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

五百畝建校用地是基本線,這一點,彭城市也沒啥意見,並且在“超級希望小學”這個項目上,允許一定的跨區招生。

畢竟按照張正東帶來的框架方案,這是一所寄宿式的超級小學。

以陳莊鎮六萬人口的規模,理論上能填滿這所學校,但也只是理論。

實際情況複雜的多,孩子的父母如果在本地務農的,那就沒有必要上寄宿式的小學,村小也能對付。

如果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那就可以試試。

可這也只是一種簡單的假設,不能視作事實,孩子不在眼前,九成九的父母不可能放心,也未必能接受,所以必須要考慮到這種個人意願上的事情。

那麼優先匹配的,就要遵循個人意願以及接受義務教育兒童家庭住址距離。

同時就是寄宿式的費用,不會低。

僅建築面積,就肯定是相當驚人的,而且不能搞大通鋪,畢竟孩子太小,起夜撒個尿興許就幾十個孩子都別睡了。

宿舍陪同人員的性別也要嚴格考量,專業技能同樣如此,這時候就不能說想當然,否則一旦出事,那就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

按照完全建成的規模來計算,一個學年的餐飲費支出,就要一百萬以上,即便已經有了國家在政策上補助,但對於豐邑縣來講,這是承擔不起的,不僅僅是豐邑縣,彭城市也承擔不起。

年年這麼搞,市縣的教育局不用過日子了。

那麼從一次性投入以及後續的長期投入來看,沒有相應的收入衝抵,以時下彭城市的財政能力,搞這種“形象工程”純屬浪費資源。

現在“張安教育”響應江口省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號召,在吳都市、沙洲市、彭城市等多個單位的協助下,出資解決彭城市局部貧困縣鄉兒童的求學問題,那不可能說拒絕,也就是規模大了點兒,讓人感覺不放心,害怕。

“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省裡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有成熟的設計方案,不過呢,只是常規的小學建築設計,這次在‘張安教育’成立的‘超級小學項目開發部’,其中一個重點建設,就是引入現代化教育理念,不僅僅是硬件水平要更高,軟件同樣如此。在教學模式和進度上,會適當地從新東圩港中學取取經……”

張叔叔吃完豐邑縣的狗肉,就在飯後跟多個部門的同志一起開會,公益事業的工作要仔細,他辦事還算是仔細的,就是讓人聽着總感覺哪兒哪兒不對味。

“新東圩港中學,不知道本地的同志有沒有聽說過?沒聽說過也不要緊,我簡單說一下,去年的本科達線率百分之一百,有一個班級的重點名牌大學的達線率也是百分之一百。是全省第一梯隊的高考成績強校,連續兩年的高考狀元,都是出自這所學校。所以學習經驗、教學經驗、授課經驗這一塊,請大家放心,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

“……”

“……”

話說的一點都對,可彭城市教育局的人尋思着什麼狗屁連續兩年高考狀元,那不就是一個人嗎?

而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人就更加無語了,他們知道的要多一點,這所謂的連續兩年高考狀元不僅僅是同一個人,還是張正東同志的侄兒。

能這麼臉不紅心不跳,在豐邑縣的同志們面前說出來,臉皮厚度還是相當可以的。

不過豐邑縣的人倒是挺高興,早就知道是兩屆狀元的獻愛心,現在聽到主管領導的親口確認,那真是太好了!

“在建築投入之外的教學用硬件設施上,會額外投入一千萬元左右,建立文化課之外的學習內容……”

“學校在項目工程建設期間,工地分包,以學校爲圓心,向周邊生源地進行招工。學生家長有務工需求的優先,會另有建築工地相關技能的培訓……”

“文化水平達到初中及以上的,可以報考工程設備操作技能培訓,其中也包括了工程車輛,如叉車、剷車、挖機等等。工程設備操作技能培訓,地點在省城江寧市的城東區,仙林大道東頭……”

“資金管理上,會由多方監管,由省裡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上級領導單位參與監督,審計交由省裡的國有會計事務所以及……”

吃完豐邑縣本地狗肉之後的張叔叔,彷彿聰明的智商重新佔領高地了,講話發言十分的清晰流暢,讓一起開會的人都覺得像是換了個人。

“具體有哪方面的疑問,我們一條一條來,先從招生求學開始,後續關於工程建設和招工問題,也會一一解答。同志們有什麼疑惑的地方,現在可以直接提問,我們快速過一遍,爭取在這個月先把大方向和框架定好,過年期間就能開始下鄉宣傳,宣傳之前,還要集中培訓一批能解釋清楚宣傳內容的下鄉宣傳員。”

其實張叔叔並沒有領導的派頭,他以前在沙洲市教育局開會,那都是小透明,長期就是小癟三,沒有狗叫權。

如今進步勢頭兇猛,也沒有小人得志的嘴臉,先天土狗聖體導致的與人爲善,倒是沒讓彭城市這裡的同志感到壓力。

主要還是狗肉太香了!

張叔叔學習能力還是有的,否則也不會被侄兒逼着學外語,還真學出了兩句洋屁。

開會之前,張大安就跟自家老叔說過,答疑環節要把控節奏,內容不要串,一個環節一小時,之後休息十分鐘到二十分鐘,然後開啓第二個答疑環節。

不串就不會分化力度,就算有小人想要算計,也不能在這種情況下破格,那等於說就是在尋釁滋事,是在挑戰多個部門的權威。

於是張叔叔就提前敲定了這次會議的流程環節,也沒人覺得有啥不妥,其實到處都是小心謹慎、膽大心細。

尤其是之前張正東在資金上,反覆提到了“一千萬”“另有資金”等等的詞語,沒人耳朵不尖。

耳背的也不會來這裡。

“張主任,招生的預計總規模是多少?”

“一千到兩千,直接解決二十到五十個村的適齡兒童上學困難問題。”

“招生入學之後的師資力量,如何配置呢?因爲現在很多村小,只有一二三年級,老師數量大概少則兩三人,多則五六人。管理上還是由當地鄉鎮主抓,以後招生入學上,本地鄉鎮的權責範圍有劃分嗎?”

“在配置招生入學的規模上,是按照兩個班一個完整任課老師組來計劃。本地的代課老師、正式老師,都要重新接受培訓,根據教學能力來劃分年級段授課任務。其中一個硬性條件就是普通話授課,所以如果不達標,將會不再從事一線教學任務,轉而爲生活日常相關教學的老師,因爲在文化課之外,方言優勢反而更大。因此在保障招生入學的過程中,原有的村小師生關係、鄉土關係,不會被直接打破,會依然保留,只是換個一個形式……”

張正東解釋完之後,拿起水杯潤了潤嘴脣,然後繼續說道,“本次‘張安希望小學’的項目建設,因爲是由省裡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牽頭,由多個部門響應合作。那麼管理權,下放到鄉鎮已經完全不夠。將會由彭城市成立相關管理小組,由豐邑縣配合協管。當地鄉鎮同樣是起到保障作用和監督作用。”

簡單來說,這所超級小學去哪兒,那都是“太上皇”,也就豐邑縣的縣太爺可以指指點點兩句,二老爺也得靠邊站。

但也僅限指指點點,多的想法不要有。

劃了一條線出來,那事情就簡單了,至少對當地鄉鎮來說,肯定是不用背鍋的。 當然保障工作是無所叼謂,伺候人要是還不會,那別混了。

因爲初步確認的校址在陳莊鎮的交通要道附近,以陳莊鎮六萬人的總人口,多了不敢說,千里挑一也能挑六十個頂級手腳勤快的農村婦女出來。

只不過這事兒現在不會談,都是小事兒,學校建設過程中的“好處”多不勝數,提供的短期就業更是數以百計。

可只要是腦子靈光的,還不至於說就盯着建築工地上的小工人頭數,那也太眼皮子淺了一些。

其實豐邑縣的幹部已經沒啥心理壓力了,只要權責劃好了範圍,那麼學校規模是大是小,都嚇不到他們。

這時候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豐邑縣裡頭有想法的,肯定希望多多益善。

只是實際工作上,肯定沒那麼順利,一家一戶各有想法,當然,這就是他們的工作日常,早已適應,早已熟悉。

“張主任,我也提兩個問題。主要是關於招生工作的,因爲我們豐邑縣很多鄉村比較困難,很多老一輩的傳統家庭,思維上相對來說比較守舊。他們對於家庭勞動力的增長更爲迫切,對受教育的水平,並沒有正確的認知。因此在原有的招生工作上,我們在一線農村工作的同志,本身就會有重重困難。現在這麼大的規模,而且還是跨區合作,對一線的同志,工作壓力肯定是加倍。我想知道在這方面,不知道張主任還有各位領導,有沒有什麼初步的解決辦法。謝謝。”

“這個問題問的好,剛好跟之後我們要討論的招工環節也有關聯。具體的解決辦法,初步的方案,我在這裡作一個簡單的彙報。”

張正東拿起發言稿,瞄了一眼,吐詞相當清晰地開始解釋。

早些年張大安專門從大戲院和外經貿酒店請人過來訓練他的儀態,這時候就展現出了好處。

別看吃狗肉的時候接地氣,可開口講話,那給人的感覺也是相當有氣質。

當然主要是張正東本身長得還行,四十來歲也沒身體發福,頭頂也沒有禿,穿着也很清爽幹練,儀表堂堂是一個很不錯的加分項,不管是對上還是對下,都是如此。

反正提問的基層幹部,沒有覺得有什麼言語上的潛在恐嚇。

“要跟老鄉講道理,這是肯定的。但個人和個人有不同,家庭和家庭有不同,這算是觀念上的碰撞。就像國家強調‘科教興國’,對很多老百姓來說,科學離他們太遠,柴米油鹽才最重要。那麼,我們做工作,不能只講原則不講規律,要把我們的優勢講得直白一點,老百姓就想聽聽我們到底給什麼好處。十塊八塊不嫌少,只要有,那就有商有量。”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主要的優勢,能夠提供兩樣東西。第一,短期的務工環境,也就是可以提供務工崗位,那麼我們可以對老鄉對羣衆講清楚,你們支持義務教育,支持教育工作,那麼我們也支持你們務工多賺錢。支持力度越大,務工安排越早。提前培訓,提前上崗,提前拿工資。”

“第二,長期的職業技能,也就是我們還可以提供就業技能的培訓。想學開車的學開車,想學挖機的學挖機,想學泥水匠的學泥水匠,工種分類成百上千,總有一個適合。實在是文化水平太低,連設備的使用手冊、保養手冊都看不懂,那還可以跟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在小學裡面先上課嘛。有了職業技能,就等於說有了在城鎮生存的能力。老話說得好,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是個手藝人,就不怕餓着肚子。”

“這兩樣優勢,只要去溝通,去談,終究是講得通的。當年大沙河兩邊推着獨輪車運糧的老鄉,難道一晃幾十年,還能變了人種不成?我們有誠意,不是詐騙,不是‘關門打狗’,那就早點晚點,總能把工作做成做好。”

這一番話講完,市裡的人還沒覺得如何,豐邑縣的當場就拍手鼓掌。

因爲這相當於給了一個承諾——“包分配”。

當然他們也清楚,這跟以前的“包分配”不一樣,天差地別,可解釋的時候,一線幹部就能這麼講。

老百姓聽不了十頁八頁的注意事項、免責條款,你講關鍵詞就行,別扯有的沒的。

對於急於改變生活,改變生存環境的貧苦農村老百姓來說,他們不是不懂抓機遇,前提是首先得有這個叫“機遇”的東西。

沒有的東西,你擱這胡吊扯呢。

會開到這裡的時候,情緒明顯高漲,尤其是在基層做工作的,各種想法那是瞬間都爆發了出來,好的壞的都有。

不過都還沒有被“天上掉餡餅”這事兒給香迷糊了,因爲只要是立項做事,錢糧先開道。

沒有錢糧就是空頭支票。

在招生入學這一塊,學生吃喝拉撒睡,每一項都要精算,所以有幾個陳莊鎮的村小老師代表,在緊張和不安中,結結巴巴地拿起話筒,站起來向張正東提問。

張叔叔趕緊先安撫示意他們不用緊張,坐着提問就行,然後才聽一個老教師問道:“張主任,您好,我是滕堤口小學的……”

先做了自我介紹,這個老教師對於張正東這樣的“大官”,顯然有着相當大的敬畏,不過還是把問題完整地說完了,“……就是如果說孩子們去寄宿學校,肯定是要住校的。那這個吃飯,還有住宿的衣服被子,洗澡的冷熱水,頭痛腦熱要看病的地方……”

絮絮叨叨,雜七雜八,但問題重點還是有的,那就是吃喝拉撒睡等等開銷,誰掏錢。

其實這些問題,之前張正東已經提過了一部分,不過出於對老師代表的尊重,他重新將預算單和價目表拿了出來,然後給予了回覆:“在現有的國家學生補貼基礎上,‘張安希望小學’的學生,每日每人用餐補貼是五塊錢;醫療衛生上的體檢、篩查,除了常規體檢交由豐邑縣相關單位組織,還會額外援建一所校醫院,由沙洲市濱江鎮醫院在新東圩港中學合作共建的校醫院提供支持。專業的基礎醫療人員,會定期輪換,以納入‘張安教育’的內部考覈體系之中。跟醫務人員類似的,還有任課老師,‘張安教育’同‘揚泰師專’、‘尚湖師專’簽署有戰略合作協議,只要應屆畢業生來‘張安希望小學’任課一年或者兩年,就有資格直接參與內部的培訓計劃,這個培訓計劃,我也可以初步透露一下,相信已經也有一些人知道了大概,這個培訓計劃,叫作《張安教育志願者定向培養項目》。”

“可能在座的老師,會擔心年輕人不願意來艱苦的地方參加工作。這一點還請放心,我們合作共建的‘張安希望小學’,不是說在艱苦的地方建一個艱苦的工作環境。‘張安教育’是個盈利性的公司,他們對於工作環境有着非常高規格的要求。因此即便是艱苦的地方,工作環境絕對不會艱苦。同時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查一查‘張安教育’的薪酬待遇,以科目組主任爲例,去年基本工資年薪是十五萬,今年則是上漲百分之二十,達到了十八萬年薪,還不算獎金、項目分紅等等收入。”

“所以,請相信師資力量的配置,或許可能達不到新東圩港中學的師資力量水平,但肯定遠遠超過現有地區的小學師資力量。”

“……”

“……”

“……”

張正東語氣很親和,談吐也不咄咄逼人,甚至看上去也算是英俊的範疇,可就現在講出來的一段話,感覺就像是雷霆萬鈞,別說老師代表們聽得腦子裡一片空白,就是那些還打算提問的一些本地幹部,都懷疑是不是耳朵聽錯了。

這個“張安教育”是有金礦啊?這麼搞?

還有這個什麼“張安教育”的老闆,難道是你張主任的兒子?說投錢就投錢?

這真不會是個騙子?

(本章完)

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37章 真氣人!第18章 招工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8章 招工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10章 不賴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85章 太小了第53章 虛晃一槍第22章 給張叔叔看科幻片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48章 奇貨可居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87章 叮!第81章 逆天老闆第6章 中考狀元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65章 話題人物第28章 招兵買馬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137章 真氣人!第126章 張叔稱爸第99章 開炮!!!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13章 媒婆的嘴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1章 張大安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37章 逆天改命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01章 “安哥杯”,大善人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68章 分校建設十分順利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8章 重操舊業第87章 叮!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67章 “張氏暴論”再現閉門座談會第110章 不賴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110章 不賴第138章 袁主任渾身難受第121章 歪打正着之越打越歪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37章 逆天改命第39章 我就是核心技術第19章 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第87章 叮!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46章 咂摸味兒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2章 轉學第160章 銀行覺得張教練的事業很偉大第87章 叮!第52章 搞把大的第9章 狀元陪讀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64章 特邀嘉賓第57章 沒有夢想的不止侄兒第74章 小保姆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66章 打窩釣魚第76章 施葉露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72章 我老闆是文曲星下凡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10章 不賴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63章 輸不了一點兒第72章 我老闆是文曲星下凡第97章 能人對話第167章 “張氏暴論”再現閉門座談會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
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37章 真氣人!第18章 招工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8章 招工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10章 不賴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85章 太小了第53章 虛晃一槍第22章 給張叔叔看科幻片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48章 奇貨可居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87章 叮!第81章 逆天老闆第6章 中考狀元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65章 話題人物第28章 招兵買馬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137章 真氣人!第126章 張叔稱爸第99章 開炮!!!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13章 媒婆的嘴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1章 張大安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37章 逆天改命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101章 “安哥杯”,大善人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68章 分校建設十分順利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8章 重操舊業第87章 叮!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67章 “張氏暴論”再現閉門座談會第110章 不賴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110章 不賴第138章 袁主任渾身難受第121章 歪打正着之越打越歪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37章 逆天改命第39章 我就是核心技術第19章 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第87章 叮!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46章 咂摸味兒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2章 轉學第160章 銀行覺得張教練的事業很偉大第87章 叮!第52章 搞把大的第9章 狀元陪讀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64章 特邀嘉賓第57章 沒有夢想的不止侄兒第74章 小保姆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66章 打窩釣魚第76章 施葉露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72章 我老闆是文曲星下凡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10章 不賴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63章 輸不了一點兒第72章 我老闆是文曲星下凡第97章 能人對話第167章 “張氏暴論”再現閉門座談會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