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

“什麼辦法?”崔嫺問。

“尹師魯。”

聽到這三個字,崔嫺不問了,與鄭朗那一套理論無關,確實賈昌朝做得太過份,轉了一個話題,說:“妾還擔心龐籍。”

“這人心思不乾淨,但他不象賈昌朝,做事一直有分寸。”鄭朗說道。對龐籍的評價,鄭朗將他看作小呂夷簡,不僅年齡小,厚黑沒有呂夷簡厲害,吏治之能比呂夷簡稍差,是真正縮小版的呂夷簡。但有一個共同特點,比較識大體,吏治務實,不躁進。德操也許沒有那麼高尚,也沒有那麼卑鄙無恥。

第二天分藕塘,鄭朗害怕家裡的人不放手,畢竟沒有大娘主持,三娘四娘操持這個家務,有的地方確實做得欠缺。親自來到塘邊,問肖老二原來的面積,然後手一劃,整讓自家藕塘面積縮水一大半。

至於要這個福利嗎?

那還不如小心地經營自己的職田,一千多畝地,遠比這兩三百畝土地帶來的收益大。

鄭老三羞愧地說:“相公,不可。”

鄭朗這一讓,一起讓起來,劃分起來變得容易。

其實鄭朗與崔嫺這樣做,不是爲了收益多少,而是傳達一種理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他又不直接說。全國農業、紡織以及其他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還是河北、山東與河南,可是論精耕細作程度已經逐步落後於兩浙,馬上江東起來,又要盛於北方。那纔是一曲最壯闊的詩歌,與山爭田,與海爭田,與江爭田,與湖爭田。

然而鄭朗不想北方過份耕作。

本來水土很薄弱,再過份耕作,水土破壞更嚴重。

隨後生活又恢復了安靜。漸漸莊稼開始收割。

那幾塊地高梁長勢更喜人,山上還有一些果樹,載得晚,多成活。但沒有結果,除了這些果樹,還有一些鬆杉,鬆杉載得早,雖未成材,但一棵棵長得挺撥,兩座土山變得很有序。而不是象原來那樣雜亂無章。

來看的百姓也很多,現在種植高梁的方式很落後,扎一個小坑,撒幾粒高梁籽,上面蓋上草木灰與糞肥,能長成什麼樣子,就長成什麼樣子。有的能六七棵高梁擠在一起。密度有了,收益卻跟不上。結的穗很小。鄭家這幾塊高梁地密度不是很大,一棵便是一棵,但是營養鉢移苗的。又使用大量肥料,與其他高梁相比,就象一個個小巨人一樣。

簡單道理還是懂的,想要莊稼好,最少種籽得好。

聽說鄭朗將這些高梁籽發放給大家,看的人更多,許多人一起在猜測它的產量。

樊月兒也在猜,問:“鄭相公,它能收多少?”

“比其他地裡好,可終是高梁。能收多少?想要產量高,只有水稻。”無論怎麼選,沒有後世的技術,這個進化時間也很緩慢。當然,若是這樣一直選下去,有一個三四十年時間。不僅是水稻,小麥,高梁會全部產生質的進化。但這時代還有許多後天的條件跟不上來,首先沒有化肥,第二沒有農藥,肥力跟不上來,有什麼蟲害的,又沒有很好的對付方法,所以不能指望畝產千斤的高產田出現,那怕是水稻。

回到家中,接到張亢一封信,信上提出一個條件。

鄭朗看了看,沒有猶豫,立即答應。

民以食爲天,家裡的幾塊高梁地使周圍百姓產生濃厚的興趣,但鄭朗心思仍然放在北方。這一戰將會奠定以後三國政治局面的基石。

……

詔書先到龐籍手中,看了詔書,腦袋裡立即轉動。

當初他首倡議和,不是他是投降派,其他人有可能是投降派,龐籍不是,只能說他軍事思想保守。他看的是勢,國家財政吃緊,動轉不起來了,朝中幾個大佬求和心切。所以才決定與西夏議和。

第二年到處乾旱,他反而鬆了一口氣,雖是政治投機,也怕韓琦與范仲淹揪着他的小辮子不放手。結果朝堂一番爭鬥,他的投機得到回報,雖在四大緣邊功臣中功勞最末,也最終撈了一個副相。

此一時彼一時。

這時候不能再一昧求和,主和派是晏殊,賈昌朝反對冒昧出兵,但不是一昧的主和派。軟,怕死,可也提了幾諫,說什麼聯合分化,讓皇上派使去吐蕃、西域、東北與西北,讓吐蕃人、回鶻人與阻卜人、高麗、女真產生動亂,宋朝坐在邊上看戲。

但這是局部的出兵,借用契丹人的名義出兵。賈昌朝也許反對,反對的不是提議本身,而是鄭朗……

皇上的動向,從詔書裡他嗅到皇上也想撈一點好處,畢竟這一年二十萬給得皇上多少有些不甘心。皇上動向纔是最重要的。

他還從詔書裡看到鄭朗一些影子在裡面,對鄭朗他沒有什麼好感,也沒有什麼反感。可是想上位,朝堂必須重新洗牌,自己也要回京。想洗牌,必須倒掉賈陳二人,想回京,西夏必須虛弱,不會對宋朝構成危脅。

心中利害關係一計算,決定配合。

西北秋風涼,龐籍卻從延鄜路挑出大量精兵,潛入府州。不可能從延州出軍的,那麼到達戰場,要跨越夏州,顯然不實際。還得從府州出兵,不過王信這一路兵馬出動,宋朝便化成三路,一路在麟州,一路在府州,一路在火山軍。

契丹與西夏反目成仇以來,就象一場肥皂劇,鬧了很久,宋朝君臣放心不下,於府麟路增加許多宋軍,防止契丹與西夏聯手,出擊宋朝府麟路與河東雁門關。最多一次於府州駐紮了三萬兵馬,不到一萬人的調動,契丹與西夏皆不以爲意,只是嘲笑宋朝人的膽小。

接着龐籍寫了一封信給元昊,勸架信。

三國和平,於國於民有利,請國主不要與契丹交戰,派使請和,對大家都有好處。

倒也符合他比較懦弱的表現。

元昊回了一封信。信上很客氣,沒有必要在這時候招惹宋朝,況且龐籍此時是副相,身份不同。說非是我想與契丹交戰。是契丹虎視眈眈,我不得不做一些準備。君若想三國和平,請派使說服契丹人吧。

心裡卻在說,我想打啊,神經病纔想與契丹人交手。

弄得苦逼得不行,剛剛國家恢復生機,契丹又來。但是契丹氣勢洶洶而來,也讓元昊積極性削弱,不想再擴張了,與這兩個龐大的國度交戰,無論勝負,都加重了國家負擔。得不償失。

這種心態連鄭朗都沒有猜到。

宋朝賜幣求和,也給了他下臺的臺階。於是又派使者向契丹求和。

但這時候求和管什麼用?遼興宗興致勃勃,想重振祖上的榮光。又磨蹭了一年,準備更充分,史上出動十六萬七千兵馬。這次出動了十九萬五千兵馬,與澶淵之戰時二十二萬契丹大軍相比,僅少了二萬五千人!

他這樣在算,卻忘記一件事,實際上澶淵之戰,契丹是失敗一方!

百姓死亡不算,雙方兵士死亡,契丹人是宋朝的兩倍多,若不是宋真宗讓前線十幾萬宋軍擺了一個超級大的陣,契丹人連定州都達不到。就能被宋軍活活磨死。

不過宋朝城下之盟,後世雖恥之,也未必是壞事,對於兩國百姓確實是一件幸事,但雙方都沒有把握好這次和平機會,先後墮落。一天不如一天。這纔是可惜的地方。

並且他此時到達金肅州,臨近前線,出動這麼多兵馬得浪費多少物資、錢帛?怎能沒有收穫就回去呢。於是遼興宗說道:“想謝罪,請元昊親自前來。”

得當面說清楚,你們西夏之所以壯大,全是俺們契丹功勞,但朕的姐姐是怎麼死的,爲什麼敢招降我境內百姓?

元昊心中不服氣,那有一國皇帝跑到人家國家親自謝罪,萬一扣留不讓自己回來怎麼辦?這是最好的一次機會,若元昊真的去金肅州謝罪,遼興宗得到面子,也就退兵了。但顧慮多,元昊沒有,繼續派使者解釋,沒用,戰爭已經開始一觸即發。

這些情況一一反饋到張亢哪裡去。

看到鄭朗的信後,張亢很感動,西北幾大武將當中,多有人包養,狄青包養的人最多,連皇帝都出資包養,其次是老種,王信也有數人包養,只有自己一個人,爹不痛,娘不愛的,所有朝堂重臣一個個都將自己疏忽。心中不服啊,好歹咱是正宗的進士出身。

然而鄭朗這封信,這份推薦,卻是最大的包養,全包!

無論狄青,或者老種,或者王信,誰來誰得聽自己的,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此戰過後,皇上必然印象深刻。

張亢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憂愁。歡喜的是終於不擔心仕途,憂愁的是此戰只能勝不能敗,並且不能暴露身份,至少眼下不能暴露身份,那麼就要做到不能留一個活口,甚至一具死屍給西夏人看到。還有這幾員超級虎將會不會聽自己調動。

心中又有一份期盼。

他隱隱又看到鄭朗一份用意,此戰無論自己怎麼做,早晚必得泄露,傳揚開來,西夏人心中不平。不怕他們學習,勝負一決,兩國損失慘重,西夏與契丹這十幾年時間休想和平。那麼西夏不會暗助契丹入侵,況且契丹若是敗,會不會有心思再來招惹宋朝?別忘了,還有五十萬歲幣。更不會暗助吐蕃,那是世仇,自唐朝就結下的。

但傳揚出去,西夏心中不服,會做一些過激的動作,雖和,兩國疆域未議,兩國出入百姓未禁,這顯然爲以後出軍尋找藉口。

幾年後還有的打。

小心地派出斥候,在邊境看打探消息,心中將鄭朗的計劃進一步完善,又寫了一封信給鄭朗。鄭朗很快回信,這也是支持。

諸將漸漸到齊,猛將如雲,除了剛剛過世的老種外,其他西北的名將一起來到府麟路。於是府州將諸人聚集,看了看,有狄青、王信、張岊、王吉、王凱、折繼閔、楊文廣、田朏、景泰、趙珣、郭逵、紀質等,甚至還有老種的四個兒子。星光璀璨,還有更多的三四流猛將,僅是能數得上來的名將最少有四十多人。趙禎也不知道那一個將領有本事,但鄭朗的點將譜,他聽說過,按照鄭朗點將譜來的。

年齡有高者五十多歲,低者僅二十幾歲,一個個精神煥發。

然而張亢心中壓力更大。

小心地將鄭朗兩封信傳遞下去,自己恐怕是服不了這些將領,特別是狄青與王信,自己那有資格調動他們?

得藉着鄭朗這張虎皮做大旗。

幾十人一下觀看,狄青看了看王信,王信說道:“張將軍,你就吩咐吧。”

諸將當中,他對西夏人最反感的,三川口一戰,多少好友犧牲了,如今仍然對劉平痛恨不減,打西夏人不用號召,他精神百倍。

張亢說道:“我們先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

“好。”

張亢將自己想法說出,也沒有人與他客氣,除了原來麟府路的將領對他尊敬,至於陝西路諸將想尊敬他則很難了,只能說是奉命行事。心中有什麼想法,一一說出。中間也有爭議,各人行軍方法不一,難免的事。議論了一天,好不容易將最後戰略決定。

張亢又看着大家,還有一個人選沒有決定。

這個人選要持鄭朗的一封信函拜見契丹皇帝,決戰前看風沙,派人通知後方,決戰後要想方設法將契丹皇帝往南方引,此行不但有眼見之能,還要有口舌之能,半是安排,半是使節,十分不易。就是狄青,都未必稱此職。

大家相互看了看,最後眼睛全部盯在田朏、趙珣與郭逵身上。

郭逵說道:“讓我去吧,田將軍與趙將軍雖智勇雙全,然武藝不及我,若是兵敗之中,還要人保護契丹皇帝的安全。”

田朏與趙珣無奈,也想去,戰後會記大功的,可看了看郭逵有粗胳膊粗腿,將話憋回去。

張亢又交待一番,郭逵拿着鄭朗寫來的信,帶着一隊人馬前去金肅州。

天也進入九月,戰爭的濃雲一天比一天濃密……

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302章 殺雞(上)第100章 區別(上)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336章 小戰(中)第86章 第一觀(下)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95章 排陣(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十一章 天命第147章 狼變羊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40章 花會(上)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88章 潔字(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148章 銅錢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02章 大家(上)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198章 省試(中)第42章 花會(下)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75章 幽蘭第100章 區別(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66章 法度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178章 蓋棺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1章 好多老浪花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128章 中(中)第130章 解元(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96章 講仁(四)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334章 西風烈(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284章 東風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79章 擋箭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796章 二更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92章 仙子第202章 捉女婿(中)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184章 美人(下)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
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302章 殺雞(上)第100章 區別(上)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336章 小戰(中)第86章 第一觀(下)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95章 排陣(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十一章 天命第147章 狼變羊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40章 花會(上)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88章 潔字(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148章 銅錢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02章 大家(上)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198章 省試(中)第42章 花會(下)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75章 幽蘭第100章 區別(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66章 法度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178章 蓋棺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1章 好多老浪花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128章 中(中)第130章 解元(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96章 講仁(四)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334章 西風烈(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284章 東風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79章 擋箭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796章 二更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92章 仙子第202章 捉女婿(中)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184章 美人(下)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