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

英國“瓦爾良”號蒸汽輪的煙囪白煙嫋嫋,客輪從揚子江面上緩緩駛進黃埔江,李經述一身便裝,站在甲板上觀光,溼潤的江風迎面吹來,晨曦柔亮的陽光,鋪滿了帶有零星薄冰的江面,吳淞口一帶千帆雲集,密密的桅杆像樹林一樣高聳向天空,附近還修建了一個邊防炮臺,一些吃水不深的貨船在炮臺附近卸貨。

這便是大上海了,從1843年開阜通商,經過四十年的發展,這裡成了東方的金融中心,各種洋行林立,還修建了鐵路和電報線,當時一年的貿易額都達到一億美元,大約價值六千萬兩白銀,名副其實的商貿之都,又稱“東方巴黎”,繁華程度遠超過日本東京。在這樣的地方,生意人多如過江之卿,能讓人一夜暴富,也能讓人兩三天就“血本無歸”。

輪船再往前開二十分鐘,李經述就看到了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靜臥在黃埔江的河彎處,蜿蜒的河岸停泊着十來艘國外蒸汽輪船、駁船,很多從倫敦和紐約來的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興致勃勃地上岸遊覽。岸邊也有一排排錯落排列的倉儲,很多腦袋上留辮子、面顯菜色的中國船工在吃力地搬卸貨物,不時用軟不隆冬的吳語吼來吼去。

李鴻章着急派李經述到大上海,因爲上海是李鴻章揚名立萬和辦洋務的大本營。1862年3月,上海的商人、官員、紳士們因懼怕太平軍而請求當時如日中天的曾國藩派兵保護,但曾國藩及其他部下都顧忌要深入到擁兵百萬的太平軍後方去作戰,無人敢去。李鴻章帶領5個營的淮軍分乘7艘外國商船前往,千里突防,到達上海。在此後不久的上海虹橋一役中,李鴻章率3000淮軍擊敗了包圍他們的10萬太平軍,此戰不僅令上海人側目,防守租界的外國軍人從此也對李鴻章刮目相看。1865年,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規模最大的洋務企業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不斷擴充,先後建十幾個分廠,僱用工兵2800人,能夠製造槍炮、彈藥、輪船、機器,還設有翻譯館、廣方言館。除了天津,上海也就成了李鴻章辦洋務最重要的橋頭堡,絕對不能有失!而且,主戰的左宗棠背後的商人胡雪巖,當時也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來於寧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間做生絲生意。

在碼頭上,督理天津海關的盛宣懷和上海道邵友濂已早早在岸上候着。他倆的官階此時都相當於三品道臺,盛宣懷剛四十出頭,邵友濂的年紀比盛宣懷略長三歲,但北洋大臣李鴻章在上海人脈頗深,盛宣懷是李鴻章身邊的大紅人,邵友濂自然對盛宣懷十分恭敬,看盛宣懷打了個寒顫,像沒睡好,趕忙遞上軟絲絹,關切地問道:“盛大人,今兒來的是什麼大人物?勞您大駕,一大早在此恭迎?”

盛宣懷回答說:“邵大人,不該問的,最好別問,等下你見到了,也務必保密,這是李中堂的意思。另外,好生伺候着就行。”

邵友濂笑道:“這個自然,在下官的地盤,說什麼也要略盡地主之誼。”

李經述上了岸,邵友濂一看,傳說中的李鴻章的龍子親臨,趕緊上前施行大禮,把他迎上一輛超級豪華的洋馬車,四匹馬都是英國的純種白馬,鬃毛如雪,沒有一根雜毛。在當時的上海,豪華馬車就相當於今天的勞斯萊斯,沒一輛套洋馬的好馬車,都不好意思出門。

馬車在大街上慢慢走着,從上海老城北門進了城,前進一里有餘,李經述掀開馬車的絲綢幔子,見一條洋涇浜,那是黃浦江的支流,英法租界的界河,北面爲英租界,南面爲法租界。租界裡橋路通暢,教堂、洋行、醫館、茶樓酒肆、聲色犬馬之所隨處可見。

過了半個時辰,馬車到了官衙迎賓館,那是一座傳統青石灰瓦的大宅第,對稱佈局,中軸區爲待客廳堂,由轎廳、百獅樓、四面廳組成,右邊是庭院,植有楠竹,還有假山,溫泉汩汩而流,環境清幽。

邵友濂的馬車隨後也到了,跑過來向李經述客套:“李公子,下官本已命人預定了外灘最好的威斯汀酒店,但盛大人說您喜歡清淨,這客棧簡陋,屈尊貴體。要是住得不習慣,下官馬上給您換洋酒店。”

李經述此時待人接物已經歷練得不錯了,說:“有勞邵大人費心了,我看這裡已經很好。久聞大人通歐語,精於商貿,晚上我和盛大人一起有要事商量,你若沒其他公務,不妨也來參加,有些事也還需你的參與。”

邵友濂受寵若驚,道:“李公子一路舟車勞頓,先好好休息,下官一定按時趕來,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下官願效犬馬之勞。”

晚上戌時,一輪昏月高掛庭院,在迎賓館東邊的一間客房,李經述、盛宣懷、邵友濂,還有下午趕到的輪船招商局幫辦鄭觀應,他是歷史上鉅著名的《盛世危言》作者,時年四十一歲,盛宣懷介紹他頗懂商戰。

他們四人圍坐一張闊面方桌,方桌上擺了一人高的紙張資料,全是李經述讓盛宣懷蒐集的胡雪巖經商的資料。

李經述見人都到齊了,開口道:“這裡除了邵大人,想必都知道我們將要做什麼。盛大人,你簡單給邵大人介紹一下。”

“左宗棠和胡雪巖,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所以倒左先倒胡!”盛宣懷開口道:“簡單地說,除了穩定上海股市,中堂大人想要胡雪巖家破人亡。”

“啊?”邵友濂一聽,有點驚訝。胡雪巖現在號稱大清國“首富”,依仗左宗棠的權勢,他已由當年一個錢莊夥計,白手起家,一躍成爲家產超兩千萬兩白銀的紅頂商人,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二十多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左宗棠現在不僅是軍機大臣,還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他們肯定不那麼容易對付。

李經述參與倒胡,還有一個目的,他在北洋水師學堂的工作有了起色之後,就想辦北洋陸軍學堂了。但李鴻章現在朝廷上被左宗棠和翁同龢制約,要不來錢,這時李經述在美國的龍興集團投入研發推廣交流電和電話公司,錢也一時錢緊,李經述想查封胡雪巖的家產,拿來辦北洋陸軍學堂。看邵友濂的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微微一笑,道:“邵大人,你有什麼問題嗎?要是不想參加倒胡的話,可以回家好好陪陪夫人哦。”

邵友濂心想雖然左宗棠現在權勢也很大,但他在朝堂上與李鴻章的矛盾激化,李鴻章和西太后慈禧是同一戰線的,大清國三歲小孩都知道現在金鑾殿上西太后說了算。李鴻章這棵大樹,他平時想巴結都沒門道,這次必須抱住李經述這大腿,趕緊咳嗽了一聲,站起來表態道:“哪裡,哪裡,下官早聽說胡雪巖這人出身卑賤,財產爆發之後趾高氣揚,在杭州大修第宅園囿,過於王侯之府,所置松石花木,備極奇珍,自誇爲江南第一豪宅。他驕奢淫逸,美姬成羣,築十三樓以貯之,每日過着皇帝一樣的翻牌侍寢的奢靡生活,大逆不道,在大上海的十里洋場也敢荒淫無度,本官早就想查辦他了,但奈何胡雪巖也是朝廷的二品大員,朝廷裡有左宗棠護着,動他不得。”

李經述笑了笑,問盛宣懷:“根據你的查訪,胡雪巖到底有多少錢?”

盛宣懷道:“外界傳聞胡雪巖擁有家業近三千萬兩白銀。據我查探,他的確有上萬畝土地、莊園,在全國有二十多家典當鋪、聯營票號錢莊,還有胡慶餘堂藥店,涉及兩千萬兩左右的生絲生意。不過這兩年生絲價格暴跌,他被迫低價拋售生絲存貨,賠進去六百萬兩白銀。”

李經述心想,這時一石米一兩白銀,換算到現代一兩白銀賣二百塊錢,三千萬兩白銀也就是價值六十億元,胡雪巖果然是大土豪,做生絲生意都能賠六百萬兩,好奇地問:“胡雪巖怎麼會有那麼多生絲?”

這時,輪船招商局幫辦鄭觀應說:“據我從洋行朋友那裡瞭解,胡雪巖囤積生絲始於三年前,最高一萬五千包。去年十月,將兩千包生絲賣給怡和洋行,每包賣三百八十兩,而之後將剩餘的生絲賣給天祥洋行,價格在三百七十兩左右,跟收購價相比,胡雪巖並沒被迫低價拋售生絲存貨,他的損失算下來,現在最多虧損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李經述問道:“胡雪巖這些年做生絲生意不賺錢反賠錢,那他主要靠什麼賺錢?”

盛宣懷從資料裡抽出一個賬本,遞給李經述,說:“大人看看這個賬本就知道了,這是我從戶部拿到的。胡雪巖的主要靠山是左宗棠,左宗棠受命西征新疆,因軍費無着落,左宗棠說服了兩宮太后,從外資銀行貸款,總共借了六次,總額爲一千六百萬兩白銀,全部由胡雪巖經手。我在上海的洋行了解到,借款利率一般爲年息三釐,很少超出五釐。但這六筆西征借款最低年息九釐,最高的居然達到了十八釐,也就是說,胡雪巖僅通過這六次浮報的利息差,就侵佔國家錢款六百多萬兩白銀。最奇怪的是最後兩次借款,當時朝廷在新疆的軍事行動明明已停止,本無必要以如此高的利息獲得軍餉,但胡雪巖還是照借不誤。另外,他爲左宗棠採購的一萬多支來複槍,還有火炮和糧草等,加起來回扣估計超過一千萬兩白銀。”

李經述接過盛宣懷遞過來的賬本,翻閱了一下,裡面詳細記載了胡雪巖在左宗棠西征新疆五年時間裡購買的軍用物資,原來買洋人的軍火、機器拿回扣就是胡雪巖發家致富的法寶,左宗棠1866年創辦福州船政局,1872年率師進駐蘭州後還建立“蘭州製造局”,這些官辦企業採購機器物資,背後的商人也是胡雪巖!那麼,與其說胡雪巖經營商業致富,不如說他經營權力,完全顛覆了李經述知道的歷史上胡雪巖“大善人”和“大商人”的形象!

不過李經述知道,這在晚清也屬正常,每一個晚清高官的背後,都有一幫商人幫忙打點。比如,張之洞,背後就是協同慶票號;甚至在北京營業的山西票號,手中都有一個名冊,有投資價值的各級官員情況都在上面,只要名字在冊,張口銀子就到賬。

邵友濂這時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說:“胡雪巖發國難財,這真是奸商謀利,病民蠹國,雖籍沒其資財,科以漢奸之罪,殆不爲枉!”

《穿越1879》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35章 大裁者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21章 西線無戰事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255章 偉大的戰士第49章 撤旗事件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8章 開倉放糧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19章 四國博弈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180章 杯水主義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31章 大敗法軍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31章 大敗法軍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9章 四國博弈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章 天才少年第11章 龍興集團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2章 盧漢鐵路第169章 攻佔印尼(1)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
第135章 大裁者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21章 西線無戰事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255章 偉大的戰士第49章 撤旗事件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8章 開倉放糧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19章 四國博弈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180章 杯水主義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31章 大敗法軍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31章 大敗法軍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9章 四國博弈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章 天才少年第11章 龍興集團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2章 盧漢鐵路第169章 攻佔印尼(1)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