,四六九六年的銷售額就過了八百萬,去年肯定直接破億,成爲沙洲市教育局底氣最足的專項資金來源。那麼僅以出版來講,我們江寧市完全有這個實力和能力,把《狀元寶典》推廣到整個江淮省,而且基本上沒什麼阻力。這可以說是一座金礦,至少能創造三位數的就業,能不能四位數,就要看崗位上量的點在哪兒。如果是物流運輸、倉儲保管,四位數不成問題。這還沒有算銷售、推廣等等崗位。假如說算上那關聯書店的崗位增加,四位數是絕對穩的。”

“那麼只要讓《狀元寶典》的總批發點或者說最大倉庫放在江寧市,放在我們城東區,其實就夠了,絕對不虧。”

“其次非大型設備的勞動技能培訓,完全可以做成一個示範點,一棟樓兩棟樓的事情,家政、製衣、餐飲等等二產三產技能崗位,需要的培訓場地,可以縱向拓展,不需要考慮橫向用地需求。有這麼一個示範點,就可以有第二個第三個,根據行業門類來增設,比如說‘張安教育’現在跟沙洲市、常山市等等單位合作的‘電腦培訓班’,我們也可以放在這個‘大規模園區’裡面。一個區的單位這麼多,這也算是固定的增量。至於說能不能發展出相關產業,我們或許想不到,可是張安能力超羣,而且唯利是圖,不可能不去搞大錢的。”

“最後就是要回到‘張安健康’本身,這纔是我們城東區的核心本地企業,‘張安教育’和‘張安食品’是很難挖過來的,沙洲市當地不可能允許放走。而我們顯然也不需要一座新東圩港中學,至少最近幾年,肯定是不能要的。在強化‘張安健康’的實力上,除了常規的增加產能,拓展銷路之外,想要進一步保證‘張安健康’不成爲下一個‘城東仙林保健’,那就是要切切實實地搞研發。之前我們搞‘大學城’,能力利用到的科研力量,其實非常少,即便有,也不是我們城東區可以碰的。現在不同,‘張安健康’雖然說也好像是在賣保健品,可實際上賣的是飲料。真正的保健品研發,‘張安健康’是沒有的,‘張安食品’的產品研發部,也是針對食品的研發,而不是保健品……”

話說到這個份上,電話那頭要是再沒有思路,那也確實白混了這麼多年。

江寧市別的不好說,高校數量在全國範圍來講,也就京城和滬州壓一頭,只是科教實力始終沒有大規模轉化成效益,大量高校科研能力,都是給京城、滬州、寶安等大型企業輸送人才以及科研成果。

僅以保健品爲例,江寧大學的生物專業也是全國頭部專業,也是有過不錯成果的,只是沒有落地在江寧,全都去了京城和滬州。

現在“張安健康”落地城東區,就等於說是落地江寧市,那麼城東區就能牽線搭橋,讓江寧大學和“張安健康”合作起來,只要有一個能走量的科研成果轉化,那招牌就有了,名氣也有了。

這不是說不可想象的事情,而是有條件實現。

劉遠山是典型的實戰型青年才俊,可不是坐辦公室的書生,他願意跟老上級老同事講得這麼清楚,也是因爲已經確定不會再繼續呆在城東區。

他將會作爲跨省空降的援助人才,通過兩地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溝通合作,成爲優秀的青年團體代表,然後來保障彭蠡縣的義務教育工作開展,以及一部分的掃盲脫貧任務。

這是個樣板任務,過完年就會有更上面的人過來背書,把這個任務定性爲“攻堅任務”,同時劉遠山會成爲“攻堅任務”的主要負責人,彭蠡縣也會成爲兩地合作的重要試點。

一般人絕對玩不轉,哪怕是最頂級的大衙內,只憑實力那也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真有能力。

是個系統工程,只不過不是自然科學的系統工程,而是社會科學。

以前的劉遠山沒這個機會,也不會碰,這種吃苦頭的差事,沒有人會說享受其中。

只是形勢擺在那裡,他“老闆”也終於跳出了泥淖,現在大家都沒靠山,只能憑本事吃飯。

硬要說不同,那就是劉遠山能調動的資源,還是相當可觀的。

建一所“希望小學”的啓動資金只要三十萬,大頭是國家出的,但也要看地方上的實際條件,彭蠡縣這光景就算想要建設一所像模像樣的小學,那也得動員一下當地的老百姓。

可動員老百姓,米麪糧油上的補貼,多多少少總得有,哪怕只是記個工分,這個形式得有。

親兄弟也得明算賬嘛。

如果城東區不打這個電話,劉遠山原先的計劃,就是埋頭苦幹,稍微借一點張家叔侄的財力;現在城東區打了這個電話,提前知道了張大安的胃口,提前知道了“大規模園區”的設想,那就要思想轉變,不能只想着一小塊任務做好就點到爲止。

有一點他沒有說實話,那就是“大規模園區”,以城東區現在的經濟規模,想要填滿,那還是真挺難。

“園區經濟”的特點不是一兩家企業進駐,而是一兩個行業進場。

企業,行業,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打造特色產業是個漫長的過程,通常來說是先有了重點企業,發展成了“規上企業”,最後進化成地方龍頭,然後帶動周圍一大片都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

這不是農業上集中力量和耕地面積,然後種個蔬菜種個水果,產量上來就能登報宣傳。

工業上的地方特色產業,十年如一日,才能淬鍊出行業口碑。

期間興許還會有各種產品大戰、價格大戰、營銷大戰等等等等,每年每季度每個月都會有新的從業工廠成立和倒閉,撐夠了十年的企業,其實寥寥無幾。

劉遠山是有這個認知的,所以他最羨慕張正東的地方,就是他侄兒張大安創辦的“張安教育”,或許就是最輕鬆度過十年的私營企業。

沒辦法,連續兩屆高考狀元的含金量,別說過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能吃這份紅利。

假如,在今年也就是四六九八年的高考,張大安再次拿下江口省的高考狀元……

劉遠山直接認定“張安教育”是百年老店,百年企業。

所以,十年之後,他劉遠山才四十一歲,張正東五十三歲,張大安呢?

十年的時間,在名利場中能迸發出多麼豪橫的資源,他在江寧市見過太多太多。

他需要這份十年的功力。

因此他在彭蠡縣正式開展工作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這份十年後的成果。

算不得預支,只能說以後彭蠡縣出來的年輕人,可以在“大規模園區”中佔有一席之地。

至於現在,那就簡單多了,張正東在彭城市的項目有多大,他只需要做張正東手上項目的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即可。

足夠了。

只不過他還得再次拜訪一下張正東的侄兒張大安,得到他的口頭支持才行。

哪怕只是“人力資源”上的活動,比如說在彭蠡縣培訓好本地的勞力,然後輸送到“張安健康”關聯企業,跟關長生打好交道沒啥用,跟張正東關係再好再鐵,其實也沒啥用。

關長生是張大安的狗,這一點是個事實,並且關長生在任何場合,都是這麼主動表態的;張正東則是對權力和財富沒有追求,他只是單純地要維護自家賢侄兒的事業,順便找個班上。

劉遠山已經心中做好了盤算,等手頭的調查報告告一段落,過年期間就會給張大安拜年。

在彭蠡縣的這一段時間裡,雖然遇到了各種突發情況,也都沒有解決,不過芳湖周圍的普通羣衆,彷彿是能感覺到什麼,時不時來他這裡轉一轉。

有些就是聊天,有些則是好奇,但都很客氣。

老者會問他是哪裡來的幹部,年輕人則是想知道他到底是來幹嘛的,小孩子就簡單多了,只是嘻嘻哈哈過來找他要“小狀元QQ糖”吃。

人的氣質、談吐、精神,是可以不知不覺間向外傳遞的,劉遠山給本地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這個“不一樣”,到底是什麼,則是說不上來。

尤其是雙方溝通得用普通話,幾天下來,從疏離再到平和,再到能在招待所裡一起嗑瓜子喝茶聊天,已然是到了一種親近的狀態。

“劉幹部,你在江寧做官,怎麼就這麼想不開,跑來我們彭蠡做麼子調研?”

“你都問了多少遍了,我是過來看看,哪裡可以蓋‘希望小學’的。‘希望工程’總在新聞上看過吧?我就是過來忙這個事情,跑一跑,看一看,然後確定地點。”

“芙蓉墩有錢,不需要麼子‘希望小學’的……”

“總要到當地實地考察過了,才作數吧。”

“能幫忙搞點救濟款過來不?”

“那不行,我做不了這個主的。”

“那你也不是麼子大官啊。”

“喏,就這麼大……”

劉遠山衝過來聊天的老鄉,比劃了一個指甲剪。

鬨笑過後,有人又說道:“讀書這種事情,我看也沒必要讀太久,能寫名字夠用就行。早點幫家裡幹活,纔是正事。田裡山裡河裡,都是用人的地方。劉幹部,你反映一下子,看看這個麼子‘希望小學’,能不能不搞,把錢給我們分了,也很好啊。到時候我們給你送錦旗。”

“……”

無語歸無語,可老鄉們的想法並不是什麼樸素,而是他們真這麼想。

尤其是他們自己算過賬,蓋學校要是像鎮上那麼大的,不算地皮就得大幾十萬,要是把雜七雜八的開支都估一估,那不得百多萬?

這百多萬給他們十幾個二十個村分了,一個村也能落個三四萬的。

有個三四萬,弄個灌溉渠,再多買幾個上水的水泵、管子,這不更好?

弄個什麼“希望小學”……

能有啥希望?

還不如幫家裡幹活,這纔是正經的。

讀書越久越浪費錢,純賠本的事情麼。

如此思維觀念,劉遠山並不覺得可笑,他是見得多了,也不是說一兩個地方如此,但凡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尊重知識和教育歸尊重,但大多數還是會先跟現實妥協。

時間拉長到一生,這當然是錯誤的觀念。

可如果時間縮短到三四五六七八年呢?

多一個勞力,就多一份產出,興許就提前多有一份餘錢剩米。

這是貧困鄉村的現狀,苛求不得。

劉遠山給老鄉們挨個兒發了一圈煙,然後笑呵呵地說道:“既然是叫‘希望小學’,那肯定是要帶來希望的嘍……”

(本章完)

第4章 正是奮鬥的年紀第121章 歪打正着之越打越歪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24章 又起波折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64章 特邀嘉賓第78章 不愁人用第28章 招兵買馬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103章 張叔叔本色不改第83章 心思變換的劉秘書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5章 家風和諧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60章 炸裂的採訪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3章 媒婆的嘴第46章 咂摸味兒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78章 不愁人用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6章 中考狀元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103章 張叔叔本色不改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59章 中了!真的中了!第119章 老闆,您只需要“接地氣”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95章 管不住嘴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12章 侄兒立業,叔叔成家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16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1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37章 逆天改命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58章 心理扭曲關長生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20章 收斂一點第78章 不愁人用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89章 上架通知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137章 真氣人!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56章 生日到了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15章 “小鋼炮”張進喜同志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01章 “安哥杯”,大善人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81章 逆天老闆第137章 真氣人!第24章 又起波折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16章 都挺努力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2章 侄兒立業,叔叔成家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74章 小保姆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142章 你們敢把我怎麼樣嗎?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56章 廢物小保姆第54章 這也能賺錢?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11章 一通電話的事情第121章 歪打正着之越打越歪
第4章 正是奮鬥的年紀第121章 歪打正着之越打越歪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24章 又起波折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64章 特邀嘉賓第78章 不愁人用第28章 招兵買馬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103章 張叔叔本色不改第83章 心思變換的劉秘書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5章 家風和諧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60章 炸裂的採訪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3章 媒婆的嘴第46章 咂摸味兒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78章 不愁人用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6章 中考狀元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103章 張叔叔本色不改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59章 中了!真的中了!第119章 老闆,您只需要“接地氣”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95章 管不住嘴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12章 侄兒立業,叔叔成家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16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1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37章 逆天改命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58章 心理扭曲關長生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20章 收斂一點第78章 不愁人用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89章 上架通知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137章 真氣人!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56章 生日到了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15章 “小鋼炮”張進喜同志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01章 “安哥杯”,大善人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81章 逆天老闆第137章 真氣人!第24章 又起波折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16章 都挺努力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2章 侄兒立業,叔叔成家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74章 小保姆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142章 你們敢把我怎麼樣嗎?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56章 廢物小保姆第54章 這也能賺錢?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11章 一通電話的事情第121章 歪打正着之越打越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