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

遼興宗心滿意足地將元昊釋放回去。然後問郭逵:“元昊此次前來,可有誠意否?”

居然想起來問郭逵。

但郭逵在契丹大營期間表現很軟弱,也讓契丹君臣一直輕視,既然問,郭逵在腦海裡盤算,再次進行推敲,主要計算蕭惠的軍隊在何處。答道:“契丹與西夏和平於民有利。”

“什麼民?你就說元昊有沒有誠意,”遼興宗聽得不耐煩,怎麼宋朝君臣都是這個德性,好象多愛民一樣,你們愛民,咱不愛民?但該打還是要打的。

“和平有利……”

“你說誠意。”不但遼興宗搖頭,其他諸將也在搖頭。

“誠意不足,元昊與我朝多次議和,名和實戰,最後數次將他打敗,他才真正同意議和。”

“你是說我們契丹軍隊還不如你們宋軍?”

“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但貴國不擊敗元昊,想他誠服很難。可兵者,乃國家生死存亡大計也,陛下還是小心爲妙,勝固喜,敗就憂。”

一干大臣讓他說得差點氣得吐血,這都是什麼話?從北河套趕來的蕭惠說道:“陛下,元昊世奕忘恩,萌奸計,今車駕親征,大軍並集,天誘其衷,使彼親來,這是好徵兆,天圖不與,後悔莫及。”

有種逵在場,蕭惠說得很含蓄,雖然李繼遷多次與宋朝作戰勝利,若不是契丹配合支持,憑藉李繼遷,當真能立國成功?宋朝磨也將他磨死了。所以僅說一個世奕二字。現在元昊親自前來大營,這是上天降下的徵兆,在戰場上會活捉元昊。如果上天示兆還不打,後悔就來不及。

郭逵聽了想笑倒,何必多此一舉,若如此,剛纔在大營將元昊抓起來,那怕現在派人抓還是能趕上的,西夏羣龍無首,不戰自潰,何必非要到戰場上動生死?這使他想到了宋襄公。這樣的契丹君臣,怎能不敗?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都說大軍已集,宜加討伐。

難不成糾集近二十萬軍隊,僅是元昊前來大營拜了一拜,大軍就要無功而返不成?

這是契丹制度造成的,以宋朝悲催的制度,武將還要作戰立功,況且契丹。想要升官發財加爵,就必須建立軍功。元昊表現又很軟,自己近二十萬軍隊,不要說打敗西夏,將南北河套與銀川平原佔領也不在話下。這就是不世的軍功。所以一起竄奪要打。

遼興宗走來走去,熬不過諸將苦苦勸說,既然要打就打吧。

消息傳到張亢處,張亢也瞠目結舌。鄭朗刻意說過一件事,就是兩國皇帝的問題。

契丹皇帝不能動,那怕元昊戰勝,他都不敢捉契丹皇帝,或者擊斃契丹皇帝。因爲契丹建國已久,近一百四十年,比宋朝還長了一大截,制度完善。即便契丹皇帝戰死,國內還有太子,還有其他的宗室子弟做爲儲君。有可能會引發契丹一些混亂,但無論那一個人上臺執政,會將這件事視爲羞恥大辱,宋朝捉住的,會向宋朝瘋狂的報復,西夏捉住的會向西夏發起瘋狂報復。若是契丹發瘋,豈要說是西夏,宋朝也好不了。所以再三地勸戒一旦契丹大敗,不用宋軍保護,西夏人也不會動契丹皇帝,只能做樣子,不能打契丹皇帝的主意。

然而西夏不同,西夏立國不久,夏宥幾州是西夏老巢外,連興慶府周邊諸族也未必有多少忠心。元昊被捉或擊斃,西夏就完了。除非立國時久,有完善的繼承人制度,形成諸多利益,元昊死或捉纔不會影響西夏。事實西夏因爲李氏不是太得人心,隨後多爲外戚把持朝政,爭爭鬥鬥,亦爲此故。

多好的機會啊,居然放過去。

張亢也無語中,若要一定打,元昊不必釋放,大軍徐徐西下,西夏最大的危機就會降臨。若釋放,就不能打。否則元昊軍隊就成了悲軍、哀軍,哀軍有多危險,翻看諸兵家的書籍吧。

將消息通報朝廷。

鄭朗看的便是這份邸報。看完,鄭朗將邸報放下。說道:“藍都知,其一不便是鹽水選種,鹽水濃度太低沒有效果,太高鹽又太貴,實際在太平州我就提出用鹽水選種。濃鹽水選出的種子皆是籽粒飽滿的良種。但有幾個貧困百姓捨得這樣去做?”

宋朝各州縣平均每斤鹽在三十多文,貴者能達到一百多文。一斤鹽就相當於一斗小麥,半斗大米,想要選好種,廣種薄收式的落後種植方法,用種籽又多,一戶人家要種好幾十畝地才能養家餬口,若是租佃最少得四五十畝地以上,才能保證一家有一個很勉強的溫飽。想要鹽水濃度達到理想的飽和狀態,兩季最少得用四十斤鹽。

聽鄭朗一算賬,藍元震說道:“是太貴了。”

“我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鹽茶酒礬香五項專營中,茶番子用得多,貴一點無妨,香權貴用得多,貴一點更無妨,礬用來淨水的,百姓用得少,稍貴一點問題也不大,酒有錢多喝一點,沒錢少喝一點,然鹽……這是削民之道。如果財政進一步寬鬆,我以爲稍稍放一放,將鹽價保持在一斤十幾文錢,反過來契丹鹽與西夏鹽會立即失去優勢。這是我寫的曬鹽法,”說着從抽裡拿出幾張紙。

也未必全部管用,實施前還要進行細緻的試驗,選擇鹽場,曬後鹽滷進入滷池後蒸發,再將濃鹽滷運到結晶池蒸發結晶。結晶體便是粗鹽,還要進行第二步融解,過濾,因爲技術落後,這個過程至少得進行三次以上,才能得到可以食用的精鹽。裡面還有一些有害的物質,不過在這時代,誰能保證做到鹽裡沒有有害物質,逼急了,青海湖畔那些含巨毒的工業用鹽照樣可以食用。估計百姓也有免疫能力,這些鹽放在後世吃,還不知道得有多少人中鹽毒而死。現在肯定有的,但不會多。

成本不會比煮鹽低,但也不會高。最主要它會使鹽的來源增加,產量甚至提高四到五倍。產量大了,鹽價自然會下跌。其實無論怎麼算,鹽自鹽場出來,每斤成本絕不會超過四文錢。之所以貴,還是專營造成的。即便沒有曬鹽法,宋朝也不缺乏鹽,相反,許多時候鹽賣不掉。

鄭朗說道:“藍都知,此法不可泄露。”

“我知道,”藍元震鄭重地說,他掃了一眼,雖不及歐陽修智慧,但也不笨,一眼就看到它的意義,一旦到處大曬鹽,鹽賣不掉,堆積如山,準得出大亂子。

鄭朗又說:“其次我用營養鉢移載,營養鉢一是草木灰,二是糞肥,三是豆根泥。”

“豆根泥?”

“你去看看我的格物學便會知道,空中也有物質,輕,肉眼看不見,所以一旦遇到更輕的物體,例如孔明燈,它便會上升。植物不僅從土壤裡吸收營養,也從空中吸收一些養份,特別是豆類,故南北朝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便提出用豆類代替輪耕。豆類養田效果顯著,種二三年豆能相當於種一季紫雲英。”

鄭朗說這些,在唐朝還是很難理解的。

宋朝精耕細作增加,對肥料的利用令人髮指,往往連後世都不及宋朝的精細。爲了肥田,糞便、河塘淤泥、瀝腐植物莖葉、草木灰、可瀝腐性垃圾、村溝污水以及花生豆麩全部利用。讓百姓說說不出所以然,但這些肥料爲田提供了氮磷鉀,特別是草木灰,看似輕,裡面卻有大量農業必須的微量元素。甚至什麼肥料需浸泡,什麼樣肥料需發酵,都有嚴密的講究。

藍元震似懂非懂,但能聽懂一部分,原理不知道,可看到農村種種對肥料的使用方法,點了一下頭。

“我是試驗,興趣,不靠它有什麼收益,也不靠它養活一家老小,可百姓不可能,他們又上哪裡弄這麼多肥料,以及時間。然後通過營養鉢進行第二次選苗。移入大田的皆是優良種子。最後又細心料理,這是我家,其他百姓可不可能爲了幾畝高梁地花費好幾人,堆在上面?所以此法只能傳達,讓百姓自己集思廣益,但不能推廣。一旦推廣,不是益民,是擾民。”

“那真是可惜了。”藍元震依依不捨地說。

二石七斗的高梁啊,一旦能推廣,宋朝還擔心糧食嗎?

“我在杭州時聽過一個傳說,說在極南大島(澳洲)東方大洋兩萬多裡處還有大陸,一個南海小國的海客父親遇到颱風,被吹失了方向,飄到哪裡,在上面有好幾種糧食,畝產能達到二三十石,高產的能達到五十石,適合於旱地種植。其後他父親在哪裡生活數年,重新打造了數艘船,將它們帶回來。可是大洋以東,島嶼少,多沒有人煙,或者生活着少數兇悍的土著人,花了一年多時間纔回到自己國度,帶的種籽全部吃完了,最後不得不吃自己夥伴。也不知是真是假,畢竟畝產能有幾十石,太過妖異。若是船舶技術再發達一點,派人過去花兩三年時間看一看。是真的……”

說得含糊不清,畫大洋洲能說海客所說,畢竟這時代海船活動範圍比較廣泛,若是調查細緻,能畫出精確的航海圖。可這隻能放在南海一帶,大洋洲出來已經很妖異。況且美洲大陸。

所以用了一個傳說的說法。

“是真是假?”藍元震激動地問。

“誰知道真假呢,太遠,往東去海水深,海洋廣大,主要是島嶼少,以現在的船舶技術,十去九不回,我敢不敢爲了一個傳言,派人過去看?有所得,犧牲還好一點,若是興師動衆,全軍覆沒,後果我敢不敢承擔?”

藍元震不敢作聲。

若是派幾千人過去,幾年後沒有消息了,那死定了,會讓言臣五馬分屍的。休說鄭朗,連呂夷簡聽到這個傳說,也不敢提出來。誰提誰死。

“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例如酸包樹。”也就是麪包樹,猴麪包樹,這時候沒有面包的說法,去了南方諸島,讓士兵看到這種植物,酸酸的,也不是很好吃,但可以耐飽。可多吃不習慣,有人好奇地將它帶到中原來。對此鄭朗沒有作聲,也可以在嶺南移載,但收益不是很高,若大肆種植,還不如在南方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在鄭朗未來版圖上,這種麪包樹地位不高,更不會刻意引進。

不過陸續有人帶回京城,不是爲好吃的,而是爲了新奇,包括南方的一些水果,很甜,於是曬成果乾,陸續帶回來。也算是平安監的收益之一。

鄭朗轉了一個話題,又問道:“藍都知,今年朝廷有沒有將退役兵士安屯妥當?”

“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據我估猜,今年風調雨順,朝廷國庫略有節餘,大約朝廷會將這些退役的兵士贍養費用一起發放。唉,明年國家就會好了。省得官家在宮中每天擔心……”

鄭朗臉上也是一陣輕鬆。

不能解決宋朝的問題,裁減近達三十萬兵士,這是指西北戰役爆發後廣募兵士而言的,實際相比於戰前,載減的兵士只有十幾萬人。其中又要分去部分款項用於保丁,範韓建議,增加一些土兵,自己進諫,弓箭手給少許補償。戰鬥力在增加,有一定的儲備兵士,但這三條都要用許多的錢。實際省不了多少錢,可是國家士兵的戰鬥力遠比以前高漲。關健大家看到好處,可以在後面陸續地再裁減十萬兵士。只要這個十萬增加上去,再有平安監,其他一些輔助性的措施,一來一去,最少是三千萬貫的收益,即便沒有改革,宋朝墜落的趨勢便開始下降。

“鄭相公,你不擔心西北?”藍元震好奇地問。

“藍都知,我爲什麼要擔心?西北猛將如雲,張亢、狄青與王信三人指揮能力遠在我之上,又有一些後起之秀,不但是作戰,也是爲國家未來進一步磨礪。這一戰若是出現失誤,證明我朝將才指揮能力,遠遠落後於契丹與西夏,沒有將才,我朝邊事上還能有什麼作爲?那麼以後連我也乖乖地求和,用重金以保邊境安寧。”

藍元震沒有當真,更不會將鄭朗列在狄張王三人之下。僅是以爲鄭朗胸有成竹。

但鄭朗也在考慮,他不是擔心戰時會失誤,而是考慮戰後,這纔是他與狄青的區別。狄青作戰便是作戰,純是武力行爲與暴力行爲,鄭朗對戰爭看法,僅是政治的延續。戰前準備與戰時,主要是爲戰爭服務的,戰後的安置則爲着重於政治。無論勝負,都有利弊,除非滅國性的戰爭,怎樣擴大有利一面,避免弊端一面,纔是鄭朗考慮的重點對象。

然後盯着眼前的高梁,藍元震要帶一部分回京,讓趙禎看一看。大約趙禎在宮中同樣好奇,二石七斗的高梁與平常高梁有什麼區別。忽然就想到一件事。

一直以來,他不得推廣良種。

太平州幾乎成了一個特區,自己那一套方法保留下來,成爲定例,估計此時太平州那些種子已經產生一些不好的現象。

這是無奈之,沾到官府,什麼都說不清,伸手的人會有很多。恰恰是王安石變法失敗主要原因,也是慶曆新政失敗的主要原因。太相信吏治了,范仲淹認爲一大羣道德君子下去,官場便會大治,怎麼可能?王安石將私有經濟化爲公有經濟,由官吏經營,經濟怎麼會好呢?所以一想到這個缺陷,一直不能推廣良種。不然各地推廣,未必會有用,反而使百姓產生困擾,大量公款被貪污。

直到看到成效,鄭朗都沒有做什麼動作。不能做,一做產生糾紛,必會成爲以後政敵攻擊的對象。

都會戴顯微鏡超級放大事物的。

然而趙禎過問,他卻產生一個靈感。看了看身邊的樊月兒,對藍元震說道:“關於種籽的事,我倒有一策,馬上我寫一份奏摺給陛下。”

將奏摺寫好,對藍元震說道:“你回去替我向陛下稟報,請陛下勿用擔心,契丹此戰必敗。元昊親自前去契丹大營請和,請和是他最想的,無論他做了多少佈置,近二十萬契丹大軍西伐,他都會產生害怕的想法。可爲什麼帶着三族黨項酋首一道前去契丹大營請罪?”

“爲什麼?”

“西夏有許多部族構成的,讓三部酋首看,看到自己的國主如此低三下四,契丹仍然不放過西夏,有三個酋首作證,哀兵氣氛便有了。三軍皆哀,遇到這樣的軍隊,即便契丹最鼎盛的時候,也要退避三舍,況且現在的契丹軍隊。契丹人大意如此,怎能不敗?”

“難怪……”

“元昊不簡單,三川寨之勝,他是大意了。但自此以後,想對付元昊會更困難。我也在想……”鄭朗說道。

在他的推演當中,有兩種可能,一是元昊受刺激,憤發向上。二是元昊雖受損,但終是大捷,開始自滿墮落。不知道會出現那一種結果。

作爲宋朝,最好將元昊往後面的結果引導。如何做,此時鄭朗同樣在思考當中。又想到一件事,沒移妹子,你什麼時間纔出來?這個大美人一出來,元昊完蛋了。

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37章 小戰(下)第313章 瘦身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七百零九章 上樹第335章 小戰(上)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30章 後生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39章 授筒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297章 走隊八百二十八章 笑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339章 放巴士四百十八章 鳳凰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21章 詩社(四)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126章 十段文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6章 約定(下)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第55章 鳴天下(四)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63章 天堂(上)第202章 捉女婿(中)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275章 留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275章 留第59章 道(三)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80章 較勁第21章 詩社(四)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202章 捉女婿(中)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316章 佈施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八百二十七章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39章 問一(一)第340章 難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796章 二更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七百九十九章 禮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241章 黎明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
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37章 小戰(下)第313章 瘦身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七百零九章 上樹第335章 小戰(上)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30章 後生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39章 授筒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297章 走隊八百二十八章 笑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339章 放巴士四百十八章 鳳凰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21章 詩社(四)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126章 十段文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6章 約定(下)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第55章 鳴天下(四)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63章 天堂(上)第202章 捉女婿(中)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275章 留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275章 留第59章 道(三)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80章 較勁第21章 詩社(四)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202章 捉女婿(中)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316章 佈施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八百二十七章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39章 問一(一)第340章 難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796章 二更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七百九十九章 禮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241章 黎明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