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

因爲帶着一些軍隊,鄭朗西上速度並不快。但一路走,一路與郭逵、王韶、章楶書信溝通,同時各種命令在鄭朗未到達前線時,就下達了。

此時,國內也有爭議聲。

非是爲能不能伐夏而爭,大軍都陸續到了前線,物資糧草也大半到了前線,爭也起不了作用。爭的就是兵力問題。

此前王韶建議兵力不能過多,說了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糧草物資,孫子兵法說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從敵人手中得到一鍾糧食,當抵從國內運輸二十鍾糧食,從敵人手中得到一石飼料,當抵從國內運輸二十石飼料。

這句話聽起來頗有道理,可背後的真相是無比的慘酷。從敵人手中得到糧草,何謂敵人,也就是大軍到了敵國後,去搶吧,去燒吧。然而宋朝不僅是爲了擊敗西夏,若那樣,學習在交趾時的做法,如果做得好,兵費還能節約三分之一。可是宋朝想佔領並且以後能正常統治這一片土地,就不能將孫子兵法這套搬來。

王翦是用了六十萬大軍,以當時秦朝的國力,肯定無法承擔六十萬大軍的糧草物資,多半務食於敵。可是楚國百姓如何?雖楚三戶,亡秦必楚。

隋唐遞更時,多次大兵團會戰,但那時天下已是烏鴉一般黑,非是人間道,而是修羅道,地獄道,不然六百多萬戶到了唐朝立國時只有二百萬戶,以至魏徵反對李世民封禪時進諫,山東之內(指崤山以東,包括山東、河北河南大部與山西南部廣大的平原地區)人煙稀少,滿目草木叢生,這是引戎狄進入大唐腹地,並展示我方的虛弱。那時唐朝立國很久,甚至爲了鼓勵百姓生育。強令百姓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就必須結婚,連寡婦也必須要再婚。所以唐朝立國發起諸大兵團會戰,百姓沒有怨言。

宋朝此時伐夏是準備完善,可是也將動用天價的錢帛,甚至使整個陝西不得安寧。雖朝廷下令給予了補貼,無論鄉兵或民夫,在戰爭時與禁軍待遇相等,以免使其家人受到牽連,減少民夫與鄉兵的後成之憂,但大戰來臨。陝西將調撥二十多萬民夫、數萬蕃兵,九萬鄉兵,整個陝西農耕生產會耽三分之一,物價必然橫漲,朝廷的補貼遠不足物價橫漲之數,同時還有官吏的層層剋扣。

這僅是其一。

大軍越多,對指揮要求越高。不是王韶小視鄭朗,而且鄭朗也很小心,將章楶調到身邊。作爲第二指揮官協助,但這麼龐大的軍隊,一旦開始會戰時,即便孫子在世。也難免不會發生差錯。

軍隊混雜,真正的禁兵只有二十五萬,其他的軍隊各色各樣,比如鄉兵。有河北的,河東的,陝西的。蕃兵更亂,有鄜延路的,有環慶路的,有涇原路的,有熙河地區的,有湟州地區的,還有蘭涼蕃人,甘肅瓜的回鶻人,就是蕃人也有吐蕃人、羌人、少量吐谷渾人與黨項人。弄不好,就會發生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下場。

因此王韶建議精減軍隊數量,一要少,二要精,而且西夏國內形勢很糟糕,也不需要興師動衆。

郭逵卻提出另一種說法。

王韶與鄭朗迅速拿下河湟蘭州,章楶又將河西走廊五州迅速平定,這是有一定的原因,吐蕃對宋朝一直不惡,沒有明顯的矛盾,更不要說涼州六穀部與甘州回鶻,五代時就嚮往着中原文明瞭,吐蕃自唃廝囉去世後分裂崩潰,沒有凝聚力,因此反抗意識不強,再加上宋朝及時的蕃候制度,大規模的投資與種種穩定民心的做法,拿下了也就得到了。

至於以前宋朝輕兵取荊湖、巴蜀與南漢,乃是中原百姓有着大一統意識,包括巴蜀在內,若不是王全斌殺孽太重,就是後面王小波與李順都不會掀起什麼風波。可不能將巴蜀南漢荊湖當成西夏。

西夏正式稱王已經好多年,有了國家意識,有了凝聚力,別看現在兩派爭執,一旦宋朝出兵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西夏自李繼遷起,到李德明、李元昊、李諒祚、李秉常,已有五代人,嵬名皇族一氏壯大,遍佈西夏各地區,就算宋朝輕兵迅速拿下靈州與興慶府,各個皇室子弟仍能率領各部不服宋朝的部族,藉助橫山與沙漠地區反抗宋朝,可能覆成李繼遷之勢。

兵力少,必須是輕兵,然而輕兵就不能平定橫山,可橫山地區又是西夏的大本營,宋軍的必經之地,會被截斷糧草,危脅前方安全。

又隱晦地說了另一個問題,勝還罷,若敗,再也沒有這樣的好時機,而且宋朝的體制也註定了不可能年年動用軍隊征戰,那怕就是勝利了,以後西夏人死灰復燃,因爲爭執,又讓西夏再次崛起。再說,到時候鄭朗也不在朝堂了。至於其他人,郭逵有點兒不大相信。

兩種意見到達京城,知道的人不多。

郭逵用兵相對而言重穩,故有這種說法,王韶勇猛,故想輕兵速勝。

шωш☢ Tтkǎ n☢ ¢ O

鄭朗取了後者,兩人還沒有考慮到另一因素,契丹!

但契丹又是一把雙刃劍,就是契丹支援,宋軍浩大,問題也不要緊,但另一邊河北河東地區與京城多少就兵力空虛了。於是在戰前又做了種種迷惑,甚至到大戰拉開時,宋朝揚言只出動了二十萬禁軍,將兵力數字嚴重縮水,讓契丹產生輕視的心理。

鄭朗走了,王郭二人的奏摺也讓許多大臣知道,多認爲鄭朗調動的兵力太多,其實這些人多是連宋朝伐夏,都不大同意。

無論後方如何爭議,前線戰事已經打響。

五月初七,宋軍正式向西夏發起進攻,但不是打着收復西夏的旗號,而是打着清王側,誅梁氏的口號,向西夏發起進攻。

軍隊總共分成三個戰區,第一戰區包括河西走廊、涇原路。這裡是鄭朗與章楶親自負責的,他們不但負責西路戰區的調動,也負責着整個會戰的指揮。但每一戰區又分成幾個部分,西路戰區總共分成三路。

王光祖留守肅州,李浩與曲珍率領三萬兵力,一萬多名民夫,兵出居延海。

弱水川地區南部合羅川人口稠密,但到了中北部人煙漸漸稀少,雖然弱水水勢此時浩大,可是土水漸漸破壞。夏天時還能在河畔看到成片的淺草,到了冬天除了漫天的風雪,地面上皆是一層層黃沙,再加上嚴寒,漸漸不適合人們居住,不過居延海地區還能適合人類生存,可牧可漁,又是北方的重要門戶,現在生存着幾萬帳百姓。對於契丹與宋朝來說,它是一塊雞肋,但對於面積狹小,人煙稀少的西夏來說。它是一塊豐美的雞肉,又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因此西夏在居延海南部設一軍寨,黑水鎮燕軍司。

兵出居延海,鄭朗貪圖的還是這裡的地理位置。而且在未來建設西夏它同樣佔着不小的比重,再者就是防止西夏自賀蘭山向居延海逃竄,又因宋朝佔據西夏的後背。不得不分兵駐紮於賀蘭山,達到分兵的目標。

居延海兵力不多,又有許多將士因支援肅州犧牲,宋朝大軍臨境,西夏無法對這裡進行支援,李浩迅速得到居延海,未發兵賀蘭山,於居延海觀望,又將居延海南部的西夏黑水軍城擴建,在居延海北部修建了另一座新城。弱水川修建了兩個小城,當成軍隊的供給點,也是當成未來的驛站。

這一路戰事並不烈。

餘下的戰事漸漸激烈。

郭成、王君萬、種樸等將率領數萬大軍進攻會州、屈吳山、天都山。

劉昌祚、李舜卿、劉仲武、王贍、向寶等將兵出蕭關。

還有北路的人馬,由郭逵總指揮,王文鬱、折克行、折可適兵出府麟,由兔毛川攻向明堂川,兵指銀石夏三州,種諤、燕達、劉紹能、高永能、高永亨率兵攻向羅兀城、胭脂寨、然後兵跨橫山,與府麟路大軍會合,兵指宥州。趙卨、孫路負責後軍與後勤。

中路軍由王韶總指揮,也是分成兩路,種誼、張玉、和斌、林廣、姚氏兄弟、張整攻白豹城、金湯城,直指西夏橫山諸寨與洪州,遊師雄負責後軍。這支軍隊不僅兵指洪州,還關健到宋夏的“國信驛路”,由保安軍向北,經萬全寨、奈五井、白池、人頭、苦井、古雨、分山口、呂渡,渡過黃河,經永州抵達興慶府,乃是宋夏使者往來的必由之路,也是宋夏之間最好的一條大道。南邊是苗授、種古、種診、張蘊、趙隆、苗履、种師道進攻橫州,兵指鹽州。

六十萬軍隊,二十多萬民夫,就是分成三個戰區,七路兵馬,每一路人馬都幾乎達到十萬人。而且兵非是慶曆時的宋兵,雖然有王韶所說的這樣那樣問題,最少四十萬軍隊經過一年多磨合,儘管十一萬河北鄉兵暫時作爲後勤軍,但多數戰士經過實戰磨練,士氣在屢屢大捷下,也比慶曆時高昂。更有將,宋朝幾乎所有勇將一起調到前線。還有帥的問題,鄭朗做爲主帥,深受將士愛戴,賞罰分明,更不會出現史上高遵裕因妒忌劉昌祚戰功,差一點將劉昌祚殺害的故事。

這可是要命的,史上伐夏,本來只有劉昌祚、種諤少數幾個能打的將領,還要妒功枉殺,對士氣會產生多大的傷害。

然而現在絕對的不會。

宋軍漫天遍地而來,西夏人亂了。

他們可不相信宋朝發出這麼多軍隊,是爲了西夏清君側,鏟奸邪。無論是保皇派,還是太后派,一起放下成見,羣策羣力。

先是派使向契丹求救,我們西夏完了,下一回宋朝就會集中精力收復幽雲十六州了。但一個個信心不大,到現在契丹沒有任何準備,就是這一回清醒了,從集中兵力,準備糧草武器,還要一段時間。兵力少了支援意義不大,兵力多了,準備的後勤更多,時間更長,西夏能不能支持到那時候都未必了。況且契丹還要貪圖宋朝那個雜糧種子與培育方法。

這是有備無患的。

又派使前去蕭關,向鄭朗求饒,同意讓李秉常還政。處理樑乙埋等人。而且未等到鄭朗答應,就將李秉常放出來,樑乙埋暫時關進大牢,別當真,這是做一個樣子,也料定鄭朗不可能因此而退兵,那麼也就堵住了宋朝的藉口,上下哀兵。

事實鄭朗也不可能同意,不要說梁氏做一個樣子,就是真讓李秉常主政。將樑乙埋等人處死,鄭朗也不可能退兵的。因此強硬地對西夏使者說道,退兵可以,必須將樑乙埋等人處死。

戰爭在繼續,梁氏問策於諸將,仁多零丁獻策,不須拒之,但堅壁清野,縱兵深入。聚勁兵於靈夏,抄其後勤供給,宋軍無食,可不戰而勝。

西夏皇宮裡羣臣陷入深思。宋朝六路大軍而來,至於弱水川那邊西夏人已經顧不上了,再者從興慶府到居延海,要經過西夏皇陵、克夷門。翻越賀蘭山,再經過八個綠洲,一千一百里道路。才能抵達,這麼長的道路,宋朝又必須從河西走廊將糧草運到肅州,再從肅州運向居延海,根本沒有辦法供給宋軍自西而入。但其他六路大軍卻是致命的威脅,西夏又失去了河西走廊,根本就不可能擋住宋軍的六路進攻。

仁多零丁的辦法不是很好,這一來,最少西夏在戰後會失去會州河南之地,甚至天都山。但是沒有辦法的前提下,不得不使用這個策略。

梁氏開始下令,將前線許多部族遷向後方,越是不忠誠的部族越要遷移,以免他們與宋朝聯手,留下的皆是比較忠誠的部族,讓他們利用複雜地形反抗。

正好夏收到來,又將糧草及時地收割,運向後方與諸要城。然後毀壞,對前方莊稼毀壞,毀壞田地裡所有的高梁、粟豆,只留下靈州與興慶府、定州、永州、靜州、順州等核心地區的莊稼。

再全民皆兵,十丁九兵,幾乎將全國所有底子榨乾,集中了三十多萬兵力,將軍隊集中在幾處,區域性地對付某一點宋軍。

米脂城。

銀夏乃是西夏老巢所在,王文鬱與折可存叔侄雖兵指銀夏,但從麟州到銀州有漫長的一段道路,而且道路比較崎嶇。但讓種諤大軍跨過橫山,銀夏將會被宋軍兩面夾攻,那就危險了。

因此樑永能率領八萬精騎兵出脂脂寨。

胭脂寨就在肥沃的無定川邊上,水草豐美,被譽爲七寶山。而且因爲宋軍來得快,無定川邊上所收割的糧草也未及時運到後方。不過宋軍撤出羅兀城後,西夏重新奪回這片地區的控制權,將胭脂寨修建得高大又堅固。面臨宋軍的強攻,胭脂寨居然堅守下來。

樑乙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宋軍雖多,兵分兩路,南北夾攻胭脂寨,兵力分散了,樑永能到來,只是面對宋朝北路軍隊,並且能與胭脂寨兵力形成夾擊,算盤打得好,八萬西夏鐵騎包括大量的鐵鷂子,氣勢洶洶地到達羅兀城,又從羅兀城衝向胭脂寨。離胭脂寨不遠,就是一段狹長的河谷,東面是連綿的山脈,西邊就是已經深邃起來的無定河。

眼看衝出了谷口,遭到宋軍攔截,宋軍在谷口用大量的火炮、神臂弓死死地將西夏騎兵阻在這個河谷中。激戰了幾個時辰後,忽然從東邊大山上閃出兩股宋軍,將夏軍攔腰切斷。

這股宋軍沒有埋伏在山上,也埋伏不起來,樑永能數次敗於宋軍手下,格外小心,早派了斥候察看過地形。有伏軍,是在更遠的後方,兩軍激戰時,炮聲隆隆,高永能兄弟帶着這兩支伏軍翻過幾道山溝,生生殺進夏軍陣營裡。

而在另一邊,劉紹能也在激戰。

在樑永能大軍抵達時,宋軍在軍營裡,也就是在於胭脂寨前面挖了一條寬達十幾米的壕溝。樑永能大軍到達,趙卨率後軍在寨南力保軍營不失,劉紹能則率領着河北鄉兵站在壕溝前。

胭脂寨是出兵了,但讓這道壕溝阻住,好不容易越過壕溝,就被宋朝這批鄉兵手持大刀,居高臨下,一個個斬殺在壕溝裡。

三路大軍,因爲銀夏乃是西夏的老巢,北路最重,因此十將中。兩個殿後的文官不算,八將有種諤、燕達、折克行三大上將,高永能、王文鬱、劉紹能三大中將,即便是折可適,實際軍事能力也能排在中將行列。差一點只有高永亨一人。

並且十將排名出自鄭朗之手,種諤列於第五,心中多少也有些不甘,最少俺比弟弟與郭成強、劉昌祚吧。同樣不甘的還有王文鬱。胭脂寨兵不得出,種諤親自擂鼓助威。

高氏兄弟率兵殺出,種諤下令讓燕達衝向河谷。

兵力兩軍相差不大。宋朝兵力多,可部分分兵於寨南,還有就是騎兵比例要少。可這個狹窄的河谷不利於西夏騎兵施展,再加上被宋軍切成兩斷,久不見胭脂寨兵出,樑永能心又虛了。

看到西夏兵有敗的趨向,種諤親自披甲,率領大軍殺了過去。

樑永能大敗,此戰再次犧牲了近兩萬騎兵。才讓樑永能得以逃出生天。樑永能兵敗,胭脂寨夏兵降。

這是伐夏後第一場大會戰。

隨後燕達在後面死死追趕,重新奪回羅兀城,渡過黃河。拿下永樂殘寨,兵向銀州。

第二場會戰又拉開帷幕。

桑園峽,在蘭州的東北,會州的西南。分成兩峽,上游小峽長十里,下游大峽長六十里。兩岸石壁峭陡,邊上黃河收縮到七十幾米,河水奔騰,河流湍急,這是蘭州北上的重要門戶,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孫堅與周慎征討韓遂、邊章,就在此地遭遇了大敗。西夏失去河西走廊後,於此地築了兩處軍寨,然後在桑園西與宋軍,也就是那二十幾個蕃候部下軍隊進行了反反覆覆的拉鋸戰。

會戰開始,郭成大軍北上。

西夏會州兩萬人據險而守。郭成將手中八百門火炮集中起來,對着夏營轟擊,又將五千神臂弓手放在後方,一步步地利用弓箭的射程壓制着西夏人的反擊。

激戰了半天,西夏人退守大峽。

再次所有遠程武器開始轟擊,但這時候郭成策略一變,藉着西夏兵士士氣低落時,突然讓王君萬率主力軍隊突擊峽谷。經過短暫的血戰後,西夏人潰敗,有的兵士驚恐之下,跳到波濤洶涌的黃河中。

桑園峽失守,郭成迅速兵出會州,奪下會州城,兵進屈吳山。又在屈吳山前與西夏人進行了慘戰,擊敗夏軍,進軍天都山,拿下沒移氏的那座皇宮,但這一回沒燒掉,而是留給沒移氏。

宋朝伐夏是爲了真正的佔領,以前有許多部族過不下去,叛逃到宋朝,還有鄭朗陸續地擄獲了大量党項部族,於後方安置,包括沒移族,有的融入到地方上,有的因爲種族不同,產生了一些矛盾,此次陸續地將後者重新移回西夏,畢竟相比於西夏大部分部族,這些部族對宋朝更忠心。也包括以前安置到秦州的沒移族,重新將沒移族轉回葫蘆河畔。沒移氏是西夏的皇后,讓沒移氏居於行宮,利用她的部分影響力,安撫西夏民衆。

第三場戰役是在磨臍隘。

劉昌祚兵出蕭關,此時磨臍隘同樣被西夏修了厚實的軍營,甚至爲了對付宋軍的火炮,葫蘆河前修了無數壕溝,夏軍躲藏在壕溝裡用箭狙擊着宋軍的渡河。

迫不得已,劉昌祚只好強攻。

這一戰更是慘烈無比,劉昌祚本人受傷,向寶身中兩箭犧牲。

奪下磨臍隘,劉昌祚不顧傷勢,兵出鳴沙城。鳴沙川有葫蘆川與黃河,是西夏的重要糧食基地,號稱御倉。部分糧食轉移到後方,但城中還有許多糧食。

劉昌祚輕騎出,迅速奪下鳴沙城。此時西夏銀州石州相繼失守。

但宋軍腳步卻慢了下來。

劉昌祚兵進鳴沙城後,分兵攻打韋州,隨後與郭成兵馬會合,兵伐折羌會,與王韶鹽州的軍隊聯成一線,王韶北路的種誼兵馬攻克洪州,又徐徐向宥州進軍,種諤的兵馬與王文鬱兵馬於銀州城會合,一分爲三,一部留下掃蕩,主力向夏州方向出發,燕達分兵龍州。

速度不快。

橫山地形複雜,經過宋朝的種種政策後,有許多蕃部有歸順宋朝之意,可多數讓梁氏強行派軍隊押到後方去了。留下的還有一些部族,有的是西夏的死忠,還有的是首鼠兩端。當然也有見勢不妙,向宋朝倒戈的。

六路大軍穩打穩紮,又派了許多使者前往各部,闡明宋朝的立場,無論以前有什麼對錯,只要現在歸順宋朝,一律以往不究,同時也會在西夏執行蕃候計劃,甚至未來拿出比河湟更多的錢帛,投資於西夏。造福各族百姓,各個族酋自己也會因蕃候計劃而得利。

這一次大規模的出使,分化了大多數橫山部族,可多年來以來,雙方惡戰,有的部族記仇,矛盾不能化解,甚至有的部族倚仗着自己部族所在位置險惡,將宋使斬殺。

因此於各歸順部族的配合下。宋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剿滅。

現在未拿下西夏,無論怎麼殺是戰殺,一旦拿下了西夏,就要安撫了。而且橫山諸族不服。對糧道會產生危害,甚至未來因爲這些部族,會給西夏帶來複興的種子。

拖一天,就給契丹反應一天的時間。國內將會動用大量錢帛。但爲了西夏將來的穩定,只能一步步地慢慢來,特別是橫山地區。銀夏之地,不得不將軍隊速度慢下來,將所有不安定因素提前扼殺。

雖然速度慢下來,不過正好給了一些軍隊整合時機,特別是那些鄉兵,正好利用這些反叛的部族,給他們實戰的機會。

到了七月底,鹽夏等州才收復過來,橫山諸族才勉強將諸叛亂鎮壓下去。

後方繼續在鎮壓,前方三路軍隊集合,自韋州、鹽州與夏州向興慶府與靈州徐徐進逼。

就在這時,西夏突然掘開黃河大堤,滔滔洪水衝向宋朝南中二路軍隊。不過此時西夏計謀未得逞。宋軍早有防備了,臨近靈州,所扎軍營務必臨近坡崗,河水滾滾而來,宋軍全部遷於坡崗上,然後無數只扁舟忽然出現在洪水中。掘黃河堤,僅只達到拖延了時間目標,並沒有傷害到宋軍。相反,這一掘堤,淹沒了無數百姓村舍,使梁氏更失了民心。

八月上旬,兩路大軍,近三十萬兵馬,將靈州圍困。慘烈的攻防戰開始,中秋節那一天,化爲李巖與李茴的馮高、魏治方悄悄於城內讓親信打開城門,於夜宋軍進入靈州城,然後二人親信在城中側應動亂,讓宋軍順利將堅固的靈州拿下。

樑乙埋此夜被擊斃,但具體攻下靈州城的過程,宋軍保密之中。還有兩人,呂毅與趙善金此時在興慶府,將會有重用。此時八成西夏領土被宋軍佔有,還有,賀蘭山以東被稱爲塞外江南,相對而言,河東靈鹽等地,開始出現許多鹽鹼地,但河西卻是西夏水草最肥美的地方,西夏建設了興慶府、永靜順數州,又於賀蘭山東則建設了定州城,在北河套西側彌娥川設立了彌娥州軍司,黑山南部兀剌海城設立了黑山威海軍司,臥娘山設置了天德軍。

北河套暫時西夏管不上了,幾乎全國所有人力財力一起集中在河西地區,倚據黃河天險,與宋朝對峙。

……

站在靈州城頭,鄭朗看着黃葉飄落,說道:“質夫,塞下秋來風景異,秋天來到了。”

章楶沒有作聲。

鄭朗又說道:“質夫,這一行辛苦你了。”

本來是準備讓種諤率領北路軍攻克定州,然後兵出北河套,以防不測。種諤領命,可有些不大情願。畢竟這一戰最光輝的地方就是兵進興慶府。也許別人不注意這個細節,鄭朗卻注意到了。

因此換了換,讓種諤率領兩萬大軍前來靈州,章楶與種誼、种師道、趙隆帶領軍隊前去順化渡口,來一個對換。好在三軍此時相距不是很遠,但對此章楶也有些牴觸。

鄭朗用金手指排將,種誼、種諤、種古、種診、種樸、种師道,排了六個進去。別人不知道,也許種家六將確實有軍事才能,但軍中有戰鬥力的將領不要太多,比如種諤帳下勇將郭景修,郭成手下大將王恩,苗授手下大將王祖德,劉昌祚手下大將李忠傑,如果用心載培,最少不亞於二十下將,未必及種諤,但不會弱於種古、種診。

就是因爲這個,那怕排名低一點也無所謂啊,畢竟整個種家家族現在成了宋朝最大的名將世家。

其實鄭朗也無奈,種諤能打,不亞於苗授與劉昌祚二將,可是其私心太重,比如史上的永樂城之役,鄭朗刻意讓親信傳令時注意了種諤的表情,就是害怕種諤又犯永樂城之渾,壞了自己的大事。

收復北河套不是很輝煌,可是關係到契丹能不能將軍隊引進來。

至今,後方反抗的浪潮還沒有平息,一旦讓契丹提前得到北河套,以後平定西夏就危險了。想來想去,讓章楶去,作爲士大夫,不必要這個軍功點綴,況且身爲此戰的副帥,功勞已經很高了。比如郭逵與王韶,這一戰過後,必調入西府,然後雪藏。淡化章楶的軍功,再經過“洗白”,讓他重新成爲士大夫,而非是武將,那麼未來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有了好主帥人選。

做了一番工作,纔將章楶說服。

今天是爲章楶送行。

送走了他的軍隊,鄭朗忽然接到探馬的急報。

契丹人來了,契丹發來了三萬兵馬,同樣打着勤王的旗號,自東勝州出發,向西夏馳來。名義契丹沒錯的,西夏是宋朝的臣屬國,也是契丹的臣屬國。但是契丹這三萬大軍的進駐,無疑會釋放出一個信號,西夏因此會與宋軍血拼,後方反抗浪潮更高。可是鄭朗能不讓契丹人入駐?

看着情報,鄭朗對李憲與高遵裕說道:“契丹倒是頗有意思,前面得到我朝提供的種子,後面就派軍前來西夏。”

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109章 懸壁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52章 鬥法(二)第36章 蛇書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81章 四君子(上)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255章 鬥法(五)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第231章 黃河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177章 平靜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九百章 逆轉中第323章 返京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47章 狼變羊第76章 最要得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314章 一荷渡湖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第61章 道(五)第231章 黃河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93章 點將(中)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303章 殺雞(中)第89章 長嘯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97章 講仁(五)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323章 返京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九百章 逆轉中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109章 懸壁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127章 中(上)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第297章 走隊五百七十四章 007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8章 危機第159章 撫琴(下)
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109章 懸壁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52章 鬥法(二)第36章 蛇書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81章 四君子(上)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255章 鬥法(五)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第231章 黃河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177章 平靜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九百章 逆轉中第323章 返京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47章 狼變羊第76章 最要得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314章 一荷渡湖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第61章 道(五)第231章 黃河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93章 點將(中)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303章 殺雞(中)第89章 長嘯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97章 講仁(五)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323章 返京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九百章 逆轉中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109章 懸壁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127章 中(上)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第297章 走隊五百七十四章 007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8章 危機第159章 撫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