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

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

曾公亮又接到一封僞造的信後,沒有心思呆下去,正好從幽州押來的兩萬兩銀子送到。鄭朗臨行前,帶了大量錢帛過來,趙禎聽說還要呆很長時間,又從國庫裡撥出兩萬兩銀子,讓曾公亮帶到契丹,任鄭朗使用,便於將士安心,或者收來收買相關的人員,或者其他用途。未想到契丹用了隔絕手段,詔書上又未說,多半契丹人是不會將這批銀子給鄭朗了。

但沒有關係,只要鄭朗一回去,這筆帳可以慢慢清算。

寇準曾說南人不可能用,對也不對。南方人多智多變,不及北方人忠厚,比如秦檜與蔡京就是南方人。但還是鄭朗那句話,人很難分清忠奸,還看人君如何用。呂夷簡在趙禎手中用,雖是小人,卻是忠臣。蔡京是王安石擁護者,在宋徽宗手中用,卻是奸臣。所以這個多智多變,用得好便是能臣。

相比於北方大臣,北宋南方大臣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多進取。也不是南方人比北方人更進取,而是一個利益的問題。北方未形成唐朝的門閥,可形成一個個門第,是利益所得者,固求平安,保守,不變,苟和,以求利益鞏固。而南方沒有形成一個個利益所得集團,因此敢於改革。這便是後來北宋黨爭中的奇怪現象,新黨多南方大臣,舊黨多北方大臣。形式顛倒過來,南方人同樣會做出不好的事。例如明朝倭寇盛行時,南方刻意包藏倭寇。因爲明朝海禁,倭寇的走私,對南方沿海各個豪強有利。

曾公亮就是南方人,他同樣是一個銳意改革家。

趙禎有趙禎的用意,知音少,絃斷無人聽,作爲曾公亮,對趙禎很多地方不理解。契丹被西夏擊敗。宋朝戰勝西夏,爲什麼宋朝還要對契丹委屈求全,讓宰相來契丹受辱?

想不通,很鬱悶地看着這車銀子。他爲了搶時間,來得早,銀子來得晚,這不要緊,關健是曾公亮此時心中很憋火,很恥辱。將銀子交給契丹人,等鄭朗回去後。一道算賬,帶着一肚子火氣,離開契丹,返向宋朝。

到了京城,將密奏呈給趙禎,等趙禎看完,曾公亮說道:“陛下,臣認爲我朝太軟弱了。”

這都成了什麼啊。

趙禎沒有動怒。輕聲道:“曾卿,還有西夏呢。”

就是這幾個字,讓曾公亮默不作聲。西夏未解決之前。想對契丹動武,根本不可能。

隨後各種謠傳紛至沓來。

先是射虎的故事,不講耶律洪基被老虎嚇得坐在地上站不起來,而是耶律洪基與諸侍衛一道奮戰老虎,最後鄭朗提議,讓耶律洪基撥刀殺死老虎,以全樑王名聲,又說讓耶律洪基割下虎頭,獻給遼興宗,又說帶樑王視看民間疾苦。這是爲契丹教育一個文武雙全,仁孝雙全的皇太子。消息傳到宋境,全部譁然。

趙禎在宮中也聽到了,知道是假的,可心中五味雜陳。雖是假教,終是教。本來是想讓鄭朗教自己兒子的,然三個兒子沒有一個活大。若有兒子,在鄭朗手中會教出一個什麼樣的皇太子?有可能纔是真正的仁愛雙全,文武雙全的皇太子。

接着傳出鄭朗連續參加契丹省試考與殿試考,親自替契丹出試題,聽聞鄭朗主考,契丹境內舉子云集,成爲契丹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科舉。

緊接着傳出鄭朗在契丹納了四個美麗無雙的小妾,兩個小妾還是出自幽州豪門劉家與馬家的嫡系女子。

幾乎整個宋朝都在議論。

若不是張海冒險見到鄭朗,將鄭朗的密奏帶給趙禎,可能在這龐大的謠傳之下,趙禎都會產生動搖。

但這次賈昌朝沒有參與。

他消息靈通,知道曾公亮帶回鄭朗的密奏,畢竟鄭朗是爲了趙氏江山,趙家公主不受侮蔑委屈才冒險去契丹的。若做得過火,皇上不高興,自己仕途危矣。但不代表他不出手,是在坐待最佳時機。

猜得很準確。

鄭朗最希望他繼續出手。趙禎是一個很懷舊的人,包括對他的老師,比如夏竦,比如賈昌朝。此人在呂範之後,成爲首相,聲名大震,將是自己未來一個很大的妨礙。只要賈昌朝繼續出手,出手次數越多,趙禎越會厭惡,厭惡超過念舊心,賈昌朝也就結束了。

然而有人不是這樣想。

吳育繼續保持君子黨們一些習慣,嫉惡如仇,聽到這種種謠傳,還是認爲賈昌朝搞的鬼。在這種心理影響下,他終於爆發,在朝中與賈昌朝衝突的次數越來越多。

監察御史唐詢想討好賈昌朝,上了一奏,是進奏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茂材異等科。

宋朝爲了蒐羅人才,除正規的科舉,門蔭,還給一些民間有才學,卻屢考不中的才子儒生與有能力的一個機會,這便是科舉三考外的賢良方正科,直言極諫科與茂材異等科。例如富弼就是通過茂才異等科進入仕途,還有胡瑗、孫復等人。

唐詢進奏說這三科由漢涉唐,不常置。只在天有大災大異,政有嚴重失誤時,才略置一二。本朝考用舊制,真宗世建三科,陛下則建六科,讓兩府與少卿、監上奏後試考舉奏人士。隨後再次升級,讓賢良與茂材二科,居然凌駕於進士科之上。近年不用保任之官,而是看其考自那一科目,特別是以賢良方正、茂材異等至美。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事。但實際考試過程中,僅用經史幾個條例,稍稍註解而己。只能說強記博博,虛詞泛說,卻看不到輔國體,陳治道的論策。就是這樣的用人失誤,一開詔幾人,現在達到三十多人。想不通的,一中此科,不用幾年,一起做到顯官。這是弊端。

但過去是怎麼做的,用兩漢故事,漢武帝時詔大臣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元封五年。詔州郡察民有茂材異等,五十四年,才一舉賢良,一舉茂材。直到孝昭五年。纔再度舉賢良,孝宣地節三年,舉賢良,元康四年舉茂材異等,二十五年間,二舉賢良,一舉茂材。所以宜如漢故事。親策當世要務,罷秘閣之試。

若用鄭朗來看,無所謂,是提用了一些有學問的儒生,未必這些儒生便是能臣。可罷可不罷的。至於富弼則是一個特例。

但這封奏摺引起一系列後果。

主要唐詢上此奏帶着私心。

原先吳育在翰林,薦唐詢爲御史,會唐詢未至,母喪。回家丁憂。及吳育爲參知政事,聽聞唐詢與賈昌朝有親戚關係,不客氣的對賈昌朝說。唐詢按照故例當罷御史。

按照宋朝制度,吳育並沒有做錯,御史是用來做什麼的,專門挑大臣刺的,特別是宰相的刺。你身爲宰相,親戚做御史行得通麼?賈昌朝沒有辦法,以唐詢爲廬州知州。可賈昌朝使了一個小計謀,他對張方平說道:“唐詢罷御史,乃是吳育所爲。”

說完便走了。

張方平哪裡是賈昌朝對手,對吳育很反感。聽聞後放在心中。賈昌朝又用了第二計,按照制度,官外放者朝辭,賈昌朝用了一些手段,使唐詢破例許入對。張方平便進奏道:“唐詢材質美茂,宜留備言職。”

那時曾公亮還沒有離開京城。他平時與唐詢交情不錯,暗中又進了一些好話。兩人舉薦,趙禎恩准。

吳育有些傻眼,固爭,趙禎沒有同意。

由是唐詢對吳育懷恨在心,而附賈昌朝。

其實這些矛盾產生真的很奇怪。

至於嗎?

這一諫大有深意,因爲吳育中進士科後,擔任著作郎時再考舉賢良方,由是益貴,任蘇州通判,從此仕途青雲直上,四十歲纔出頭便擔任了參知政事。所以朝堂這灘子水太深,一般人真的無法站住腳。

吳育聽聞後,大爲惱怒,也上了一諫,三代以來取士之盛,莫若漢唐。漢文帝舉賢良,有得晁錯,此舉豐年,何來災異?武帝詔賢良,有董仲舒、公孫弘,所舉又何災異?唐憲和,舉直言極諫,得元稹與白居易。爲什麼等災異已成,才後下詔舉之,此是后王之未造也,豈足法?陛下自復諸科數年,疏數適中。若等災異成後才舉有三不可,一則使天下賢士待災異而進,非養廉恥。二平居不舉,造形乃問,非所以懼天災。三輕改信令,示天下無渴士之心,非廣賢路。請付臣奏於兩制詳定。

趙禎看了吳育奏摺後,認同吳育的話,也沒有付兩制,准奏。

唐詢沒有甘休,又密奏吳育弟妹久寡,吳育不讓其改嫁,用此附李遵勖。李遵勖便是濟公的六世祖,當朝駙馬,李家也是宋朝的豪門之一。似乎有理,嫁給他人,吳育與李遵勖家的關係便斷了。事實真相此時吳育弟妹三十幾歲的人,又生了六個孩子,丈夫死,孩子成了累贅,怕害了孩子,加上受哥哥影響,拜入佛門,有可能生理慾望也不強烈,於是不想嫁人了。

趙禎看後,派人查了查,得知真相,哭笑不得,唐詢這是做什麼?亂七八糟。不過他是言官,言官可以風聞彈劾,也沒有作聲。

然而吳育聽到再次暴跳,進諫道:“陰邪害事,應當明辨,人臣言機密,欲歸德於羣,或入告謀策,成國之美,此類可以刊名中外,制策天下,公共廢置,可以明述,豈可陰爲沮革,擅自私奏?此乃奸罔所爲,非聖聽昭察,若挾邪蠹國,何所不爲,願出姓名按劾,以申國法。”

弟媳婦不能嫁人,自己有什麼辦法?

又不能明說。所以矛頭直指唐詢,暗指賈昌朝。

張方平聽到很不服氣,唐詢說了啥?比起你們當初的胡說八道,唐詢這又能算什麼?好歹還是俺保舉的人,還是俺的手下,心中也起氣來。

三方矛盾積累下來,到了八月終於發作。

知永靜軍向綬是前名相向敏中的兒子,家門好,出身好,在任上胡作非爲,做了一些壞事,以爲通判江中立想要舉報自己,於是誣其罪,接着又迫使其自殺。江中立的家人聽說吳育正直敢言,逃到京城向吳育告狀。吳育坐綬死。

向綬家人聽聞後,求賈昌朝幫忙。於是賈昌朝在朝會說:“向敏中昔日爲先帝立過許多功勞,向綬爲向敏中子,可以當例優判。”

吳育說道:“向綬犯下如此大罪,不殺不足以向天下人交待。”

大約吳育屢次挑釁自己的尊嚴,賈昌朝也火了,兩人於朝會上爭執起來。

此次爭執遠勝過王曾火拼呂夷簡,鄭朗打壓歐陽修那兩次朝爭,趙禎氣得一拂袖,說道:“散朝。”

散朝後趙禎將張方平喊來,冤案最終裁判者是皇上,不過皇上主審案子不可能的,最終主審機構還是監察院。趙禎問張方平如何判決,張方平對向綬的做法同樣很反感。可是吳育要殺向綬,張方平便左其意,說道:“向敏中是有大功於朝廷,朝廷又有不殺士大夫典故,但此案影響極惡,可以免其一死,重判之。”

張方平的說法頗得趙禎意許。

然後賈昌朝不知道,知道張方平與吳育有怨恨,請人託張方平幫助自己,張方平氣憤地說:“此言致我何爲!”

老子看不慣君子黨,更看不慣你的種種作爲。

趙禎判決下,向綬減死,但貶竄嶺南,永不錄用,判得很重了。不過吳育與賈昌朝此次朝爭影響極惡,趙禎屢屢示意,吳育不罷休,說:“臣所辨者是臣的本職,若不對,願罷臣職。”

不判向綬死,也就意味着吳育錯了。以參知政事吳育爲樞密副使,以龐籍與之對調。可是龐籍的女兒嫁給宋庠的兒子,剛剛成親,宋庠屢上書不妥,俺兩人皆是親戚,共事東府不好,又讓丁度換爲參知政事。龐籍氣得差點吐血。但吐血的不是他,而是張方平。

同樣的副相,東府副相是打醬油的,西府副相卻有着很大的實權。吳育等於是貶職了。

外面的人便傳言,說張方平附從賈昌朝,有些人半懂不懂,知道一些內情,但知道得不多,說張方平忘恩負義,之所以能上位,全是鄭朗功勞,明知道鄭朗與賈昌朝有恩怨,此時鄭朗在契丹生死不明,立即反水,投靠賈昌朝,於是恥之。

但賈昌朝經過這一次亂戰,在趙禎心中地位已經大跌。他很精明,雖對鄭朗能不能回來念念不忘,還是不敢動彈。

幾敗俱傷!

一個人在暗中偷樂。

王拱辰始終沒有參與,三方鬥來鬥去,他樂見其成,趁機上書道,太祖時太祖時兵十二萬,太宗時十八萬,章聖時四十萬(說法不妥,僅是各代禁軍最低數字,實際不止),今倍之。兵在精不在衆,冗散坐食,非計也。三司雖總財用大計,而事實在外,請諸道帥臣並任其責。

前兩任三司使做得很不錯,歐陽修說姚仲孫不行,但公道自在人心,那麼困難情況下將國家財政維持起來,何等其難?王堯臣做三司使,國家經濟開始有起色。王拱辰也想做得更好。因爲糧草管理亂,造成許多浪費。所以纔有此諫,讓各路,比如大名府夏竦、知幷州鄭戩、知永興軍程琳兼管本路糧草,可以節約不必要的浪費。

准奏。

其實這是反宋朝所謂的祖宗家法做法,此舉是集權專政,政路更暢通,阻滯浪費必然減少。而宋朝的制度架空重疊分權,分了再分,產生冗政,冗政必然造成浪費。

王拱辰關心的是財政,國庫積餘的錢越多,他政績越大,至於鄭朗,他不想陷害,也不想援救,抱着中立的態度。

就在這時候,一條消息從契丹放出來,是蕭耨斤放出來的。()

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17章 好兄弟第311章 色賴有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38章 大案子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257章 菜刀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76章 最要得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95章 講仁(三)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六百八十章 夜郎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129章 中(下)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六百十章 夏雷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九百十章 排名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42章 花會(下)第151章 抓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101章 區別(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2章 刻絲(上)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九百十章 排名第77章 歉書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6章 約定(下)第311章 色賴有一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311章 色賴有一第64章 天堂(下)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141章 問一(三)五百零九章 前兆五百七十七章 窗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30章 大中庸(下)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302章 殺雞(上)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四百七十一章 怒
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17章 好兄弟第311章 色賴有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38章 大案子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257章 菜刀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76章 最要得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95章 講仁(三)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六百八十章 夜郎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129章 中(下)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六百十章 夏雷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九百十章 排名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42章 花會(下)第151章 抓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101章 區別(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2章 刻絲(上)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九百十章 排名第77章 歉書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6章 約定(下)第311章 色賴有一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311章 色賴有一第64章 天堂(下)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141章 問一(三)五百零九章 前兆五百七十七章 窗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30章 大中庸(下)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302章 殺雞(上)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四百七十一章 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