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上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連一個站立的人都沒有。
陳友諒揹着手,踏上這早已成爲焦土的城牆,目光緩緩看過每一具屍體,那年輕的臉讓他有些觸目驚心。
“陛下,這裡還有一個活的!”
混江龍號的管帶第一輪衝鋒沒有拿下太平,被陳友諒訓斥一頓,這一次他率先登上城頭,就是要找回一些面子。
“帶過來!”
陳友諒端坐在紅木椅子上,看着奄奄一息,被兩個人架過來的人,眼皮微微抽動。
那人眼睛瞎了一隻,滿臉都是血污,頭盔早已經不知道被炸飛的何處,肩上的虎頭,也被炸飛一隻,剩下的一隻只有一半還在,斷裂的痕跡平整異常,應該是被敵人用刀砍掉的。
“你是什麼人?見了漢王爲何不跪?”混江龍號管帶厲聲呵斥。
聽到漢王兩個字,攤在地上的漢子用僅剩的一條手臂勉強撐起前身,睜開完好的右眼,直勾勾的盯着陳友諒,那眼神中,是憤怒,是輕視,是不屑,是鄙夷。
漁民出身的陳友諒從小到大不知見了多少這樣的眼神。如今做了漢王,成爲稱霸一方的諸侯,竟然還有人敢用這樣的眼神看他,這讓他非常憤怒。
“大膽!來人!給本王挖了他的眼睛!”陳友諒怒斥道。
混江龍號的管帶即刻抽出匕首,插進了那漢子右眼中。
一聲慘叫之後,那漢子猛吸幾口氣,仰天罵道:“陳九四!你蛇蠍心腸,無信無義,殺父殺兄,不得好死!三個你也不是我主的對手,我主一定會爲我們這三千兄弟報仇的!呸!”
“殺了他!殺了他!”
鋒利的匕首刺透那漢子的心臟,屍體倒在地上,甩出了懷中的木牌。
“花雲……陛下,他就是花雲。”撿起木牌的混江龍管帶走到其他幾具屍體旁,摸出他們懷中的木牌,大驚失色道,“陛下,這些人,竟然都是新兵!”
“新兵!?怎麼可能?”此言一出,陳友諒身邊的大臣們臉色都變的極爲難看。
被三千新兵阻擋了這麼久,如非打光炮彈,恐怕還要再付出幾千人的傷亡。這些新兵的戰鬥力,簡直比王牌部隊還王牌。
陳友諒皺着眉頭,臉色微微變得慘白,喃喃自語,似乎是在自嘲:“新兵?二哥,你還真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啊。”
太平失守,花雲戰死的消息傳到朱元璋的耳朵裡,他悲痛萬分,緩了好久才緩過勁來,環顧下面衆將,朱元璋悲慟的聲音響起:“我絕不會讓花將軍白白犧牲。傳令,動員一切力量,沿途阻擊陳軍,決不讓他們踏上集慶的土地!”
在太平受阻的陳友諒已經喪失了勢如破竹的氣勢,全軍休整三天之後,謀臣集體站在了陳友諒的面前:“陛下,我們不宜再休整下去了。集慶就在眼前,我們索性一舉攻下,否則,難免郭子興跟劉福通那兩個老不死的來壞事啊。”
陳友諒點點頭:“傳令全軍,準備出擊!”
“傳令全軍,直取集慶!”謀士們興奮的喊。
陳友諒神色一凜,一腳將謀士踹到在地:“誰說要直攻集慶了?來人,把這個胡亂下令,擾亂軍心的人給我拖下去斬了!”
一炷香後,看着托盤裡血淋淋的人頭,其他大難不死的謀士們背後全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陛下,我們應當……如何進攻啊?”
陳友諒吸了口氣,想到花雲以及這些戰鬥力強悍的新兵,又想起了隨時都能開掛的二哥,心頭難免泛起嘀咕:拿下太平,傻子都能猜到我要直取集慶,這三天過去,足夠二哥埋伏數十隻背嵬軍在沿途狙擊我了,倘若直取集慶,恐怕我會死的連渣都沒有。別人都能想到的,朱元璋也能想到,既然如此,那就做別人想不到的事!
陳友諒右手一揮:“入長江!沿秦淮河進軍!”
儘管謀士們都不理解陳友諒的做法,可是鑑於之前那個倒黴蛋的腦袋還在盤子裡冒着熱氣,他們都很聰明的選擇閉嘴。
那又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黑漆漆的夜空中,連一丁點星光都沒有(我真的不是在湊字數)。
浩浩蕩蕩的明教水師,沿着秦淮河,迅速向集慶城靠近。
陳友諒站在船頭,看着兩岸逐漸繁華起來的街景,心頭浮現起一絲感慨:拿下集慶,北上直取潁州城,殺了劉福通,搶了韓林兒,到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江南可定。待到穩固江南勢力之後,憑藉如此強大的水師,北上大都,趕走元軍,天下皆入我股囊中矣。到時候,誰還敢用蔑視的眼神看我?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影影綽綽的出現一座拱形影子。正是康茂才所說的江東橋。
陳友諒的旗艦停在橋下,仰頭看着這座新修的石頭橋,心裡滿是納悶兒。
他四周張望,略帶焦急的聲音在清冷的夜裡響起:“老康~老康~”
沒有迴音。
陳友諒眉心擰起,思前想後,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莫非康茂才有事沒來?不可能啊。
又叫了幾聲,迴應他的依舊只有回聲。
陳友諒有些着急起來,這個可惡的康茂才,真是壞了我大事!回頭再跟他算賬!
“來人!”
“陛下有何吩咐。”
“把這座石橋給我轟了!”
“陛下……我們已經沒有炮彈了……”
陳友諒一愣,隨即一腳踹倒面前的士兵,怒吼道:“那就拿着錘子上岸給我砸了!”
話音剛落,四周火把猛然亮起,晃的陳友諒睜不開眼。
“放箭!”康茂才一聲令下,密集的弓箭鋪天蓋地而來。
丟下了幾百具屍體,陳友諒才驚魂甫定的回過神來:“狗嗶的康茂才!老子饒不了你!不拔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老子決不罷休!”
誠惶誠恐的士兵跪在陳友諒面前:“陛下……”
“說!”
“齊王(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已經攻克龍灣,成功在龍灣登陸。”
“好弟弟!傳令全軍!前往龍灣!與齊王會和後登陸攻城!”
陳友諒滿腔怒火化爲報仇的動力。
他萬萬沒有想到,龍灣,朱元璋早就爲他挖好了一個埋葬他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