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十章 排名

“啓稟太后,燕趙自古多俠士,祖宗統一天下,一半精銳兵士就是來自河北。真宗陛下與契丹搭成澶淵之盟,雖有些屈辱,對兩國百姓卻是有利,因兩國和平,百姓得以休生養息。但有一個嚴重的弊端,承平時久,河北河東兵士久不習戰,雖設置了許多鄉兵、壯丁與弓箭手,民間也有弓箭社等武裝社團,但在實戰中派不上用場。老臣曾從河北河東調走五千兵馬,用於河湟戰爭,初始戰鬥力很羸弱,後來才漸漸好轉,仍跟不上西軍。”

以前鄭朗也隱晦說過。

高滔滔沉默不語,這個問題有點兒嚴重,因爲駐兵或者兵役,國家花費嚴重,並且也耽擱了北方農耕生產。但也非是高滔滔所想的那樣,至少這些兵士與兵役對契丹會產生一些震懾力。

鄭朗繼續說道:“老臣心中有一個想法,一旦正式伐夏,從河北與河東抽去十萬到十二萬鄉兵與壯丁,保丁,現在交給諸將操練整編,伐夏時讓他們作爲輔助兵力參戰,這些兵士多用來後勤,在不關緊要的時候,讓他們上戰場磨練一下。至於空出來的兵力由禁兵填防,禁兵威懾力比鄉兵威懾力更高,就能保障契丹不敢輕易攻打河北河東。真正用禁兵會不足三十萬,這一點老臣認爲很重要。各地的氣候不同,兵士發揮作用不同。想收復幽雲十六州,必須要河北河東本土有一支強大的力量作戰。就是不收復幽雲十六州,河北河東鄉兵與壯丁得到實戰磨練,戰鬥力提高,也能預防北方遊牧民族入侵。而且朝廷若設四十將,契丹與西夏必有防範之心。現在設四十將,籠括了陝西河北河東,從禁軍到民間力量,兩國只會以爲我朝又在實行新的軍制改革。而不再有防範的心思。至於用兵多,用錢帛也會多,這是無奈了。朝廷就是現在收復涼甘二州都可以辦到,但收復西夏整個國家,不集大軍,根本無法實現。至於錢帛,只要拿下西夏,就算國家有欠負,若是年光太平,三年足可以抹平。”

“鄭卿。拿下了西夏,你與頊兒又要奪幽雲。”

“太后,拿下西夏,還要治理。非是吐蕃,吐蕃人心散了,又與我朝不惡,因此治理比較容易。然而西夏不同,特別是銀夏諸羌,想要歸心。沒有幾年時光是辦不到的。一旦實現,那時老臣也快七十,到了致仕之時。幽雲十六州只能陛下解決了。”

高滔滔想說話,鄭朗強行繼續說下去。西夏的事一了。無論誰勸,他也要退休,就是高滔滔與趙頊不介意,也不知道讓一些紅眼的士大夫們惹出多少是非來。月滿則虧。水滿則盈!

繼續道:“收復幽雲十六州更難,最少等西夏事了,國家要儲備五年以上的盈餘。”

以現在宋朝的收入。五年盈餘有可能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但這是必須的。

“還要鏖戰五到十年時光,才能使幽雲十六州收復。得到了幽雲十六州,以我朝財力,可以立即修起長城。吐蕃高原上勢力分散,西方回鶻勢力弱,南方不足以爲害。再加上長城,我朝統治乃安。到時候不但還能裁減十萬禁軍,還能裁減大量的鄉兵、蕃兵與兵役,僅是兵費就能下降兩千萬緡。國家也不需要再花多少錢帛備戰,那麼每年的盈餘用於裁減稅務上,就有可能兩稅全部免去了。太后,陛下,一旦免去兩稅,大宋將迎來何等的盛世?”

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宋朝真的能得到幽雲十六州,君臣不可能象現在這樣勒緊褲帶,用費必然激增。還有,就是修起長城,契丹會甘心嗎?下一代必是趙煦,他也是一個激進的主,會不會甘心就此停止擴張?

但至少宋朝的安全會進一步的保障,沒有大的變動,宋朝的財政壓力會全部緩解。

“免去兩稅啊?”高滔滔沉吟一下,眼中露出嚮往。

趙頊則擔心地問:“鄭公,朕擔心到時無人懂軍事。”

“陛下,郭逵軍事能與臣持平,王韶與章楶軍事修養在臣之上,陛下勿用擔心。太后,臣非是爲了開邊,臣也不喜開邊,比如赤嶺以西諸蕃一一歸降,臣只建議修了兩條商道,商道兩邊植樹,利於河湟商業繁榮,改善百姓生活,使河湟百姓歸心,但臣一直沒有同意於嶺西派駐官員官兵。但西夏必滅,沒有西夏掣肘,我朝只是專心防禦契丹,兵力足矣,陝西百姓壓力也會鬆解。收復幽雲,我朝北方門戶掌控,進可攻退可守,契丹自此不足爲慮。這一代人會因此過得很苦,包括陛下必須要兢兢業業,才能實現這兩大計劃,但造福於大宋,造福於後人,並且宋朝才能真正成爲富強之國,名垂於千古。”

高滔滔聽了心中又渴望又擔心,當然現在只能說是計劃,只有西夏才真正準備動手,她轉移了話題,問道:“那四十將?”

“老臣心中有十大上將,苗授、劉昌祚、郭成、種誼、種諤、王君萬、折克行、燕達、張玉、王光祖。”

“王光祖?”趙頊疑惑地問。

王光祖於葫蘆川戰役中立下戰功,但不是最顯眼的一個。隨後調到四川,渝獠反叛,熊本率楊萬、賈昌言、王宣與王光祖同討,以爲王光祖不爲他用,分三道進軍,光祖殿後。楊萬爲獠人所困,王光祖迅速支援,大破敵兵,熊本愧謝。朝廷述平南之功,王光祖爲第一。但宋朝的重心不是在西南,那只是皮膚之癢,無關緊要。

看諸將能力還是看河湟之戰中的表現。但王光祖未參戰,許多人皆比王光祖耀眼,例如高永能、周世清、種古。?鄭朗笑了一笑,道:“陛下,不可小視,雖臣將他排在張玉之下,實際不亞於張玉。”

“那麼十大中將呢?”

“高永能、王文鬱、熊本、和斌、種古、姚兕、林廣、李舜卿、李浩、劉紹能,可惜老將楊遂、竇舜卿、賈逵、楊文廣、張守約、盧政、宋守約陸續去世,不然也能名列其中。”鄭朗字斟句酌地說。

今天這份名單非同小可,這是對現在所有將領軍事能力的直接排名。十大上將中,種諤僅排在第五位。若大的知慶州,總掌環慶路大軍的王文鬱僅排在中將行列,還是第二位,連第一位都沒有占上,甚至中間還有熊本這樣的文官。

其實這就是鄭朗退休後用將的名單,將領很重要,省得朝廷以後胡亂用將,甚至以前一度將葛懷敏調到前線。

趙頊已經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親自拿筆在記錄,將二十個名字寫下來,又問道:“那麼二十下將呢?”

“折可適。”

“嗯?”

“陛下,他還沒有成長起來,一旦成長起來,不亞於前十上將。”

“哦,繼續說。”

“種樸,王厚、曲珍、姚麟、種診、姚雄、种師道、趙卨、孫路、遊師雄。”

“爲何?”趙頊又不解地問道,熊本排進去還能算是半個武官。趙卨、孫路與遊師雄卻是純粹的士大夫了。

“陛下,他們雖是士大夫,可有一定的軍事修養,就象蔡挺一樣。國家需要士大夫治理百姓,而非是武將治理,讓他們領兵,甚至上戰場磨一磨。對兵事更加精通,以後守邊的士大夫也就有了。”

“鄭卿此言極是,”高滔滔道。丈夫在世時。若不是蔡挺數番大捷,西北局面會更糟。但鄭朗將他們排在折可適之下,乃是指成長空間的,暫時折可適還沒有後面的耀眼。

趙頊記下了名字,又道:“還有呢?”

“王贍,”鄭朗道,其實王贍軍事能力不弱,可脾氣暴躁,因此排在僅在戰場上溜達那麼一回的种師道後面。下面的要麼缺陷更大,要麼軍事能力有限,但比其他人好,又道:“劉仲武、張蘊、張整、高永亨(高永能弟弟)、趙隆、苗履(苗授子)、王崇極、向寶。”

說到這裡,又嘆息一聲道:“若不是老將劉闃去世,同樣能名列其中。”

名將如玉,美人如花,但消逝起來也快。不然楊遂等大將在世,伐夏時更加如虎添翼。

趙頊將名字記下,又問道:“鄭公若離開廟堂,誰人可爲相?”

將領有了,但宰相纔是最重要的。

“呂公著、範純仁,未來是張商英與趙挺之,用二張趙二人,可保大宋三十年無憂。”

“王安石與司馬光如何?”

鄭朗沉默了大半天,說道:“人君之道,用人之道,用人包括識材駕馭。馭人也是一門學問,世人皆曰漢高祖粗鄙,然而僅憑他用好張良、蕭何與韓信,就足以能稱爲人主。開元盛世之初姚元崇、張說,世人說其賢相,實際二人皆是狡黠之輩,因爲讓唐明皇用好了,故有開元之治。仁宗馭臣也有術,然比起漢高與開始時的唐明皇,略遜了一籌,故范仲淹與呂夷簡皆是一世人物,卻造成諸多矛盾,經過好幾年,纔將隱約形成的黨爭化解下去。因此老臣以爲,若是用相材,一不能固執偏怮,二不能不作爲,過於保守或太激進,三要有一定的才能,陛下問的不是臣材,而是相材,老臣只能推薦這四人。王安石有經濟之術,可是過於激進,我怕他繼深化改革,惹起不必要的矛盾,用王安石必須不能給他太大的動作。司馬光學問淵博,有動操之能,可過於保守,輔相可以,若是首相,臣致仕後,陛下若是節制不住,會慢慢弱化改革政策,最終形成仁宗晚年的積貧積弱局面。不但他們二人,章惇、呂大防等人,也是如此。”

提起來鄭朗才說,就是致仕後,趙頊必然時常詢問一下,自己還可以替趙頊參考參考,只不過漸漸淡出政務罷了。

鄭朗順便又說了一件事:“陛下,自從改制以來,官員操守得以改觀,不過制度仍有一個缺陷。”

“何?”

“官員調動過於頻繁,想要做好事,必須瞭解,這有一個時間過程。特別是地方官員,各州各縣官員因爲調動頻繁,要麼不作爲,讓各州縣小吏掌控政務,官員反被架空。要麼不瞭解情況,急於求功,枉用了錢帛卻適得其反。因此臣以爲若沒有重大失誤與功績,或者特殊需要,各地官員必須落實年限制度,不足年限不得調任。”

“鄭公之言極是,朕會在都堂會上將這個問題提出來。”

說了這麼久,太監上茶。

鄭朗呷了一口茶,高滔滔問道:“鄭卿,哀家聽說大洋彼岸的船隊回來了。”

“嗯。”

“那些糧食真那麼重要?”

“很重要,不過在臣眼中,最重要的還是人君,沒有那些糧食,有文景漢宣,國家依然繁華強大,有那些雜糧,若是人君象隋煬帝,南唐後主那樣,國家還會滅亡。”

“此言極是。”

鄭朗呷了一口茶,思考了一會兒,又說道:“陛下,要麼索性再做兩件事吧。”

“何?”

“朝廷將派使賀契丹元旦,不如再對他們說,朝廷帶來一種水稻種子,可以在遼東種植。”

趙頊眼中有些茫然。

“倭奴國從中國引進水稻多年,稻種產生進化,比較耐寒,可以派人從倭奴國反引進過來,在遼東花數年育種,這種水稻便可以在遼東推廣。水稻種子的來源不用對契丹說,但相信他們聽了會更歡喜。”

畢竟遼東地方廣大,人煙稀少,若能種水稻,會養活更多的百姓。實際倭國大量從中國引進水稻種子是在明朝,現在有了,水稻種子也不大好,想要得利,最少有十年八年的時間,到那時多半宋朝會對契丹下手。不管下不下手,還是爲了防止女真人崛起的。女真人強大,一是寒冷的生活,二是貧困的生活,三是遊牧生活。

有了水稻與雜糧,就會從遊牧漁獵生活進化到農耕文明,那麼就是在明末,女真人都未必會有能力入關。

至於外蒙古,鄭朗是無輒了,除非火器達到十九世紀末水平,還有能力修築鐵路與火車,否則會一直騷擾中原。但有那個能力了,不要說外蒙古高原,宋朝都可以將疆域擴大到中亞。

其實在遼東推廣糧食種植,也是鄭朗心中一個夢想。只要遼東各部能定居下來,宋朝繼續發展,而契丹進一步衰落,說不定不用百年時間,宋朝就有能力得到整個遼東並且能真正進行統治。是統治,能攻佔下來,不能實現統治,時叛時歸,鄭朗皆不喜之。

“這個……可以準。第二件事呢?”

“朝廷以前從西域引進了長絨棉,但育種沒有成功,現在得到新棉花種子,它經過進化後,能適宜在我朝大多數地區種植,不過西北依然適合種植西域的棉種,可以從西域引進這些棉種,在蘭渭等地種植了。朝廷即便用兵,也要到明年秋後,那麼兵士可以得到大量布料與棉衣,節約供給成本。同時西北缺少布料,棉花若載培成功,會讓百姓看到更多的希望,民心所向,伐夏成功率會更大。”

“西夏呢……”趙頊說完笑了一下,即便西夏得到消息,宋朝也開始動手了,不管西夏引不引進。又道:“準。”

元旦將近,宋朝使節出發。

許多人在討論大洋彼岸的作物,但另一件事卻在悄悄的發生。

朝廷密令迅速到了西北,潛伏在西夏的各個斥候開始悄悄在西夏的銀行裡將現錢換出。鄭朗說出後,諸大佬倒抽冷氣,但還沒有想到這一招有多狠。

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300章 打雞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83章 拜大神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五百九十章 破趙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352章 在路上(八)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83章 拜大神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七百六十五章 退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247章 春雨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328章 光榮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八百六十章 鏟佃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154章 冤(上)第302章 殺雞(上)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75章 留第222章 處女地(四)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四百零四章 大炮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第612章 賢相(上)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77章 無敵(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九百二十四章 踏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283章 宋詩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四百十八章 鳳凰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246章 嫁衣神功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268章 戲法第189章 第二抓·詩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263章 悲絲(上)第250章 謝第64章 天堂(下)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225章 割(三)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243章 號角第250章 謝第20章 詩社(三)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九百零八章 殿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57章 道(一)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154章 冤(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71章 告密
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300章 打雞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83章 拜大神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五百九十章 破趙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352章 在路上(八)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83章 拜大神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七百六十五章 退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247章 春雨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328章 光榮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八百六十章 鏟佃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154章 冤(上)第302章 殺雞(上)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75章 留第222章 處女地(四)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四百零四章 大炮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第612章 賢相(上)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77章 無敵(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九百二十四章 踏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283章 宋詩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四百十八章 鳳凰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246章 嫁衣神功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268章 戲法第189章 第二抓·詩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263章 悲絲(上)第250章 謝第64章 天堂(下)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225章 割(三)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243章 號角第250章 謝第20章 詩社(三)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九百零八章 殿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57章 道(一)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154章 冤(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71章 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