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

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

早朝,鄭朗進奏:“陛下,七月河水浩大,臣又恐有商胡埽事發生,請派幹僚,前去京東河北各州,決堤放水,以殺水勢。

此策去年就在用了,河水浩大時,選擇部分地區,放開河堤,卸掉水流量。因此去年黃河沒有出大問題。至於三月份河合永濟渠,那是桃花水,誰都沒有想到。這也是要命的,永濟渠乃是楊廣所修,通往幽州的大運河,幽州現在屬於遼國,然北方駐紮着大量軍隊,需要很多物資,黃河水一進來,也帶來大量流沙,輕則北流泛濫成災,重則永濟渠淤塞。但當時因爲桃花水,水流量不大,危害程度也不高。去年一年汛期皆不是很嚴重。卸水面積也不大,反對的大臣不多,但看到卸水區淤泥所產生的好處,既是用來選作卸水的區域,多是鹽鹼地或者低窪地區,不過大多時候這兩者是同等的代名詞,地勢越低,鹽鹼含量越高。河水衝涮鹽鹼含量,部分淤泥沉澱,今年就看到效果了,莊稼長勢很旺盛。

去年老天給的過度期十分重要,若是汛水浩大,大家又沒有看到好處,大肆泄洪,反對的大臣多,或者有一兩清官往大堤上一躺,問題就來了,誰敢拉?在宋朝前期這個問題比在清朝更嚴重。

今年就不行了,水勢越來越大,儘管選擇部分地區泄洪,然上游河水源源不斷的涌來,水位線一直沒有下降,局部地區反而一直在上升。想要泄洪,不可能小打小敲了。

若不及時處理,黃河複決於大名府,沒有商胡埽嚴重,可並水災數發,鎮定府與定州地區水災更嚴重。要命的是這三個地區地勢多平坦,一淹就是若大的地方。人口又多,大名府十萬餘戶,真定府七萬餘戶,定州接近五萬戶,三分之一百姓被淹,就是五十萬人以上。

鎮定府與定州部分受災地區不是黃河干流地區,但還是黃河造成的,黃河北流水勢大,支流水流不得泄,才使真定與定州產生嚴重水災。但妙得很,一做事,指手劃腳的人會有很多,不做事,黃河向北一個勁的淌,這麼嚴重的問題,除賈昌朝說了一番不痛不癢的話後,再沒有任何大臣進諫。

終不是辦法,就算今年讓鄭朗得逞,黃河分成數支入海,汛期外,水勢越流越慢,泥沙沉澱越來越快,後果會更嚴重。不過鄭朗也沒有辦法,先讓在自己任期不要出大事。以後再想良策。

趙禎問道:“鄭卿,何人去合適?”

鄭朗瞟了一眼下面的諸班臣工,看到王素,但搖了搖頭,王素過份愛民,這是好事情,可愛得過份了,如此大面積的泄洪,定會有許多百姓反對,王素就會不忍,又瞅了瞅其他人,說道:“臣以爲需兩臣爲使,用樑適爲正使,王素爲副使,前去主持,九月汛期結束,百姓安置妥當,回京返班。”

樑適乃是最佳人選,不過怕樑適做得太過份,用王素掣肘。

何郯說道:“鄭朗,未免太重了。”

樑適爲西府副相,包拯從陝西調回,任知諫院,將王素遷爲翰林學士,兩人皆是朝廷重官,故何郯有此言。

“一旦多出澇災,影響千家萬戶,會有數萬百姓喪命於洪水之中,重乎?”

趙禎準旨。

鄭朗又將樑適與王素喊到東府,未雨綢繆,鄭朗於去年就派官吏下去勘查沿河地形以及各地貧瘠鹽鹼度,故選擇多處泄洪區,然後細心地繪製了十幾張地圖。

將它們交到樑適與王素手中,說道:“具體的選址何處,你們自己查看,但務必狠下心來,今年水勢雖不及前年,卻遠遠超過去年水位。不狠心,水勢就不得殺。但要以百姓爲本,每一處泄洪區百姓必須安置妥當。你們先去,我會隨即讓三司調五十萬石糧食,以及五十萬緡錢帛,供你們調度使用。”

看着這些地圖,樑適眼神很複雜。

對此人鄭朗沒有什麼好感,也沒有太多惡感,君子黨不容其人,但是一個辦實事的人。類似後來的呂惠卿,用得好是良臣,用得不好,就會噬主。是一把雙刃劍,要看怎麼用了。

樑適不會想到鄭朗心中居然是這個想法,此次下去略有些麻煩,決堤泄洪,肯定有百姓反對,弄不好就有言臣彈劾。但只能做得好,就是一個政績,不亞於下去鍍金。鄭朗對他沒有太排斥,與吳育等人截然不同,應不會害他。

不過看着這個地圖,心情有點兒複雜,這得花多少時間才能繪製出來?皆說這兩年天下大治,也沒有看到鄭朗做多少事,要麼就是一個銀行,可想取得效益還早着呢,要麼就是一個農田水利法,也不過是在范仲淹重農桑法令上延展出來的新法。但天下居然就變好了,看到這十幾張地圖,才能明白天下爲什麼變好的。

不是不言不行,做了,做了很多,只是大家沒有看到。

懷惴着地圖,與王素離開京城,立即去河北,主要還是北流,不象原有的黃河,有着悠久的河牀,許多河段乃是黃河自己開出來的,河段淺,又有一些官吏與當地大戶不合理的堵堤,造成河面狹窄,故水勢一大,更容易引起災害。

大片大片的泄洪區被放開,自京城東面開始,一直到黃河下游地區,鄭朗所繪地圖上一大半所選的泄洪區幾乎全部打開,水勢下去了。有水災,可不嚴重,僅僅局部地區。

似乎是一個好辦法,更沒有人想多事,提北流一案。

鄭朗心裡面很清楚,未必是好事,大多數地形經過蓄水後改造,能有一些收成了,下一回這些百姓還會讓官員打開河堤放水泄洪?即便是今年,也有部分言臣進行彈劾,讓鄭朗壓了下去。以後呢?年收成四五斗的地不稀罕,年收成兩石的地,會引起多少爭議?

暫且不管,那時估計自己多半不在京城。

八月到來,鄭朗去了郊外,看了看棉花收成。

最適合河北地區種植的乃是北美洲細絨棉,不可能得到它們的種籽。嶺南粗絨棉好,不挑地,只要經過數年進化,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可以種植這種棉花,但是產量低,棉纖維質差且短,連做棉布都必須加以蠶絲,纔可以織出精美的布匹,否則布質會很次。於是讓王素從西域弄來長絨棉,看看能不能種植。

培育數年,沒有成功,甚至結出的果實產生嚴重變異,倒是從江東帶來的粗絨棉再次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慢慢適應河北的氣候與地勢。看了看樊家那塊地的棉花,鄭朗苦笑了。

幾個陪伴的大戶主也笑了起來,難得的鄭朗吃憋。

不過他們的所作所爲,終於讓趙禎注意,不會幾年辰光就會將所有北方種籽改良的,但在局部地區產生了作用。於是授其數人子女官職,是職官,表示朝廷對其義舉嘉獎。

鄭朗又轉到高梁地。

長勢很旺盛,反正是玩票性質,每年砸上幾萬貫錢,一戶不過分攤幾千緡,不多,權當到京城各個行首哪裡過了幾夜。於是怎麼好怎麼辦,但鄭朗還是很不滿意。

天氣漸漸沒有那麼熱,初秋的風吹來,略略有些清涼的感覺,鄭朗向四下眺望,這一塊廣大的獨立區域除了高梁棉花外,還有豆,北方秋收的主要糧食便是豆與高梁。

其實是不對的,應當是玉米。

返回京城,繼續觀注水災。

災害比他想像的要嚴重,儘管使用了鄭氏泄洪法,不但不是治本之策,連今年的本也沒有完全治。大雨還在陸續的下,一直到九月份,京城依然在飄着連綿的秋雨,大面積的泄洪,起到一些作用,黃河還是陸續出現一些小型的決堤,多數低窪處出現內澇。還有一處擋水土堤偷工減料,泄洪時土堤崩塌,導致後面不相干的兩萬多畝耕地全部被水淹沒,一百多名百姓被水淹死。氣得鄭朗在中書要罵娘。

但不是大臣不言,丁度本來準備上書深挖法(將黃河深挖,使河水變得更深,流得更快,扯蛋的治河方法),還有賈昌朝爲了返回京城而得到政績的堵堤東歸法(堵商胡埽決口,引水東流,用了心思的,在諸策中也是最好的策略,但也不是好辦法),還有一些人建議北流法(擇黃河新北流疏理浚深),已經開始爭吵。

正是鄭朗呆在中書,他從江東圩,到錢塘堤,再到三白渠,還有農田水利法,巨大的水利成就,讓人望而生畏,又有他這個泄洪法苟且之。自高梁河一戰敗後,宋朝君臣習慣敬且了,反正不會再出大問題,也就得過且過。

再次的得過且過,許多地區受到澇災影響,也出現部分問題,但問題不大,因爲鄭朗的經營,糧食雖有浮動,漲價額度不高,受災百姓也迅速安撫,還能說什麼呢?

一個隱患越積越深。

黃河太頭痛了,不去管,但有一個人大家必須要管,張堯佐。

何郯母親年老,想就家鄉附近擔任官員,以便照顧母親,趙禎人性化,讓何郯以吏部員外郎直龍圖閣學士的身份知治州。臨行前何郯上奏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講省官,范仲淹改革也涉及到減少官員,因爲帶着濃厚的朋黨性質,未得功。賈昌期執政後推翻再推翻,就象司馬光對待王安石變法一樣,凡是王安石發生的所有法令,不分青紅皁白,一律推翻,結果官員比以前更冗。

如何解決冗官,何郯沒有良策,只是提到減少恩蔭數量,重要官員南郊祭除子孫外,許奏一名期親,其他官員三年郊祭許奏期親一人。而不是象現在濫賞無度。這是用現在恩蔭法與范仲淹省官法折中之策,所有期親一律不得恩蔭,諸官不服,繼續給官員恩蔭期親與門客機會,減少官員怨言。但實際官員恩蔭數量減少,冗官速度會下降。

第二件事就專講張堯佐,張堯佐升官速度太快,又無政績,下面多有怨言。他畢竟是張貴妃的長輩,給富貴合乎情理,但不是這樣給的,爲何不象對待李用和那樣,只給官,不給權,一輩子富貴,官員又沒有怨言,豈不是很好?況且陛下讓三司併入中書乎?

最後一句讓趙禎樂了。

趙禎讓張堯佐擔任三司使,鄭朗肯定不同意的,趙禎便做鄭朗工作,鄭朗爲了兄弟情份,默認下來。

還有文彥博。

文彥博本來在四川爲官時,就與張堯佐有着私交,一年上元節皇城頭觀燈,張貴妃穿着一件罕見的燈籠衫,趙禎見其式樣新奇,便問那來的,張氏老實地答道,文夫人送的。

鑽張貴妃空子的大臣不是文彥博一人,一次趙禎前去張貴妃房間,看到一排精美無比的豔紅定州瓷瓶,也許在富貴人家會有,但在儉樸的皇宮這些奢侈物品不多,再問何處而來,張氏老實地回答,王拱辰送的。讓趙禎用玉斧一個個砸掉了。

趙禎也不大生氣,正是張氏很老實,心機不深,反而更得他歡喜。若是張氏象劉娥那樣,儘管相貌美豔,未必能得寵。其實還有一些人,例如龐籍,人家做得很隱秘,沒有讓趙禎抓住把柄。

所以鄭朗做了一件事,不放心,又爲了兄弟情份,怎麼辦呢?前有王堯臣、王拱臣、張方平、葉清臣,這些人擔任三司使,一個比一個能幹,張堯佐擔任三司使,非得出事不可。事實正是因爲張堯佐擔任了三司使,史上導致全國米價漲到一斗兩百多文的天價,國庫空空如也,到處喊缺糧。於是鄭朗進行了“託管”,將三司重大事務接手,轉移到東府來處理。

東府除鄭朗外,還有文彥博,兩人正值壯年,精力好,皆有吏治之能,託管後,再加上張堯佐比較聽話,沒有與東府爭這個權,三司這幾年居然沒有出多少問題,還成了幾十年來最有積餘的三司。

開始沒有人知道,但這等重大的事情,怎能瞞住一輩子,最後連趙禎也知道了。

總之,何郯這次與趙禎面談,心平氣和,讓趙禎很滿意,再加上包拯天天唸叨,念得趙禎忍無可忍,已經打算聽從何郯建議了。可這時又出了彭思永事件。

諸御史言臣看到趙禎繼續任用張堯佐,又有人傳言張堯佐得三司使,又復望參知政事,內侍王守忠出入禁宮被寵,亦求節度使。彭思永欲率言臣進諫,有人勸說,未知真假,請查問清楚再諫。彭思永說道:“寧以言事得罪,命令一出,則不可救也,則爲朝廷之失。”

其他言臣面面相覷,萬一是假的怎麼辦?結果只有彭思永一年獨奏,說張堯佐以親連宮掖驟進,王守忠以出入禁闥被寵,參知政事缺員,堯佐朝暮待命,而守忠亦求爲節度使。陛下濫賞謬恩,豈爲孤寒,獨以堯佐、守忠故取悅衆人耳。外戚秉政,宦官用事,皆非宗社之福也。又論內降之弊,以爲斜封(指不經中書同意升遷的官員)非盛世所宜有疏入,趙禎震怒,於朝會上公開責問:“你從什麼地方聽來的消息!”

即便許言臣風聞言臣,你也太胡說八道了。

要問罪彭思永。

吳奎等人解救,趙禎怒不可遏,不聽。

包拯也救之,復不聽,包拯無奈,用眼睛盯着鄭朗那邊。

鄭朗沒有辦法,不能不說話啊,只好走出來,說道:“陛下,雖彭思永之言過矣,然外戚宦官干政,危害非淺。唐亡之禍,武將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東漢之亡,宦官專權,外戚干政,不可不察也。又,雖陛下用官與唐中宗時斜封不同,然近來陛下用官過於氾濫,冗官日重。陛下以愛民著稱,養一官年需上千緡錢,多之一千緡錢二十戶人家破之,少之一千緡錢至少二十戶人家得救。若是貴到三司,則需幾萬緡錢費用,請陛下三思。”

說完退回班列。

趙禎意釋,沒有再責彭思永。

但這件事弄得趙禎下不了臺,也沒有再聽言臣之言,繼續讓張堯佐擔任三司使。

內侍麥允言卒,贈司徒、安武節度使。

調到京城擔任同知禮院的司馬光上奏道:“孔子謂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夫爵位尊卑之謂名,車服等威之謂器,今允言近習之臣(指太監),非有元勳大勞過絕於人,何贈三公之官?”

文化人來了。

書上,贏來一片喝彩聲。

不錯,不錯,不愧爲鄭朗的學生,比鄭朗更勇敢,鄭朗似乎有墮落傾向了,不敢言,不敢行。鄭朗聽到這些議論聲,啼笑皆非,何爲言行?

但是忍不住又進了一諫。

許元擔任淮南江浙荊湖發運使,這些年立下赫赫功勞,僅賜進士出身,鄭朗聽詔後站出班列,說道:“此乃何人之意?”

趙禎愕然,道:“是朕賞賜的,有何不對?”

許元做得不好嗎?

鄭朗說道:“陛下,漢高祖爲何賞蕭何爲功臣之首,若沒有許元於江淮發運,這些年那麼多災害,國家如何渡過?麥允言能贈司徒,許元立此大功,僅賜進士出身,賞罰不明如此,豈不讓天下人齒寒?”

趙禎一聽有道理,改詔道:“賜何元直龍圖學士同進士出身。”

賜了直龍圖學士,鄭朗退回班列,在鄭朗心中許元做得不錯的,朝野內外,屈指可數的良臣,不能讓他太委屈。但彭思永再度站出班列說道:“陛下年漸長漸寵女謁,賞罰不明,臣爲之憂也,陛下不思唐玄宗之禍乎?”

直接翻譯過來便是你歲數越大越好色,正好宮中一個張妹妹,與當年李隆基楊玉環故事差不多了。

本來好好的一諫,替許元討個公道,讓彭思永這一諫補上,鄭朗氣得要暈倒。事情準得傳到內宮,那個張妹妹怎麼想?自己犯得着得罪她嗎?

趙禎臉色也變得很難看,幾日後,罷彭思永侍御史,以司封員外郎知宣州。

但經過彭思永一折騰,鄭朗再也不插手言臣事務。

張堯佐依然呆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包拯、唐介與王舉正這些言臣忍無可忍,發起第一波進攻,說張堯佐不懂政務,裙帶關係上位,三司如今混亂不堪。黃河改道,京城還有地震,都是張堯佐帶來的。趙禎掃了一眼,根本就不理,一個個全在說諢話,看了鬧心,扔到存檔裡去。

但言臣百敗百戰,只要是朝會,就繼續一直唸叨叨,張堯佐,張堯佐,念得鄭朗站在邊上都冒冷汗。趙禎無奈,只好採取何郯建議,罷去張堯佐職位,爲了安撫張貴妃,授張堯佐宣微南院使、淮康節度使、景靈宮使、羣牧制置使。便宜了田況,剛因政績調入京城擔任御史中丞,復調入三司爲三司使。然而這一道命令下達後,引起譁然。

張堯佐一日四使,自宋朝立國以來未曾有過,比黃河決堤更嚴重,黃河水災能忍受,此四使不能忍受,是天塌下來了。羣臣義憤填膺,一個個眼紅了,自慶曆新政以來,知諫院與御史臺勢同水火,然而這次再次聯手,對付張氏集團。

先是包拯,上了一個《彈張堯佐》的札子,言其無功受祿,不知羞恥,滿朝之穢污,白晝之魑魅,罵完了張堯佐,順帶着再罵趙禎,三十年清德一朝敗壞,無顏面對天下臣民。

王舉正接着而來,陛下你用小人當道,國家即將敗壞,臣不能忍受如此,更不能與小人共事,若用張堯佐,請將臣發配到遠郡,以免眼不見心不煩。趙禎不聽,宣佈散朝。包拯想上來拉趙禎袖子,但趙禎經孔道輔與范仲淹磨練後,鬥爭經驗豐富,一看不妙,飛快撤出政殿,包拯速度慢,沒有拉住。但無妨,王舉正與包拯各自帶着手下的精英,包括陳旭、吳奎、唐介、張擇行等人,將諸宰相一起攔住。皇上逃了,你們別想逃。

他們指着諸相狂批,特別是文彥博,王拱辰瓷瓶子在內宮,不起眼,文夫人那件燈籠裙讓張妹妹穿上,登城頭看燈會,許多大臣親眼目睹。包拯與王舉正等人痛斥文彥博無恥,居然厚賄外戚,丟失了士大夫顏面。又說宋庠尸位素餐,高若訥空有直名,以直買貴,到了參知政事馬上露出原形,鄭朗身爲首相,少言少行,嚴重失職。

鄭朗還能用袖子抹抹口水,文彥博連口水都不能抹,胳膊肘兒還沒有擡起來,就讓言臣拽了下去,繼續噴。俺們口水再不乾淨,也比你不要臉的做爲乾淨。噴你還算看得起你,否則就要用腳踹你。

走廊上要上演全武行,趙禎憤怒地返回,將諸人召回,問道:“爲什麼盯住張堯佐不放?節度使僅是一個粗官,何用爭?”

說張堯佐擔任三司使差官不行,朕賜一些無關痛癢的職官,難道不可以嗎?

唐肅上前說道:“節度使是粗官,太祖太宗曾做過這個粗官,粗官乎?”

趙禎愕然,一不留神,讓這羣言官抓住了話柄,先是氣惱之極,最後生生氣得笑起來,因爲他想到鄭朗的一些話,不顧大局,但雞毛蒜皮的事,卻會咬住不放。笑完後,投降,剝奪張堯佐宣徽南院使與景靈宮使之職,再下詔從今以後,后妃之家不得進入兩府執政,又警告臺諫官員,以後若想上殿言事,必須經中書允許纔可。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寧人。

本來沒事,但回到後宮,張貴妃急了,俺就要四使,俺就要四使,少了不行。朝堂安靜了,後宮沒有安靜,趙禎鬧得不行,悄悄地又給了張堯佐宣徽南院使之職。前面一宣詔,後面包拯衝了上去,上次讓趙禎逃得快,所以這次包拯先將後路斷掉,然後湊到趙禎身前,雖然他塊頭不大,但聲音哄亮,口水足,一邊用口水給趙禎洗臉,一邊大聲反對。

趙禎當時想到一句話,這日子沒法過了。

停,停,投降,朕投降,停授宣徽南院使。那也不行,現在投降晚了,得將張堯佐攆出京城,不能與後宮往來,不然你休想散朝。

趙禎被他大嗓門估計震暈了,不但同意包拯之諫,最後還當場做了一個震世賅俗的保證,以後若再給張堯佐升官,會先徵求臺諫官的意見。

那麼皇帝成了什麼?

回到後宮,張貴妃不服氣,繼續鬧,趙禎一邊抹臉上的口水,一邊憤怒的喝道:“你只知道要南院使,不知道包拯乃是御史嗎!”

有沒有結束?

小菜纔開頭呢。

……一把大雪翻飛,看着雪,崔嫺說道:“官人,明年會是一個豐年。”

實際這句話說得十分心酸,若是豐年,自己的丈夫便會少煩許多神,黃河決堤,那些天丈夫吃不安,睡不眠。而那些言臣說丈夫不管事,丈夫做的事,看到沒有?

鄭朗默默道:“希望吧。”

雪越發下得大,天色漸暮。

PS:這一卷到此結束了,史實多,有些乏味,所以最後七章用快進手法寫的。下一卷崑崙關會更精彩些,在下一卷鄭朗會有兒子,一個身份讓他很頭痛的兒子。順便說一下包拯,實際張堯佐擔任三司使是不合適,那個四使是虛職,包拯們太過於重視了。真實的歷史,這一次水災嚴重之極,米價每鬥突破兩百文,國庫無糧可用,上百萬的災民也沒有安置好,但我翻遍了宋會要,續資,長編,宋史,食貨志,卻沒有看到一代名臣包拯、唐介說一句關於災民與黃河的話。孰對孰錯,各位大大們自己評價去。故事內容不精彩,但可能是起點展現北宋全方位的第一本書,各位大大,原諒則個。

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243章 號角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231章 黃河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九百零三章 融合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326章 兼霞第155章 冤(下)七百零八章 惰性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121章 喜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128章 中(中)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75章 幽蘭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第298章 失信第99章 講仁(七)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224章 割(二)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323章 返京第57章 道(一)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40章 花會(上)九百十五章 賣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356章 猙獰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五百十四章 糖果八百二十八章 笑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159章 撫琴(下)第6章 約定(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九百零九章 拜將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五百十二章 朋黨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231章 黃河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284章 東風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18章 詩社(一)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四百九十章 文臣
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243章 號角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231章 黃河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九百零三章 融合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326章 兼霞第155章 冤(下)七百零八章 惰性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121章 喜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128章 中(中)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75章 幽蘭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第298章 失信第99章 講仁(七)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224章 割(二)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323章 返京第57章 道(一)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40章 花會(上)九百十五章 賣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356章 猙獰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五百十四章 糖果八百二十八章 笑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159章 撫琴(下)第6章 約定(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九百零九章 拜將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五百十二章 朋黨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231章 黃河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284章 東風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18章 詩社(一)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四百九十章 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