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

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 中

太陽低垂,接近傍晚時分了,鄭肅小心地走進船艙,在鄭朗耳邊喊道:“鄭相公,到了。”

他成長越快,對鄭朗越發恭維,不但知道自己一身富貴系在鄭朗身上,也看到鄭朗的智慧。平時鄭肅與鄭黠可是什麼人都不服的,但鄭朗哼一聲,二人便不敢作聲。

“到哪,”鄭朗一骨碌爬起來,上了船後,睡得很香,這幾天過得並不舒服,濃密的樹林讓他不太習慣,紮營的地方潮氣也重,到船上後人就倒下去了。

看到鄭朗來到船頭上,所有士兵一個個挺直了腰桿子。不僅是佩服鄭朗的智慧,更是佩服鄭朗的勇氣,民間有許多傳言,說西北幾戰這個相公就頂在第一線,在箭林弩雨中從不退一步。多半相信的,畢竟孤身敢深入契丹,但想不明白,人家可是宰相,皇上的心腹寵臣,爲什麼要這樣做?這一戰過去,明白了。鄭朗沒有殺敵,可他就往身後一站,自己渾身上下充滿了勇氣。

田瑜與周沆也走出來。

周沆說道:“鄭相公,我忽然明白了。”

“季貞,明白什麼?”

“鄭相公說的戰前,戰中,與戰後。”

“說來聽聽。”

“戰前先斟酌,再謀劃,戰中靈活機變,指揮有方,戰後擴大利益。”

鄭朗大笑,幾乎笑彎了腰,宋朝好啊,可以公開談利益,放在唐朝不行,放在明朝不行,什麼利,利在民,敢與民爭利。其實是狗屁!看人家周沆就敢直接說出來。

“不行嗎?”

“中的,中的也。”鄭朗直點頭。

心中大慰,別看宋朝許多地方官場糜爛,但好官也不少,後人往往記住的人,例如歐陽修等,僅是文章寫得好。真正的好官不是出自這些文章大家。說官場糜爛,中國從古到今,再往後,只要立國四五十年後,那一朝那一代都會官場糜爛,這是中國特色。不能譏笑宋朝,相對於其他朝代,認真地分析一下,趙禎朝的官場,在中國上下五千裡,算是佼佼者了。

“真說對了?”周沆這一戰啓發良多,正準備寫一篇文章,戰後感,不自信地復問一句。

“說對了,基本方向就是這樣,不能窮兵黜武,漢武帝雖然擊敗匈奴人,意義重大,卻犯了窮兵黜武的毛病,適當的時候我們要戰爭,不然國家養這麼多兵做什麼?但每次發起戰爭,要考慮它的意義。兩廣戰爭僅是輔,掃除障礙,主要還是治。你們來的時候,我打聽了你們的事蹟,以前爲官官風皆是不錯,所以我殷切期盼。一個好漢三個幫,讓我們共同給兩廣一個美好的明天。”鄭朗伸出手來,與周沆、田瑜擊了一掌。

後面一句讓田週二人心潮澎湃。

其實鄭朗心中起了載培之意。

兩廣面積太大了,不是太平州與杭州,想要它有起色,最少得五年時間,僅是起色,若想欣欣向榮,最少得十年時間。自己在兩廣不要說五年,有可能兩三年時間都沒有,只能規劃一個藍圖,後繼者尤爲關健。看看自己離開後,能不能將兩廣託於這兩人手中。

船徐徐靠在岸邊。

鄭朗走下船,廣南東路轉運使元絛、提點刑獄鮑軻帶着循州官員已經恭候多時。

看到諸多的戰俘被推搡着,下了船,一個個目瞪口呆。

以前朝廷也取得過類似的戰例,但那用了多少兵士?又花了多長時間?此戰用了多少兵士,僅九百人,此戰用了多長時間,不足七天,用在行路的時間幾乎佔了大半。交戰的地點,還是在生蠻的核心區域。

無疑是一場奇蹟。

但想想鄭朗以前的履歷,又不奇怪了,與元昊相比,這些生蠻什麼都不是。

寒喧幾句,鄭朗轉過身來,對那些蠻人代表說道:“這幾天,你們也累了,可以回去休息。順便對你們的酋長說,明天繼續開會。”

“喏。”兩百多人小心地散去。

昨天下午的戰鬥,到現在還成了他們的惡夢,剛纔在船上小憩時,都被惡夢嚇醒。有的人在船上問宋兵,象這樣的蕃騎有多少人,答案讓他們更害怕,回答說蕃騎最少有五萬人,至於戰鬥力,這些禁軍在宋朝禁軍中只算中等的,而宋朝有六十萬禁軍。說得倒也不假,蕃騎有五萬人,可有多少人有這一百蕃騎的戰鬥力?戰鬥力算是中等,但在這個南方叢林中,又有多少禁兵能適應。這正是鄭朗的交待,還是爲了一點,戰後。

與鄭朗奏摺一樣,後面的不說,於是讓這些蠻人產生嚴重的誤解,一個個嚇壞了。

各自找到各自的主人,得將這些情況彙報,不能得罪這個宰相,太狠了,若是讓這個宰相產生惡感,隨時會有滅族之災。

這些人回去說什麼,鄭朗沒有管。

開始下令,就在城外紮營。

循州城規模不大,也沒有那麼多牢房看押犯人,鄭朗本身也不喜歡擾民,因此沒有進城。

又讓劉以沫與江求瑟請大夫過來,替傷兵醫治傷勢,犧牲的戰士準備棺木,明天隆重下葬。另外將戰俘區別開來。蠻人歸蠻人,漢人歸漢人,熟蠻歸熟蠻,此次牽連的人會有很多,得迅速審問,正好鮑軻在此,可以作爲主審官。生蠻要審問他們部族的情況,熟蠻也要詢問他們部族有沒有參與,以作區別對待。漢人更重要,他們與生蠻一樣,僅是一把刀,僅少數人是窮兇極惡之輩,大多數人因爲生活所逼,挺而走險,可憐又可恨的一個羣體。刀能殺人,但真正殺人的是握刀的手。通過他們,就能將這隻手挖出來。順着這根線挖下去,就能將八州這塊爛肉連根撥掉。

草草吃過晚飯,鄭朗將元絛與田瑜、周沆喊到大帳。

大帳裡點着幾個粗大的油燈。

中間擺着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張地圖,是廣南東路的地圖。

地圖很大,上面標註着廣南東路的所有州縣、重要道路以及重要的山川河流,畫得很詳細。實際鄭朗對這張地圖不喜歡,畫得不標準,自己的記憶,以及從廣南東路各州縣拿來的地圖對照,再加工後繪製的。但現在製圖就沒有標準二字,連帶着自己繪製的地圖同樣不標準。

鄭朗說道:“資忠、季貞、元運使,循虔道問題算是解決了。”

三人點了一下頭。

沒有真正解決,後續的事還有很多,不過主要的解決了。馬上一一提審,幕後的人就能揪出來。這些人有家有業,還是大家大業,想逃都無法逃走,除非逃到生蠻居住區。失去家業,他們到生蠻居住區裡帶着家人做奴隸?

只要將這些人抓住,餘下的豪強地主大賈這麼長時間不打虔州鹽政主意,以後更不會打新鹽政的主意。

生蠻問題也不大,漫長的五嶺,從大武夷山南端到廣南西路的九萬大山、鳳凰山,生蠻能達到幾十萬之數,人數看似不少,但相對於這麼廣大的面積,人數並不多。這也是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決定的,一個部族想要生存,必須擁有很大的地盤。整個兩廣與福建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的南北分界線能有幾十萬生蠻,但縮小到循虔道,只有大大小小十幾個部族,不足一萬人,身強力壯的也不過兩三千人,加上一些剽悍的婦女,三四千人足矣。但這一戰,擊殺或者抓俘了一千多名最驍勇的生蠻壯士。對於這些生蠻幾乎是毀滅姓的打擊,沒有十幾年時間是恢復不過來了。要麼沒有參與的,不參與的生蠻部族何必招惹他們?

具體的情況現在還不知道,要等鮑軻那邊的口供。

鄭朗又說道:“我們來談兩廣大的發展。”

這纔是正事,三人又再次點頭。

“想要兩廣有美好的未來,必須解決瘴癘、蠻人、道路與水利。我來之前對瘴癘很關注,有的地區是可能有瘴癘,有的卻是因爲百姓落後,誇大了,如傳言中的新州爲大法場,英州是小法場,高州等半島諸州生人勿近,廣南西路的更嚴重,到處是殺地,大小法場。但有沒有發現一點,這些法場百姓稀少,越少就越有可能成爲法場,瘴癘盛行之所。”

元絛嘴張了張,鄭朗止住了他,搖頭說道:“再比如端州,唐朝名相魏元忠貶放於此爲縣尉,包拯在此政績赫然,從未聽說他們遭遇到瘴癘之事,然在傳言中,端州也是法場之一。何也?傳言使百姓望而生畏,越來越少,少了百姓居住,河谷、樹林、沼澤地帶腐積物越來越多,屍體腐爛,毒物猖行,更增加了傳說,於是惡姓循環。實際只要有人活動,有良吏治理,所有瘴癘地區都可以成爲人間的天堂。對瘴癘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擔心的卻是瘧疾。”

這纔是真正要命的,除非到南美洲找到金雞納樹,得到它,用它的樹皮就可以治療瘧疾。最好的是青蒿素,青蒿到處有,但怎樣才能從青蒿提煉出青蒿素,鄭朗傻眼了。以現在的技術條件,就算格物學推廣出去,沒有兩百年三百年時間,也弄不出這玩意。甚至蒸汽機與槍炮弄出來,這個玩意都弄不出來。因此他現在對大洋那邊的大陸越來越感興趣。

就算後者,同樣鞭長莫及,鄭朗迅速略過,又說道:“然後是蠻人,我在桂州連開兩次會,又發起這場戰役,便是對付蠻人的。這個我已在着手解決。再者便是道路與水利。想要發展主要還是百姓,沒有百姓就無法發展。因此,我們先從廣南東路着手。”

元絛與田瑜點頭。

周沆有些不樂意,但沒有辦法,兩廣廣東條件確實比廣南西路條件好。只要帶動得當,以這個宰相的本領,很快就能見效。廣南西路條件太差了,縱然是聖人來,沒有很長時間,也治理不好的。

鄭朗繼續說:“道路首先是驛道,朝廷主要的驛道是自廣州起,到英州、韶州進入郴州,但是荊湖南路南邊比廣南東路更加落後,這條驛道除了傳遞情報外,用於商業價值不是很大,除非荊湖南路南邊得到全部的開發,相互才能拉動。至少對廣南東路經濟促進意義不大。要麼就是靈渠,那是廣南西路的事,以後再說。然後便是幾條私鹽道路,東邊是進入福建路汀漳地區的鹽道,這兩州也是福建路落後的地區,但有一條道路,自韓江而上,到達汀州,從汀州有一條道路到清流,自清流開始,有沙水直通閩江。然而沙水與韓江上游水流湍急,清流到汀州道路遠,又全部是山道,運輸成本高昂。除非全面浚通沙水與韓江上游,再重新修築清汀道。”

說到這裡,不由地揉腦袋。

有這個技術與條件擴充此道,福建路人口擁擠,也不缺少勞力。

問題是錢哪,這項工程若興起,不但對廣南東路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對福建路也會產生積極影響,但得多少錢帛?國庫裡看似有一些積餘,若是隨自己的手花,頂多兩年就將它花光了。

呷了一口茶,讓心情平靜,說道:“花費太大了,另外還有兩條道路,循虔道與建龍道,這兩道水路發達,又是與經濟發達的江南西路相連接,水路遙遠,南直通鬱水,溝連兩廣大部分地區,北連贛水,直抵長江,只要將兩條山道拓展,即可以使這兩路相連。循虔道此戰過後,虔州鹽政通商法再無阻攔了,大量廣鹽進入江南西路,也會帶動商業發展。循虔道直通,建龍道那邊沒有私鹽,再生是非也失去了意義,同樣會順利暢通。一旦修築,用錢帛並不多,意義卻很重大,不但是鹽,商業也將貫通,因此,資忠你與元運使派人查看一下,現在就可以着手興修,再計算一下,得花多少錢帛,我替你們向朝廷討要去。”

“再者,各州縣道路的通達,你們也要派官吏勘探,這段時間我本人就呆在廣南東路,各州巡視,有什麼問題直接找我。”

“巡視廣南東路所有州?”周吭驚訝地問。

“嗯,不但所有州我要去看一看,做一個瞭解。最後連同四十幾個縣城我也要儘量逐一看一看,想要吏治有政績,不做了解,閉門造車是辦不到的。我不是夫子,一本易經便知天下事。”

三個人皆啞然失笑。

“季貞,你也別樂,廣南西路問題更多,現在暫時不想動它,又有餘靖坐鎮,暫時會平安無事。你正好陪我一道,咱們一道積累一些經驗。再來着手廣南西路事宜。”

周沆臉立即皺得象苦瓜。說起來簡單,若是將所有州縣巡視一遭,會很辛苦的。有的地方還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大法場,小法場。

鄭朗繼續說道:“道路規劃大約就是這樣,我再來說水利。說水利必須說水勢,如在太平州,從古代開始,長江向北推移,因此我去太平州時將港口設在蕪湖,而非州城。廣南東路水勢變化最大的便是鬱水三角洲,幾個支流水量龐大,雖說江水多數時間清澈,泥沙量少。然而上游地區時間山洪暴發,在臺風盛行的時候,也會帶有一些泥沙自西向東而下。這些泥沙到了三角洲後,隨着地勢平坦,水流速度也逐步下降。一旦河水流速下降,泥沙便容易沉澱。我在來的時候,還刻意注意了鬱水兩岸這種沉澱的演化。”

田瑜與周沆聽後先是驚訝,然後是慚愧,鄭朗順鬱水到廣州,再從廣州進入龍川,到達循虔道,自己同樣一路而來的,卻根本就沒有注意。

他們也想錯了,現在對地質學根本就沒有人注意,有人記錄了地形的變化,但沒有形成規模姓的學說。

眼界不同,觀察的事物也不同。

“這個泥沙帶來好處,讓三角洲平原地帶形成發育,並且每一年在逐步擴大,韓江溪的下流惡溪,再到鬱水,到欽州的欽江,皆形成一些沖積平原,淤積大量肥沃土地,隨着上游百姓的耕種,對環境的破壞,泥沙流失量越大,平原擴張的速度越快。可是也有許多弊端,因爲一個個沖積平原擴張,導致河道經常更改變遷,各個三角洲平原經常遭到洪水的襲擊。”

“是啊,是啊,”元絛連連點頭,又說道:“原來是這個道理,鄭相公,你不說,我真想不到。”

說完後,又在心中想,是不是要弄一本鄭朗寫的格物學過來看一看。接着又想到,不對啊,儒家各個學說中並沒有寫過這樣的學問。

鄭朗壓了壓手,說道:“元運使,莫急,聽我將話說完,但是百姓不懂,他們只知道追逐肥沃的土地,這些沖積平原土地十分肥沃,於是依河而耕而作,甚至海邊也因爲土壤肥沃,也有許多百姓前來耕種。百姓越多,水災危害越大,特別是海邊。兩廣水利皆很落後,海邊許多地區都沒有築海堤。一旦有大型颱風吹來,又再次形成災害。一路南下時,我通過各種情報,又繪製了一幅地圖,對廣南東種進行一些水利規劃。”

“圖呢?”元絛驚喜地問。

若說水利,鄭朗對水利的精通,無人能及。這張地圖很有可能會是一個寶貝。

鄭朗從後面又拿出一張厚厚的卷軸,沒有打開,又在揉腦袋,嘆息道:“如今有一個問題,錢哪。”

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156章 交接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55章 鳴天下(四)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268章 戲法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第297章 走隊第239章 出手(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612章 賢相(上)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55章 鳴天下(四)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4章 第一米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356章 猙獰第99章 講仁(七)第612章 賢相(上)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第327章 等待第75章 幽蘭第8章 危機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76章 請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100章 區別(上)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241章 黎明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315章 宣戰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170章 走鋼絲(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184章 美人(下)第21章 詩社(四)第124章 火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700章 逆轉(下)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四百九十章 文臣第268章 戲法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186章 第二抓·抓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296章 韓信第69章 王老虎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335章 小戰(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243章 號角第8章 危機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143章 問一(五)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第277章 無敵(上)第171章 走鋼絲(中)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
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156章 交接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55章 鳴天下(四)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268章 戲法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第297章 走隊第239章 出手(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612章 賢相(上)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55章 鳴天下(四)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4章 第一米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356章 猙獰第99章 講仁(七)第612章 賢相(上)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第327章 等待第75章 幽蘭第8章 危機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76章 請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100章 區別(上)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241章 黎明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315章 宣戰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170章 走鋼絲(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184章 美人(下)第21章 詩社(四)第124章 火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700章 逆轉(下)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四百九十章 文臣第268章 戲法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186章 第二抓·抓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296章 韓信第69章 王老虎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335章 小戰(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243章 號角第8章 危機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143章 問一(五)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第277章 無敵(上)第171章 走鋼絲(中)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