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

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 魚肉熊掌兼得

富弼在心中咬牙切齒,但暗暗戒告自己一定要冷靜。

臨來前,鄭朗與富弼做過一番交談,鄭朗再三分析,不能用後來歷史來分析,沒有說服力,也妖異。通過駐兵與派使分析。契丹與宋朝一樣,有主戰大臣,有主和大使。大軍到了幽州居然派出使者,說明主和派佔了上風。

不過主戰派也不可小視。

於是纔出現如今契丹皇帝反反覆覆的情況。

去年兩戰的勝利會起一些作用。

契丹主和派大臣會通過這兩戰,看到宋軍的頑強。打了這麼長時間,雖給百姓帶來壓力,但不象西夏到了極限。打一個比方,西夏百姓壓力達到七分,宋朝才勉強達到兩分,宋朝擠一擠,將百姓的壓力增加到五分,再以宋軍這種頑強精神,契丹即便勝也是慘勝,得不償失。

契丹主戰派也能看出一些東西。自中國大一統以來,秦漢一直到曹魏,五代十國南北朝不能算,然後到隋唐,面對過許多強大的外敵,特別是匈奴與突厥一度強盛不亞於如今的契丹。然後從來沒有屈服過。更不要說他們眼中小小的西夏。忘恩負義不算,一個蛋大的國家多次入侵。宋軍只能被動的在國內應戰,幾乎不敢使大軍踏入西夏境內。變相的證明宋朝軟弱。

有沒有兩者都考慮的,有,少之又少。連宋朝自己罕有人從兩者間同時着手思考,怎麼指望契丹有多少這種眼光周全的人?

主和派更求和平,主戰派更加主戰。

這就是自己前來契丹將要遇到的挑戰。

不能以爲主和派佔據上風,硬着脖子說要和便和,咱們拿出誠心,要戰就戰,我們宋朝等着你。那麼必然會談崩,說不定自己沒有回到宋朝,契丹大軍就向三關發起進攻。

鄭朗心中還有一句大逆不道的話未說。

孫權問周瑜,曹軍來了怎麼辦。周瑜說戰,孫權還會不會再去聽張昭嘀咕?

什麼爲皇帝,最起碼的有拍板決定權利,沒有拍板的權利,要皇帝有什麼作用?不如實現羅古的共和體制與大食的白衣哈里發體制。

象這樣反反覆覆,宋朝能額外的加一份好處給契丹麼?反而會讓宋朝君臣憤怒與瞧不起。

但作爲當事人本身,富弼最苦逼不過。

忍着怒火說道:“晉高祖以盧龍一道賄賂契丹,周世宗復伐取關南,是異代的事。宋興已九十年,若各欲求異代之地,是北朝之利乎?”

你們契丹真想做好用異代的事做文章的打算嗎?那麼在後晉之前,這裡是誰的領土?不但幽雲十六州不是你們的,包括遼東營陽等地都屬於唐朝的領土,你們封地還是唐朝賞賜才能生存下去的。

只能含蓄地說。

直接說出來,弄不好這個小皇帝會當場翻臉。

皮球踢回。

耶律宗真也換了話題,問:“元昊迎娶我國公主,是我們契丹的藩臣,南朝伐之,爲什麼不通知我?”

“北朝討伐高麗與黑水,有沒有通知我朝?”富弼反問一句,黑水便是渤海國,渤海國在滅亡之前,向宋朝稱臣以求兩國聯手抗衡契丹,高麗換取宋朝支持,也向宋朝稱臣納貢。當然契丹征討黑水與高麗,不可能通知宋朝。但這樣說下去,會大抹這個小皇帝的面子,富弼也換過這個話題,又道:“天子派臣致意陛下,原來不知元昊與弟通姻,因爲其忘恩負義,寇我朝邊境,因此討之,使弟有煩惱。我也有煩惱,擊之會傷兄弟之情,不擊又不忍坐視吏民爲其傷害,不知道弟怎麼辦?”

明處是辨解。但不是,還有話外之音,既然你們契丹爲了你們的藩臣,你的姐夫伸頭,可爲什麼不管一管,大家都不打了,相安無事,你好他好,何必夾在裡面自找沒趣。

當然,這也是宋朝的條件之一。

遼興宗很有意思,歪着腦袋想了好一會兒。作爲一個皇帝來說,他同樣不是那種開創偉業的英主,與趙禎很類似,作爲稍稍不及,趙禎雖然外交上軟弱,但開創了宋朝最和平,最富裕的年代,文化經濟科學思想,以致宋詞都是從趙禎手上才真正繁榮起來的。耶律宗真不及之,但做爲一個皇帝,也不算是一個昏皇帝。

雖乖了一點,也有自己的智慧,想了一會說道:“是啊,元昊爲寇,宋朝怎能不出擊呢?”

西夏人欠揍,你們宋朝有本事去揍好了,俺要俺的關南十縣,不插手你們宋朝與西夏事務如何?

說完,帶着羣臣退下。

拋開外表的假象,分析其中的本質,只能暴露出耶律宗真的沒腦袋。

他自己很想有一番作爲,向中原王朝耀武揚威,可大臣的進諫,又使他猶豫不決。但富弼身在局中,心情會有多惡劣?

富弼坐在帳蓬裡看着遠處的蓊翠黑山(遼主多不在皇城,而是四時捺鉢,夏捺鉢避署遊獵,多在吐兒山與黑山),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他在臨行前,鄭朗說了一句話:“富兄此行當壯也。”

事實富弼此行身在局中,雖有一些瑕疵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做得很不錯。換其他任何一個人前來,未必有富弼做得更好。

想到契丹人的言而無信,厚黑,貪婪,他心中嘆了一口氣,不知道幾年後鄭朗來契丹,怎麼能脫身平安返回宋朝。鄭行知,你大約小瞧了契丹。

愁腸百結之時,劉六符忽然到來,問了一句:“貴使,過去你們太宗既平河東,立即襲擊幽燕,今天雖你們宋朝用兵西夏,平定後會不會想謀伐燕薊?”

這時,富弼覺得太陽很明媚,原來契丹也害怕戰爭!

是害怕,不是主和。

剛纔被遼國小皇帝的反覆無常,弄得一顆心七上八下,忽然安定。拼命使精神集中,平靜答道:“太宗時,契丹先派拽剌梅里來使,但又出兵石嶺以助河東。太宗怒其反覆,才攻找燕薊,是北朝自取之禍。”

也沒有說打與不打。

收回幽雲十六州幾乎是所有北宋有志之士的夢想。

爲什麼太宗攻打幽雲十六州,是你們不遵守諾言在先,咎由自取。本來澶淵之盟讓兩國得到和平時光,如今又來了,你們契丹又要撕毀盟約。

劉六符只好轉移一個話題,說:“吾主恥受金帛,一定要想得到十縣,如何?”

富弼很暈,都說了多次,何必發問。還是耐心的解釋,又說:“我朝陛下曾言,朕爲人之孫,豈敢妄以祖宗故地與人!過去澶州那麼兇險,不答應將關南與契丹,怎能在我手中割地!北朝想要十縣,不過貪其租賦,我朝用金帛代替,也能供契丹資用,有什麼區別?”

怎能沒有區別?

古代對疆域觀念比較模糊,偏遠的地區要讀力,能徵便徵,不能徵手一揮,讓他去吧。自漢唐以來一直皆是。

但關南十縣豈是十縣那麼簡單?一旦讓契丹人得到關南十縣,就象將二八芳華正貌的少女,送到關了十幾個十年不見葷腥男囚的牢房,有什麼區別?以後整個中原會有可能成爲契丹的跑馬場。斷了很少的打草谷也會成爲常態。

劉六符也不好點出來。

怎麼說,俺要關南十縣是假的,以後好隨時覬覦你們中原纔是我們契丹的想法。

在這裡,富弼又疏忽一個問題,契丹派出的人選。

劉六符是一個地道的漢人。

派他與蕭特默前去宋朝談判,那是必須有一個漢人作伴。現在來到契丹黑山,已經沒有這個必要,說漢語不一定非得契丹漢人,許多契丹人也會漢語。

這同樣是一個態度。

漢殲很多,中國一有事,甚至國家太平,這些人也會象狗一樣跳出,並且有不少人願意做。但更多漢人未必象張元吳昊那樣,包括契丹境內的漢人。一旦宋太宗伐幽州,不準備好了,這些漢人會主動拿起武器與宋軍開戰。但作爲漢民族本身,他們盼望的還是兩國和好,最好大家不要打來打去。契丹重臣張儉同樣是這種心態,涇原路一些六穀聯盟遺民部族還是這種心態。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民族同根姓。

富弼繼續說道:“朕念兩國生民,不想開戰,使之肝腦塗地,所以拿出金帛滿足北朝的慾望。若北朝非要關南十縣,是志在背盟棄好,朕只有一戰。澶淵之盟,天地神祗,實共臨之。今天北朝先發兵端,過不在朕。天地鬼神,其可欺乎!”

趙禎肯定不會向他說這麼多話的。

他隱隱看到契丹人的一些想法,膽氣壯起來,才說出如此雄壯之言。

劉六符離開。

就在這時,他接到一封家信。

可能是他家中發生大事,但是富弼將這封信拿在手中,久久未拆,過了一會,將它撕了。

手下驚問,富弼答道:“我身當國任,怎能爲家事分心,況且那麼遠,就算知道……也無能爲力。”

難道能長翅膀飛回去?

知之無益,反而分了心,對談判不利。

但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鄭朗在石川寨與野利遇乞對峙時,鄭家發生一些事,崔嫺會不會不顧大體,派人送信給鄭朗,官人,你快回來吧,家中有事發生。

爲什麼鄭朗一聽阿干城有事,天黑出發離開,幾個妻妾略有些幽怨,可有誰阻攔過?

此時富弼在做什麼?

成功了宋朝少一個強敵威脅,一旦失敗,被契丹與西夏肢解也是有可能。

時時要注意分寸,就是此時契丹將他殺了,宋朝也不敢吭一聲,乖乖的再派一使前來議和。

有什麼樣的事,要送到契丹?況且這封信是怎麼送到契丹的?

富弼暫時拋開心中的不快,準備迎接下一波羞侮到來。

第二天,耶律宗真引富弼狩獵,態度不惡,讓他與自己一道同行。這個場面很壯觀,想一想在茫茫無際的大草原上,契丹無數鐵騎一字排開,山呼吶喊,草原上的所有動物一起被驚嚇出來,然後萬箭齊發,一一斃命。富弼僅是一個文臣,更沒有上過戰場,會不會攝心驚魄?

龐大的場面,使他略略有些失神。

耶律宗真忽然問道:“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富弼注意力沒有集中,不由自主說了一句:“我朝只想和好,越久越好。”

失誤了。

一直到現在,富弼幾乎滴水不漏。直到此時,有可能是失神,有可能是那封信的刺激,出現一個重大的失誤。

遼國小皇帝臉上露出微笑,宋朝的漢人終於暴露出他們的真面目,昨天在牙帳裡的誇誇其談,原來是虛有其表。和談纔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隨後說道:“我朝得關南十縣,兩國則會永久和好。”

富弼隨着醒悟,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朝皇帝派臣對陛下說,北朝欲得祖宗故地,南朝豈肯失祖宗故地。契丹以得地爲榮,我朝必以失地爲辱。兄弟之國,豈能使一榮一辱,截然相反?陛下沒有忘記關南十縣,我朝皇帝也沒有忘記燕薊舊封,但仍然派出使者,正是爲了相互諭解。”

不管你怎麼說,想要地,一寸地也不可能。

狩獵結束,劉六符又找到富弼說道:“皇帝聽你說的榮辱之言,十分感悟,然而金帛必不可取,惟結婚可議。”

怎麼又提出和親?

富弼被這羣契丹人弄得仙仙欲死,腦海裡在急轉彎。

和親的事在開封就說好了,與割地一樣,是不可能的。爲什麼契丹要提出來?

以前和親是中原大國籠絡塞外蠻夷的舉措,如今契丹開化,常以中國自居,不需要這個門和親。作爲軍事強國,也不可能需要和親來維持兩國和平。相反的,只有宋朝需要賄賂契丹,來謀求和平友好。

忽然意會,說道:“結婚容易生產矛盾,夫妻有幾人不吵架絆嘴的?況且人的壽命各不相同,一旦有了意外就會失去情義,產生誤會,不如增加金帛。”

這句話此時他最有感悟。

劉六符說道:“南朝皇帝有女。”

“是有女,我說過她才四歲,成婚須在十年後,今欲釋目前之疑,能不能等到那時候?”富弼又加重語氣,說道:“南朝嫁公主故事,資送不過十萬緡耳。”

一次姓付款,僅是十萬緡錢,上等絹,五萬匹。送過了也就什麼都沒有了。你們看着辦。

劉六符馬上離開。

說得有理啊,和親不能玩,還是金帛來得實惠。向耶律宗真以及一干大臣將富弼原話複述一遍。

富弼坐在帳裡想着心事,似乎漸漸看到黎明的曙光,但不敢肯定,又不知道明天契丹人會玩出什麼。

遼興宗將富弼召來,說道:“你回去吧。”

富弼很昏,敢情我是純浪費口舌?折騰這麼多天,富弼也沒有了火氣,平靜地說道:“二議未決,怎麼敢回去,願意留下等議果後再返回。”

耶律宗真說道:“你先回去,那時我才告訴你我的選擇。別忘記了帶兩份誓書過來。”

這算什麼回答!

富弼還無奈,必須得回去。而且這一來一往,幾千里路,沿途有許多關卡,有的道路還不那麼好,得多少天?曰久生變,又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富弼騎馬快跑。

跑吧,越快越好。

……

鄭蘋說了一句:“爹爹,我餓了。”

“我們去吃飯吧。”鄭朗說道。

鄭朗請的客。

三人當中,范仲淹最苦逼,他身負天下盛名,實職官卻是最小,拿的薪酬也少。

這個薪酬也很含糊,有的福利如差旅費,出差公幹費,職田等等,多爭多得,少爭少得,有的不爭甚至不得。以范仲淹的稟姓,他也不可能爭的。雖說每年薪酬還是達到幾千貫,但養着四個兒子,還有一個小嬌妻,來回旅費,房屋,交際,只能過着儉樸的生活。

鄭朗薪酬最多,不但掛着使相,結的銜也最多,十幾個官職,有的官職能疊加拿薪俸。沒有爭,一年有兩萬多貫薪酬,若是爭,三萬多貫也能爭來。

生活稟姓也不同,鄭朗不奢侈,但與儉樸也無關。

將兩人帶到一個比較豪華的酒樓上,點了一些菜餚,范仲淹有些悶悶不樂,忽然放下筷子問:“行知,以你之意,國家該當如何?”

“下了雨,有些涼。”

“……”

“能加一件單衣。”

“……”

“但不能加一件裘袍。”

范仲淹皺了皺眉。

“希文兄,可以矯正,不可以矯枉過正。我的那本中庸理論不成熟,也沒有談多少關於我朝弊端之事,但說了這個道理。我就說重文輕武,這是我朝祖宗家法,以懲唐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之禍,本義不錯。然而今天成了什麼?說它是祖宗家法,太祖太宗是不是宋朝的開國之君,他們平南平西征北用的是什麼人?曹彬、李全郴、潘美、楊繼業、高瓊,那一個不是武將?希文兄,看今天陝西是什麼局面。未戰之始,不知道什麼將領有軍事水平。戰至今天,狄青、楊文廣、種師衡、張岊、折繼閔、王信、王吉、王凱這些人那一個不是能征善戰,智勇兼備的名將?懲唐代之戒,必須管制武將的權利。平時緣邊四路軍政可以由我們處理,爲什麼行軍作戰,不能放手託於這些武將,讓他們主動參與出謀劃策行列?希文兄,築城你懂,指揮一場戰役,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我也沒有,是將手下諸將召集,大家一起商議出來的。戰之給軍,歸則卸權,這纔是太祖太宗馭將之道。如今變成什麼樣子?”

范仲淹擰眉思考。

“魚肉我得,熊掌我也得。爲什麼不能兼得?不是不得,而是能力不足也。足了兩者同樣得之,不足一樣也得不到。不矯枉過正,以我朝之富裕,士兵忠誠,雖未必去開邊,但重視內治同時,也不需要飽受外侮。不然,內憂沒有,讓外敵滅亡國家,與藩鎮瓦解國家又有何區別?”

范仲淹沉默不言。

說易行難,就是向武將放寬權利,放到什麼地步?

身在局內,誰能看清楚?

“希文兄,彥國與你關係良好,此次他出使回來,可以寫信詢問他心中的感受。泱泱大宋,雖不及唐朝面積,但南至嶺南,北到雁門,西極蘭會,東臨滄海,面積也盛過曹魏,爲什麼非得寄人籬下?若不能拋開這種錯誤的觀念,激進者會有稚圭好水川之恥辱,保守者只能象希文兄與醇之一樣,數年下來勞費國家近億財富,僅是修了幾個小破寨子!”

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九百十一章 崩潰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327章 等待第131章 解元(下)第41章 花會(中)第36章 蛇書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59章 道(三)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4章 三疊陽春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326章 兼霞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27章 中(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51章 進京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九百十三章 打壓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五百四十三章 爭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第82章 四君子(下)第60章 道(四)第340章 難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95章 講仁(三)第337章 窟第205章 大三元(一)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五百七十七章 窗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341章 新時代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252章 鬥法(二)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四百七十一章 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七百三十章 姓李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116章 談生意第118章 大人物(下)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71章 告密第335章 小戰(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41章 花會(中)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259章 問鬼(下)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265章 大星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九百二十四章 踏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
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九百十一章 崩潰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327章 等待第131章 解元(下)第41章 花會(中)第36章 蛇書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59章 道(三)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4章 三疊陽春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326章 兼霞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27章 中(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51章 進京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九百十三章 打壓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五百四十三章 爭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第82章 四君子(下)第60章 道(四)第340章 難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95章 講仁(三)第337章 窟第205章 大三元(一)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五百七十七章 窗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341章 新時代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252章 鬥法(二)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四百七十一章 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七百三十章 姓李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116章 談生意第118章 大人物(下)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71章 告密第335章 小戰(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41章 花會(中)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259章 問鬼(下)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265章 大星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九百二十四章 踏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