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

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 中

“有沒有聽到那個宰相的消息?”一人問道。

到了要動手的時候,這些人不由地又關注起鄭朗,不管怎麼說,西北幾次大捷,名震天下,對這些人來說,同樣是一種震懾。還是那些人,但比上次又多了十幾個人。

新來的一個人搖頭。

“不用管他,他是宰相,難道會親自來循虔道嗎?”另一人質疑道。

“要不要動手?”

“爲什麼不動手,兩廣幾乎能打的將領一起去了特磨寨,還擔心什麼。”又有一個說道。

似乎說得有道理。

特磨寨位於宋朝與大理邊境處,雖說狄青前去,頗有些用牛刀宰雞的味道。不過若不慎重,同樣很麻煩的。史上一個小小的特磨寨,死了無數兵士,折騰兩三年纔將特磨寨拿下。鄭朗能等兩三年時間?

因此,將所有能打的將領一起交給狄青。不但如此,也存着一份培養的含義,特磨寨難對付,未來梅山蠻更難對付。說不定還有交趾!這幾處地形,作戰方式皆十分相似。

特磨寨一戰,是一次很好的實戰演習。

此時留下的武將,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文臣當中,蘇緘要好一點,但邕州那一塊鄭朗同樣不放心。儂智高雖然鎮壓了,邕州卻有近四十個羈縻州,大大小小的峒不計其數,僅是大峒就有六七十多人,每一峒皆有上千的壯士。人心未安之前,必須有一個能臣鎮守邕州。那麼還有什麼人對軍事善長?只有鄭朗。

不然鄭朗何必親來,兩廣那麼多事務,這件事又能在中間佔有多少比重?無奈也。

將無良將了,兵同樣無好兵。稍稍好用一點,讓狄青帶走了,剩下的土兵要麼就象在碼頭上看到的那幾位爺,整一個兵痞子。要麼僅能嚇唬人,真刀實槍,馬上化身爲一隻只小兔子,反而影響士氣。但鄭朗未帶來,卻是另外的原因,保密!

其中過程這些人是不可能得知的。

聽到此人說話,大家先後琢磨一下,終於鼓起勇氣,再不動手不行了,一旦過了循虔道,蔡襄調來許多兵士坐鎮在虔州,誰個敢動手?

一道霞光,使羣山崇嶺披上一層瑰麗的顏色。

葉子上還掛着露水,細細看去,露珠象一個個七彩寶石,不時眨着柔和燦爛的光芒。

太陽未出來,但大家開始起牀了。

從龍川那個小碼頭到安遠水若拉直線的話,並不遠,可能不足五十里路。到了安遠、縣城,城門外安遠水便有一個碼頭,可以通航,直接利用安遠水,將鹽調向三州二軍各處。

但這是不可能的。

就是鄭朗的學生時恆將TNT搗鼓出來也不可能,劈山鑿嶺,或者打通隧道不僅需要炸藥的力量,還有科學的力量,科學跟不上來,不可能在這些羣山中強行打通一條直線通道,也不值。

山道只好隨着山形而走,七繞八繞,生生延長了三四倍距離。

也不算遠,若是空身一人,帶着簡易行李,腳力好的話只要兩天便可以將這段山道走完。可同樣不可能的,這是商隊,車子從這些山道上行駛,車輪車軸容易損壞,不得不經常停下維修。

即便車伕力量大,車子好,想走完這條山道也得四五天時間,慢者會達到六七天。

一些私鹽販子或者商人就着地形,或者利用畲蠻刀耕火種燒出來的空地做爲一個個宿營地點。一路不少,總共十幾個。然而鄭朗能利用的僅是一個地點,因此從昨天正式上路起,便一直在搶速度。今天天不亮,就催促大家起牀,準備做早餐,草草吃完後再度起程。

田瑜與周沆又圍着鄭朗轉。

鄭朗讓他們轉得眼花,將他們拉到邊上說道:“二位,我服了你們,對你們說真相吧。”

二人眉開眼笑,能不急人嗎。

鄭朗將真相簡單地說出。

“原來,原來……萬一他們不出動呢?”周沆又懷疑地問。

“不會,因爲私鹽,八州形成一個鬆散的聯盟,源尾是虔州、汀州與漳州,源頭是廣州。一旦通商法後,對廣州源頭有利無害。只要鹽道暢通無阻,這個鬆散的聯盟必會瓦解,甚至廣州一些商人會主動配合官府,將昔曰的夥伴出賣。這些人才做下這個大案子。有的事不能開頭的,一開頭,膽子會越來越大。我又來了,他們會怎麼想,會不會認爲震懾力還不夠大,依然有不怕死的人繼續將鹽從廣州運過來。我又在循州露出香料與綢緞,你說他們會怎麼做?”

“但他們未必看到。”

“你小看了他們,原來私鹽通道,大半從龍川運來的,只有小半從始興水進入翁水,犯下如此大案,他們會不會在循州佈下眼線,我們這一行公開的就有六百多人,會不會注意?”

真相說出來就不神奇了,田瑜嘆道:“難怪你讓我們想裴行儉,真的很相似。”

“那敢與他比。這是欺負無能人罷了。踏入循州後,我就沒有多考慮這次軍事行動,若考慮,而是考慮如何將這次軍事行動效果擴大化。”

“後繼?”

“對,一場戰爭總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戰前,戰前不僅是指佈置,還有斟酌輕重。首先要考慮能不能打這場戰爭,畢竟一場戰爭下來,花費巨大。即便是西夏那樣的徵兵方式,戰火不休,國家財政也吃不消。再說幾個例子,唐朝波斯來降,唐朝受之,但沒有真正派兵援助,後人常嘆息,做法是對的,不用感到惋惜。休說那些年唐朝多災多難,無力遠征,即便有力量,也不能遠征,路途遙遠,動費高昂,若從波斯本土獲得供給,波斯當時未必有這個能力。或者是戧害式的遠征。”

“戧害式的遠征?”

“嗯,”鄭朗想到了成吉思汗,但沒有多做解釋,繼續說道:“唐朝周邊的突厥與吐蕃都沒有經營好,能將波斯經營好嗎?遠征花費巨大,又會造成無數將士犧牲,值得否?”

“不值。”兩人立即說道。這個說法在宋朝頗能贏得市場,不過後人未必歡迎。但事實這纔是一種理智的說法。

“失敗的例子便是高仙芝,殘酷的對待河中諸國,導致兵事不斷,雖然爲他履歷增加厚厚的軍功,實際不能分析,一分析高仙芝犯下了重大錯誤。正是他的帶領,唐朝窮兵黜武,經營遙遠的河中,導致主力軍隊放在遙遠的西域,安史之亂髮生時,中原兵力空虛,唐朝從此倒下。再看經營西域得到什麼利?商道,唐朝不準百姓出境經商,商道通行,是誰得利,河中商人!或者換來幾十個小國的臣服,值嗎?失敗的例子,遼世宗。遼世宗三戰滅後晉,看似武功赫赫,實際得到什麼?無他,吃得太多,契丹沒有力量消化這麼大的地盤。若是兵進開封后,隨着再扶持一個傀儡皇帝,大軍北退,經營臨近幽雲十六州的真定府與滄州等地,將這些州府挾大勝之威將它們全部消化下去,資忠,季貞,你們想想會有什麼後果?”

田瑜與周沆仔細想了一會,忽然同時打起冷戰。

若是那樣,簡直太可怕了。

“也不能害怕戰爭,我朝與契丹簽訂盟約,看似花了一些小錢,買得兩國平安。實際呢,收復幽雲十六州越來越成爲一個遙遠的夢想。士氣低落,我朝軍隊能與西夏打得平分秋色,但提起契丹人,全部不敢與之交手,最後提及北方,自上而上,皆不敢戰。契丹漸漸沒落了,若是有一個強大的胡人種族在大草原上興起,興兵南下會是如何?”

倆人不敢言。

“當時我軍不知道敵人主帥已中牀子弩而亡,可前面數戰,卻多次擊敗契丹人,只是朝廷擺陣,讓契丹得以用騎兵速度優勢繞道南下,仍攻澶州不下,各路援軍皆已到達。敵人兵力未必比我軍強多少,又深入我腹境,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這一方。即便考慮大局,一戰過後再與契丹議和,豈不是更好?”澶淵之盟也不是一無是處,但盟得太早了,可是鄭朗也不敢深說,儘管趙禎同樣在反思,例如不再擺陣了,將權利下放,不過下放得不好,讓士大夫又將這個軍權搶過來。終是趙禎的父親,作爲一個皇帝,宋真宗是做了一些荒唐的事,可絕對不是昏君,宋朝在他手中國力是上升的,趙禎將宋朝推到巔峰,卻開始有了下降趨勢。所以鄭朗未深說,又換了話題:“這僅是從勢上考慮能不能開戰,能不能開戰,還有更多,例如孫子兵法所說,君臣將相是否和好,自上到下是否贊成戰爭,戰爭是否正義,自己的兵力情況,經濟情況,糧食收成,以及道路、天氣,地形等等,皆要一一考慮。利於自己,這才進入戰前的第二關,備戰,挑選將士,準備物資糧食武器,派情報人員打探對方的情況。即便如此,還有一關,臨戰前的準備,審時度勢,謀劃,行軍,等等。”

倆人嘴張得很大,聽呆了。周沆忽然問道:“鄭相公,狄青能不能做到?”

“戰前相比較,我肯定比狄青略強,畢竟我讀的書多,擔任多年宰相之職,看得更全面一些,特別是經濟方面。但僅是戰前,還有戰中,無論怎麼準備,一切是爲了交戰服務的,開戰時的調兵遣將,排兵佈陣,臨陣指揮,尤爲重要。兵者,國家大事也,小國往往一戰失敗便能亡國。大國也經不起失敗,再大的國家,數次失敗後,同樣會有亡國危險。即便只有一敗,戰後談判也會變得十分不利。這一點,我離狄青遠矣。”

田週二人再次無言。

鄭朗將真相揭曉,兩人已覺得不可思議,他離狄青還遠矣,那什麼樣軍事水準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未問,若問,鄭朗必回答,這是武將的事,文臣最好少湊合。琢磨都沒有作用,當真一個個是裴行儉?古今出了幾個?

鄭朗又說道:“最後是戰後,戰後不僅是是撫卹,戰後的事很多,失敗的情況下如何彌補挽回,勝利的情況下如何擴大這份成果。是準備停止戰爭,還是準備將戰爭擴大。這又要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全面的考慮。這方面,我也比狄青長。可不管是戰前,還是戰後,皆必須要戰。戰中最重要,因此我常說論軍事,我離狄青遠矣。”

也不能這樣說,一場戰役,不僅僅是前線主帥的本領,後方同樣要配合支持,主帥有能力,還要部下也有能力。例如現在,鄭朗無將可用,只好自己來做廖化。

田週二人也沒有爭辨,比鄭朗,他們對軍事更不懂。

“若是兩者差距過大,戰爭結果未打就基本決定了。例如狄青看到儂智高不重視崑崙關這一戰略要地,將軍隊順利率領到歸仁鋪,已斷定儂智高必將失敗。我在軍事指揮上不及狄青,但對手太弱了,所以兵未發,勝券已在我手中。倒是更着重考慮如何將這一場勝利發揮更大的作用。”

鄭朗耐心地做着講解。

用意與他帶二人前來戰場一樣,當兩人當作學生,自己軍事能力不及狄青,教導別人又勝過狄青,至少能教一教田瑜與周沆。嶺南不動無事,一動以後象循虔道兇殺案類似的事情會有很多。

田瑜忽然嘆道:“這些人太讓我失望了。”

蠻人不知事理倒也罷了,可這些人不是生活過不下去,相反,個個在地方上混得很好,可是慾壑難填,居然做出類似謀逆的大案子。讓田瑜失望之極。

周沆用同情的眼光看着田瑜,來的時候兩人結伴而來,在路上週沆曾豔羨過田瑜,畢竟相比於廣南西路,廣南東路要好得多。有許多漢人,文明程度高,經濟條件也比較好。結果現在似乎比廣南西路更惡劣。

鄭朗又搖頭:“不對,是利益之爭。太宗時是太宗的環境,現在是現在的環境,時代在變,情況也在變。當時劃分各個鹽路所在是比較正確的。但現在不行了。不但鹽,茶、酒、礬皆出現一些毛病。如茶政,若國家真正將茶利得到,不是林特時八百多萬貫,可能會達到一千多萬貫。現在呢,最低時居然只有三十幾萬貫,幾經改革,也不過恢復到六七十萬貫。國家一年生產多少茶葉,只有幾十萬貫收益,奇怪來哉。再說鹽,我不說實際鹽會有多少,僅說都鹽院統計上來的數字,若包括井鹽在內,逼近六百萬石,正鹽與浮鹽平均起來一石接近兩百斤。若是朝廷一斤鹽只獲利十文錢,鹽價會跌到什麼地步?僅是都鹽院統計上來的數字,國家就可以盈利兩千萬貫以上。實際呢,一年只有八九百萬貫。於其擔着這個惡名,不如索姓全部放開,通商法,商稅與鹽稅,怎麼着,一年也能收益一千多萬貫,百姓還不會怨恨朝廷。然而能不能變?不好變的,因爲幾十年下來,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鏈。一動,必有人利益受損,他們便會紛紛反對。所以範祥在陝西主持解鹽改革,許多商人與士大夫反對,因爲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嶺南北八州在朝堂上無人替其說話,怎麼辦,又缺少見識,朝廷對此管理一直鬆散,於是採取了粗暴手段,以來阻止此次虔州鹽政改革。但換一句話,若是很久以前就實行通商法,形成一條新的利益鏈,這幾十年下來,這條利益鏈必然也會鞏固。再實行禁榷法,同樣會有許多人反對。這纔是根本所在。”

這一分析,就清楚了。

雖然這些人的做法讓人痛恨,但是有原因的。田瑜拱手道:“鄭相公,我不及也。”

“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夫子都如此,況論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資忠,你也不必誇獎我了,我們既然一道而來,大家相互學習,相互進步吧。”

田瑜可沒有這個膽量,但在心中更敬重鄭朗,一個人達到如此高度,居然謙卑如此,有幾人能做到?難怪被天下文人將他與范仲淹奉爲士大夫的典範,才能與德艹是讓人敬佩,讓人生畏。

周沆則在搖頭,心想,你可不是凡夫俗子,整個宋朝就出了你這個寶貝。

說了一會兒話,早餐已經做好,草草地吃了一頓飯。田週二人又盯着那些箱子,鄭朗拽了拽他們胳膊肘兒,暗中示意,不要盯着看。

兩人訕訕。

準備出發了,兵士們將這些箱子重新擡上車子,實際隨行來的兩百多名蠻子也感到古怪,鄭朗對這些箱子很慎重的,包括夜晚都將它們擡到帳蓬裡,外面由侍衛把守,閒人莫進。難道這些箱子裡裝着神秘武器?並且有的眼睛尖,看到在路上從箱子裡流出一些水來,裡面究竟裝的是什麼物事?

感到十分好奇,可是不敢問。

田週二人又在看。

鄭朗咳嗽了一聲,兩人神情才恢復正常。

車隊開始出發。

田瑜與周沆略略有些緊張,今天將是不尋常的一天。

鄭朗一笑,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資忠,季貞,權當一次難能可貴的經歷。”

兩人有些苦笑,俺們膽子可沒有你大。馬上血戰來了,你卻豪情滿懷。周沆忽然好奇地問:“若論膽略,希文與稚圭如何?”

“他們不亞於我。”范仲淹怕死嗎?肯定不會的,想都不用想。至於韓琦,也是一個膽大包天的傢伙。不過此時的韓琦已經不是往曰的韓琦,自水洛城事件事,人格開始嚴重下降,德艹更遠不如昔。說不定以後這個脫變了的韓琦會讓自己頭痛。想到這裡,笑容斂起,心中低低的嘆息。

山道越來越崎嶇,樹林越來越密集。

道路上很冷靜,前些時間大案讓所有人毛骨悚然,一路行來,幾乎沒有看到一個行人。太陽卻越來越高,中午到了,沒有做午飯,而是讓兵士將昨晚烙的胡餅拿出來,就着水囊的水嚼着吃。

得節約時間。

迅速再次出發。

然而鄭朗做了一些調整,讓這些隨行來的蠻子推車。

有一些蠻人不服,但看到身邊兵士虎視眈眈,又隱忍回去。

鄭朗心中冷笑一聲,過幾天后,看你們服不服。

又走了一會,老劉忽然彎下身體,鄭朗讓他來,不僅是便於保密,順便詢問,還有一條,大家一起忽視了,老劉是老兵,做過很長一段時間斥候,這份履歷同樣讓他看重。

聆聽一會,老劉說道:“來了,蠻人又來了。”

如同蠶吃桑葉的沙沙聲傳來,那是蠻人踩在叢林裡發出的碎屑聲,但這個聲音一點兒也不美妙,帶着濃濃的死亡氣息。

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1章 詩社(四)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第68章 拜師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90章 三家祖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七百九十七章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80章 較勁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117章 大人物(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五百七十七章 窗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81章 四君子(上)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89章 長嘯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88章 潔字(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96章 講仁(四)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63章 天堂(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329章 陽光普照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110章 閉門羹(上)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53章 鳴天下(二)第352章 在路上(八)九百二十四章 踏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02章 大家(上)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五百六十二章 歸五百八十章 指桑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78章 無敵(下)九百章 逆轉中第189章 第二抓·詩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212章 大三元(八)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175章 興趣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116章 談生意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7章 坐禪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八百二十七章七百六十五章 退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295章 排陣(下)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318章 最神奇(上)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四百二十九章 召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
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1章 詩社(四)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第68章 拜師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90章 三家祖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七百九十七章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80章 較勁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117章 大人物(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五百七十七章 窗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81章 四君子(上)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89章 長嘯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88章 潔字(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96章 講仁(四)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63章 天堂(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329章 陽光普照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110章 閉門羹(上)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53章 鳴天下(二)第352章 在路上(八)九百二十四章 踏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02章 大家(上)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五百六十二章 歸五百八十章 指桑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78章 無敵(下)九百章 逆轉中第189章 第二抓·詩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212章 大三元(八)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175章 興趣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116章 談生意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7章 坐禪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八百二十七章七百六十五章 退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295章 排陣(下)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318章 最神奇(上)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四百二十九章 召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