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包的

第21章 包的

熟悉的卷子,熟悉的題目,重生前張大安做高復培訓那幾年,一個題目的作文都寫爛了,都是做各種立意的範文。

今年高考作文的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張大安直接以身入局,圍繞去世父親的經歷,對照着時代的變遷,把深度高度都大大提高。

“……父親曾經留給我一封信,字跡潦草而倉促,提到了山,還有山上的花。我不清楚是什麼花,於是我搭上了看一看那些花的列車。一路上,我看到的景,看到的人,會是他曾經遇到過的嗎?”

“……我到了父親說的那座山,他說可以看到很遠,很遠很遠,槍林彈雨,炮火沖天。他大抵上是撒了謊,我看到的,只有連綿不絕的青;聽到的,也只有林鳥爭鳴,還有時不時拂過的風……”

“……他說等以後,去外面看看,看最北的雪,看最高的山,看大漠,看南國。或許也能看一看回歸的場面,到那時,他想要敬個禮。”

“……我並不知道我看到的雪,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我也不知道我看到的山,是不是他想要看的那座山。我看到了迴歸儀式,也看到了紅旗的升起,我敬了一個禮……”

……

這篇作文基本沒有提“記憶移植”,但又無處不在。

文章昇華了多個內核,看到親情的看親情,看到家國情的看家國情,看時代激情的看時代激情,總有一個適合,而且熔鍊起來,就是人們常說的“家國情懷”。

基本上保底五十分起步,能不能成滿分作文兩說,但肯定不可能翻車。

考完後張大安自己估分在一百四十分到滿分一百五十分之間,十分浮動就是作文分數浮動,其餘的分數包全拿。

語文卷下午就登報,重新覈對之後,維持估分不變。

今年語文卷並沒有傷害到考生,真正讓考生心態崩了的是數學,不少人一出考場就開始哭。

原因嘛……

這次數學卷的平均分是六十分,不是全國平均分,而是江口省的平均分。

至於全國平均分,更低,四十七分。

可以說是相當失敗的一次命題,完全沒達到篩選的要求。

不過這不影響張大安,這破卷子他也是做爛了,閉着眼睛用腳答題都能滿分。

全程跟機器人一樣答題,做完只用了二十分鐘不到。

跟張大安曾經見過的場面一樣,重生前他這會兒正放假呢,去賣魚的時候正好碰見考場出來的考生在那裡哭。

先是一兩個人哭,後來是關係好的同學互相抱着哭,然後是有些家長跟着哭……

太難啦!

“說是數學特別難?不要緊吧?”

張叔叔領着侄兒坐上車,趕緊拿了一瓶冰水給張大安消消暑,副駕駛位置上的李佳雯用胳膊肘頂了一下未婚夫,責怪道,“還沒考結束呢,就問啥問啊。不要影響明天發揮。”

“放心吧嬸孃,包滿分的。”

“……”

“……”

夫妻二人表情頓時就豐富起來,張叔叔感覺好像以前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不過未婚妻還是頭一回,一時間有點兒難以適應。

包包包,每次都是包包包!

但咋說呢,張叔叔還是相信侄兒的逆天。

索性就不再聊高考的事情,掛擋挪車,好一會兒才離開考場周圍的人山人海,路上張正東提到了前兩天在局裡開會遇到的事情,用惱火的語氣說道,“城南中學的丁耀邦,說話是真的難聽。我跟他在局裡吵了一架,然後我就被訓了一頓,估計要滾去新成立的單位坐冷板凳。”

“啥單位?” “說是教育管理科拆一個民辦教育科出來,市裡通過了。我可能要去當代理科長。”

“哎喲,阿叔,這是進步了呀。”

“……”

要不是自己才四十歲,張叔叔高低方向盤打死撞綠化帶裡去。

正常來說,這是個肥缺,畢竟民辦教育說白了就是私立教育,門路搞好了,哪兒哪兒都是錢。

可惜,部門草創,局裡的意思是隻有條子沒有票子。

點兵點將可以,但得雙向同意,不能“拉壯丁”;資源自己去找,局裡原先管理科的一點兒都不能動。

最後就是以張正東同志走馬上任那天爲時間分界線,之前的還是歸管理科管,之後的,管理科還是能管,協管。

wωω ✿ttκá n ✿c o

總之一句話,請張正東同志發揮主觀能動性。

當然能動的資源也不是一點兒沒有,東圩港中學這塊招牌,還有原先的硬件設施以及地皮,有能耐你找個老闆賣出去。

內部劃線是一百三十五萬。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是一百三十五萬,不是兩百五十萬,不是八十五萬?

因爲“張安教育”賬上還剩一百三十七八萬……

毫無疑問,有些老同志想得挺周到,這東圩港中學既然要裁撤了,也要物盡其用,那個知名校友張大安,創辦了“張安教育”,說不定對“母校”有感情呢?

兩個月的學籍,那也是校友;兩個月的學生,那也有母校情。

合理。

從張叔叔的視角來看,這多少有點兒不當人了,而且是完全不把自己侄兒當人。

其中上躥下跳最起勁的,就是南城中學的校長丁耀邦,此人本來去年穩穩通過中考成果當跳板,然後開啓市局的仕途。

奈何半路殺出個吳都大市中考狀元,直接把他給幹蒙了。

當然也不止丁耀邦,張大安原先就讀的五港中學,更是被吐槽得無以復加,校長趙永高被人笑話了一整年,再有十來天又是中考,人們又開始回憶起當初五港中學校長趙永高,親自在校門口送走中考狀元的名場面。

江湖傳言,當時五港中學的門房老大爺,親耳聽到校長老大人說東圩港中學校長張正東是戇卵。

經典。

不過趙校長只是榮譽受損,倒也還好;丁校長就不一樣了,那是紅果果的事業受挫。

有道是“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丁校長風頭被張校長壓一頭的後果,就是事業規劃出現了重大變數。

他去年沒有上去,今後競爭只會更激烈,除非有人“下馬”。

所以今年怎麼着也得展現出張校長的無能,才能體現出中考狀元的偶然性,不像自己,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成績都是紮實的,穩定的,堅若磐石的。

而恰好“張安教育”賬上剩下的一百多萬,大家都挺喜歡,所以也就默許了丁校長的表演。

只不過,外人並不知道的是,張大安從一開始,就想把東圩港中學吃下來。

(本章完)

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5章 家風和諧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17章 影響擴散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148章 張教練風中凌亂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139章 房總狂怒 發泄 反思第87章 叮!第12章 侄兒立業,叔叔成家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11章 潛在的事業危機第140章 邪門功夫,正道人士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16章 太陰間了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87章 叮!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5章 家風和諧第41章 耍無賴第74章 小保姆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章 張大安第156章 廢物小保姆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第54章 這也能賺錢?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95章 管不住嘴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110章 不賴第5章 家風和諧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87章 叮!第57章 沒有夢想的不止侄兒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21章 包的第102章 這合適嗎?!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4章 特邀嘉賓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8章 招工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151章 選擇大於努力第149章 又來?!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64章 特邀嘉賓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24章 又起波折第69章 亮態度第80章 不怕得罪的人多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20章 張正東是個好同志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33章 祖宗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6章 太陰間了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81章 逆天老闆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39章 我就是核心技術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102章 這合適嗎?!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1章 張大安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14章 超級產品開發團隊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52章 搞把大的
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5章 家風和諧第171章 宣傳平臺一定要懂宣傳第17章 影響擴散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148章 張教練風中凌亂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139章 房總狂怒 發泄 反思第87章 叮!第12章 侄兒立業,叔叔成家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11章 潛在的事業危機第140章 邪門功夫,正道人士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16章 太陰間了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87章 叮!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5章 家風和諧第41章 耍無賴第74章 小保姆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章 張大安第156章 廢物小保姆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第54章 這也能賺錢?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95章 管不住嘴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110章 不賴第5章 家風和諧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87章 叮!第57章 沒有夢想的不止侄兒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21章 包的第102章 這合適嗎?!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4章 特邀嘉賓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8章 招工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151章 選擇大於努力第149章 又來?!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64章 特邀嘉賓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24章 又起波折第69章 亮態度第80章 不怕得罪的人多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20章 張正東是個好同志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44章 “狀元經濟”進行時第33章 祖宗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6章 太陰間了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81章 逆天老闆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39章 我就是核心技術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102章 這合適嗎?!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1章 張大安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14章 超級產品開發團隊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52章 搞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