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三元(七)

呂夷簡面無表情,心中已在狂笑,說得好,鄭家子!

政見肯定不同,不過他與鄭朗沒有嚴重的衝突,等到鄭朗成長上來,對他構成危脅,自己早就老啦。然而將最出色的兒子託負給他,就需要鄭朗有一些名堂,不僅是學問。

範諷又氣得身體發抖,嘴中噴白沫。

但辨不得!

這句話有兩個關健,第一個關健你別要提什麼三司使,在俺眼裡一文不值。很狂是麼?天下間確實有一些人,雖很少,可他們就能有資格說出這句話,比如知曰師兄弟,再比如鄭家子。

人家真的無所謂,而且鄭朗朋友並不多,但結交的正是這一類人,比如知曰,比如衛中正。或者與他自小長大的那七個狐朋狗友,貧貴不移。

沒有三司使這一身份,那麼只好講長輩與晚輩。

趙禎也在琢磨,慢慢反應過來,你一個若大的三司使,擁有多少資源,可他們擁有什麼?僅是略有學問,唯一後山僅是自己,可爲了避嫌,鄭家子還不好求之,讓他那兩個學生怎麼辦?只能以理服人,咱與你講道理。

他是這樣想的,卻沒有想到鄭朗將孟子這句話搬出來,攻擊力有多大?

鄭朗又說道:“陛下,此事須趁早處理,只有兩小兒胡鬧,如今……不是很好,國家還有那麼多大事,爲兩小兒真的很不值,以後臣會嚴加管教他們。”

還可以繼續對範諷再次象二小那樣發動一次次攻擊,可沒那必要了。再說,着相啦!

鄭朗內心深處對二小這樣做也很不滿。

必格仍然固執不化,讓他擔心,也讓他不滿。

攻擊力太強,自己知道的,又以自己爲後山,給了他們膽量,不是說不好,官場如戰場,當真象張士遜那樣?就是趙禎老師的身份,進入兩府後,除了做和鼓外,還能做什麼?可及早的暴露出來,對兩小以後前程會有影響,鄭朗不滿。

自己與王安石、司馬光若配合得好,威力有多大,自己很清楚。可那得在二十年、三十年後,各人有了資歷、有了地位、有了名氣,甚至人脈、學問等等後,這種威力才能發揮出來。眼下實力很單薄,看一看坐在這裡的兩個大佬就知道了。這件事,無疑成了兩位大佬拉鋸戰的一個新據點。何苦!鄭朗不滿。

至於狀元,自己不爭,靠範諷就能將自己狀元拿走嗎?不要忘記了,範諷同樣有許多敵人,明處就有龐籍、呂夷簡,一上一下,範諷很不好受。龐籍是什麼人,後來演義中龐太師的原型!第二個小呂夷簡。因此二小這一爭,是謂不智。主動去爭,落了下乘,是謂不謙。範諷好歹是朝廷大佬,一次次羞侮,是謂不恭。鄭朗更不滿!

可是二小的苦心,自己得理解,他們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才衝動的。

並且這樣做一做,也未必全是壞事,有了範諷作例,以後敵人會少一些,不然木秀於林,風必催之,不爭無窮無休的攻擊隨之而來,自己不怕,可終是不好。對自己是很有利的,但對兩個小三子不利的地方太多。

因此雖有種種不滿,心中還是很感動,放棄了以前溫和的做法,再次展現了他的另一面。

俺同樣會反擊的,並且比你更厲害。

僅數句話,更加重範諷的悲催命運,趙禎說道:“閻都知,對開封府下一詔,王安石與司馬光各笞五十,範卿,此事就此作罷。”

雖然笞了兩小,趙禎對範諷說話語氣變得很冷漠了。

李迪嘴張了張,想說,忽然看到鄭朗冷冷的盯着他,眼中出現一絲暴怒!鄭朗看到他嘴脣在動,真的怒了。趙禎意思他懂的,兩個小傢伙不管什麼用心,行爲太惡劣,不處罰此例一開,以後會有更多的事例發生。同時也給兩個小傢伙一個教訓。並且不處罰,必然有許多官員爲此不滿,實際不是幫助他們,反而害了他們。

兩個少年人,五十笞,你李迪還想做什麼?

只要你李迪敢做,老子捨得這身功名,今天也要將你提前拉下水去!

也是鄭朗難得的一反常態做法,以前對趙元儼一次,其實無論對任何人,特別是對這些大佬們,鄭朗都保持了尊重。朝中數位大佬,不算惡人,包括夏竦,他也是逼急了,才做出種種不好事情的,實際此人頗有才華與政治遠見。對所謂的直臣,鄭朗同樣未必很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光明點,都有陰暗點。範諷有他光明的地方,自己亦有陰暗的想法,自己打擊趙元儼做的種種苦心安排光明嗎?

可事情得有一個度。

範諷不懂事,難道你李迪不懂事嗎?

李迪看到鄭朗冷眼相逼,知道這有可能也是鄭家子的底線,也不會怕了鄭朗,然想一想範諷,對他們三人的確做得很過份,嘆了一口氣,終於忍住沒有說話。

李迪不說話,呂夷簡更不會說話,傻啊不成,趙禎道:“那麼諸卿出去吧。”

同樣很不滿,看看都什麼事!兩個小傢伙,驚動兩位宰相吵到皇宮來了。

幾個人走出去,呂夷簡忽然看着張方平道:“你就是那個張方平?”

“稟呂相公,晚生正是。”

“你現在年輕,有的事非是你所能看出來,正好遇到其會,某也不責怪你,不過此事休得張揚。”

“喏,呂相公,晚生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張方平心裡想到,我也不呆也不癡,今天你們不僅是在爭鄭朗那兩個學生,還能看到你們兩個大佬面和心不和的一些醜態,爲什麼要說出去?自找苦吃啊。

李迪卻在後面拽了鄭朗一下。

鄭朗停下來,李迪道:“不管怎麼說,今天你那兩個學生做得有些過份。”

“李相公,範司使有沒有做得過份?”

別說我教不嚴,範諷那可是你的人,爲什麼不說一說?

總之,今天鄭朗對李迪很有些不樂意,你是堂堂的大宰相,並且是首相,連呂夷簡都要退避三舍的人,休說兩小,連我加在一起,你想要打壓,我們多半吃不消啊。值得麼,李相公?

但事情已經處理,鄭朗也不想過分開罪此人,道:“李相公,我說過一句話,一旦殿試僥倖高中,我會自己主動請求陛下,將臣外放到江南。”

“外放到江南?”

“江南好,可是一直沒有將它建設好,我去看一看。況且年輕,也需打磨一番,不知道民間疾苦,坐在朝堂上閉門造車,有什麼資格說治國救民?而且我想要修書,又有几子委託於我,不能耽擱他們的學業。正好去江南謀一小吏,也能抽出一些時間出來。”鄭朗從容說道,別與我們計較,馬上就要放榜了,一放榜,我還要成親,還要請求陛下,然後到江南那麼遙遠的地方,不礙你們的事。但你們也別來煩我,煩急了,大家一起魚死網破吧。看誰值得!

李迪沒當真,這些也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恐怕鄭家子歲數小,皇帝又寵,於是他不想攪和到朝堂爭鬥當中,這是對自我進行一種有效的保護。不過若是這樣,範諷一次次爭,就虧大啦。

……兩小打得不輕。

張觀是開封府尹,這個職位足以讓他接觸到權心核心所在,因此明白一些關健所在。呂夷簡未必會管兩小打得有多輕多重,李迪與範諷自然希望將這可恨的二小打得爬不起來。然而鄭家子高興麼?

一個是現在,一個是將來,甚至有可能這二子同樣也是將來!

苦逼得,於是不作聲,讓衙役自己打去。

笞是最輕的刑罰,小荊條子抽,可五十下子抽下來,也不輕的。兩個粉嫩的小屁股上抽得皮開肉綻。鄭朗心痛的讓他們躺着,喊王府派來的五個保鏢將他們扶上車子,拉到客棧,立即喊來大夫敷藥。

打狠了,不是母親抽他們,大夫一邊敷藥,兩小一邊痛得哇哇的叫。

“你們啊!”鄭朗憐惜的敲了他們一下小腦門子,將利害關係分析了一遍。張方平也在,並且一路上將剛纔在宮中發生的一切對鄭朗說了。雖然呂夷簡囑咐過,可讓鄭朗聽一聽,做出正確的選擇,無他,因爲親近耳!

因此鄭朗沒有避諱,當着張方平的面就說出來。

然後又道:“我以前也對你們說,不能產生那種強烈的是非感,這也是朝中一些直臣的最大缺陷。”

“省元,非是是非觀,這個人太虛僞。”王安石道。

“來,我畫一幅圖給你們看。”說着鄭朗提起了筆,畫了陳摶的太極圖,未畫八卦,只要八卦畫上去解釋起來很麻煩的。又說道:“這是道家的太極。”

張方平疑惹道:“道家?”

與鄭朗相處了這麼久,知道鄭朗爲人,他對儒家十分推崇,對其他諸家學說卻多是不喜,才奇怪的問了一句。

“吸納包容也是中庸之道,所以夫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師,不斷學習吸納進取,才能創造出一門更好學說。我尊儒學,是尊,對其他諸家同樣持以審視眼光。道家的消積我不喜歡,可道家有一些法門,與儒家卻有共存之處的。比如陰陽的轉變,儒家易經說陰陽不停消漲之中,道家亦是如此。看一看這幅圖,一黑一白兩個魚點,白太極中有黑魚點潛生其中,黑太極中有白魚點暗長其裡。當黑白到達最巔峰時必然下落,那麼黑白魚點侵生於裡,新的太極產生。於是陰陽循環不息,天地之道也。”

“鄭省元,是有些道理……”張方平看着這幅圖道。

“不但儒道兩家,兵家所言一鼓作氣,二鼓竭,三鼓衰,正是士氣的此消彼漲。”

張方平最喜歡的正是兵家,想了好久後,道:“是有些相似,不僅是士氣,地勢,天地,人和都與這個有關。”

“豈止是兵家之道,謀官之道也有之。誰能做到十全十美?你,我,呂相公,李相公,範司使,每一個人心中皆有陰暗面,有光明處,如何調劑之,又是儒家中庸之道也。我朝立國懲將專兵權,割據混亂,百姓生靈塗炭,於是節制諸將兵權,然國力終受阻於外敵也。此又是中庸之道也。立德修身,何嘗不需要中庸之道?”

張方平吸了一口冷氣:“鄭省元,那麼一修,規模會很龐大了。”

“不會小。”

“讓我跟你一道吧,我的記憶力同樣很好的。”張方平激動的說。

他的記憶力也屬於變態的一種。後來知開封府時,府事多,前代府尹皆錄書板備識,獨張方平默記而,看一遍,好了,我記在心裡面了。所以章得象很悲催,以帖經墨義找人,以張方平的記憶力,帖經墨義怎麼有可能會錯?

然而司馬光一屁股爬了起來道:“張兄臺,不可,你是省試第四名,肯定會錄取進士,也會被朝廷詮選,各奔東西,如何與省元一道修書?哎喲喲……”

有些急,這同樣是建功揚名的好機會,多一份人蔘與多一個人分享。可這一動彈,屁股上的傷勢痛疼發作,於是又叫了起來。

“躺好!”鄭朗道。

“喏。”司馬光乖乖的回答,痛得很,不躺好也得躺好。

“張兄臺,莫急,這門中庸我眼下也沒有動手,有許多問題未想好,等到修它,要過很長時間。即便將它修出來,我與几子力量單薄,到時候也會將它刊印出來,遍請對經義造詣深的人指教,使它變得更完善。”

不僅使它完善,使它實用,還要從某種意義上對統治者有利,否則沒有統治者的宣傳,自己修了也等於是白修。只能說維護統治者的同時,儘量的造福於百姓。包括他所說的仁義,若仁義真正成爲一種理論,代替法家的法,試想一想,以仁爲本,法是不是更有人生化?對百姓是不是更有利?

不要說別的,只要這種仁義通過,後來出了宋徽宗那個人物,就可以用仁義上疏,你對百姓太不好了。不談法制,法制也是仁爲本,非乃法家苛刻之法也!

這個輕重一定要調劑得當。

以前說一說,正式修學說時會很頭痛的。

張方平無奈嘆息一聲。

聽得心動,可人家還沒有想好呢,時間來不及,以後天知道自己被朝廷分配到哪裡?

其實有一個原因鄭朗沒有說,張方平重的是兵家,道不同不相爲謀,可以爲謀,但共同修注儒學,張方平非是適合的人選。

張方平離開。

鄭朗看着兩小,又問道:“司馬三郎,你怎麼捨得將那塊玉佩砸了?”

不是貴不貴,是他母親送的,有時候司馬光想家了,經常將這塊玉佩拿出來把玩。一句問到司馬光的痛處,他說道:“是王安石說的,說非貴不足以引人奪目。”

鄭朗也懷疑,狐疑地看了王安石一眼,沒有看出來,搖頭對杏兒說:“你出去,買四塊玉佩回來,只求好,勿吝貴。”

“喏。”杏兒歡喜的說,聽鄭朗解釋一遍後,才知道事情遠非自己想的那麼簡單,鄭郎這兩個學生,爲鄭郎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於是高興的揣着銀子出去。

鄭朗這纔對兩小說道:“你們再想一想,爲什麼朝堂上範諷前面進諫,後面呂夷簡對呂公著說出來?”

“哎喲!”兩小全部坐了起來,又痛得哇哇叫,趴了下去。

“不是範諷,還有李迪相公,試問你們能不能將李迪相公扳倒下去?”

“省元,我們錯了。”兩人全部搖頭,豈說他們,呂夷簡那麼貪戀權位,對李迪有什麼辦法?

“夫子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不足畏也己。我們現在不行,是觀摩學習靜養思考,行的是將來,因此不能插入太深,反成撥苗助長之舉也。”

孔夫子這句話意思是年輕人可怕啊,怎麼知道他們將來不如我們這些人呢?但過了四十歲五十歲還默默無聞的話,那基本上沒什麼可怕的。於是這句話演變成另一名話,莫欺少年窮!

“省元,爲什麼不讓我們喊你一聲先生?”司馬光這一刻動了感情。

就是自家的父母,也不會象老師這樣諄諄對自己教導。豈止是學問,做人之道自己同樣受益非淺。

“我不習慣,我教育你們是爲了國家以後多兩個良臣,何必在乎這個虛名?而且師生之名份確定,同朝爲官,會被人當作藉口攻擊,值不值?”

“是,”兩子全部正色答道。

鄭朗心中想到,慢慢來吧,欲速則不達,自己一步步薰陶,這兩人也未必會如自己想的那麼糟糕,只要稍做變一變,兩人互相彌補,這個國家走向會是另外一種情況…………天漸漸暖和起來。

司馬光與王安石繼續躺在牀上養傷,然手不擇卷,傳出去聞者嘆息。

除少數人反感外,大多數人還是很贊成的。爲老師奮力一博,並且以布衣身份來博堂堂的國家大吏,是何等的不易。特別是老百姓,仇富的心態後世有之,這一世同樣有之。他們更在心中讚揚,做得好啊。

做得對不對不去管,只要是以布衣火拼大佬就是對的。這個觀點在孔道輔他們身上也有,俺只是一個小小的言官,憑藉這個身份鬥皇帝鬥宰相,這就是氣節,就是膽量,就是正義所在!

而且廢后之事揭開,許多人對範諷很不鄙。

幾天之內,老範白髮蒼蒼,人似老了十歲。小皇帝心不忍,事發當時就想下詔讓他外放,看到他的樣子,暫時隱忍不發。

呂夷簡也沒有作聲。心中很明亮,老範經這兩次折騰後,清名全失,吏治又差,只差一個楔機到來,那麼輕輕一推,老範徹底熄火了。

但不是大家最關心的,因爲三月十八殿試放榜唱名就要到來!

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280章 依(上)第90章 三家祖第127章 中(上)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56章 交接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304章 殺雞(下)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297章 走隊第197章 省試(上)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第160章 八大王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19章 詩社(二)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第302章 殺雞(上)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139章 問一(一)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172章 走鋼絲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29章 中(下)第71章 告密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126章 十段文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333章 西風烈(上)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286章 白蛇傳(下)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249章 母訓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303章 殺雞(中)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21章 詩社(四)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第175章 興趣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106章 求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289章 狐威(下)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89章 長嘯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42章 花會(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328章 光榮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272章 衝動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217章 找朋友(上)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235章 割(四)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51章 進京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九百十二章 後背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224章 鐵板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99章 講仁(七)
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280章 依(上)第90章 三家祖第127章 中(上)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56章 交接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304章 殺雞(下)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297章 走隊第197章 省試(上)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第160章 八大王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19章 詩社(二)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第302章 殺雞(上)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139章 問一(一)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172章 走鋼絲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29章 中(下)第71章 告密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126章 十段文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333章 西風烈(上)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286章 白蛇傳(下)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249章 母訓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303章 殺雞(中)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21章 詩社(四)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第175章 興趣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106章 求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289章 狐威(下)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89章 長嘯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42章 花會(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328章 光榮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272章 衝動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217章 找朋友(上)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235章 割(四)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51章 進京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九百十二章 後背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224章 鐵板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99章 講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