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結束,沙洲市和馬洲市都開始跟張大安聯繫開會,主要是抓緊時間宣傳、招生,就有點兒政府招商引資之後,出了效益那肯定是擴大再生產,一個道理。
江皋市沒有那麼着急,因爲已經穩了的,江皋校區今年就差一些體育類相關的建築設施,其餘的已經可以投入使用。
新東圩港中學因爲空調採購量較大,所以國內前三的空調製造商,都有在馬洲校區的“狀元街”有銷售門店。
這不是一錘子買賣的事情,得通過蹭新東圩港中學的熱度來營銷打廣告。
很多“白色家電”企業並不知道“狀元班”的存在,這跟排前三的企業就是水平上的差距。
正常蹭熱度是蹭不了的,但是,可以通過給區縣高考狀元送獎金來達到目的。
以“狀元班”的王立冬爲例,他是濟川市人,估分在六百九十六分,如果把張大安去掉,爭奪一下江口省的理科狀元,也不是沒有可能。
實際上王立冬跟江口省今年的高考理科榜眼,就差了三分。
這個成績,成爲濟川市的高考理科狀元,綽綽有餘,那麼對於賣空調給“張安教育”的廠商來說,直接給王立冬發獎金,當場就成爲了縣級市理科狀元的贊助商不說,也能順理成章地蹭一下新東圩港中學的流量。
要是王立冬運氣還能更好點,成爲揚泰市的理科狀元,那就更好了,廣告直接鋪滿整個揚泰市的街道都沒問題。
喜歡跟“小白老師”玩的童科傑其實也有希望衝一下縣狀元,不過得看老家縣裡頭部考生的發揮。
基本上在六百五六十分,就已經算是區縣狀元的同一水平,別看跟前五十名好像有三四十分的總分差距,但前五十名,通常就是地級市的市狀元。
所以只要不是白癡,在新東圩港中學不管哪個校區開門店一個學期,這裡面的分數段行情都是瞭如指掌,而且參考系沒有那麼複雜,就盯着新東圩港中學內部排名就行。
那麼作爲管理單位,馬洲市的教育局顯而易見比賣空調的老闆專業得多,今年正式出分大概在七月上旬或者中旬,但因爲有新東圩港中學馬洲校區在,六月就開會,然後以“張安教育”這邊的內部評估,劉靜波這個分管教育的副市長,再用這份評估去讓馬洲市各個高中將利益最大化。
去年沙洲市就是這麼幹的,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讓各個高中去提前判斷自己內部的學生應試情況,然後更加專業一點去填報志願、選擇專業。
花錢請張大安,那是要排隊的,隔壁尚湖市組織一批高中的學生家長,集體報了個張大安的專業填報講座。
本來是要收十八萬的,後來邱建民說給個面子,尚湖市那邊出面的,是他的“老團長”,那就打了個折,收了個十二萬,抹掉了六萬塊錢。
張大安尋思着你個邱老頭兒咋那麼多“老團長”呢?
已經心滿意足的邱總如實告知,隔壁團的。
因爲光環加身,加上本來組團的人裡面,就有新東圩港中學的學員家長,尚湖市這邊聽勸的學生家長,也就明顯多了不少。
以前江口省的應屆高考生,爲了不去外省,寧肯不去遠一點的地方讀本科,直接就近挑個大專的一抓一大把;重本變一本,一本變二本的,那也是比比皆是。
這跟自古以來的“坐商”傳統也是息息相關,就不愛去外面闖蕩。
省內跨市,那已經是“背井離鄉”;市內跨區結個婚,這便是江口省認知中的“遠嫁”。
底層邏輯都差不多,但倘使有人讓他們思維打開,那還是聽勸的。
去年沙洲市就有不少中學跟着新東圩港中學“撿漏”,有選擇林業,然後報考到東北的,直接撿了一個頭部一本專業;有家裡做農田承包的,選了個西域大學的地面力學專業,能直接跳到江口省的濱海一帶國有農場的設備公司,要編制有編制,要人脈有人脈,還能給師門長臉……
因此去年沙洲市的考生,去外省的數量比往年多了三四倍,今年毫無疑問也會如此,同時還會捎上馬洲市、尚湖市。
消息靈通的兄弟單位得知此事,連忙在組織本地中考的時候,抓緊聯繫張大安。
奈何現在必須要排隊,從六月十五號個別地級市開始組織中考開始,一直到七月十號,每一天都有四場講解會和諮詢會。
正常人肯定不會這麼拼,但張大安不是正常人。
更何況一天就賺七十多萬,天天有,他不掙這個錢……那不白瞎了嗎?
再一個就是順便還能錄製內部視頻材料,這是可以出版的。
二十五天狂撈一千八百多萬,然後今年招生期間,抓緊時間出版影音製品的話,以往年各類型影音製品首銷期大概十萬到三十萬的出貨量來看的話,那依然也有兩三百萬的進賬。
這兩三百萬,有的人嫌少,但沙洲市、馬洲市、暨陽市、江皋市的教育局,那可喜歡得很吶。
當然今年略有不爽,畢竟省裡考察過之後,來分錢的狗兄弟單位多了十幾家。
但是總收入沒有減少,反而漲了一大截,原因也很簡單,以前需要看臉色鋪貨的地方,現在隨便塞。
就像張大安現在開諮詢會,之前在崇州的外沙市,那是拿不到的批准的,人家本地也有吃這碗飯的人。
現在就不一樣了,沙洲教育投資公司的員工數量還是個位數不假,可級別一提再提,省裡直管一段時間,就能坐等京城的審覈。
只要審批通過,邱建民現在就死,他都是死而無憾的。
他從軍那麼多年,又回到地方,這輩子沒當過團長,但現在,他可不比團長差什麼。
所以邱建民絕不作妖,即便家裡有親戚各種疏通門路,他也是咬死了不鬆口,江寧、吳都、太湖、中吳、崇州等等地方,多的是他的老戰友、老上級,搞點福利可以,搞一間辦公室……那是萬萬不行的。
他又不傻。
不過對於張大安來說,今年稍微讓他緊張一點的,是馬洲校區的中復班成績,他是正經挖來了幾個面試過的“尖子生”,出個馬洲市的中考狀元,問題不大,因爲過去一年,張大安都讓人偷偷跟進過全馬洲市所有初中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擬考的成績。
馬洲市最好的兩所初中,大概率還是會包攬很大一部分的中考頭部分數段,但最頂尖的那一批,新東圩港中學馬洲校區的“狀元陪讀班”,基本上每個班的前五名,都能超過各校最頂尖那一批人的均分。
能不能爭第一,就是看狀態,但從數量佔比來說,馬洲校區的中復班還是要更強一些。
唯一懸念,就是能不能衝擊揚泰大市的中考狀元,這個含金量極高,只要能拿一個揚泰大市的中考狀元,那之後的中復班,可以在省內其它十個地級市全面鋪開。
歸根究底還是因爲中考模式和高考不同,十二個地級市就是十二種命題,不像高考在省內那麼統一。
而“張安教育”已經有了一個吳都大市的中考狀元,再來一個揚泰大市的中考狀元,那就證明這條路具備可複製性。這就會徹底擊破很多潛在客戶的心理防線,之前他們可能還會想着各地中考連總分都不一樣,試卷更是完全不同,要說靠譜,肯定還是本地的補習班。
現在只要出現吳都大市之外的區縣中考狀元,就已經能讓他們心動,而如果是大市中考狀元,那是有極大概率直接來諮詢。
六月二十七號之後,張大安託了點關係,當然主要是分管教育的劉靜波,在初步打聽了一下馬洲市各中學在四六九八年的中考狀態之後,就感覺還是馬洲校區的考生狀態更好。
到了七月份,陸續出分,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先出,對比了一下之後,張大安基本上算是放了心。
跟當初“狀元陪讀班”甩開沙洲市多個初中一大截一模一樣,兩個重要數據,一個是全員在高分段,在省重點線下的一個都沒有,只不過省重點高中之間亦有差距,但再差也是屬於高分段。
七月九號,張大安去了一趟江寧,既是看看“張安健康”的二期工程,也是順便打聽一下今年高考分數線審定什麼時候公佈。
“我也是聽說,可能分數線出來要到七月二十七,最慢不會拖過這個月。”
也忙得不可開交的房大橋,身爲總監,卻也清楚老闆的核心業務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張安教育”的中高考復讀,所以多方打聽之下,還是搞來了江口省招生委員會的一些消息。
有些消息是真正費了心思打聽到的,有些則是招生委員會故意放出來探探社會上的輿論反饋的。
“七月二十七……那也蠻快了。行,就這樣。哎,等等,老房,幫我再打聽一下今年專科第二批志願大概什麼時候填。”
“好,我去問問看。”
不過房大橋也是好奇,“老闆,聽說你手上兩個校區都是本科啊,怎麼還關心起專科填報了?而且還是專科第二批志願,這一批基本算上補錄性質的。”
“有一所地方大專在改制,我打算競標拿下資質,直接過渡一下,然後辦大專招生。”
“臥槽!之前不是說談中專的嗎?”
“中專也要辦,地方二本的民辦學院也在談,全都試一試。機會難得,我現在算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有,等過兩年要是收緊民辦本科或者大專,那就是真的後悔也來不及。”
“……”
知道張大安的核心業務是教育產業,但核心到這種地步,讓房大橋也是瞠目結舌。
這要是做到一定規模,能繼續辦下去?
不拆有鬼啊。
但是現在不用去想這些事情,正如老闆他自己說的那樣,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
去年還不好說,今年,因爲“張安希望小學”陸陸續續被報道,之前在互聯網上張大安跟人對噴的糟糕形象,一下子變得高不可攀。
殺人狂魔扶老太太過馬路,也會有人覺得他之前殺人肯定是有隱情,這個人指定本心是不壞的;大善人隨口吐了一口痰,那就必須千刀萬剮……
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純勾八扯淡。
張大安在互聯網上滿嘴噴糞,完全沒有素質,也沒見有啥公益慈善上的營銷,突然被人爆出來他幹了這麼一票,那真是玉皇大帝都感動哭了。
省裡之前不太方便吹他,現在就沒問題了,隱隱約約已經擬定好了一個標題,“文理雙狀元,愛心在鄉間”。
可去你媽的。
鄉間是什麼不知道,香煎那倒是熟稔得很。
遲遲沒有出這方面的報道,純粹是大家都在等總分出來,之前有學校已經爆出來有個高分六百九十九分,報道過程中,沙洲市這邊還以爲是張大安,結果一查,好傢伙,有個叫王立冬的六百九十七分,跟估分就差了一分。
至於張大安的分數,倒是多磨了一個星期纔有消息,原因很簡單,他這回在作文上爆種幹了一個滿分。
作文滿分,那自然全都是滿分。
七百五十分不是哥的上限,只是因爲總分是七百五十。
馬洲市率先發喜報,緊接着是沙洲市,然後是揚泰市發喜報,最後則是省內幾家大報紛紛報道。
大夏天還在工地上忙活的張叔叔這天可牛逼了,在帶着小屁孩兒們暑假期間摘小平菇朵兒的時候,直接將報紙拍在了食堂桌上。
“看見沒有!七百五十分滿分狀元!就是我侄兒!牛不牛?!”
“哇——”
“張爸爸張爸爸,哪個是張安哥哥?”
“……”
報紙拍照水平一如既往爛,把張大安的形象,拍得跟老鄉們切磋一下的建築公司保安部經理一個味兒。
一點兒狀元的感覺都沒有。
小屁孩兒們還處於覺得“張安哥哥”很強的樸素階段,而老鄉還有工友們,就徹底不一樣了,起鬨笑着讓張主任請客喝啤酒。
也是巧,今天氣溫高得離譜,工地也停工了,張叔叔也是歇着吹空調還有排風扇,這光景就算是小工要去上水也不允許,都在找地方休息,食堂裡的長桌板凳上,躺了一排又一排,乍一看跟超大型“太平間”一樣。
心情不錯的張叔叔當即揮舞着報紙叫道:“敞開肚皮喝,想喝多少喝多少,今天費用,我包了!”
拍着胸脯一臉得意的張正東笑得合不攏嘴,時不時還低頭拿着報紙嘖嘖回味:“七百五……滿分,連續三年高考狀元,哎呀哎呀,這‘文曲星’……他就是姓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