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三章 爭

五百四十三章 爭

崔嫺一開始還沒有弄清楚一件事,丈夫在朝堂已頗有一些影響。若說相信的人,無論張方平或者吳育,皆可以託負,爲什麼不對張海說?想見到皇上有多難,張海不是其他人,造過大宋的反。

想了好幾天,纔想清楚丈夫的心態。不是不能託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的大臣還可以相信的,但萬一出現誤差呢?或者因爲丈夫的事,引起嚴重的內鬥呢。

因此,知道真相的也僅能是皇上一個人,或者自己。

如今皇上有可能因爲某些人,不召見張海了,怎麼才能將這些話帶到皇上耳朵當中。不是通過進諫帶到皇上耳朵,而是當面密奏。有這資格的人並不多。

想了想,派人將呂公著喊來。

呂公著在杭州鍍金後,回到京城擔任小官,但是館閣官員,這是爲以後飛黃騰達打下的很好基礎。與自己官人無關,是呂夷簡的安排。呂公著還沒有這個資格,可能借他之嘴,得到朝堂一些有用的情報,讓崔嫺慢慢分析這些官員的動態。

呂公著到來,恭敬地說道:“大娘子。”

行的卻是晚輩禮。

都是老熟人,崔嫺比劃一下個頭,說道:“晦叔,長高啦。”

“謝大娘子關心,”呂公著很感謝地說。在鄭家是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學了很多做人做官的學問,也學了許多書本的學問,鄭家上下其樂融融,也讓他感到那段時間很溫馨,給他青少年時代留下美好的回憶。

“坐下來吧,不用拘謹。”

“我纔不會呢,”呂公著嘻嘻一笑,這纔回到了從前樣子。

崔嫺將情況一說。

呂公著說道:“大娘子,你放心,我一定會替你辦好。”

京城的謠傳很大。呂公著不可能聽不到。只是他也剛剛丁憂回來,還是大哥進奏,皇上奪情纔回來的,否則還要呆在老家繼續丁憂當中。因此。聽到的消息並不多。

呂公著離開鄭家,開始留心。

朝堂一直在爲出使人選爭吵。賈昌朝提議讓樑適去契丹出使,至於用什麼名義出使,這個好辦。推薦樑適,是樑適出使過契丹,對邊事又十分熟悉,出使是最佳人選。

似乎有理。但吳育不樂意了,樑適現在墮落,草頭木腳,這能去契丹麼?他不去契丹便罷,一去契丹鄭朗凶多吉少。

賈昌朝喝問道:“你說我結黨?”

“有沒有結,你自己心中清楚。”吳育針鋒相對。

“陛下,誰結黨?”賈昌朝問趙禎。

趙禎沒有參與,賈昌朝那點小動向。趙禎心中很清楚。他問吳育:“吳卿,那你認爲何人出使契丹?”

“有,蔡襄。昔日他曾作爲文人與契丹進行學術交流去過一次,同樣有出使的經驗。此次與吏治能力無關,只需耿直之人,將真相帶回朝廷即可,耿直無過於蔡襄。”

趙禎沒有作聲。

他相信蔡襄,但這時候不是用蔡襄的時候,要用,最少得等他感覺君子黨勢力清掃得差不多,不危害國家,才能用。

張方平說道:“要麼臣推薦一人。包拯。”

也是一個好人選,出使過契丹,做得不錯,爲人方正。

吳育說道:“我認爲不妥,包拯過於方正,失之靈活。”

就是這個包拯。在關健時候上了一奏,攻擊新法任人唯親,使用江東三虎等酷吏,騷動百姓,擾亂國家與地方吏治,然後新政就象陽春三月下的白雪,紛紛融化倒坍。這人是王拱辰的人,不可相信。

張方平不悅地說:“吳育,包拯是否失之靈活,幾次與西夏使節談判,你可是親眼所見,作所評價,未免失去妥當。”

不要弄錯了,什麼皆草木皆兵。

兩人都搞錯了,包拯確實是方正,雖是王拱辰提撥的,但也沒有附從王拱辰,雖曾做過張方平的屬下,張方平犯錯,照樣彈劾。倆人說對了一半。

宋庠說道:“要麼派葉清臣前往契丹吧。”

“不妥,”吳育與張方平異口同聲說道。無他,葉清臣曾做過三使司,官職太高,去爲使節不合適。一個鄭朗前去,已經恥辱,迫於無奈,現在不需要巴結契丹人,怎麼能讓葉清臣前往契丹爲使呢。

四人四個人選,趙禎頭很痛。

雖這種情況是他需要的,不會再象以前那樣,上下抱成團,他這個皇帝有時候變得就象小孩子一樣,范仲淹指東,自己不敢去西。然而決策時,卻是困難重重。

而且四個人選,都讓趙禎不大放心,葉清臣去是不大妥當,咱宋朝也不能低到這份上。看看劉六符升官後,契丹有沒有派他來使宋朝?包拯動向不明,趙禎也怕王拱辰授意包拯給鄭朗穿小鞋子,蔡襄趙禎自己不願意,至於樑適,做爲官員可以,但關係到鄭朗的安全,他對樑適與賈昌朝的關係產生了懷疑,更怕給鄭朗穿小鞋子。想來想去,倒想到一人,可是沒有人提出來,於是隱忍不說。

任由他們吵去,再說朝堂上也要讓它散一散,否則動輒抱團,不利於趙氏統掌天下。

聽着幾人爭執,趙禎揮手說道:“下詔減卭州鹽井歲額緡錢一百萬,聽減銀、紬、絹一分。”

這便是替百姓減壓的舉措。

川峽四路鹽課,皆是縣官所倚賴,可多年開採,有許多井鹽產量減少,但責課稅依舊,貪求政績的官員往往以增課爲功,貽害百姓。朝廷以爲害民,多次下詔罷減,這是好心的。但通過這一點,就能看到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原因之一。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忽然想到今朝的房改,哈哈)。

有的官員是爲了政績,這個用心雖用偏了,但也不錯,至少後有王安石這個大牛。可有的官員卻想中飽私囊,課稅少,貪污的機會便少。所以不聽。朝廷又想出一條辦法,減也不是辦法。就象後來房價貴,重要原因地方官員想出售土地賺錢,土地買得踐,房價還能漲起來麼?土地減價不可能。只好通過增加房稅調控,不讓地方政府利益受損。實際呢,房稅徵了,房價也不會下降,除非徹底的將爲個泡沫炸掉。宋朝這項改革也是如此。原先爲了便民,鹽課聽以五分折銀、紬、絹代替,鹽一斤作錢二十到三十。銀一兩、紬絹一匹,折錢九百至一千二百,有鹽的給了一個稍高的價,無鹽的用其他物資代替。

但有的鹽井漸漸枯竭,銀子作價也不對,京城的銀價一兩都快兩千錢,若不是有平安監,還要上漲。現在作價一千錢,有人樂意麼?後來爲了便民,詔課利隨折金帛。不交鹽也可以,交金帛來便民。

與房改一樣道理,掩耳盜鈴。

結果導致銀短缺,漲到三千,比京城還貴一千,銀漲其他也漲,本來就不是多產絹紬所在,也跟着漲到三千。而整個宋朝大多數地方絹價在一貫多點,好絹才兩貫多一點,連鹽也漲到一斤四十文。若是產鹽量大還可。主要產鹽在萎縮,連鹽民都不得利。由是民苦。

這份詔書便是給卭州百姓鬆壓的。

用心頗好,可常期重課形成一個利益鏈,如同鄭朗所說的商業膨脹價值,交易一貫錢的貨物,不僅是產生一貫錢物貨賺的錢。徵的稅,鏈鎖式的會產生許多良性互動,有可能是連帶起兩貫錢,或者五貫錢的商業價值。減少造成的萎縮也是如此。結果實施後,百姓減輕部分壓力,朝廷減少一千貫收益,結果呢,其州各縣官損錢兩萬餘緡。

趙禎大怒,派人下去查,整是一筆糊塗賬。然後趙禎在皇宮裡氣得直哼哼。

只是一個小問題,可想而知,一個國家多難治理。因此鄭朗屢屢說范仲淹輕佻,那有那容易的,派幾個道德君子下去查一查,天下大治便來了。

目前趙禎不知,出臺許多便民的政策,有的實施得比較好,有的就象卭州一樣,造成更大的困擾,讓趙禎感到很悲催。

但趙禎確實用心良苦。

這幾年也是趙禎的黃金時光,有張貴妃愛情的滋潤,精力充沛,政治手腕高超,朝堂在他統治下十分平靜。就是沒有鄭朗出現,儘管災難不斷,也造就了宋朝的黃金時代。

過了幾天,賈昌朝上奏,說:“陛下,臣前去驛館,與張海面談,張海說鄭朗之意,本是拒絕參與契丹貢舉,無奈人在契丹,不便開罪北朝主的美意。還望陛下明察。此外,坊間多有不利於鄭朗的傳聞,恐是契丹派人散佈謠傳,迫害鄭朗不得歸,也請陛下派人查問此謠傳從何處發起,還鄭朗清白。”

賈昌朝進了此諫,讓趙禎很驚訝。

對賈昌朝與鄭朗矛盾,他是清楚的,但在鄭朗沒有回來之前,還有君子朋黨痕跡未清洗完之前,不得不用賈昌朝。況且賈昌朝也算是自己大半個親信。對鄭朗有不利的一面,對自己忠心無用置疑。

一切局勢,他在小心地控制。

可沒有想到賈昌朝居然替鄭朗辨解。

含糊不清的吐出一字:“呃。”

就沒有再說什麼。

張方平與吳育同樣不解。心裡都在想,沒有你參與,謠傳這麼快,這麼大才怪。

現在到處是種種謠傳,上哪裡去查?

過了好幾天,吳育沒有想起來,他還認爲鄭朗不主持科舉最好,做爲使臣嘛,最好學習蘇武,硬折不彎。張方平已經醒悟,不對,賈昌朝用心很壞的,是想借契丹人的手迫害鄭朗。鄭朗若能拒絕,早在契丹就拒絕了,何必過問朝廷?

於是又來到驛館問張海,張海此時經崔嫺點撥,已經清醒,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張方平上了一奏。

近聞陝西夏旱,二麥(大小麥)不收,近雖有得雨處,秋田也未必可望。民已艱難,頗有流移。這個情況是有,但不是很嚴重,明年的才叫苦逼。今年雖造成部分流民產生,因爲去年大豐收,又有三白渠,危害不大,隨即用工代賑方式,陝西各地官員就地將流民解決。這不是張方平要說的重點,下面纔是他要說的。

邊警雖寧,兵戎尚可,因之饑饉,事實可憂。儲糧委輸,最爲切務。各地備糧得抓緊了,不能馬虎。也是不錯的建諫。朝廷懷柔夏寇,本爲休兵息民,若其役費不減,必見物力日困。又見諸州累報地震,由於陰有餘徵兆。陰者,妻道,臣道,民道,夷狄道。此時後宮無過制,外廷無權強,所當戒慮。總體還是不錯的,後宮張貴妃雖寵,但不過份。朝堂大臣們除賈昌朝外,也不象君子黨那樣禍害天下。可也要戒驕戒躁。內部安民,外備夷狄。可是境上堡寨,兵分力微,若是寇大兵前來,勢必不能出戰。若是守,即隨土人自應足用。又是不錯的進諫,與鄭朗心意相通。范仲淹拼命築堡寨,越築越多,看似不錯,最終那來那麼多兵力駐守。再堅固的堡寨,沒有兵力看守,還是容易被攻破。若是敵不大舉伐兵,派駐那麼多士兵於邊境又做什麼?將糧食從江南運到關中,與運到邊境,最少相差兩三倍損耗與成本。因此張方平出了一計,一般西夏入侵,都是在秋後有了收成,不需要農業生產,這才入侵。春夏之季,戎人無大舉,可以三月以後,戎人忙於耕作之即,將兵抽於內地就食,節約開支。到八九月復派邊境,會節約大量經費。

方法雖好,過於樂觀,對於李元昊來說,什麼情況都能發生。駐守的士兵還是需要留下一部分,但可以調走一部分,有一個防守作用即可,全部交給土兵那肯定是不行的。

說完這件事,又說賈昌朝,說他誘張海,鄭朗必不會輕易拒絕貢舉。又說鄭朗貢舉的種種好處,一不過份激怒契丹,畢竟契丹對鄭朗十分重視,得不到必殺之,難道朝廷爲鄭朗伐兵北朝?根本就不可能。二是契丹重視武功,由是兵悍將勇,若是重視文學,又有何懼。三是契丹南境多是漢人,大倡儒術,宣揚國家教化,利於契丹南境百姓歸心。

有此三利,爲何不能答應?

且朝廷此前派出兩撥文士,替朝廷宣揚教化,然契丹控制頗嚴密,得功不大。此乃佳時,爲何不借機倡化儒學,使契丹變得更加懦弱。賈昌朝用意多詭矣。

本來是針對賈昌朝的,但被吳育聽到,他憤怒地說:“張方平此方謬矣,儒學乃是富國強民之道,鄭朗種種皆是從儒學裡得來,什麼時候儒學倡化變成了懦弱之道?難道朝廷要恢復五代時的制度?”

張方平同樣大怒,責問道:“我朝用儒學與契丹用儒學沒有區別?我朝自漢以來就用儒學治國,習以爲常,又是耕種文化,故儒學利於我朝。然契丹是遊牧民族,其地雖廣,人煙卻稀。一旦放下馬鞭,與我朝一樣,鑽研儒家大義,其有何懼哉?君爲何黑白顛倒。果然是君子!”

其實吳育對鄭朗絕對的沒有惡意,但他對儒學很鄭重。張方平更沒有惡意,可痛恨君子的顛倒黑白,於是貶低了吳育。況且不能壞鄭朗一行,弄不好,真有生命危險的。他性格不算激烈,因爲缺少溝通,造成這場矛盾。

賈昌朝本來想反擊的,看到張方平與吳育幹了起來,果斷地縮回去。得,與俺沒關係,還是看戲。

呂公著將消息帶回來,崔嫺揉腦袋。秀氣的眉毛同樣擰到一起,真頭痛啊。

第248章 劉郎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第303章 殺雞(中)第149章 算計第255章 鬥法(五)第81章 四君子(上)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第288章 狐威(中)第281章 依(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11章 色賴有一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40章 出手(下)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五百章 老大一第35章 考(下)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84章 東風第128章 中(中)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5章 約定(上)第347章 在路上(上)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349章 在路上(五)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85章 第一觀(上)九百零四章 春天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七百九十章 強橫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262章 琥珀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64章 悲絲(下)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317章 祗園精舍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15章 宣戰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4章 第一米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第336章 小戰(中)第328章 光榮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796章 二更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184章 美人(下)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306章 保護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250章 謝第279章 天下六百八十章 夜郎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201章 捉女婿(上)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76章 最要得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242章 揚帆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
第248章 劉郎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第303章 殺雞(中)第149章 算計第255章 鬥法(五)第81章 四君子(上)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第288章 狐威(中)第281章 依(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11章 色賴有一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40章 出手(下)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五百章 老大一第35章 考(下)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84章 東風第128章 中(中)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5章 約定(上)第347章 在路上(上)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349章 在路上(五)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85章 第一觀(上)九百零四章 春天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七百九十章 強橫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262章 琥珀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64章 悲絲(下)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317章 祗園精舍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15章 宣戰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4章 第一米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第336章 小戰(中)第328章 光榮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796章 二更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184章 美人(下)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306章 保護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250章 謝第279章 天下六百八十章 夜郎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201章 捉女婿(上)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76章 最要得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242章 揚帆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