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中庸(下)

坐在艘艙裡,崔嫺低聲說道:“要不要妾以後戴着羃羅出門?”

唐朝早中期有教養的名門望族人家,包括崔有節的清河崔家,鄭朗的滎陽鄭家,他們家女子也要出門的,但與陌生男子見面不大好,於是戴着一個羅簾子。這個面簾也就是羃羅。

唐朝民風開放,面簾子越來越薄,後來索性沒有人戴了。到了唐末,名門全部被催毀,禮教全廢,宋朝後沒有名門望族說法了,有,僅是有錢有勢的人家,與唐朝那個名門望姓已經是兩個性質,更沒有人戴着這個討厭的小簾子。倒是受李煜妃子窅娘影響,稍許有極個別女子爲了討丈夫歡心,開始裹起腳來。

兩者皆非鄭朗所喜。

而且崔嫺做得很好了。

除家中幾個人外,幾乎從來不與陌生男子交談,還要怎的?

“不用。”

不過崔嫺還是很注意,緊挨着鄭朗,離其他諸位官吏遠遠的。

船兒在水裡發出輕微的撞擊浪花聲,駛了一會兒,船伕喊道:“鄭知州,到了。”

“麻煩船哥子。”

船伕讓一聲哥子喊得手足無措。

鄭朗命幾個衙役擡了幾樣東西上岸,走了沒有多遠,便是一處村莊,大約五十戶人家,有窮有富,看房屋就知道了,五六戶瓦屋,其他的皆是茅草屋子。

衙役徑直穿過村莊,走向村西口,當塗縣令袁真問道:“鄭大夫,是去謝孝子的家?”

“嗯。”

是感人之旅。此子父親早喪,母親將他拉扯成人,又好不容易讓他娶了一門親事,然娶了一個惡媳婦回來,對其母很不孝順。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後,越發惡劣。此人無法忍受妻子對母親的百般忤逆,將妻子出之。以後養着老母親,又哺養着兒子,有一頓沒一頓的度日,有時寧肯自己吃不飽,也要給母親吃好。

這一養,就是近十年,孝心感動方圓所有的人,連王知州那樣混資歷的官員,也來探望過,給一些資助。

穿過一片翠竹,來到幾間草屋前,門口一棵古槐下,坐着一個老婦人,正搖着繰車在織麻。鄭朗走過去,唱了一個肥喏,問道:“請問大娘娘,這裡是不是謝春謝孝子的家?”

老婦站了起來,狐疑地看着他。

“我是新知州。”

“參見新知州,”老婦要施禮。

鄭朗一擺手,崔嫺已經搶上前去,將老婦扶起來,道:“大娘娘,不用施禮,該施禮的是我們夫婦,來到太平州,妾就聽聞大娘孃的事,家中貧困,尋常人家有壯年男子都難以度日,可大娘娘居然將兒子拉扯長大成人,很不容易。”

老婦讓崔嫺誇得不知說什麼好。

鄭朗問道:“謝春在何處?”

“狀元公,在田裡勞動。”

“能否帶我們去看一看?”

“好啊。”老婦還沒有走,崔嫺又搶上一步,說道:“大娘娘,讓妾來扶你。”

“我那敢。”

“大娘娘,當扶的。”說着扶起老婦往前走。

諸位官員面面相覷,這招好啊,若傳出去,明天會震動鄉里啊。難怪狀元要將他妻子帶出來,看到沒有,若是鄭朗來扶,就僞作了,可讓崔嫺來扶,卻沒有任何問題。

主意是好,可誰個知州的妻子能象崔嫺這樣做,不嫌棄的一把將一名老婦人扶住。這也要有心的,儘管她的心很可疑,扶老婦人未必有幾份誠心,但爲了鄭朗卻是有十分誠心。

還有這份機靈,隨機應變,與果斷,又非是一般女子所能擁有。

知道這樣夫唱婦和,會贏得一大片民心,可沒幾人學得來。

走了一里多路,來到一片稻田間,一個黑黝黝的中年男子正在勞動,邊上一個十歲的男孩子幫助父親撥着田裡的稗子。

看到一大羣官吏,還有幾個少年,一個美麗的小娘子扶着老孃走來,男子連忙走到田埂上,手無足措的施禮,一個很老實的人。鄭朗道:“你能不能先回去一下,我帶了一些東西給你。”

“狀元公,小的不敢收,娘娘將我養大成人,孝敬她是應當的,不能收的。”

“誰不知道應當,但有幾人做得到,包括我在內,小時候多次淘氣,讓幾個娘娘擔心,去了京城多次惹禍,謝大郎,你讓我慚愧啊,當受之,”說着拉起他的手,要往回走。

謝春嚇着了,道:“小的手上還有泥巴。”

“泥巴好啊,沒有泥巴,何來萬物生長,這雙沾滿泥巴、辛勤勞動的大手,在我眼裡,纔是最美麗的手。”

諸位官員更是汗顏,多感人的一句話啊,看到沒有,周圍幾個圍觀的農民全部滴眼淚了,怎麼以前自己不會說呢?

真煸着了,看着鄭朗拉着謝春的手,崔嫺扶着老婦回去,幾個老百姓酸酸的說不出話,最後道:“好知州啊,走,去看一看。”

丟下手中的事務,用衣角拭着眼眶,跟在後面向謝家走去。

重新到了謝家門口,鄭朗讓衙役們將幾樣事物打開,先是賞賜,很厚的賞賜,一百緡錢,一百匹絹。

還有一樣更重要的事物,一塊碑賦,鄭朗窮極筆墨,寫下一篇感人淚下的《慈母孝子賦》,這也是他的中庸之道,陰陽相對相生,沒有長輩的關愛,正確的教導,又何來下人的孝順。沒有下人的孝順,長輩又怎麼有信心對晚輩慈愛。

這纔是正確的人倫觀,上慈下孝,構成儒家孝道的有機整體,如果生活在舜那樣的家庭環境裡,再要求兒子很孝順,實在有些勉爲其難。

衙役們在載石碑,鄭朗又說道:“謝大郎,今年春天陛下對我說,讓我代他看看江南好,江南民風淳樸,你纔是陛下想要看的淳樸。你坐下吧,讓我替你與大娘娘畫一幅畫,以後送給陛下。”

圍觀的百姓全炸營了。

給皇上看的!然後用豔羨的眼光看着謝家上下三代三口人。

謝春急得要跪下來,讓鄭朗扶住。

這一舉動在鄭朗心中位置很重要,不僅是感動他的孝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德化全州民風!

讓謝春樹立孝道的榜樣。

江杏兒拿出作畫工具,鄭朗執筆,先畫一幅謝家三口的草圖,後面還有謝家貧寒草棚的背景。草圖畫好後,鄭朗衝老婦深施了一禮,一點知州架子都沒有擺,這才率着諸人離開。

重新上了船。

船往前行駛,這一回去的地方是朱家莊。

但拜訪的這戶人家出忽所有官吏意料之外。

看望的是一位很有爭議的女性。朱家莊有一個戶人家養有四個兒子,家中貧寒,養四個兒子多吃力啦,不但將他們拉扯成人,還要供他們成親,因此在大兒子成親後,夫妻雙雙倒下。

大兒子只好接過父母的工作,拉扯三個弟弟,還有自己的一個孩子,累着累着,也倒下了。

臨死前,只是拉着妻子的手,眼睛半天沒有閉上。

妻子似乎明白丈夫的想法,換普通的女子,那時候很年青,還有一些姿色,早改了嫁。然而此女沒有,可是靠她柔弱的肩膀怎麼可能養活這一大家子?

於是到縣城靠賣笑謀得幾個錢,僅中上姿色,賣笑所得的錢少,爲多得一些錢,與客人吵架,或者厚着臉皮乞討,當年很有爭議的一個人物。然而就是她這無比酸苦的錢,繼續維持着一家人的生機,並且幫助老二風風光光的娶了一門親事。

外面有人說閒話,老三當時也漸漸成人,堵不住人的嘴巴,於是一聽到後,沖人下跪,乞求道:“別說我嫂嫂壞話了,求你們了。”

在這樣嫂嫂的帶領下,二弟與弟媳婦還有什麼好說呢,協助嫂嫂將這個家繼續支撐起來。直到老三成家立業,婦人才結束賣笑生涯。然後到老四又成了親。

四媳婦要着強,老四訓斥,嫂嫂又維護四媳婦,面對這樣的嫂嫂,四弟媳婦最後終於感化悔改,衝她下跪懺悔。

自此以後,這一家子就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爭吵。

但正是她在縣城這段不好的經歷,謝家免去稅務,朱家卻從來沒有免去稅務,也沒有任何官員前來探望。

鄭朗聽到後,立即重視起來,派衙役打聽一下,然後唏噓不止。

與謝家一樣,賜錢百貫,絹百匹,勒石作賦,不過換成了《義嫂賦》。同樣要畫圖,這些都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事蹟,卻比英雄事蹟更感動人。自己利用了德化全州,圖遞到京城後,就不知道朝中諸大佬會不會利用了。

見到朱家長嫂,才四十幾歲,大約勞累過度,頭上出現斑斑白髮,崔嫺與江杏兒、四兒一起彎下腰深施一禮,道:“見過義嫂。”

當年她賣笑謀生,應有一些姿色的,如今卻是這副樣子。

在這副看似卑賤的身軀下,隱藏多麼高貴的人性光輝!崔嫺一直動着小心思眼,此刻看到朱家長嫂的老態,終於被感動了。

“你們折殺了我……”當年很能吵的一個女人,卻被這派場嚇着,一個狀元的妻子,兩個狀元的小妾,向自己深施大禮,自己敢受麼?

“這是你應當得的,豈說我們是晚輩,過二十年三十年後,我們還要向你行一個大禮,只是對你來說,來得太遲,未免不公正……”鄭朗道。

他話音一了,朱家上下十幾口人哭得象淚人一樣。

從朱家走出來,呂公著輕聲說道:“鄭大夫,我心裡好堵。”

“不是堵,是感動,象這樣高貴而又卑微的小人物太多太多,我僅從中間選了三個,這纔是人性的希望。”

不以爲只有士大夫纔有人格,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人格,人性尊嚴,人性亮點。

豈止是德化,對自己幾個學生來說,也是一場心靈的洗滌。

重新上船,換了一個地方。

剛纔看到的是孝,是悌,這一回看到的是仁。

因此這次賦文換成了《善人賦》。

是陸家莊的一個二等富戶陸寧,遭遇也不大公平。

一家人很老實,心善,經常做好事,修路鋪橋,有時候拿錢出來贍養孤兒寡母,家中有兩百多畝的地,租了一些地給佃農,心善的結果,租子經常討要不到。

陸家只是笑笑,很象大娘娘,但比鄭朗大娘做得更徹底,因爲老實,讓縣裡面定爲二等富戶,怎麼可能是二等呢,三等都勉強了。稅重,心又善,只好自己努力勞動。然而歷任當塗縣的縣令就象沒有看到一樣。

總要徵稅的,又不是日子過不過去,徵得多自己政績纔多,越是這樣的老實人家,才越要徵稅。於是逼得夫妻二人帶着兒子不得不下田勞動,還要應付差役。

是聽陸家兒子的一個衙前朋友對鄭朗提及,鄭朗派人問了一下,果然如此,纔將這個人發掘出來。

看着碑文,陸寧立即謝絕,道:“鄭知州,小的不敢哪。”

朱謝二家不知道,可陸寧是一個主戶,多少見過一些世面,鄭朗的賦碑一出,有可能以後無數學子過來看,陸續對自己讚揚,甚至有可能留名於史冊。豈止是畫像給皇帝看一看那麼簡單,哪裡敢受之!

“爲什麼不敢,是你平時做好事,得到的回報,來,帶我去看看你修的橋。”

陸寧慚愧不安的帶着鄭朗來到一條小河邊,就着河架了一座石拱橋,正是這座石拱橋,河兩邊的各村莊得以順利來往。鄭朗道:“這纔是善事。前些天我去了一趟臨江寺,聽聞有人一捐就是幾百畝的地。釋家真義是空是了,臨江寺的香火足以讓僧侶們衣食無憂,爲何要得那麼多的良田?每多一份良田,貧困百姓人家就少了一份生機,何來佛家普渡衆生之說。若是業報,這纔是真正墜了業障、魔障。”

提及臨江寺,一個個不敢作聲。

鄭朗又道:“只有陸大郎纔是真正的做善事,渡來世。不是渡來世業報,今天讓我聽聞你做的好事,就是現世報。”

“小的那敢有這份妄想。”

“你不是刻意去做,纔是真心,纔有善報到來。”

說着往回走。司馬光忽然道:“鄭大夫,我更清楚鄭大夫所說的中庸之道了,就象我們纔來太平州,看到一些事,讓我覺得很迷茫,很灰暗。今天卻看到這麼多亮點。果然是有陰有陽,有善有惡。”

“本來如此。並且我也有其他用意,因爲困於外敵,優柔百官,朝廷渴望財富,自上到下,對財富對謀利不排斥。這也無什麼非議,夫子也沒有反對謀財。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然而謀利多會忘義,在這種背景下,更要重視德化,與時俱進也。”

忽然眼睛亮了起來。

他終於想到了中庸核心所在。

很重要的。

魏家那個大波妹說知行合一,是知道了就去做,根本不是王陰陽所說的知行合一,那是一種思想的表現方式,如同鄭朗所說的學而致用。核心思想何在呢?

我知道財富的重要性,去搶銀行,也可以說是知行合一,我知道開鎖的功能,上門撬人家的鎖偷人家的東西,也可以說是學而致用。

能氣死王陽明與孔夫子。

因此王陰陽那種知行合一很複雜,不僅是一種形式與行爲,還是一種思想,一種體系,這才構成了王學的儒學系統。

也可以說鄭朗的中庸是包容調濟,可那樣詮註,多空泛哪,甚至比史上司馬光的中庸更玄之又玄。

一直要尋找這個核心,有這個核心才能去詮註。

今天終於給了他靈感。

主要是歲數太小,前世的不能算,今世才真正認真思考,到他老的時候思想完善了,又不會如此吃力。

道:“陸大郎,我到你家中坐一坐,記一些東西。”

“這是小的榮光。”

“別小的,稱我吧。”

等於白說。

鄭朗又對杏兒道:“給我準備筆墨紙硯。”

王安石道:“鄭大夫,要記什麼嗎?”

“要記一下的,是我剛剛想起來的修注中庸核心所在。”

一句話說完後,所有人眼睛亮了起來。

中庸啊,有幾人未聽過這件事?

杏兒磨好了墨,崔嫺眼光亮晶晶的看着丈夫。處得久了,更不想爭,相反,因爲她有才氣,懂得多,才知道丈夫學問的浩大,漸漸變得有些膜拜起來。

“司馬三郎,我說你記。呂三郎,王三郎,你們也可以發問。”

“喏,”司馬光高興地答道。

“包容調劑,與時俱進,直而溫之,簡而無傲,乃中庸之理也。”

王安石皺起眉頭,包容調劑知道的,可這個與時俱進是什麼?既然老師讓問,於是直接問了出來。

“與時俱進……”鄭朗沉吟一聲,這個若說好了,可了不得啦。而這四個字恰恰是四句“真言”中的重中之重!道:“首先問你一個問題,一加二是不是等於二加一?”

“是。”王安石道,兩個結果一樣,皆等於三。

“但放在儒學裡面,一加二絕對不會是等於二加一,甚至一加一絕對不會等於一加一。”

語不驚人死不休,僅一句,所有官吏一起聽傻了眼。

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58章 撫琴(上)第323章 返京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88章 狐威(中)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103章 大家(下)第268章 戲法第357章 撫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337章 小戰(下)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184章 美人(下)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332章 拉手第58章 道(二)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09章 大三元(五)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172章 走鋼絲第131章 解元(下)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284章 東風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264章 悲絲(下)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131章 解元(下)第332章 拉手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08章 大三元(四)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60章 道(四)七百九十七章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八百二十七章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67章 跪門第38章 謝絕第291章 吹打第170章 走鋼絲(上)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129章 中(下)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五百七十七章 窗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24章 三疊陽春第200章 放榜(中)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第240章 出手(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123章 去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五百十七章 請使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171章 走鋼絲(中)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九十章 強橫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194章 送(下)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
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58章 撫琴(上)第323章 返京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88章 狐威(中)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103章 大家(下)第268章 戲法第357章 撫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337章 小戰(下)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184章 美人(下)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332章 拉手第58章 道(二)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09章 大三元(五)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172章 走鋼絲第131章 解元(下)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284章 東風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264章 悲絲(下)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131章 解元(下)第332章 拉手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08章 大三元(四)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60章 道(四)七百九十七章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八百二十七章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67章 跪門第38章 謝絕第291章 吹打第170章 走鋼絲(上)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129章 中(下)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五百七十七章 窗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24章 三疊陽春第200章 放榜(中)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第240章 出手(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123章 去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五百十七章 請使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171章 走鋼絲(中)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九十章 強橫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194章 送(下)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